验方
1.胆宁汤:
组成:青皮、陈皮、枳实、厚朴、生大黄等
主治:肝气郁结型胆石病、慢性胆囊炎
方解:青皮、陈皮疏肝理气,为方中君药,大黄清热通下,利胆通腑,枳实、厚朴通气止痛,共为臣药。
2.养肝利胆汤:
组成:枸杞子、白芍、生地、首乌等
主治:肝阴不足型胆结石、慢性胆囊炎
方解:枸杞子补益肝肾,为方中君药,生地养肝肾、白芍柔肝止痛、首乌补肾填精,共为臣药。
3.锦红汤: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等
主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方解:生大黄清热通下、利胆通腑,为方中君药,红藤化湿解毒、蒲公英清热解毒,共为臣药。
证治经验
朱培庭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尤长于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及外科炎性急腹症的中西结合治疗。治结石喜用养肝柔肝,疗感染善清热通下。
1 .养肝柔肝法治疗胆结石
(1)胆石患者多阴虚
朱培庭教授临证30余年,发现胆石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表现为胁痛隐隐,头目眩晕,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尖红起刺,或有裂纹,舌苔光,脉细数,证属肝阴不足。朱教授曾总结了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的辨证规律,发现属肝阴不足者有152例,占55.74%,而且,50岁以上年龄组中,肝阴不足型所占比例达72.37%,究其因,大致有三,一是自然因素,《内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男子“64岁而精绝,女子47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30年之视听言动已先衰矣”。二是疾病发展使然。胆石病间歇期,邪浊留恋,易暗耗阴血,在急性发作期,邪从燥化,燥热伤阴,此所谓“久病必虚”、“阴精难成而易亏”之理。三是医者治疗使然。对于胆石病一般分为气郁、湿热、脓毒三型,施以大量疏肝理气、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品,然而,辛燥苦寒之品最易伤津耗血,劫伤肝阴而留肝阴不足之患。另有手术一法,更易直接损害肝脏的正常形态结构而至肝阴不足。据朱培庭教授统计,胆道术后肝胆管残余结石患者中,肝阴不足型占77.72%,足以说明手术可损伤肝阴。
(2)养阴益气是基础
既然胆结石患者多表现为阴虚,治疗胆石病自然不能囿于“疏肝利胆”之陈规,朱培庭教授独辟蹊径,倡“养肝柔肝”之法,养阴益气则是养肝柔肝的基础。肝阴不足,宜采用“补其不足”的方法治之,朱培庭教授遣生地、枸杞子、首乌滋养肝阴。然而,朱培庭教授知常达变,深知“阴阳相济之妙用也,善补阴者必于阳中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每于方中加黄芪、太子参,前者补气升阳,以助阴生,后者气阴双补。对于肝阴不足型胆石病如此,对于肝胆气郁型胆石病,朱培庭教授亦注重养阴益气,是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之理,体现了叶天士倡导的“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
(3)肝为刚脏不可伐
朱培庭教授常谓,胆石病病在胆而根在肝,胆病当从肝论治。然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从肝治胆切不可伐劫肝阴。一般认为,胆石病多属肝胆气郁,“疏肝解郁”法切中病机,柴胡、枳实、木香、陈皮、青皮为必用之品。朱培庭教授认为,即使是“肝胆气郁”型胆石病,疏肝解郁之品仍当慎用,此类药物辛燥居多,易耗气伤阴,用之失度,于病无益,反而加害。柴胡性能升发,易于耗气而劫肝阴,朱培庭教授基本不用,枳实味辛苦,能破气,木香辛温香燥,有伤阴之嫌,两者朱教授很少使用,陈皮、青皮,辛温苦燥,性烈耗气,朱教授虽每每同用,但剂量很小。当患者有肝气郁滞之征时,朱培庭教授多用玫瑰花、绿萼梅、香附等甘酸性平力缓之品,对于肝阴不足型者,朱培庭教授置“疏肝解郁”之常法于不顾,重用养阴益气之品,真可谓丝丝入扣,步步可法。
(4)先天后天宜兼顾
肝与肾,肝与脾,关系均十分密切,有“肝肾同源”、“肝病传脾”之说。肾为先天之本,肝肾阴阳息息相通,肾精不足,无以滋养肝阴,可致肝阴亏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必至肝阴不足。因此,朱培庭教授在滋养肝阴时,不忘益肾健脾,益肾用熟地、山茱萸、山药,是取“六味地黄”之意,健脾用茯苓、白术、炙甘草,是为“四君”之法。朱培庭教授认为,脾胃于患者最为要紧,不管是什么灵丹妙药,如果倒胃口,大概不会有效果,因此,朱培庭教授用药绝无败胃伤脾之品。朱培庭教授常让患者少量进食后徐徐“品”药,如同品咖啡一般,实为经验之谈。
2.清热通下法治疗六腑之病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朱培庭教授不仅对于外科炎性急腹症多用清热通下之法,即使是慢性炎症疾病,只要病在六腑,总以“通下”法为基本治则。
(1)锦红汤治疗急性阑尾炎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阑尾炎不可通大便,否则会引起阑尾穿孔。朱培庭教授通过翻阅大量古典医籍,认真研读前贤遗留下的医案,对这一观点大胆提出了质疑,并同徐长生、顾伯华教授一道用以生大黄为主的锦红汤治疗急性阑尾炎。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意外事故,朱培庭教授守候在病床边,掌握了大量第一手临床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培庭教授等用锦红汤为主治疗急性阑尾炎207例,总有效率达95.5%,并因此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后来,朱培庭教授根据异病同治理论,用锦红汤治疗急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其他外科急腹症,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畅淤导滞法防治胆石病
胆为六腑之一,“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顺”是其物理特点;“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为其病理特点。现代研究表明,胆汁淤滞是胆石病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胆汁淤滞日久,聚而成石。结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结石淤滞体内,可引起腹痛、黄疸、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而且,多数胆结石病人大便干结,因此,治疗胆结石时,“通下”一法是基本治则。朱培庭教授临床喜用大黄、厚朴、莱菔子、沉香曲等通腑降气之品,以保持每日大便一至二次为要。如此不仅能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而且可望减少急性发作,甚或排出结石。究其因,在于六腑以通为用,大河通则小河畅,腑气得通,诸症自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某些具有通下作用的中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流量,降低奥狄氏括约肌张力,改善功能性胆汁淤滞。
医案
案1、褚××,男性,64岁,于96年3月下旬初诊。
患胆石病十余年,3年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1年,右中上腹痛再次发作,一如术前,B超示肝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多方求治无效。就诊时症见胁痛隐隐,腰酸乏力,口干不多饮,头晕眼花,纳呆便结,舌红少苔,脉细,证属肝阴不足,予养肝益气、疏肝法,药用生地、熟地、黄芪(各)15g
枸杞子、首乌、太子参、茵陈、白芍12g
陈皮、绿萼梅各6g
7帖后,诉胁痛减轻,精神好转,上方加白术、山茱萸肉各12g,14贴后胁痛已除,口不干,头不晕,继服上方半年,中途急性发作1次,经治缓解,B超复查示肝总管及左肝内胆管结石较前减少,后坚持服药1年,腹痛未再发作。
案2、冯××,女,37岁。
因反复右中腹隐痛6年,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咽干口苦,夜寐欠安,大便干结,舌淡红少苔,脉细,B超报告:胆囊内充满结石。胆囊造影示胆囊不显影,肝功能正常,因惧怕手术而求治。证属肝阴不足,治以养肝柔肝,佐以疏肝利胆。处方:生大黄、何首乌、黄芪、太子参、枸杞子(各)15g
白术、山茱萸、郁金、茵陈、绿萼梅(各)9g 生大黄6g
每日1剂,水煎服。服14剂后上腹隐痛减轻,精神好转,大便正常,继以原方加减治疗3个月,经胆囊造影示胆囊已显影,B超报告结石较前减少,持续治疗1年后,诸症全消,胆囊功能恢复正常,胆囊内未见结石。随访1年无复发。
按:此二例均为肝阴不足型胆石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相同,治则、方药相近,前一例年愈花甲,肝肾已虚,正气不足,故用熟地补肝肾,而未用大黄、郁金等通下理气之品,后一例虽表现为“肝阴不足”,但年仅“五七”,尚可通利,且未经手术,病在胆囊,故加用大黄、郁金。病不同而治基本相同,遣药稍异,均获良效。
案3、张××,女,46岁,1998年10月6日初诊
右肋胀痛,牵制肩背,反复发作3年余,B超检查胆囊收缩功能差,口服胆囊造影示胆囊显影欠佳,钡餐1h后胆囊收缩1/3。刻诊:右胁胀痛、胸闷不适,时感恶心,呕吐,口干不欲多饮,便秘嗳气,进食油腻后,胁脘不适加重。舌苔稍腻,舌质红,脉弦细,西医诊断: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失和,气滞湿郁,治宜疏肝利胆,行气化湿和胃。处方:胆宁汤加减:茵陈15g
虎杖5g 生大黄6g(后下),青皮、陈皮(各)6g
郁金9g 生山楂10g 鸡内金10g
姜半夏9g 茯苓10g
服药6剂后,胁痛显减,大便畅通,唯觉神疲纳呆,稍累则肩背酸楚,舌苔薄,脉弦细,遵原方减大黄,加白术12g,10剂后诸症消失。
按:《内经》曰:“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胆为中消之府,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肝失疏泄,胆失通降,气郁湿阻,故见诸症。治疗上重视一个“和”字,兼顾脾胃运化功能,而不专用苦寒攻下。
案4、王××,男,51岁,1998年3月9日初诊
有慢性胆囊炎病史4年,时常发作。近半月来右胁隐痛,右肩背酸痛或困重、食欲不振,进食稍多即脘痞作胀,行胃镜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见胆囊壁稍厚、毛糙,未见结石影。诊见同前,伴口干而粘,晨起口苦,面色萎黄,大便干结数日1次,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气郁,化火伤阴,予疏肝利胆,养阴和胃,予胆宁汤加减,茵陈12g
虎杖12g 郁金9g
生大黄6g(后下) 白芍12g
麦冬2g 黄芩9g 佛手6g
生山楂10g 绿萼梅9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后大便畅通,诸症减轻。略感神疲乏头晕、晨起口苦。原方去大黄,黄芩,加何首乌
枸杞子12g,经服用14剂后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正常,进食油腻亦无任何不适。
按:肝胆气滞,升降失调,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邪郁化热伤阴,故首诊在理气养阴同时,用小量大黄通腑,待大便通畅后即减去大黄、黄芩,以免过燥伤阴,并加重柔肝之品,病愈后应当调饮食,适劳逸,保持大便通畅以防复发。
案5、秦╳╳,女38岁,职员,1997年5月10日初诊。
诉右上腹明显疼痛牵及右肩背,时有绞痛样发作已年余;曾就诊于多家医院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除外胃病,诊断为“胆石症”,但B超,胆囊造影及X光摄片无异常发现。近1月病发频繁,右肩背胀疼,厌油食,口干苦而粘,食后脘胀不适,尿黄便结,舌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胆石症,慢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气滞,湿郁化热,胃失和降。予疏肝利胆,祛热化湿和胃,胆宁汤加减:茵陈15g
虎杖15g 青皮、陈皮(各)9g
郁金9g 生大黄6g(后下)
黄芩9g 生米仁12g
鸡内金10g 栀子9g
服药6剂,胁胀痛显减,大便畅快,1日1次,绞痛未再发作,仍有食后脘胀,口干;自粪便内检出泥砂样结石许多,小如芝麻,大如赤豆,遵前法加白术12g
再进14剂,胁痛消失,颇感舒适,饮食增加,虽进食油腻食物亦未发疼痛,粪便中已无泥砂样结石,经用前法加减调治1个月病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虽经B超等检查未见结石,但据其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疏肝利胆,祛热化湿和胃治疗,服药后腑气畅通,诸症显著改善,自粪便中检得泥砂样结石,佐证了诊断,辨证、治法的正确。
案6、王╳╳,男,45岁,干部,1998年4月11日初诊
右上腹及剑突下陈发性疼痛、时发时止年余,曾多次B超检查提示胆囊多发性结石,胆囊收缩功能欠佳,胆囊造影示胆囊显影不良。不愿手术,服中西药治疗无效果而来诊。证见右胁及上腹部疼痛伴肩背酸胀不适,恶心呕吐,厌油,嗳腐吞酸,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有力,体格检查肝脾未能触及,莫非氏征阳性,余无异常。西医诊断:结石性胆囊炎,中医辨证:肝胆气滞,湿热内阻。治法,清肝利胆,攻下排石。胆宁汤加减,茵陈30g
虎杖15g 栀子10g
生大黄9g 郁金9g
金钱草30g 生山楂10g
鸡内金10g
青皮、陈皮(各)9g 赤芍12g
服药7剂,诸症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舌质红,苔薄,脉弦。以原方减大黄量至6g,再服14剂,服药后大便较稀,微觉腹痛外,其他症状显著改善。照二诊方去大黄,加瓜蒌、白术各12。依上法加减治疗共服药2个月,症状消失,B超检查胆囊内未见结石,胆囊收缩功能良好。
按:结石的形成与湿热阻遏互为因果,结石阻滞气机,影响肝胆的疏泄,有助湿热内结,湿热稽留又助长结石的生长。首诊重点在攻下通腑,顿挫病安。但患者体质较弱,不任长时间攻伐,三诊时据其便稀、腹痛,虑其过于苦寒攻下损及脾胃运化功能,故改甘寒润下。
案7、刘××,男,53岁,工人,1997年11月3日初诊
因突发上腹剑突下疼痛,持续性绞痛,开放射痛,未呕吐,在外院急诊按“胃痉挛”对症治疗后好转。入院前3小时(晚19时许)饱食后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持续加重,伴右肩背胀痛,恶心未吐,不发烧。体检:血压140/80mm时,T37.6℃,皮肤巩膜未见黄染(灯下),腹平坦,右上腹、剑突下压痛(+),未触及肿物,腹肌稍紧张,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莫非氏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6%,B超示胆囊内多个强光团伴声影,胆囊壁毛糙、增厚,收缩功能尚可,肝功能正常。患者惧怕手术要求保守治疗。诊见右上腹及右胁胀痛,牵攻肩背,口干苦、时嗳气,大便干结,数日未解,小便黄,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断:胆囊炎、胆石症。中医辨证:肝胆气滞、湿热蕴结,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予胆宁汤加减,茵陈30g
虎杖30g 焦山栀15g
赤芍15g 生大黄9g(后下)
金钱草30g 郁金9g
鸡内金10g 黄芩10g
生山楂10g。服药6剂后,腹痛显著减轻,但进食后仍感胀满不适、大便通畅,每日1次,原方减大黄量至6g,加白术12g。继进14剂后症状消失,病情稳定,要求出院回家调理。予上方加减坚持服药3个月,一般情况良好,饮食二便正常,病情未再复发。B超复查胆囊未见异常,收缩充盈功能良好。
按:胆腑以通为贵,疏通之法,大便气机畅行,湿热不泄,结石可以排出。胆石症急性发作期,尤宜疏肝理气利胆与通腑导热并用,通腑之品,首选大黄。本例体质尚实,以“痞”、“满”为要点,重用大黄,以冀祛邪务尽,同时亦不忘兼顾脾胃。
案8、李××,女,43岁,工人,1996年9月3日初诊
右胁隐痛,牵攻右肩背,时发时止3年余,平时稍累或饮食不慎,胁痛症状加重,脘闷不适,头目眩晕,腰膝酸楚,大便干结或便秘不畅,小便色黄,舌尖边红而干,苔薄,脉细弦。B超检查提示:胆结石并感染。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胆汁返流。西医诊断:结石性胆囊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肝阴不足,用刚太过,肝失柔养,疏泄失职,克伐脾胃。治宜养肝柔肝,疏肝利胆,柔肝煎加减,生地12g
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茵陈9g
虎杖9g 白术12g
佛手6g 玫瑰花6g
生山楂9g
茯苓12g。服药14剂后,胁痛脘闷等症状明显减轻,大便调畅,仍觉腰膝酸楚,不耐劳力,原方去大黄,加熟地12g。续进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正常,精神爽快。以二诊方为基础加减调治3个月,复查B超未见异常。
按:胆为甲木,疏土助运,胆腑疏泄失常而致脾病。故治胆石症必须兼顾脾胃功能,本例患者年届“五八”。证见头目眩晕,腰膝酸楚,不耐久累,乃肾精不足之象。故在治疗上疏利同施,滋养并用,始合治病求本的原则。
案9、何××,女,56岁,1996年4月5日初诊
右胁胀痛,时轻时重6年,某医院B超检查胆囊内有数枚结石,最大者约0.6cm,间断服中药排石剂消炎胆石片、利胆醇等治疗无效。近1周因劳累病发,自觉胁痛拘急,脘胀不舒,肩背困重,伴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时有烘热汗出,大便干结,口干而苦,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细数。证属胆失疏泄,气机郁滞,郁火内扰。治宜疏肝利胆,兼清郁火。胆宁汤加减:郁金9g
青皮、陈皮(各)9g 茵陈、虎杖(各)12g
生大黄6g 黄芩9g
芦荟0.2g(吞) 鸡内金10g
白芍9g
6剂,水煎服。上方服药1剂后大便即通,诸症均减,原方去芦荟加白术12g。再进6剂,共服药12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现症口干欲饮,神疲,偶失眠多梦。予上方养肝宁心安神之品调治,坚持服药半年余。病愈后未再复发。
按:胆囊炎、胆石症必须重视病人大便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通下”剂。本例患者虽年届“六八”,病轻较久,然病证表现一派实象,故首诊时使用芦荟、大黄攻下通腑,澈下以清上,佐以养肝等法调理而愈,体现了因人、因症制宜的原则。
案10、吴××,女,60岁,1996年7月10日初诊
有胆石症病史8年,曾经B超、胆囊造影诊为多发性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收缩功能差,平素右胁隐隐作痛,脘部饱胀不适,服“消导药”后稍缓解,劳累或饮食不慎即感胁痛脘胀加重,伴烦躁头晕,神疲,食欲不振,口干唇燥,大便不畅,小便色黄,舌边红,苔薄黄,脉弦细,证属肝阴不足,胆失疏泄,治宜养阴柔肝利胆,予柔肝煎加减,生地12g
熟地12g 何首乌15g
枸杞15g 茵陈12g
虎杖12g 白术10g
生山楂10g 佛手8g
绿萼梅6g。服药7剂后,胁疼脘胀大减,余症亦好转,大便调畅,上方加白芍、山茱萸肉(各)9g。服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坚持服上方调治半年余,病情未再复发,B超提示结石明显减少,胆囊收缩功能尚可。
按:经曰:“年至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胆石病随着病程延长,年龄增高,气阴不足者尤为多见。治疗上不宜贸然排石,攻下通腑尤当慎用。其例年事已高,不任大黄等苦寒之品克伐,故以养阴柔肝为先,微调气机,稍佐润下,即取得明显效果。
案11、袁××,女,38岁。1998年6月11日初诊。
间歇性右胁及右上腹疼痛1年余,1周前因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急诊入院。B超提示:胆囊大小尚可,轮廓模糊,胆汁透声差,胆囊内可见多枚强光团伴声影,总胆管轻度扩张,诊断为胆囊炎、胆石症。经输液、抗感染治疗后,右上腹绞痛缓解,建议手术治疗。病人暂不愿接受,要求服中药治疗。诊见右肋、右上腹胀痛、脘闷不适、厌油、纳差、嗳气、神倦乏力,便秘,尿黄、口干不渴,舌苔薄,舌质稍红,脉弦细。证属肝胆气郁,胃失和降,治宜疏肝利胆,健脾和胃,药用茵陈15g
虎杖15g 金钱草30g
青皮、陈皮(各)6g 郁金9g
生山楂9g 鸡内金9g
茯苓9g。上方连服7剂后,胁痛、腹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唯便秘仍存,上方加白术12,服14剂后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出院后在门诊坚持服上方调治半年,B超复查胆囊清晰,透声良好,囊内强光团明显减少,总胆管正常。
按:《灵枢》谓:“病在胆,逆在胃”。胆与胃俱属腑,腑宜通,且胆随胃降,故疏胆多兼顾脾胃。本例的基本病机乃肝胆气郁,胃失和降,胆胃同病,故在疏利肝胆同时,参以山楂、鸡内金、白术、茯苓等味,健脾和胃,而不见石排石,或一味通腑攻下,徒伤正气。
案12、陈××,女,46岁,干部
因胆囊炎、胆石症住某医院治疗,1996年9月11日会诊,见右胸胁胀满不适,时时隐痛,痛引右肩背,伴头晕眼花,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咽干口苦,食欲较差,食后脘胁作胀,大便秘结,舌尖边红少苔,脉细弦。证属肝阴不足,治宜养肝柔肝利胆。药用生地、熟地(各)12g
何首乌15g 枸杞子15g
茵陈9g 虎杖9g
白芍12g 佛手6g
绿萼梅6g 生山楂9g
鸡内金9g。水煎服14剂后,诸症均明显减轻,精神显著改善,食欲大增,大便调畅。唯觉头晕、腰酸未除,上方加山茱萸肉9g,连服14剂后症状全除,一般情况良好,出院回家调治。坚持服药4个月,病情一直未复发,精神饮食均好。B超及胆囊造影检查胆囊未见结石,胆囊功能良好。
按:胆附于肝,互为表里,肝之余气化生胆汁,贮存于胆,故胆汁的生成排泄由肝调控。病在胆治在肝,治肝即所以治胆,通过柔肝养肝,使肝阴充足,则胆之疏泄随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