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3: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药理研究】

1.薏苡仁中的某些成分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变性。

2.薏苡仁能显著地增强免疫功能。

3.苡仁油对蛙离体心脏在低浓度时兴奋,高浓度时抑制。动物饲料15%薏苡仁喂养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改善作用。薏苡仁酯可抑制蟾蜍离体心脏收缩。薏苡仁素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4.薏苡素有镇痛、镇静、解热降温的作用。

5.薏苡仁油对动物离体肠管及子宫平滑肌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抑制作用。薏苡素对蛙肌肉收缩、糖原的无氧酵解均有抑制作用。

6.苡仁酸性多糖有抗补体活性作用。苡仁油及薏苡素对兔有轻度降血糖的作用。

茵陈(《本经》)

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生于原野、路旁,全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山坡、旷野、路旁,或河岸及附近的湿润沙地。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以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胃、肝、胆经。功效清湿热、退黄疸。临床用名有茵陈、茵陈蒿。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风寒湿热邪气,热结黄疸。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久服面白悦。

《本草拾遗》:本功外,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虽蒿类,苗细经冬不死,更因由苗而生,欲名因陈。后加蒿字也。

《药性论》:使,味苦,辛,有小毒。治眼目通身黄,小便赤。

《日华子本草》:味苦,凉,无毒。治天行时疾,狂热,头痛,头旋,风眼疼,瘴疟,女人症癖,并闪损乏绝。

《开宝本草》:味苦,平、微寒,无毒。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

《本草衍义》:张仲景治伤寒热甚发黄者,身面悉黄,用之极效。又一僧因伤寒后发汗不撤有留热,身面皆黄,多热,期年不愈。医作食黄治之,治不对,病不去。问之,食不减。寻与此药,服五日,病减三分之一,十日减三分之二,二十日病悉去。方用山茵陈、山栀子各三分,秦艽、升麻各四钱,末之,每用三钱,水四合煎,及二合,去滓,食后温服,以之为度。然此药以茵陈蒿为本,故书之。

《药类法象》:除烦热。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苦平,阴中微阳,无毒。

入足太阳经。

《象》云:除烦热,主风湿热,邪结于内。去枝、梗,用叶。

《本草》云: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入足太阳。

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热也。栀子柏皮汤,治燥热也。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可也。此二药治阳黄也。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菌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其寒热。

《珍》云:治伤寒发黄。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

《本草经疏》:茵陈蒿感天地苦寒之味,而兼得春之生气以生者也。其味苦平,微寒无毒。故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通身发黄,小便不利,及头热,皆湿热在阳明、太阴所生病也。苦寒能燥湿除热,湿热去则诸证自退矣。

简误:蓄血发黄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平,微寒。阴中微阳。无毒。秋后叶落,茎梗不凋。至春复发旧枝,故因名茵陈蒿也。所行经络,惟足太阳。专治疸证发黄,入剂使为君主。佐栀子、附子,分阳热、阴寒。阳黄热多,有湿有燥。湿黄加栀子大黄汤服,燥黄加栀子橘皮汤煎。如苗涝则湿黄,苗旱则燥黄。湿则泻之,燥则润之意也。阴黄寒多,只有一证,须加附子,共剂成功。解伤寒大热,仍除退瘴疟。风热悉逐,行滞止痛,宽膈化痰。

《本草乘雅》:诸邪成热,入中为疸,必从腠理脉络而内薄之。陈丝如腠如理,如脉如络,芬芳疏利,味苦健行,则入者出,结者散矣。

藏器谓其因旧苗而发,因名茵陈。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大相吻合。故因者,仍也,托也;陈得,故也,有也,木德之始也。言仍托故有,以宣木德之始,虽与繁萧蔚莪,至秋老成,同为蒿属,不若此芳香宣发之能因陈致新耳。寒热邪气,交结于中,不能宣发,则郁徵成黄,此陈也。茵陈宣发发陈,外入之邪外出,陈去而新生矣。轻身面悦白者,久服则新新非故。益气者,即益新新宣发之气耳。

《药性解》:茵陈蒿,味苦,性微寒,无毒,入膀胱经。主伤寒大热、黄疸便赤,治眼目,行滞气,能发汗,去风湿。犯火无功。

按:茵陈专理溲便,本为膀胱之剂,又何以治疸?盖疸为病,脾受伤也,而脾之所恶,湿乘土也,得茵陈以利水,则湿去土安,而疸自愈矣。疸分阴寒阳热二种,阳疸热多,有湿有燥,同栀子、大黄治湿疸;同栀子、橘皮治燥疸。阴疸寒多,只有一症,同附子治之。

《药鉴》:气微寒,味苦辛,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药也。治风湿寒热黄疸,及遍身发黄,小便不利。仲景茵陈栀子大黄汤治湿黄也,栀子柏皮汤治燥黄也,此二药治阳黄也。又能治阴黄者,因茵陈附子汤,大都以茵陈为君,兼佐以大黄、附子,各随寒热用之。

《景岳全书》:味苦微辛,气微寒,阴中微阳,入足太阳经。用此者,用其利湿逐热,故能通关节,解热滞,疗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利小水。专治黄疸,宜佐栀子。黄而湿者多肿,再加渗利;黄而燥者干涩,再加凉润。

只有阴黄一证,因以中寒不运,此非所宜。又解伤寒瘴疟火热,散热痰风热疼痛。湿热为痢,尤其所宜。

《本经逢原》:茵陈有二种:一种叶细如青蒿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疸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辛苦,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并入足太阳。《本经》主风湿寒热,热结黄疸,湿伏阳明所生之病,皆指绵茵陈而言。仲景茵陈蒿汤,以之为君,治湿热发黄;栀子陈柏汤,以之为佐,治燥热发黄。如苗涝则湿黄,旱则燥黄。其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之为使,治瘀热在里而身黄。此三方分治阳黄也。其治阴黄,则有茵陈附子汤,各随燥湿寒热而为主治。按:茵陈专走气分而利湿热,若蓄血发黄,非此能治也。《外台》治齿龈宣露,《千金》治口疮齿蚀,并用烧灰涂之,有汁吐去,一宿即效。而杀虫方中,一味煎汤,内服外洗,皆用角蒿,专取逐湿化热之功也。

《本草崇原》:《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水寒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热结黄疸,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

《本草求真》:[批]治太阳、阳明湿热。

茵陈专入膀胱、胃。味苦微寒,诸书皆言湿热伏于阳明,胃。用此以入太阳膀胱发汗利水,俾太阳、阳明湿热之邪尽得于药而解矣。且治伤寒时疾狂热,瘴疟头痛头旋,女人疝瘕,亦是湿热为病。但黄原有阴阳寒热之分,阳黄者由热蕴于脾土,如苗值于大旱,则苗必燥而黄,是苗因燥而黄者也。太涝则苗必湿而黄,是苗因湿而黄者也。热为阳、寒为阴,故黄亦以阴阳分之。阳黄身如橘色,汗加柏汁;阴黄黄而色晦,当细辨别。是以仲景立有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以治阳黄之症;又立茵陈附子汤,以治阴黄之症。茵陈治黄通剂,在人审其所因而酌治耳。若蓄血发黄,则治不在茵陈之列,以茵陈本属气分药也,于血则不能治矣。

《得配本草》:苦,微寒。入足太阳,太阴经气分,利水燥湿。治瘴疟,疗疝瘕。

得附子、干姜,治阴黄;得白鲜皮,治痫黄如金。配秫米、麦面,酿酒,治挛急。佐大黄、栀子,治湿热;佐桃仁,治血黄;佐苍术、厚朴,治湿黄;佐枳实、山楂,治食积发黄;佐知母、黄柏,治火黄;佐车前子、木通,治黄而小便不利。

热甚发黄,无湿气,二者禁用。

《本草经解》:茵陈气平微寒,秉天秋平冬寒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金、足太阳寒水膀胱;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风为阳邪,湿为阴邪,风湿在太阳,阳邪发热,阴邪发寒也。其主之者,气寒清热,味苦燥湿也。

心为君火,火郁太阴,则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热与湿结矣。太阴乃湿土之经,所以蒸土色,而成黄疸也。其主之者,苦平可以清心肺,微寒可以解湿热也。

《本经疏证》:风湿寒热,邪气新感者也,热素有者也,新感之邪为素有之热结成黄疸,此证已所谓因陈矣。故伤寒金匮二书,几若无疸不茵陈者。然栀子柏皮汤证,有外热而无里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有里热而无外热;小建中汤证,小便自利;小柴胡汤证,腹痛而呕;小半夏汤证,小便色不变而哕;桂枝加黄芪汤证,脉浮;栀子大黄汤证,心中懊恼;消石矾石散证,额上黑日晡发热,则内外有热,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小便不利,口渴,为茵陈蒿汤证矣。第腹满之治在栀子,惟外复有热,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治为茵陈的治,其所以能治此者,岂不为新叶因陈干而生,清芬可以解郁热,苦寒可以泄停湿耶,盖陈干本能降热利水,复加以叶之如丝如缕,挺然于暑湿蒸逼之时,先草木而生,后草木而凋,不必能发散而清芳扬溢,气畅不敛,则新感者遂不得不解,自是汗出不止于头矣,故曰发热汗出,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本草新编》:茵陈,味苦、辛,气微寒,阴中微阳,无毒。入足太阳、少阳之经。专治瘅症发黄,非黄症,断不可用。果是真黄病,可用之为君。但黄症又不同,有阴黄、阳黄,有热黄、寒黄、燥黄,有血黄、气黄之殊,不可不辨。世人一见发黄,全不分别,俱用茵陈,无引经之品,共相佐使,所以有效有不效也,谨细陈之。阴黄之病,其湿不甚,黄色又不深,下身黄,上身不黄者也,夜间反觉不安,小便反涩,日间小便反利,转觉安宁。治法宜用茵陈为君,佐之茯苓、泽泻、薏苡仁之类,或加之五苓散又妙。茵陈可用至三钱至五钱,不可越五钱之外,连服数剂,黄可尽退也。阳黄之病,其湿又不太甚,但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而下身乃不黄者是也,日间小便艰涩,或痛或不痛,夜则安然自利。治法宜用茵陈为君,而佐之升麻、桔梗、茯苓、天花粉、麻黄、黄芩之类,数服即愈,菌陈必须多如五、六钱也。热黄之病,口必大渴,然多饮反觉不快,一身上下俱黄,眼目反觉色淡,小便时急数疼痛,其溺必如黄汗,盖热结膀胱而不得出耳。法又用茵陈为君,大约必须五钱为止,佐之龙胆草、炒栀子、芍药、茯苓、猪苓、泽泻之类,则火热泻而黄又愈也。寒黄之病,一见水,则大吐不已,畏寒怕冷,腹中时痛,手按之始安,一身上下又黄,眼目自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利,盖寒结于膀胱,命门无火以通,则水气流入于脾,而脾又寒虚,乃渗走于皮毛而为黄,其黄色必如秋葵之色者也。虽又用茵陈为君,但止可用至一钱,切戒多用,必须佐之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仁,少用附子数分以温补其命门之火,不须十剂,则全愈矣。湿黄之病,全是水湿之气也,虽黄症俱是水湿,而湿黄之水湿更甚,一身上下、眼目、手足尽黄,俱身必浮肿,按之如泥,又用茵陈四五钱,加入升麻、甘遂牵牛、车前泽泻之类,少升其气,使水尽从大、小便出,一剂水湿减去大半,而黄尽退矣,断不可服三剂。盖牵牛、甘遂性悍,多服恐伤人元气耳。燥黄之病,全非水湿,黄外现之症,不过胸前之皮肉少黄,而一身上下、眼目不黄,此肺金燥极,黄发于胸前,乃假象也。然既已发黄,茵陈又不可全然不用,可用七、八分,加入麦冬、栀子、芍药、陈皮、天门冬、元参、天花粉、白芥子之类,久服自愈,肺经不燥,而胸黄自除也。血黄之症,上下一身、眼目俱黄,身心发热,胸必烦闷,腹必疼痛,此血瘀于腹中胸下,故变为发黄。伤寒症中,最多此病,论理可遵仲景夫子之方,照症分治。而余又酌定一方,以便世之采用。茵陈为君,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之品,一服而疼痛烦闷除,其黄必渐愈。苟或服药,仍然闷痛,必须加入水蛭一钱,其瘀血始解,发黄尽退也。气黄之病,身不发热,又无饱闷烦燥之状,但头面发黄如淡金之色,饮食知味少,若行动,便觉气怯不能动履,小便不数,大便反燥,然又不结,此气虚不能运此水湿之气,以成黄病者也。可用茵陈一二钱,加入人参、白术、黄芪、茯苓、车前子,大剂煎饮,自然气旺,黄色全消矣。居言至此,虽不敢谓黄症治法全备,然分病既清,用药无误,要不能越此范围。愿人之临症之时,细察而分治之可耳。或问子论黄病,实发天地之奇,黄病岂尽于此乎?曰:更有一种,身不黄,足反黄,此湿热壅闭于中焦,乃脾胃之虚,不能化水也。又用茵陈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白芥子、枳壳、槟榔、白芍之类治之,则水渐利而黄渐去。倘身黄,而手足反不黄者,乃不治之症也。

《本草分经》:苦,寒。燥湿胜热,入膀胱经,发汗利水,以泄脾胃之湿热,治黄疸、阳黄之君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茵陈者,青蒿之嫩苗也。秋日青蒿结子,落地发生,贴地大如钱,至冬霜雪满地,萌芽无恙,甫经立春即勃然生长,宜于正月中旬采之。其气微香,其味微辛微苦,秉少阳最初之气,是以凉而能散。《神农本草经》谓其善治黄疸,仲景治疸证,亦多用之。为其禀少阳初生之气,是以善清肝胆之热,兼理肝胆之郁,热消郁开,胆汁入小肠之路毫无阻隔也。《名医别录》谓其利小便,除头热,亦清肝胆之功效也。其性颇近柴胡,实较柴胡之力柔和,凡欲提出少阳之邪,而其人身弱阴虚不任柴胡之升散者,皆可以茵陈代之。

【现代药理研究】

1.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苯乙酮、甲基茵陈色原酮均有利胆作用,茵陈煎剂有护肝作用。

2.茵陈中所含的香豆精、对羟基苯乙酮有降压作用;茵陈煎剂具降酯作用。茵陈还具抗凝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茵陈中所含的挥发油、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均有利尿作用。

4.体外实验表明,茵陈煎剂对人型及牛型多种杆菌、球菌、致病性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多种钩端螺旋体、猪蛔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茵陈中的挥发油类物质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6.茵陈中的香豆精类成分有平喘作用;对羟基苯己酮有间接促进灰黄霉素吸收的作用。茵陈精制浸液对动物子宫有兴奋作用。

银柴胡(《纲目拾遗》)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主产于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于干燥草原及山坡石缝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忌水浸。以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退虚热、清肝热。临床用名银柴胡。

【本草汇言】

《本经逢原》:甘微寒,无毒。

银柴胡行足阳明、少阴,其性与石斛不甚相远,不独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苏鸡丸中用之。凡入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若用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宇,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此柴胡所能也。

《本草求真》:银柴胡专入肾,兼入胃。味甘微寒,无毒。功用等于石斛,皆能入胃而除虚热。但石斛则兼入肾,涩气固筋骨,此则入肾凉血之为异耳。故《和剂局方》用此治上下诸血,及于虚痨方中参入同治,如肝痨之必用此为主。且不类于北胡,盖北胡能升少阳清气上行,升清发表,必有外邪者方用。此则气味下达,入肾凉血。与彼迥不相符。若用北胡以治虚痨,则咳嗽发热愈无宁曰,阴火愈升愈起。可不辨而混用乎。

《本草纲目拾遗》:《经疏》云:俗用柴胡有二种;一种色白黄而大者,名银柴胡。专用治劳热骨蒸。色微黑而细者,用以解表发散。

《本草汇》:柴胡产银夏者,色微白而软,为银柴胡。用以治劳弱骨蒸,以黄牯牛溺浸一宿,晒干,治劳热试验。甘微寒无毒,行足阳明少阴,其性与石斛不甚相远,不但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入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宇,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北柴胡所能也。

周一士云:凡热在骨髓者,非银柴胡莫疗。

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羸热。

《本草分经》:专治骨蒸劳热,小儿五疳。

【现代药理研究】

1.银柴胡有降血脂作用。太平洋丝石竹提取成分三萜皂甙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清胆固醇浓度,降低胆固醇/脑磷脂系数,改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

2.银柴胡有抗炎作用。

3.银柴胡有解热作用。

鱼腥草(《名医别录》)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均系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沟边、溪边或潮湿的林下。喜温暖湿润的低地,忌旱、耐寒、怕强光,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临床用名有鱼腥草、鲜鱼腥草。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

《本经逢原》:鱼腥草方药罕用,近世仅以煎汤熏涤痔疮,及敷恶疮白秃。又治咽喉乳蛾,捣取自然汁,灌吐顽痰殊效。《别录》主蠼螋尿疮,又云多食气喘,患脚气人勿食。《千金》言:素有脚气人食之,一生不愈。时珍云: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痁疾,解硇毒。合上诸治,总不出辟诸虫毒疮毒,即治痔疮,亦是湿热生虫之患,专取秽恶之气,以治秽恶之疾,同气相感之力也。

《本草分经》:辛,微寒。泻热解毒,治疮,断痁疾。

【现代药理研究】

1.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作用。鱼腥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杆菌、施氏杆菌、福氏杆菌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对流肝病毒、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ECHO11病毒(孤儿病毒)的细胞病变。鱼腥草蒸馏液对HSV-1、流感病毒和HIV有直接抑制作用。从鱼腥草提取出一种油状物质,对许多微生物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特别对于酵母菌及霉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鱼腥草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3.鱼腥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鱼腥草有抗过敏和平喘作用。

5.鱼腥草有抗炎作用。

6.鱼腥草有利尿作用。鱼腥草能使蟾蜍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

7.鱼腥草还有镇静、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郁李仁(《本经》)

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前二者匀称“小李仁”,后一种匀称“大李仁”。主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等省。原植物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喜光,对气候要求不严,对土壤适应性也较强,以保水保肥力较强的粘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甘,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功效润燥滑肠、下气利水。临床用名有郁李仁、炒郁李仁。

【本草汇言】

《本草衍义补遗》:阴中之阳。破血润燥。

《本草纲目》:郁李仁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宋史?钱乙传》云: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曰:煮郁李酒饮以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悠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能玄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目能瞑也。此盖得肯綮之妙者也。

《景岳全书》:味苦辛,阴中有阳,性润而降。故能下气消食,利水道,消面目四肢大腹水气浮肿,开肠中结气滞气,关隔燥涩,大便不通,破血积食癖。凡妇人、小儿实热结燥者皆可用。

【现代药理研究】

1.所含郁李仁苷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显著促进小肠的运动。

2.从郁李仁中提取的IR-A和IR-B蛋白成分有抗炎和明显的镇痛作用。

3.郁李仁中所含皂苷有祛痰作用,有机酸有镇咳祛痰功效。

4.郁李仁酊剂对实验动物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5.郁李仁所含尼克酸(维生素B族的一种)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并有扩张血管作用,可用于防治糙皮病及类似的维生素缺乏症。

6.郁李仁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

7.大量使用郁李仁皂苷能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苦杏仁苷大量使用可使延髓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8.郁李糖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蚤休(《本经》)

蚤休为百合科植物蚤休(七叶一枝花)及同属多种植物的根茎。我国分布甚广,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原植物生于山坡林下或阳坡杂林下。喜冷凉阴湿环境,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临床用名有蚤休、重楼。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本草纲目》:蚤休,足厥阴药也。凡本经惊痫、疟疾、瘰疬、痈肿者宜之。

去疟疾寒热。

《本草蒙筌》:味苦,气微寒。有毒。年久发三四层,上有金线垂下。故又名金线重楼,俗呼七叶一枝花也。主惊痫摇头弄舌,除湿热发肿作疮。下三虫,解百毒。或摩酒饮,或摩醋敷。

《本草乘雅》:蚤休,阳草也。一茎独上,茎当叶心,叶必七,花瓣亦七,重台或一或三,或五或七,正阳数之生,火数之成也。味苦气寒,生深山阴湿处,是阴以阴为用矣。对待阴以阳用,致热在中,若风自火出,而弄舌摇头,及阳蹈阴中而痫,阴越阳中而惊,此皆阴阳舛错,越动静之尝故尔。所谓发扬蹈厉之已蚤,使之休止休息也。

头为诸阳之首,舌乃心火之苗,盖动摇名风,若风之自火出也。

《本经逢原》:蚤休,足厥阴经药,能治惊痫疟疾,瘰疬痈肿。详《本经》主治,总取开结导热,而惊痫摇头弄舌之热邪自除,元气虚者禁用。醋磨,敷痈肿蛇毒,有效。

《本草崇原》:一者水之生数也,七者火之成数也,三者一奇二偶,合而为三也。蚤休三层,一层七叶,一花七瓣,禀先天水火之精,故主治惊痫,摇头弄舌。惊痫而摇头弄舌,乃小儿胎惊胎痫也。胎惊胎痫,乃热毒之气得于母腹之中,故曰:热气在腹中。

愚按:蚤休一名河车,服食此草,又能辟谷,为修炼元真,胎自长生之药,故主治小儿先天受热之病,学者得此义而推广之,则大人小儿后天之病,亦可治也。

按《日华本草》言,紫河车治胎风手足搐。故隐庵解热气在腹中,谓热毒之气得于母腹之中云云,然即谓摇头弄舌,由小儿内热所致,不必作深一层解亦可。苏恭曰:醋磨敷痈肿蛇毒甚效。

《得配本草》:治惊痫癫疾,疟疾寒热,及阴蚀痈肿,瘰疬蛇毒。

研末冷水服五分,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

洗净焙用,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效。

此系毒草,不可轻服。

《本草分经》:苦,微寒。专理痈疽,除虫蛇毒,兼治惊痫。

【现代药理研究】

1.蚤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试管试验表明,100%重楼制剂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化脓性球菌的抑制作用优于黄连。1:10000~1:100000浓度可抑制甲型及亚洲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并能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京科68-1株及副流行性感冒病毒仙台株。是所试验的122种中药中抗病毒作用最强的一种中药,其所含的丹宁酸与抗病毒作用有关。

2.蚤休乙醇提取物及重楼总皂甙均有较强的平喘、镇咳作用。

3.蚤休有镇静、镇痛作用。

4.蚤休对右旋糖酐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对抗作用。

5.蚤休有收缩子宫作用。蚤休能兴奋大鼠及人的离体子宫或家兔在体子宫,使节律加强,幅度加大,肌肉张力增高,且随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其作用持续较久。其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在于其苦味部分。

6.蚤休有止血作用。

7.蚤休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从蚤休中分离得到类固醇甙,在标准培养液中,可使培养小鼠的胎鼠心肌细胞搏动停止,但搏动数没有变化。在低钙培养基中可使降低的心肌搏动数得到恢复。本品还可减少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面积,具有降血脂作用。

8.蚤休还有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杀精子、抗蛇毒作用。

皂荚(《本经》)

皂荚为豆科植物皂荚树的果实。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四川、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路旁、沟旁、住宅附近。喜温暖向阳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排水良好即可生长。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祛痰、开窍。临床用名皂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3: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咸,温。主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

《名医别录》:有小毒。主治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下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药性论》:使。主破坚症,腹中痛,能坠胎。又曰将皂荚于酒中取尽其精,于火内煎之成膏,涂帛,贴一切肿毒,兼能止疼痛。

《日华子本草》: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及中风口噤。

《开宝本草》:味辛、咸,温,有小毒。疗腹胀满,消谷,破咳嗽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

《本草衍义》:甚疏导五脏风热壅。但过咽则须吐涎,又暑中湿热时,或久雨,合苍术烧,辟瘟疫邪湿气。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咸,有小毒。引入厥阴经药。

《本草》云: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疗腹胀满,消谷,除咳嗽。治囊缩,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

《日华子》云:通关节,除头风,消痰,杀劳虫,治骨蒸,开胃,破坚瘕,腹中痛,能堕胎。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人参、苦参。

仲景治咳逆上气,唾浊,但坐不得卧,皂荚丸主之,杵末,一物蜜丸桐子大,同枣汤服一丸,日三夜一。

《活人书》云:治阴毒,正阳散内用皂荚,引入厥阴也。用之有蜜炙、酥炙、烧灰之异,等分依方。

《本草衍义补遗》:皂角刺

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甚验。《神仙传》云:崔言者,职隶左亲骑军。一旦得疾,双眼昏,咫尺不辨人物,眉发自落,鼻梁崩倒,肌肤疮癣,皆为恶疾,势不可救。一道流不言名,授其方曰:皂角刺一、二斤,为久蒸久晒,研为末,食上浓煎大黄汤,调一钱匕,服一旬,须发再生而愈。又铁以煅金银,虽百十年不坏。以捶皂角,则一夕破碎。

《本草纲目》:皂荚属金,入手太阴、阳明经。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足厥阴,治风木之病。其味辛而燥,气浮而散。吹之导之,则通上下诸窍;服之则治风湿痰喘肿满;杀虫;涂之则散肿消毒,搜风治疮。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元佑五年,自春至秋,蕲、黄二郡人患急喉痹,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黄州推官潘昌言得黑龙膏方,救活数千人也。其方治九种喉痹:急喉痹、缠喉风,结喉、火兰喉、遁虫,虫喋、重舌、木舌、飞丝入口。用大皂荚四十挺,切,水三斗,漫一夜,煎至斗半,入人参末两,甘草末一两,煎至五升,去滓。入无灰酒一升,釜煤二七,煎如殇,入瓶封,埋地中一夜,每温酒化下一匙,或扫入喉内,取恶涎尽为度。后含甘草片。又《家传秘宝方》:凡人卒中风,昏昏如醉,形体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流涎出,斯须不治,便成大病。此证风涎潮于上,胸痹气不通,宜用急救稀涎散吐之。(视前)。不大呕吐,只是微微稀冷涎,或出一升,二升,待惺惺,乃用药调治。不可便大吐之,恐过剂伤人。

入手太阴、阳明经气分,通肺及大肠气,治咽喉痹塞,痰气喘咳,风疠疥癣。

皂角刺治风杀虫,功与荚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保命集》:疠风乃营气热,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宜先用桦皮散服五、七日,后灸承浆穴七壮。三灸后,每旦早服桦皮散,午以升麻葛根汤下钱氏泻青丸,晚服二圣散(用大黄末半两煎汤,调角刺灰三钱)。乃缓疏泄血中之风热也。仍戒房室三年。又追风再造散,即二圣散,云服之便出黑虫为验,数日再服,直候虫尽为绝根也。

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

《本草经疏》:皂荚禀木气而兼之金之性,故味辛微咸,气温有小毒。气味俱厚,浮而散,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阳明经。厥阴为风木之脏,其主风痹死肌,头风泪出者,皆厥阴风木为病。得金气之厚者,能胜木,禀辛散之性者,能利窍。木气平,关窍利,则风邪散,诸证除也。关窍既利则神明自通,精物邪气安得不去哉?又厥阴之脉,循阴气而络于肝,厥阴客寒为囊结,辛温散厥阴之寒,则囊结解矣。肺受风寒所迫为咳嗽,入肺散邪则咳嗽止矣。咸能软坚,温主通行,辛能开窍横走,故又主腹胀满,消谷及妇人胞不落也。宣壅导滞之性,而云益精明目,无是理矣!

附:刺:功用与荚同。第其锐利,能直达疮所,为痈疽,妒乳,疔肿未溃之神药。苏颂以来醋熬嫩刺,作煎涂癣疮,有奇效。又治疠风恶疮,胎衣不下,杀虫。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简误:皂荚利九窍,疏导肠胃壅滞,洗垢腻,豁痰涎,散风邪。暴病气实者,用之殊效。第似中风证,由于阴虚火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热极生风,以致猝然仆蹶,世人多以稀涎散吐之,损其不足,竭其津液,津液愈耗则经络无以荣养,为拘挛偏废之证矣。法所最忌也。孕妇忌服。

《本草蒙筌》:味辛、咸,气温。有小毒。恶麦门一味,畏人参、苦参。入足厥阴引经,宜以柏实为使。堪作散熬膏,勿为丸煎液。搐鼻喷嚏立至,敷肿疼痛即除。和生矾吐风痰即稀涎散,伴炼蜜为导箭。即蜜导箭。杀痨虫精物,主风痹死肌。利窍通关,破癥堕胎。皂角刺乃载外科圣药,治溃疡直达溃处成功。

《本草乘雅》:皂水色,咸水味,当为五木之水矣。灌铁木中,皂荚始茂,不为金所刑,转以铁为生者,即母令子实,遁成生化,木藉金为用也。独辛金味胜,故主风痹死肌,风头泪出;以辛泻之,泻之者泻外身之外风也;亦以辛补之,补之者,补内身之风大也。若窍闭即风大不及。精物即外风太过,咸可补之泻之。顾补泻在病主之若欲,随病主之苦欲,因名药物之补泻耳。

《药性解》: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主风痹死肌、头风目泪、中风邪气、劳虫精物,通关窍,理痈疽,消胀满,化谷食,除咳嗽,疗骨蒸,去疥癣。搐鼻喷嚏立至,敷肿疼痛即除,和生矾可吐风痰,拌蜂蜜名为导箭。柏实为使,恶麦门冬,人参、苦参。皂角刺,主厉风鼻梁崩倒、眉发自落,又主痈疽,其未溃者能发散,其已溃者能排脓,药直达脓处成功。诸恶疮癣,咸不可缺。

按:肝为风木之腑,胃为水谷之脏,牙皂辛温,有行散之功,宜并入之。多用能耗损血,其刺乃质干之锐者,故于疮痈无所不达。若疗厉风,九蒸曝为妙。

《药鉴》:气温,味辛,有小毒。主治诸般肿毒恶疮,能引诸品直至溃处,外科之圣药也。凡痈疽未破者,能引之以开窍,已破者,能引之以排脓。又诸恶疮癣痘毒及属风中之必用也。盖皂荚气味辛畅,而有小毒,故能引至毒处而疏散之,且能通气导痰,又敷肿即除,搐鼻即嚏,皆疏散之力也。孕妇所禁。

《景岳全书》:气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善逐风痰,利九窍,通关节,治头风,杀诸虫精物,消谷导痰,除咳嗽心腹气结,疼痛胀满,开中风口噤,治咽喉痹塞肿痛,行肺滞,通大肠秘结,堕胎,破坚癥,消肿毒,及风癣疥癞。烧烟薰脱肛肿痛。可为丸散,不入汤药。

《本草备要》:通关窍,搜风。

辛咸性燥,气浮而散。入肺、大肠经。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肝。搜风泄热。吹之导之,则通上下关窍,而涌吐痰涎。搐鼻立作喷嚏,治中风口噤,胸痹喉痹。凡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能进药,急提头发,手陷人中,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为肺气已绝,死。或用稀涎散吐之:皂角末一两,白矾五钱,每用一钱,温水调灌,或加藜芦、少麝,鹅翎探喉,令微吐稀涎,再用药治。年老气虚人忌用。服之则除湿去垢,最去油腻,刮人肠胃。消痰破坚。取中段,汤泡服,治老人风秘。杀虫下胎。治风湿风癞,痰喘肿满,坚癥囊结。厥阴肝脉络阴器,寒客肝经,则为囊结。涂之则肿消毒,煎膏贴一切痹痛。合苍术焚之,辟瘟疫湿气。柏实为使。恶麦冬,畏人参、苦参。

皂角刺:辛温,搜风杀虫,功同皂荚。但其锋锐,能直达患处。溃散痈疽,治痈毒妒乳,同疠恶疮。胎衣不下、痈疽已溃者禁用。孕妇忌之。

《本经逢原》:皂荚辛散属金,治厥阴风木之病。观《本经》主治风痹死肌,头风泪出,皆取其去风拔毒,通关利窍,有破坚积,逐风痰,辟邪气,杀蛊毒之功。吹之导之,则通上下之窍;煎之服之,则治风痰喘满;涂之擦之,则散肿消毒,去面上风气;熏之蒸之,则通大便秘结;烧烟熏之,则治臁疮湿毒,即《本经》治风痹死肌之意,用之无不效验。凡人卒中风,昏昏如醉,形体不收,口角流涎者,急用稀涎散吐之。若南方类中,由于阴虚火炎者,误用涌剂,愈竭其津液矣。得不在所切禁乎!然治湿热痰积,肺痈吐腥,及痰迷癫狂,千缗汤、皂荚丸、莱苏膏等,诚为圣药,惟孕妇禁服。按大、小二皂,所治稍有不同。用治风痰,牙皂最盛;若治湿痰,大皂力优。古方取用甚多,然入汤药最少。有疡医以牙皂煎汤,涌吐风痰,服后遍体赤痱,数日后皮脱。大伤元气,不可不慎!至于锁喉风证,尤为切禁。常见有激动其痰,锁住不能吐出,顷刻立毙者。其子烧灰存性,能治大肠风秘燥结,祛风逐秽之性可知。

皂角刺治风杀虫,与荚略同,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其治痘疹气滞,不能起顶灌脓者,功效最捷。而气虚者,慎勿误用,恐透表过锐,反生虚泡也。若血滞不能起顶灌脓,又需鲮鲤,当非角刺所宜。丹方治大风恶疾,眉落鼻崩,同皂角刺三斤,烧灰为末,食后煎大黄汤,调一匕服之,不终剂而愈。肿疡服之即消,溃疡服之难敛,以其性善开也。

《本草崇原》:愚按:纳生铁而即结荚者,铁乃金类,色黑属水,得金水之气,则木茂而结荚也。铁遇之而剥损者,荚色紫赤,具太阳火热之气,火能克金也。荚箍其皮,荚即落者,太阳之气自下而上行于肤表,箍其皮则阳气不能上升,太阳气殒而荚落矣。

皂荚枝有刺而味辛,禀金气也。色紫赤而味兼咸,禀水气也。太阳之气合金气而出于肤表,合水气而下挟膀胱,故味辛咸而气温热。辛咸温热,则有小毒矣。风邪薄于周身,则为风痹死肌之证。风邪上薄于头,则为风头泪出之证。皂荚禀金气而制风,故能治也。九窍为水注之气,皂荚禀金气而制风,故能治也。九窍为水注之气,皂荚禀水气,故利九窍。太阳阳热之气,若天与日,天日光明,则杀精物,精物,犹百精老物也。

一名天丁,气味辛,温,无毒。米醋熬嫩刺作煎,涂疮癣,有奇效。《图经本草》治痈肿,妬石乳,风疠恶疮,胎衣不下,杀虫。《本草纳目》小儿重舌,小便淋闭,肠风痢血,大风疠痒,痈疽不溃,疮肿无头。诸方。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隐庵增附。

《本草求真》:[批]宣导风痰窍塞。

皂角专入肝、肺、大肠。辛咸性燥,功专通窍驱风。故凡风邪内入而见牙关紧闭,口噤不语,胸满喉痹,腹蛊胎结,风痰癞喘,肿满坚瘕囊结等症,用此吹之导之,则通上下之窍;煎之服之,则治风痰喘满;涂之擦之,则能散肿消毒,以去面上风气;熏之蒸之,则通大便秘结;烧烟熏之,则治臁疮湿毒。中风不省人事,不可滴水入喉,入则涎水系于心络而不去,即成废人。宜掐人中,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有嚏则生,无嚏则死。不开再用开关散擦牙,熏鼻法熏鼻,及以苏合香丸、牛黄丸、至宝丹之类,相其寒热选用。如寒闭牙关则当用以苏合香丸;热闭牙关则当用以牛黄丸。但此止可施于中脏闭症。

《得配本草》:畏人参、苦参、恶麦门冬。伏丹砂、粉霜、硫黄;硇砂。

辛、咸,温燥。有小毒,入足厥阴、阳明经气分。开窍通关,达三焦之气,宣膀胱之滞,搜风逐痰,辟邪化谷,

配蛤蜊壳,消乳痈;佐白矾,吐风涎;佐海石,去膈上横结之痰;佐铁花,坠痰秽上逆之气;使羊肉,治肠风;合半夏末,取鼻嚏。

阴虚痰盛,热极生风者,禁用。

皂刺:辛,温。性锐。去风杀虫。能引诸药至痈疽溃处。

攻毒,连尖;不使疮破,去尖。

《本经疏证》:皂有不结实者,凿孔贯以生铁,便能结荚,是此木之生化原在金也。夫风木变眚,由于不得化,风木属阳,阳极于上,不得阴以化,则阴从之,此上窍壅塞之所由,若阳实而阴不化,斯下窍壅塞之所由,皆风木之化窍也。惟皂荚得金之辛,归水之咸是木得金化以趋水,乃孕育而无穷。所有化乃有生,他风剂之以驱散为功者,固万万不侔也。予谓皂荚之治,始终只在风闭,风闭之因有二端,一者外闭毛窍,如风痹死肌邪气,一者内壅九窍,如风头泪出是已。刘潜江但释风所以闭窍之义,全体自明,第阳不化而阴从,阳实而阴不化两语尚宜辨,析以壅上窍者多挟痰涎,壅下窍者多系燥化故也。夫生人之阴本上行,阳本下降,况阳冒于上,不化阴而化火,则阴必上救,上救之阴不能济阳,从被阳烁,变为痰涎,益生壅阻,以清明七窍,本属坎离之化故也。阳下沉而为实,纵使阴亦下溜,惟被其蒸逼,倏而遂干,以肠胃本皆阳明燥化故也。虽然,是皆阳气耳,又何以指之为风,夫惟上窍本清阳之出入,下窍本浊阴之所泄,使但为阳气,又何以生壅阻;且既上至心肺,未有不从阴化者,苟不从阴化,则非风而何;其阴之溜下至于肾,亦未有不从阳化者,苟不从阳化,亦只是风而已,况毛窍之间,得津则通,不得津则痹,痹而且有死肌,斯津之不至明矣。亦非风之扇,何以得至于此,故本经他处于痹,有谓之湿痹者,有谓之风湿痹者,有谓之寒湿痹者,有谓之风寒湿痹者,惟此则但曰风痹,而仲景之用皂荚则惟皂荚丸一方,所治乃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亦可见其气自上而痰自随,气不从阴化,痰不从阳化矣。更徵以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治肺痿吐涎沫,不必开阴以布阳,却宜从金以化木,又可见其阴与阳之相从徒相轧而不相入矣。用是物者尚其识之。

《本草新编》:皂荚,味辛、咸,气温,有小毒。入足厥阴、手少阴、手太阴三经。理气疏风,搐鼻喷噎,可救五绝痰迷、中风不语诸症。敷肿痛即除。吐风痰,杀痨虫精物,起风痹,治死肌,利窍开关,破癥堕孕。此物备急用之药,药笼中不可无者也。

或问皂荚开关之药,单用以取捷乎?夫皂荚之功用,不止此也。凡心疼之病,随愈而随发者,必用皂荚,始可除根,此《本草》所未言也。张夫子曾传余治心痛之方,实有皂荚火炒一两、炒栀子一两、炙甘草五钱、白芍二两、广木香三钱,为细末。老黄米煮粥为丸,如米大,滚水送下即愈,永不再发。是皂荚又可以治心疼也。然而,皂荚非治心疼之药,借其开窍引入于心之中,使诸药直攻其邪也。

或问皂荚生用乎,抑熟用之乎?皂荚熟用则无益矣,必生用为佳。然而,生用切不可用蛀者。盖皂荚虫尤细,凡研末之时,蛀虫乘开关之际,直入肺中,反成大害。故必须拣不蛀者,研为细末,即包在纸包之内,亦必须常取出经风,以防其再蛀。我有一方,制之最佳,用麝香同包,断无再蛀之理,且又可借麝香之香,引入鼻窍,而开关更灵也。

或问用皂荚末以治中风,吐其痰而不愈,反成偏枯之症,何也?曰:皂荚用末以吹鼻,使中风之人关开,实治方之功也。若入于稀涎散中吐之,非治也。盖近来中风者,皆非真中风,尽由于阴阳水火之虚,或阴虚火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热极生风,猝然仆厥。使更吐痰,则愈损其津液矣。津液重伤,经络无水以相养,或气虚而无以相通,安得不变为拘挛偏废之症哉。

《本草分经》:皂角,辛、咸,温。入肺、肝、大肠。性极尖利,通窍搜风,泄热涌痰,除湿去垢,破坚宣滞,散肿消毒。煎服取中段汤泡。

皂角刺:辛、温。搜风杀虫,通窍溃痈。其锋锐,直达病所。

《本草思辨录》:阳在上不与阴化而为风,阴遂变为痰涎。皂荚以金胜木,通气利窍,风无不搜,斯湿无不去,故凡痰涎涌塞而为中风为喉痹者,胥倚以奏功。阳在下不与阴化而为风,阴遂被劫而生燥,皂荚气浮而子较沉,故子能祛在下之风,风去则阴得伸其津润之权,而大肠之燥结以通。凡风药必燥,而皂荚以多脂为佳。皂子之仁又粘而韧,其能利大便,亦兼得辛润之力也。

【现代药理研究】

1.皂荚有祛痰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所含皂苷。

2.皂荚有罂粟碱样作用,能降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及胃肠、胆囊、平滑肌痉挛。

3.皂荚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球菌、霍乱弧菌及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皂荚有溶血作用。所含皂苷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性,对胆甾醇有特别的亲和力,并有很强的溶血作用。

5.皂荚有抗癌作用。

6.皂荚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泽漆(《本经》)

泽漆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我国大部分丢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最多。原植物生于山沟、路旁、荒野及湿地。味辛、苦,性微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临床用名有泽漆、猫儿眼睛草。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主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

《名医别录》:味辛,无毒。利大小肠,明目。

《药性论》:使。治人肌热,利小便。

《日华子本草》:冷,微毒。止疟疾,消痰退热。

《开宝本草》:味苦、辛,微寒,无毒。利大小肠,明目,轻身。

《本草纲目》:泽漆利水,功类大戟。然大戟根苗皆有毒泄人,而泽漆根硬不可用,苗亦无毒,可作菜食,而利丈夫阴气,甚不相侔也。

《本草乘雅》:泻水行之为泽,水泻欲留之为漆,水大体用两叶矣。故水亡体用者,皮肤热,水惟具体者,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缘丈夫阴足而精藏,而起亟,用行体至,体至用行,两无碍焉。仲景先生金匮要略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坐不欲眠,其脉沉者,泽漆汤主之。第形寒饮冷则伤肺,两邪相击,为咳为痈为痿矣。

《本草备要》:通行水。

辛苦微寒。消痰退热,止嗽杀虫,利大小肠。治大腹水肿,益丈夫阴气。

《本经逢原》:泽漆利水,功类大戟,遂误以为大戟苗。《本经》言利丈夫阴气,则与大戟不相侔也。其治皮肤热,面浮腹大等证,兼挟表热而言,其性与大戟亦相类也。《金匮》泽漆汤,方用泽漆、半夏、紫参、白前、甘草、人参、桂心、生姜,以治肺咳上气脉沉。《大明》言止疟疾,消痰退热。《肘后》、《圣惠》、《易简》伏瘕水肿脚气皆用之。

《本草崇原》:泽漆五枝五叶,白汁白根,禀金土之精,故能制化其水,盖金生水而土制水也。气味苦,寒,故主治皮肤热,土能制水,故治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金能生水,故治丈夫阴气不足。《金匮》有泽漆汤,治咳逆上气,咳而脉池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得配本草》:小豆为之使。恶薯蓣。

辛、苦,微寒。入手阳胆、太阳经气分。消痰行水,止疟退热。

配大黄,疗伏瘕。调香油,搽癣疮;熬膏,贴瘰疬。

气血虚者禁用。

《本经疏证》:凡物之行水者必能伤阴,养阴者未必能行水,何则?水阴属也。气不薰身,充肤泽毛,泄泽骨节,屈伸而化为水,则即已伤矣。若又使往而不返,能无倍其伤乎?养阴者能使阴滋,不能使阴若雾露之溉,使阴滋者适足助之水澜,决非浚水之源以导其流,能变怀山襄陵为膏壤填贲者也。若既行水,而又妙能使阴气不至不足者,其惟泽漆乎?何以言之。夫肾主五液,入心为汗,入肺为涕,入肝为泪,入脾为涎,自入为唾,(四十九难)不似泽漆之白汁贯茎,彻下彻上,一本在下,五歧在上,岐各生灿烂之花乎?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上古天真论)不似泽漆之五歧原出一茎,收花成实已后,则精气原归于本乎?惟其能使方为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之水仍归于分布五液之肾,使肾既平均方泻其有余,则水消之后又岂致阴气不足耶?夫然则凡病水者,胡不皆用此,免事后之周章,乃古人不常用何哉?盖肾家之水与火同居,故惟与火同病之水,泽漆能化之,能行之,否则不能矣。何谓与火同病,则皮肤热是也。水病者不皆皮肤热,惟皮肤热之水病,则泽漆所专治矣。然则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且皮肤热之病,妇人亦应有之,条中特提丈夫者何?夫丈夫之肾,以气为权衡,妇人之肾,以血为权衡,泽漆者,能化气不能化血,倘妇人病此而用泽漆,水既回于肾,肾家或值血实,或值血虚,实则水与血混虚则水入血中虽两者并仍可治,然至水血攸分,恐肾气不能无不足之患也。

《金匮要略》曰: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夫但曰咳而脉沉,似未足尽病之情状,何以见定当用泽漆汤,按此亦发凡起例处也。咳之为病,木与水气相连,故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汤、射干麻黄汤,均防咳之能为水,而水仍有阴阳内外之分,阳且外者,不外如龙之与云致雨,以汗而解;阴且内者,水徵虽见,咳究未除,终不可忘在上之病源,但顾在下之水气,故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仍是大小青龙加减,若脉沉者,终不得与五苓十枣同科。泽漆汤用泽漆为君,使水气还归于肾,先煎久煎,使其力缓厚,然后以和阳化饮复入其间,当归者归,当散者散,不似治水,亦不似治咳,咳无不止,水亦无不行,所谓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者也。诚使水猖于咳,原不能不治水,若咳甚于水,亦焉可不专力治咳。曰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方,似乎泛指之词,实欲治病者得风便转,使不滞于当前,而能以证参脉相与为推移者矣。学者于此等处,非特不容忽,且尤不可泥。历考泽漆治水,非不暂与防己大黄葶苈甘遂辈相合成方,而决壅泻实,然终其人参白术茯苓桂心薏苡等治因虚成水者居多,如千金与鲤鱼人参甘草生姜赤小豆茯苓麦门冬同用。治或从消渴,或从黄疸,致内虚不足,营卫不通,血气不化,气实皮肤中,遍身洪肿,四肢无堪,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崔氏与白术生姜橘皮桑根白皮元参郁李仁杏仁同用。治水肿盛满,气急喘咳小便涩如血,古今录验与鲤鱼人参甘草茯苓麦门冬同用。治水在五脏,令人咳喘上气,腹大响响,两足肿,目下卧蚕,胸满隐痛,吸吸寒热,小便数少,至古今录验与鲤鱼人参甘草茯苓泽泻杏仁同用。治缘三焦决漏,精液不通,水气都行,致通身手足面目肿,食饮减少,且云年八十病大困者,服此亦差,可见泽漆所治之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必兼喘咳上气,小便不利者,泽漆诚行水中返顾根本之剂哉?

《本草新编》:泽漆,大戟之苗也。味辛,气寒,阴中微阳也。退皮肤邪热,却面目浮肿,尤消水气。

或问泽漆,气味与大戟同,既删大戟,又取泽漆,岂玉枢丹中可不用大戟,而用泽漆乎。玉枢丹若改大戟为泽漆,则其功效更神。惟其用大戟,而不用泽漆,故止可祛邪,不可调和正气。然则,何不添入泽漆。不知止用大戟,尚有正气大伤之虑,乌可增其党羽以损乎。

【现代药理研究】

1.泽漆在不同浓度下对不同杆菌、球菌、结核菌均有抑制作用。

2.泽漆新甙具有止咳作用,尤以金丝桃甙止咳效果最强。

3.泽漆对S180(小鼠肉瘤)、S37(肉瘤37)、L160(小鼠白血病模型)有抑制作用。

4.泽漆制剂具有退热作用。

5.泽漆根制剂对动物的离体小肠与在体肠肌均有兴奋作用。

6.泽漆油给小鼠外搽,似有预防血吸虫尾蚴感染的作用。

泽泻(《本经》)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均系栽培。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幼苗喜荫蔽,成株喜阳光,怕冷。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功效利小便、清湿热。临床用名有泽泻、盐泽泻、炒泽泻。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药性论》:君,味苦。能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通水道。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催生难产,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叶壮水藏。下乳,通血脉。

《开宝本草》:味甘、咸,寒,无毒。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本草图经》:《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术;《深师方》治支饮,亦用泽泻、术,但煮法小别尔。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有泽泻汤;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药。

《本草衍义》:其功尤长于行水。张仲景曰:水搐渴烦,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诚为行去其水。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引接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药类法象》:除湿之圣药也。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无此疾服之,令人目盲。

《药性赋》:味甘、咸,性寒,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四:去胞垢而生新水,退阴汗而止虚烦,主小便淋沥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

《汤液本草》:泽泻,气平,味甘。甘咸寒,味厚,阴也,降也,阴中微阳。

入足太阳经、少阴经。

《象》云:除湿之圣药。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无此疾服之,令人目盲。

《心》云:去旧水,养新水。寒水气须用。

《珍》云:渗泻止渴。

《本草》云: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

扁鹊云:多服病人眼。

《衍义》云:其功尤长于行水。

仲景云:水蓄烦渴,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其用长于行水。《本经》又引扁鹊云:多服病人眼。诚为行去其水故也。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凡服泽泻散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本经》云:久服明目,扁鹊谓多服昏目,何也?易老云:去胞中留垢,以其味咸能泄伏水,故去留垢,即胞中陈积物也。入足太阳、少阴,仲景治太阳中风入里。渴者,五苓散主之。

《本草衍义补遗》:咸寒,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阴经之药。除湿行水之功尤捷。治小便淋闭,去阴间污。若无此疾,服之令人眼疾,诚为行去其水故也。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桂附归就肾经,别无他意。服此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即多,肾气焉得复实?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咸味涌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窍。

洁古云:除湿之圣药也。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无此疾者服之,令人目盲。《主治秘诀》云:性寒味咸,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四:入肾经一,去旧水养新水二,利小便三,消水肿四也。又云:渗泄止渴。

《本草纲目》:泽泻气平,味甘而淡。淡能渗泄,气味俱薄,所以利水而泄下。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而目昏耳鸣。泽泻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而土得令,清气上行,天气明爽,故泽泻有养五脏、益气力,治头旋、聪明耳目之功。若久服,则降令太过,清气不升,真阴潜耗,安得不目昏耶?仲景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引接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

,此乃玄妙。后世人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致偏胜之害也。

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3: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经疏》:泽泻禀地之燥气,天之冬气以生,故味甘寒。《别录》益之以咸。肾与膀胱为表里,咸能入肾,甘能入脾,寒能去热,盖淡渗利窍之药也。其曰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皆以利水燥湿则脾得所养,脾得所养则五脏皆得所养。益气力肥健者,皆水利则湿去,湿去则脾强之功效也。又云主腹痞满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其能利水祛湿益无疑矣。泄精者,湿热下流客肾与膀胱,是民火扇君火也,故精摇而泄,病在脾胃,湿热尽则泄精自止矣。止消渴者,单指湿热侵脾,脾为邪所干则不能致津液也。总之,其性利水除湿,则因湿热所生之病,靡不除矣。

简误:泽泻,《本经》及《药性论》、日华子皆曰补虚损五劳,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乃《仙经》断谷,肾虚精自出,补女人血海,令人有子等条,则悖谬之谈,文不属理,非神农氏之言明矣。扁鹊云:多服病人眼,乃为确论也。泽泻善逐水病,人无湿无饮而阴虚,及肾气乏绝,阳衰精自流出,肾气不固,精滑目痛,虚寒作泄等候,法咸禁用。误犯令人虚极。

《本草蒙筌》:味甘、酸,气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无毒。畏海蛤、文蛤二药,入太阳、少阳足经。君五苓散中,因其功长于行湿;佐八味九内,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去阴汁大利小便,泻伏水微养新水。故经云:除湿止渴圣药,通淋利水仙丹。多服昏目。

谟按:泽泻多服虽则昏目,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味咸能泻伏水,则胞中留久陈积之物由之而去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二者不可不知。

《本草乘雅》:先人题药序云:壬寅春,受仁和刘氏旨集本草约言,一夕解衣欲寝,偶拈泽泻读之,以其利水道也,又能止寒精之自出;以其明目也,又能使人目盲;以其催产难也,又能种人子息。遂发疑立久,漏或再下,触发行水二字贯其文,似觉释然。越三岁,以此法解本草,示禹航沉生,彼若以为未尽然也。遂动疑再读,得比类法,如甘草色味性情,有土之德,能生万物,而为万物所归。辛亥冬,日中见茶气上升,有细细点子,手挹搅生润,始解泽泻命名之义。迄今望壬寅,已十七年矣。尚未尽了其大义。可见余之迟钝懒惰,宁不自生愧怍哉。有人以新本草见遗,读之不无憾然,遂温习纲目,后题数言以自记。义出偶中,若泣若歌,余小子敢云著述乎。后之哲人,莫踵予之流弊,内无真见,而外发狂言,破裂当世之规矩准绳也。倘有有志之人,旁闻不甘,遂深究本经,偏攻诸性,融化世间文句,提其精微而印正之。示一草一木,宛然若指诸掌,不是空言,实实见之行事,以济疲隆夭扎,可开天下后世人眼目,此真吾师也。敢不甘拜下风,脱或未然,还须珍重,时巳未浴佛日,记于芷园忏室。

世知火与元气不两立,不知水亦与元气不两立。何也?停则为水,散则为气,如水上升为云,云下降为雨。而宣发上升者,火力使然。故知气即体,水即相,火即用。用不离体,体不离相,离则不祥莫大焉。泽泻功力,体用俱备,故益气之力,能行水上,以面生光为外徵耳。如是则五藏安和,吸视澄彻,痹通乳易,肥健水消,轻身延年矣。设无水相,徒行体用,便目盲水涸,为祸不浅。

《药性解》:泽泻,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主去胞垢,退阴汗,治小便淋涩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按:泽泻下降为阴,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衍义》曰: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扁鹊曰:多服病人眼。《药性》曰:令人面光无子。乃本草称其补虚明目,治泄精消渴。《珍珠囊》谓其生新水止虚烦,恐无是理,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渗去脾湿,退命门火为向导耳。又《药性赋》去补阴不足,盖以补阴之功不足也,后世不察,谓其可以补阴分之不足,大失本旨。

《药鉴》:气寒,味甘咸,无毒,气味俱厚,降也,阳中阴也。主分利小水之捷药也。又能除湿,通淋止渴。又治水肿,止泻痢,佐以猪苓。真有此症者用之,否则令人目病。盖以眼中真水下通于肾,若过于分利,则肾水涸而火生矣,故下虚之人,宜禁服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于肾经耳。其曰止阴汗,生新水,止泄精,补阴不足者,皆非也。又淋渴水肿,因肾虚所致者,皆不可用。

《景岳全书》:味甘淡微咸,气微寒。气味颇厚,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入足太阳、少阳。其功长于渗入去湿,故能行痰饮,止呕吐泻痢,通淋沥白浊,大利小便,泻伏火,收阴汗,止尿血,疗难产疝痛,脚气肿胀,引药下行。经云:除湿止渴圣药,通淋利水仙丹。第其性降而利,善耗真阴,久服能损目痿阳。若湿热壅闭而目不明者,此以去湿,故亦能明目。

《本草备要》:通利水,泻膀胱火。

甘淡微咸。入膀胱,利小便,泻肾经之火邪,功专利湿行水。治消渴痰饮,呕吐泻痢,肿胀水痞,脚气疝痛,淋沥阴汗,阴间有汗。尿血泄精,既利水而又止泄精,何也?此乃湿热为病,不为虚滑者言也。虚滑则当用补涩之药。湿热之病,湿热既除,则清气上行。又能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止头旋,有聪耳明目之功。脾胃有湿热,则头重耳鸣目昏。渗去其湿,则热亦随去,土乃得令,而清气上行。故《本经》列这上品,云聪耳明目,而六味丸用之,今人多以昏目疑之。多服昏目,小便过利,而肾水虚故也。眼中有水属膀胱,过利则水涸而火生。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奭谓其接引桂附入肾经。李时珍曰:非接引也,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阖一辟,此乃玄妙,后人不知此苓、丹皮,皆肾经药,桂附右肾命门之药,何待接引乎?钱仲阳谓肾为真水,有补无泻,或云脾虚肾旺,故泻肾肤脾,不知肾之真水不可泻,泻其伏留之邪耳。脾喜燥,肾恶燥,故兼补为难。易老云:去脬中留垢,以其微咸,能泻伏水故也。昂按:六味丸有熟地之湿,丹皮之凉,山药之涩,茯苓之渗,山茱之收,泽泻之泻,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乃平淡之神奇,所以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即有加减,或加紫河车一具,或五味、麦冬、杜仲、牛膝之类,不过一二味,极三四味而止。今人或疑泽泻之泻而减之,多拣《本草》补药,恣意加入,有补无泻,且客倍于主,责成不专,而六味之功,且退处于虚位,失制方配合之本旨矣,此近世庸师之误也。忌铁。

《本经逢原》:泽泻甘咸沉降,阴中之阳,入足太阳气分,《素问》治酒风身热汗出,用泽泻、生术、麋衔,以其能利膀胱湿热也。《金匮》治支饮冒眩,用泽泻汤以逐心下痰气也。治水蓄烦渴,小便不利,或吐或泻,用五苓散,以泄太阳邪热也。其功长于行水,《本经》主风寒湿痹,言风寒湿邪,痹着不得去,则为肿胀,为癃闭,用此疏利水道,则诸证自除。盖邪干空窍,则为乳难,为水闭。泽泻性专利窍,窍利则邪热自通。内无热郁,则脏气安和,而形体肥健矣。所以素多湿热之人,久服耳目聪明。然亦不可过用,若水道过利,则肾气虚。故扁鹊云:多服病人眼。今人治泄精,多不敢用,盖为肾与膀胱虚寒,而失闭世藏之令,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当知肾虚精滑,虚阳上乘,面目时赤者,诚为禁剂。若湿热上盛而目肿,相火妄动而遗泄,得泽泻清之,则目肿退而精自藏矣,何禁之有?仲景八味丸用之者,乃取以泻膀胱之邪,非接引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矣。

《本草崇原》:泽泻,水草也。气味甘寒,能启水阴之气上滋中土。主治风寒湿痹者,启在下之水津,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腠皮肤也。乳者,中焦之汁,水津滋于中土,故治乳难。五脏受水谷之精。泽泻泻泽于中土,故养五脏。肾者作强之官,水精上资故益气力。从中土而灌溉于肌腠,故肥健。水气上而后下,故消水。

《本草求真》:[批]泻膀胱气分湿热。

泽泻专入膀胱、肾。甘淡微寒,能入膀胱气分,以泻肾经火邪。功专利水除湿,故五苓散用此以除湿热,张仲景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药。又治水蓄烦渴,小便不利,或吐或泻,五苓散主之,方用泽泻,故知长于行水。八味丸用此以泻肾经湿火。时珍曰:地黄丸用茯苓、泽泻者,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非接引也。古人用补药,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药得力,一辟一阁,此乃玄妙。后人不知此理,专一于补,所以久服必有偏胜之害矣。汪昂曰:六味丸有熟地之温,丹皮之凉,山药之涩,茯苓之渗,山茱之收,泽泻之泻,补肾而兼补脾,有补而必有泻,相和相济,以成平补之功,乃平淡之神奇,所以为古今不易之良方也。即有加减,或加紫河车一具,或五味、麦冬、杜仲、牛膝之类,不过一二味,极三四味而止。今人或疑泽泻之泻而减之,多拣本草补药,恣意加入,有补无泻,且客倍于主,责成不专,而六味之功,反退处于虚位,失制方之本意矣。此近世庸师之误也。俾其补不偏胜,则补始无碍耳。岂曰泽泻补阴,功同于地黄之列哉。第其湿热不除,则病症莫测,故有消渴呕吐,痰饮肿胀,脚气阴汗,尿血泄精种种等症。诸症皆因湿热为害。用此甘淡微咸以为渗泄,精泄安可渗利,因于湿热而成,不得不渗利耳。则浊气既降,而清气上行,故有耳聪目明之功。所谓一除而百病与之俱除也。但小便过利,则肾水愈虚,而目必昏,易老云: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目昏。此一定之理耳。

《得配本草》:畏海蛤、文蛤。忌铁。

甘、淡、微咸。入足太阳、少阴经气分。走膀胱,开气化之源。通水道,降肺金之气。去脬垢,疗尿血,止淋沥,收阴汗,消肿胀,除泻痢,凡痘疮小便赤涩者,用此为宜。

配白术,治支饮;配薇衔、白术,治酒风。

健脾,生用或酒炒用;滋阴利水,盐水炒。

多服昏目。肾虚者禁用。

怪症:口鼻中气出,盘旋不散,凝如黑盖,过十日,渐至胸肩,与肉相连,坚胜金石,无由饮食,多因疟后得之。用泽泻煎服三碗,连服四五日,自愈。

小便不通,用泽泻之类利之。岂知膀胱癃秘,有不一而治者。如肺气虚,虚则气上逆,逆则溺短而涩,病在上焦气分,用茯苓、泽泻、车前理水之上源,则下便自利;若火邪烁于肺金,心火移于小肠,而小水不利,宜黄芩、麦冬之品清之;有膀胱本寒,虚则为热,病在下焦血分,而尿水不通,宜用知、柏,去膀胱之热,桂心开水道之窍;有肾水亏而阴火下降,尿管涩、茎中痛者,宜二地、二冬,滋阴补肾以利之;再有宿垢结于大肠,大便不通,致小便不行者,但当通其大便,则小水不治而自利。泽泻、车前更为不宜。淡渗之剂,宁容概施乎?

《本草经解》:泽泻性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降味和,阴也。

其主风寒湿痹者,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痹则血闭而肌肉麻木也,泽泻味甘益脾,脾湿去则血行而肌肉活,则痹症疗矣。

其主乳难者,脾主血,血不化,乳所以难也,味甘益脾,脾湿行则血运而乳通也。

其主五脏,益气力肥健者,盖五脏藏阴者也,而脾为之源,脾主肌肉,而性恶湿,泽泻泻湿,湿去则健脾。脾乃后天之本,所以肌肉长而气力益,阴气充而五脏得养也。

其消水入膀胱,寒气下泄也。

《神农本草经读》:泽泻气寒,水之气也;味甘无毒,土之味也;生于水而上升,能启水阴之气上滋中土也。

其主风寒湿痹者,三者以湿为主,此能启水气上行而复下,其痹即从水气而化矣。

其主乳难者,能滋水精于中土而为汁也。

其主五脏,益气力,肥健等句,以五脏为藏阴,而脾为五脏之原,一得水精之气则能灌溉四旁,俾五脏循环而受益,不特肥健、消水、不饥见五脏之功。

此物形圆,一茎直上,无下行之性,故其功效如此,今人以咸水拌炒,则反制其肘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类,故能通乳也。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泽泻乃通利脾胃之药,以其淡渗能利土中之水,水去则土燥而气充,脾恶湿故也。但湿气必自膀胱而出,泽泻能下达膀胱,故又为膀胱之药。

《本经疏证》:淡渗之物,其能去水,必先上行而后下降,是说起于李濒湖,非张隐庵陈修园创说也。故夫水饮为病,除大腹水肿不论外,其小者在上为喘咳悸眩,渴呕吐哕,在下为肠鸣泄泻,小便不利。行水之物,即仲景所用者,有防己、木通、荛花、芫花、大戟、甘遂、半夏、滑石、葵子、白鱼、葶苈、瞿麦、商陆、泽漆、海藻、赤小豆、薏苡仁、文蛤,莫不各有所主。惟呕吐口渴及悸眩者,多属之茯苓、猪苓、泽泻,是皆淡渗之物也。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用泽泻者六方,内与猪苓茯苓同用者,五苓散、猪苓汤;与茯苓同用者,肾气丸、茯苓泽泻汤;不与二苓同用者,只牡蛎泽泻散、泽泻汤二方而已。二方所主之证,一曰病后腰以下有水气,一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则亦可知凡利水者,当计其水之生熟矣。何谓生熟?夫已经输脾归肺者,熟水也;未经输脾归肺者,生水也。熟水已曾泌别精华,但存水质,故直达之,使下出可矣;生水者天真未离,精华未去,故必引之使上而后下,乃不失其常耳。淡渗之物,皆行生水者也,较之直使下降者不同。盖水之生者,就其性则归壑趋海而走极下,逆其性则过颡在山而反极上,从无横溢垦啮于中而为患者,故小便不利,呕渴悸眩者,多用二苓泽泻,第更当别其猛怯之殊,怯者依土作崇,则以二苓得气化于中土者治之可也,其猛者,则所谓过颡赴壑,非得泽泻生于水中得气,化于水出生气,以上朝究复反本还原者不可,心下有支饮,是沿路拦截,生水肆其威于上,所谓过颡者也,大病差后,腰以下有水气,是中无统摄而陷洼者也,二者均未经气化而停,又何能不使先就上而后下趋哉,其理固如是,非张隐庵陈修园所能撰也。且是义也,核之于本经,亦无有不合者。盖惟其无一滴生水不化,斯无一滴熟水不行,遂无一滴精微不归于所当归之处,驯至肺得之而气裕,肝得之而力强,脾得之而肥,肾得之而健,乳得之而通,耳得之而聪,目得之而明,面得之而生光,莫非精微之奉养,至风寒湿痹得之而解,水得之而消,又莫非滓质之流行。

夫水惟化而后能润,有水气而仍渴,即可见水之不化,矧渴则饮水,水入口即吐,五苓散之所主也,犹不可见水之不输脾归肺耶?是水有生熟之说,不为谬矣。然五苓散、茯苓泽泻汤,渴而呕;猪苓汤、肾气丸,渴而不呕;牡蛎泽泻散、泽泻汤,不呕不渴,此其间又必有故。盖呕乃茯苓、猪苓所主,非泽泻所主也,夫呕为中焦病,泽泻水中物,为下焦药,是以于此无所关涉,至于渴则中焦病有之,下焦病亦有之,故牡蛎泽泻散不渴,何以用栝蒌,惟其用栝蒌,而后知泽泻不如茯苓猪苓之能治渴耳。夫泽泻为物,不生于深水,而生于浅水,是以知其仅能引水上输,不能引津液上朝;不用其苗而用其根,是以知其力之所始,必起于水中,其苗能出水面,上与天气相接,是以知其力之所竟,可至于极上。腰以下有水气,水底之病也,冒眩,极上之病也,举此两端,泽泻之功可明矣。且肾气云者,能似肾之气也,肾气之级上者,开窍于耳,肾气丸中有上及耳之物否耶?是能上及耳者,泽泻也,即此又可以知上行之说为非无据矣。

《本草新编》:泽泻,味甘、酸、微咸,气寒,沉而降,阴中微阳,无毒。入太阳、少阳足经,能入肾。长于利水,去阴汗,利小便如神,除湿去渴之仙丹也。

或问泽泻,即是利水消湿之物,宜乎水去湿干,津液自少,胡为反能止渴?岂知泽泻不独利水消湿,原善滋阴。如肾中有水湿之气,乃所食水谷不化精而化火,此火非命门之真火,乃湿热之邪火。邪火不去,则真火不生,真火不生,乃真水不生也。泽泻善泻肾中邪火,泻邪火,即所以补真火也。泽泻善泻肾中邪火,泻邪火,即所以补真水也。苟非补肾火,六味丸中,仲景夫子何以用泽泻耶?夫肾有补无泻,泽泻补肾,非泻肾,断断无差。不然,何以泻水而口不渴,非泻邪水耶?所以生真水之明验乎。所以五苓散利膀胱,而津液自润也。

或曰泽泻泻中有补,敬闻命矣,然所泻者水而非火,吾子之谓是泻火,不亦异乎?盖泻火而不泻水,是有说焉。膀胱者,太阳之腑也,原属火,不属水。膀胱之水不能下通,本于寒者少,由于热者多。盖膀胱无火乃水闭,有火又水闭也。泽泻用之于五苓散中,虽泻水,实泻火也,因其为泻火之味,所以用之出奇。不然,二苓、白术泻水有余,又何必借重泽泻乎。此泻火之确有至理,人未之思耳。

或问泽泻利多补少,而子必曰补,想因仲景张公用之于六味丸中,故曰泽泻利中有补。不独六味丸中为然,即五苓散中用之,何独不然。凡小便不利之人,未有口不渴者,一利小便而口渴解。五苓散,利小便也。利小便口渴解者,口中生津液也。五苓利小便之水,去则无水以润口,宜其渴矣,乃不渴,而反生津液,非利中有补之明验乎?且小便之所以不利者,以膀胱之有邪火。膀胱有火,乃热干津液而口渴。泽泻在五苓散中,逐邪火而存真水,火去乃水自升,水升乃津液自润,津液润,而灌注于肾宫。谁谓泽泻有泻而无补乎。

或问泽泻用于六味丸中,乃泻中有补,不识用于八味丸中何意?曰:有深意也。夫肾中无火,故用八味地黄丸,于水中补火也。然而火性炎上,不用药以引其下行,乃龙雷之火未必不随火而沸腾。而用下行之药,但有泻无补,又恐补火,而火仍随水而下泄,又复徒然。使下行,但有补无泻,又恐补火,而火不随水而下泄,乃补火大旺,必有强阳不倒之虞。妙在泽泻性既利水,而泻中又复有补,引火下行,泻火之有余,而不损火之不足,辅桂、附以成其既济之功。谁谓仲景公用泽泻于八味丸中,竟漫无妙义哉。

或问泽泻举世皆以为泻,先生独言泻中有补,且各尽宣其异义,不识八味、六味、五苓之处,更有何说以广鄙见乎?夫泽泻之义,于三方可悟其微,三方最未尽其妙。泽泻不特泻火之有余,而且泻水之有余;不特不损火之不足,而且不损水之不足。此泻中有补,前文尽宣。然而,功不止此。泽泻更能入于水之中,以补火之不足;入于火之中,以泻水之有余。虚寒之人,夜多遗溺,此火之足也,势必用益智仁、山茱萸、五味子之类,补以收涩其遗矣。然徒用酸收之味,不加咸甘之品于其中,乃愈涩而愈遗,泽泻正咸甘之味也。入于益智、山茱萸、五味子之人,遗溺顿痊。若非利中补火,不更助其遗乎?虚热之人,口必大渴,此水之不足也,势必用元参、生地黄、沙参、地骨皮、甘菊之类泻火,滋润其渴矣。然徒用苦寒之味,不加甘咸之品于其中,乃愈止而愈渴。泽泻正甘咸之味也,入之于元参、生地、沙参、地骨皮、菊花之内,口渴自愈。若非利中补水,不益增其渴乎?此泽泻之微义又如此矣。

或疑泽泻有功有过,但言其功,而不言其过,恐非持论之平。不知泽泻利水,单用乃有功有过,共用乃少过多功。盖单用可以泻水盛之人,不可以泻水虚之子,泻水盛乃有功,泻水虚乃有过也。共用宜于补剂,不宜于攻剂,补虚乃多功,攻实乃少过也。有过有功,是人之不善用也,与泽泻何过哉。

或问扁鹊公云多服泽泻,病人服是泽泻,过于利水,非补阴之药矣?此非扁鹊公之言,乃后人记而传之者也。泽泻用之六味、八味诸肾药中,但补而无泻,多服、久服,正得大益,又安能损目哉。惟肾气乏绝,阳衰流精,肾气不固,精滑目痛,不可单服泽泻,以虚其虚。若入于群补肾药中,又正无害也。

《本草分经》:甘、咸,微寒。泻膀胱及肾经火邪,利小便,功专利湿行水。治一切湿热之病,湿热除则清气上行,故又止头旋。能损目。

《本草思辨录》:猪苓、茯苓、泽泻,三者皆淡渗之物,其用全在利水。仲圣五苓散猪苓汤,三物并用而不嫌于复,此其故愚盖得之《本经》与《内经》矣,《本经》猪苓利水道,茯苓利小便,泽泻消水。《内经》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府,肾为三焦膀胱之主。合二者观之,得非猪苓利三焦水,茯苓利膀胱水,泽泻利肾水乎?猪苓者,枫之余气所结,胱水,泽泻利肾水乎?猪苓者,枫之余气所结,枫至秋杪,叶赤如火,其无风自动,天雨则止,遇暴雨则暗长二三尺,作用与少阳相火正复无异。膀胱藏津液,非气化不出,茯苓色白入肺,能行肺气以化之。凡水草石草皆属肾,泽泻生浅水而味咸,入肾何疑?三物利水,有一气输泻之妙。水与热结之证,如五苓散猪苓汤,若非三物并投,水未必去,水不去则热不除,热不除则渴不止,小便不通,其能一举而收全效哉。

消渴上中焦皆有之,或阴虚津亏而渴,或津被热烁而渴,或热与水结而渴。三物第利水以除热,何尝如人参瓜蒌根有生津补阴之能。李氏谓淡渗之物,其能去水,必先上行而后下降,以仲圣用三物稽之,正不必过高其论也。

虽然,于三物中求止渴,惟泽泻其庶几耳。何则?《本经》无泽泻起阴气之文,而《别录》固有之。泽泻起阴,虽不及葛根挹胃汁以注心肺,而得气化于水,独茎直上,即能以生气朝于极上,仲圣又不啻明告我矣。凡眩悸颠眩,多归功于茯苓,而泽泻汤治冒眩,偏无茯苓。冒眩者,支饮格于心下,下之阴不得济其上之阳,于是阳淫于上如复冒而眩以生。泽泻不特逐饮,且能起阴气以召上冒之阳复返于本。白术崇土,第以资臂助耳。《大明》之主头旋耳鸣,殆得仲圣此旨也。又肾气丸治消渴皆肾药,虽用茯苓,亦只借以协桂附化肾阳。萸地益阴而不能升阴。肾阴不周于胸,则渴犹不止,此猪苓可不加,而泽泻不得不加。故曰止渴,惟泽泻为庶几也。

【现代药理研究】

1.泽泻醇A及泽泻醇A、B、C的醋酸酯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

2.泽泻中的胆碱、卵磷脂、氨基酸及苯-丙酮可溶性部分均具抗脂肪肝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3.泽泻对人和动物均有利尿作用。

4.泽泻醇提物有明显扩张冠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泽泻浸膏有轻度降压与松弛主动脉条纹收缩的作用。

5.泽泻水煎剂具抗炎作用。

6.泽泻水煎剂能明显抑制小鼠碳粒廊清速度及DNCB所致接触性皮炎,泽泻素对人红细胞、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聚集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具选择性作用。

7.泽泻提取物有轻度降血糖与抗兔肌痉挛的作用。

浙贝母(《本经》)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多系栽培。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较低的山丘荫蔽处或竹林下。喜温暖湿润气候,雨量充沛的海洋性气候、较耐寒,怕水浸,以阳光充足、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功效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临床用名浙贝母。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拾遗》:今名象贝。去心炒。

《百草镜》云:浙贝出象山,俗呼象贝母。

叶闇斋云: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凡肺家挟风火有痰者宜此。川贝味甘而补现矣,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张景岳云:味大苦,性寒,阴也,降也,乃手太阴少阳足阳明厥阴之药。大治肺痈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明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为末可敷。煎汤可服。性味俱厚,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反乌头,又解上焦肺胃之火。

张石顽《本经逢原》云:贝母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痈,金疮风痉,一切痈疡,同苦参当归。治妊娠小便难,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吹喉散《经验广集》:治咽喉十八症俱效。大黑枣每个去核,装入五倍子一个去虫研,象贝一个去心研,用泥裹煨存性,共研极细末,加薄荷叶末少许,冰片少许,贮瓷瓶内,监用吹患处,任其呕出痰涎数次,即愈。

对口《杨春涯验方》:象贝母研末敷之,神效。

《本草分经》:象贝母,味苦,去风痰。

知母(《本经》)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栽培或野生。主产生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南、山东、陕西、广东等地。原植物喜生于向阳干燥山坡、丘陵草丛、或平原地带、常成群生长。耐旱、耐寒。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壤土和生长壤土最宜生长。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临床用名有知母、盐知母。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名医别录》:主治伤寒久疟烦热,肋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

《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日华子本草》:治热劳,传尸,主病,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正惊悸。

《开宝本草》: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

《药类法象》:泻足阳明经火热圣药也。大寒,补益肾水膀胱之寒,主用之如神。

《药性赋》:味苦,性寒,无毒。沉也,阴中阴也。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

《汤液本草》:气寒,味大辛。苦寒,味厚,阴也,降也。苦,阴中微阳,无毒。

入足阳明经,手太阴、肾经本药。

《象》云:泻足阳明经火热,补益肾水膀胱之寒。去皮用。

《心》云:泻肾中火,苦寒,凉心去热。

《珍》云:凉肾,肾经本药,上颈行经,皆须用酒炒。

《本草》云: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疗伤寒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多服令人泄。

东垣云:入足阳明、手太阴,味苦,寒润。治有汗骨蒸,肾经气劳。泻心。仲景用此为白虎汤,治不得眠者,烦躁也。烦者,肺也;躁者,肾也。以石膏为君主,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肾之源。缓以甘草、粳米之甘,而使不速下也。《经》云:胸中有寒者,瓜蒂散吐之。又云:表热里寒者,白虎汤主之。瓜蒂、知母味皆苦寒,而治胸中寒及里寒,何也?答曰:成无已注云:即伤寒邪之毒为热病也。读者要逆识之,如《论语》言:乱臣十人,书言唯以乱民,其能而乱四方。乱,皆治也,乃治乱者也。故云乱民,乱四方也。仲景所言“寒”之一字,举其初而言之,热病在其中矣。若以“寒”为寒冷之寒,无复用苦寒之剂。兼言白虎证“脉尺寸俱长”,则热可知矣。

《本草衍义补遗》:阴中微阳,肾经之本药。主消渴、热中,下水、补不足,益气,骨热劳,传尸疰病,产后蓐劳,消痰,止嗽。虚人口干加而用之。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上热者以苦泄之。知母、黄芩之苦,凉心去热。

洁古云:知母治足阳明大热,大补益肾水膀胱之寒。《主治秘诀》云:性寒,味苦。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其用有三:泄肾经之火一也,作利小便之佐使二也,治痢疾脐下痛三也。肾经本药。苦欲上头引经,皆须用酒炒。

《本草经疏》:知母禀天地至阴之气,故味苦气寒而无毒。《药性论》兼平,日华子兼甘,皆应有之。入手太阴、足少阴经。苦寒能除烦热,至阴能入骨,故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脾肾俱虚则湿热客之,而成肢体浮肿,肺为水之上源,肾属水,清热滋肺金,益水脏,则水自下矣。补不足者,清热以滋金水之阴,故补不足。热散阴生,故益气。苦寒至阴之性,烦热得之即解,故疗伤寒,久疟烦热,及胁下邪气。凡言邪者,皆热也。膈中恶,即邪恶之气中于膈中也。风汗者,热则生风,而汗自出也。内疸者,即女劳色疸也。热火既散,阴气即生,故主上来诸证也。多服令人泄者,阴寒之物,其味复苦,则必伤脾胃生发之气,故作泄也。

简误: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寒,气味俱厚。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无毒。乃足少阴本药,而又入足阳明、入手太阴也。补肾气,泻去无根火邪;消浮肿,为利小便佐使。初痢脐下痛者能却,久疟烦热甚者堪除。治有汗骨蒸热痨,疗往来传尸疰病。润燥解渴,患人虚热口干,宜倍用之。止咳消痰。久服不宜,令人作泻。

谟按:东垣云:仲景用此为白虎汤,治不得眠者烦躁也。盖烦者肺,躁者肾,以石膏为君,佐以知母之苦寒,以清肾之躁。缓以甘草,粳米之甘,使不速下也。经云:胸中有寒者瓜蒂散,表热里寒者白虎汤。瓜蒂、知母味皆苦寒,何谓治胸中寒也?曰:读者当逆识之,如言乱臣十人,乱当作治,仲景言寒,举其效言之,热在其中矣。若果为寒,安得复用苦寒之剂?且白虎汤证,脉尺寸俱长,其热明矣。岂可因其辞而害其意乎?

《本草乘雅》:知母,天一所生,水德体用具备者也。故主濡润澡涸,对待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润下水道者也。设舍肺金之母气,难以游溢转输矣。何也,母气之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乃能游溢通调,转输决渎耳。盖益气者,亦母益子气;补不足者,亦母能令子实也。原夫金为水母,知母者,如子知有母也。

《药性解》:知母,味苦,性寒,无毒,入肾经,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滑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源阴生。勿犯铁器,犯之损肾。

按:知母入肾,为生水之剂,水盛则火熄,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口渴干嗽,眼花目眩,便赤腰痛,褥劳,烦躁不眠,此皆阳盛阴衰之症,服之皆愈。若肺家寒嗽及肾气虚脱无火者,禁用。

《药鉴》:气寒,味苦,气味俱厚,阳中阴也。主滋阴降火,或肾虚火动,而消渴烦渴者,皆当用之。补肾水,泻无根火邪。消浮肿,为利水佐使。初痢脐下痛者能却,久疟烦热甚者堪除。又治骨蒸劳热,及虚火干肺而咳嗽者,或肺中停痰而咳嗽者。此足少阴本药,而又入足阳明手太阴也。若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不宜用之。引下盐炒,引上酒浸。忌铁。

《景岳全书》:味苦,寒,阴也。其性沉中有浮,浮则入手太阴、手少阴,沉则入足阳明、足厥阴、足少阴也。故其在上,则能清肺止渴,却头痛,润心肺,解虚烦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在中则能退胃火,平消瘅;在下则能利小水,润大便,去膀胱肝肾湿热,腰脚肿痛,并治劳瘵内热,退阴火,解热淋崩浊。古书言: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是即所谓滋阴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药也。继自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第其阴柔巽顺,似乎有德,倘元气既亏,犹欲藉此以望补益,是亦犹小人在朝,而国家元气日受其削,有阴移焉而莫之觉者,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辨之早也。

《本草备要》:泻火补水,润燥滑肠。

辛苦寒滑。上清肺金而泻火,泻胃热,膀胱邪热,肾命相火。下润肾燥而滋阴,入二经气分。黄柏入二经血分,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消痰定嗽,止渴安胎。莫非清火之用。治伤寒烦热,蓐劳产劳。骨蒸,退有汗之骨蒸。燥渴虚烦,久疟下痢。治嗽者,清肺火也;治渴者,清胃热也;退骨蒸者,泻肾火也。利二便,消浮肿。小便利则肿消。东垣曰:热在上焦气分,结秘而渴,乃肺中伏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宜用渗湿之药,泻火清金,滋水之化源。热在下焦血分,便秘而不渴,乃真水不足,膀胱干涸,无阴则阳无以化。宜用黄柏、知母大苦寒之药,滋肾与膀胱之阴,而阳自化,小便自通。丹溪曰:小便不通,有热不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又有隔二、隔三之治,如肺不燥,但膀胱热,宜泻膀胱,此正治;如因肺热不能生水,则清肺,此隔二之治;如因脾湿下运而精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则燥胃健脾,此隔三之治。泻膀胱,黄柏、知母之类,清肺车前、茯苓之类,燥脾二术之类。昂按:凡病皆有隔二隔三之治,不独便秘也。然苦寒伤胃而滑肠,多服令人泻。李士材曰:苦寒肃杀,非长养万物者也。世以其滋阴,施之虚损之人,则如水益深矣,特表出以为戒。得酒良。上行酒浸,下行盐水拌。忌铁。

《本经逢原》:知母沉降,入足少阴气分,及足阳明、手足太阴。能泻有余相火,理消渴烦蒸,仲景白虎汤、酸枣汤皆用之。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热而降烦。但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近世误为滋阴上剂,劳瘵神丹,因而夭枉者多矣。《本经》言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湿热水气而言。故下文云下水,补不足益气,乃湿热相火有余。烁灼精气之候。故用此清热养阴,邪热去则正气复矣。

《本草崇原》:知母质性滋润,得寒水之精,故气味苦寒,有地参,水参之名。又名连母、蚳母者,皮有毛而肉白色,禀秋金清肃之气,得寒水之精,而禀秋金之气,须知水之有母也。禀寒水之精,故主治消渴热中。皮外有毛,故除皮毛之邪气。肉厚皮黄,兼得土气,故治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者,补肾水之不足。益气者,益肺气之内虚。夫金生其水,故补肾水之不足。土生其金,故益肺气也。

《本草求真》:知母专入肺、兼入肾。辛苦微滑,能佐黄柏以治膀胱热邪。缘人水肿癃闭,本有属血属气之分,肺伏热邪,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便秘而渴,此当清肺以利水者也。热结膀胱,真阴干涸,阳无以化,便秘不渴,此当清膀胱以导湿者也。黄柏气味纯寒,虽能下行以除膀胱湿热,但肺金不肃,则化源无滋,又安能上达于肺而得气分俱肃乎。知母味辛而苦,沉中有浮,降中有升,既能下佐黄柏以泄肾水,复能上行以润心肺,汪昂曰:黄柏入二经血分,故二药必相须而行。俾气清肺肃,而湿热得解。是以昔人有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诚以见其金水同源,子母一义,不可或离之义。震亨曰:小便不通,有热有湿有气结于下,宜清宜燥宜升,又有隔二隔三之治。如肺不燥但膀胱热,宜泻膀胱,此正治;如因肺热不能生水,则清肺,此隔二之治;如因脾湿不运而津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则燥胃健脾,此隔三之治。泻膀胱黄柏、知母之类,清肺车前、茯苓之类,燥脾二术之类。故书皆言用此在上则能清肺止渴,却头痛,润心肺,解虚烦喘嗽,吐血衄血,去喉中腥臭;在中则能退胃火,平消瘅;在下则能利小水,润大肠,去膀胱肝肾湿热,腰脚肿痛,并治痨瘵内热,阴火热淋崩渴等症,若谓力能补阴,则大谬参矣。补阴惟地黄为首。景岳谓此性最沉寒,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的解。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第其阴柔巽顺,似乎有德,犹之小人在朝,国家元气受其剥削,而有阴移而莫之觉者,是不可不见之真而辨之早也。读此可为妄用知母、黄柏一箴。

《得配本草》:得黄柏及酒良。

辛、苦,寒。入足少阴、手太阴经气分。泻肾火,除骨蒸,退邪热,滋化源。疗初痢脐痛。治久疟酷热,消痰定嗽,止渴除烦。

得人参,治子烦;得地黄,润肾燥;得莱菔子、杏仁,治久嗽气急。配麦冬,清肺火。

拣肥润里白者去毛,铜刀切片,犯铁器,损肾。欲上行,酒拌焙燥;欲下行,盐水润焙。

肠胃滑泄,虚损发热,二者禁用。

邪热伏于肺中,不能生水,膀胱绝其化源,秘塞不通。用知母清金,而泉源滋长,此所以有知母补阴之谓。若真水不足,膀胱失气化之司,速当补肾,使阴气行而阳自化,便自通也。知母苦寒,大伤肾水,尤宜禁用。

《本草经解》:知母气秉天冬寒水之气,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

肾属水,心属火,水不制火,火烁津液,则病消渴;火薰五内,则病热中,其主之者,苦清心火,寒滋肾水也。

除邪气者,苦寒之味,能除燥火之邪气也。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能退火,寒能退热,故主肢体浮肿也。肾者水脏,其性恶燥,燥则开阖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也。

补不足者,苦寒补寒水之不足也。益气者,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

《神农本草经读》:《金匮》有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肢体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可知长沙诸方,皆从《本经》来也。

《本经疏证》:知母形似菖薄根白色,叶至难死,掘出随生,须枯燥乃已,则其具金之色,秉至阴之性,与土极相浃者。惟其具金质而与土浃,故阴气有余,遂能生水,此其入肺肾胃二脏一腑为不可易矣。味甘而苦,苦复兼辛,虽苦居其胜,然以甘始,以辛终,且其四月花则气畅于火,八月实则气孕于金,是不谓其入肺胃气分不可也。予按主消渴,此其入肺也;热中,此其入胃也。夫然故阳明火刑太阴,大热烦渴者,在所必需,第消渴之病,小便少者,古人谓之消渴,小便多者,谓之渴利。消渴者多用知母而兼行水,渴利者多不用知母而兼温通。盖小便少者多由胃热,胃热则下焦反无阳,不能化水,小便多者多由肾热,肾热则吸引水精直达于下脏,摄其气府,泻其质为至速矣。两者审证之权卫,用药之精理也。

知母能益阴,清热止渴,人所共知,其能下水,则以古人用者甚罕,后学多不明其故。盖水能为患,正以火用不宣也。火用不宣,更用知母,是以水济水,益增泛滥矣。不知病变之极,难以常理论也。夫人之所恃以为生者曰气血,所以播迁鼓舞,使气血互相生化者曰阴阳,阴阳之徵兆曰水火,无火则水汪洋四射,无水则烁石流金者,其常也。然不有火盛水反不流者乎?每土泣溽暑大雨时行之际,沟浍多盈,及清风戒寒,水遂以涸。夫人岂无因热而渴,因渴而引饮,因饮多水不化而肿者,故千金外台两书,用知母治水气各一方。千金曰:有人患水肿腹大,其坚如石,四肢细,少劳苦,足胫即肿,少饮食便气急,此终身之疾,服利下药不瘥者,宜服此药,微除风湿,利小便,消水谷,岁久服之乃可得力,瘥后可常服,其所用药,则加知母于五苓散中,更增鬼箭羽丹参独活秦艽海藻也。外台曰:古今录验泽漆汤,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吹,脉浮数者,其所用药,则泽泻知母海藻茯苓丹参秦艽防己猪苓大黄通草木香也。其曰:除风湿利小便,曰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可见本经所著下水之效,见于除肢体浮肿,而知母所治之肢体浮肿,乃邪气肢体浮肿,非泛常体浮肿比矣。正以寒热外盛,邪火内著,渴而引饮,火气不能化水,水遂泛滥四射,治以知母,是泄其火使不作渴引饮,水遂无继,蓄者旋消。由此言之,仍是治渴,非治水也。

于此见凡肿在一处,他处反消瘦者,多是邪气勾留水火相阻之候,不特千金方水肿腹大,四肢细,即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身体尪羸,脚肿如脱,亦其一也。金匮方邪气水火交阻于下,千金方邪气水火交阻于中,阻于下者,非发散不为功,阻于中者,非渗利何由泄?此千金方所以用五苓散,金匮方所以用麻黄附子防风。然其本则均为水火交阻,故其用桂枝知母则同也。桂术治水之阻,知母治火之阻,于此遂可见矣。

《本草新编》:知母,味苦、辛,气大寒,沉而降,阴也,无毒。入足少阴、阳明,又入手太阴。最善泻胃、肾二经之火,解渴止热,亦治久疟。止物止可暂用,而不可久服。丹溪加入六味丸中,亦教人暂服,以泻肾中浮游之火,非教人长服也。近世竟加知母、黄柏,谓是退阴虚火热之圣方,令人经年长用,以致脾胃虚寒,不能饮食,成痨成瘵者,不知几千万人矣。幸薛立斋、赵养葵论知母过寒,切戒久食,实见到之语,有功于世。总之,此物暂用,以泻胃中之火,实可夺命;久用,以补肾中之水,亦能促命。谓知母竟可杀人,固非立论之纯,谓知母全可活人,亦非持说之正也。

或问知母泻肾,肾有补而无泻,不可用知母,宜也。若用之以泻胃,似可常用,何吾子亦谓止可暂用乎?曰:胃火又何可常泻也,五脏六腑皆仰藉于胃,胃气存则生,胃气亡则死。胃中火盛,恐其消烁津液,用石膏、知母以救胃,非泻胃也。然而石膏过于峻削,知母过于寒凉,胃火虽救,而胃土必伤,故亦宜暂用以解氛,断不宜常用以损气也。

或问知母古人皆言是补肾滋阴妙药,吾子乃言是泻火之味,此余所以疑也。不知母疑也。天下味温者能益人,未闻苦寒者而亦益也。知母苦而大寒,其无益于脾胃,又何必辨。惟是既无益于脾胃,何以泻胃中之火,能夺命于须臾乎。似乎泻即补之之义也。然而暂用何以相宜,久用何以甚恶?是泻火止可言救肾,而终不可言补肾也。

或问知母性过寒凉,久服损胃,何不改用他药以救胃,而白虎汤中必用知母,以佐石膏之横,不以寒济寒乎?嗟乎。何问之善也。夫白虎汤,乃治胃火之初起,单用石膏以救胃,犹恐不胜,故又加知母,以止其肾中之火,使胃火之不增焰也。若胃火已炽之后与将衰之时,知母原不必加入之也。或去和母,而易之天冬、元参之味,亦未为不可也。

或问知母、黄柏用之于六味丸中,朱丹溪之意以治阴虚火动也,是岂无见者乎?嗟乎。阴虚火动,六味汤治之足矣,何必又用知母、黄柏以泻火乎。夫火之有余,因水之不足也,补其水,则火自息矣。丹溪徒知阴虚火动之义,而加入二味,使后人胶执而专用之,或致丧亡,非所以救天下也。

或问知母既不宜轻用,何不竟删去之,乃既称其功,又辟其过耶?嗟乎。吾言因丹溪而发,岂谓知母之等于鸠毒哉。盖知母止可用之以泻胃火之有余,而不可用之以泻肾火之不足,故泻胃火则救人,而泻肾火则杀人也。丹溪止主泻肾,而不主泻胃,此生死之大关,不可不辨也。

或问李时珍发明知母是气分之药,黄柏是血分之药。黄柏入肾,而不入肺;知母下润肾,而上清肺金,二药必相须而行,譬之虾之不能离水母也。是黄柏、知母,必须同用为佳,而吾子谓二药不可共用,得毋时珍非欤?曰:时珍殆读书而执者也。不知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入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不可即此而悟哉。

《本草分经》:辛、苦,寒,滑。入肺肾二经气分。泻膀胱邪热、下焦有余之火,使相火不炎,肺金清肃,兼泻胃热,润燥滋阴,利二便,滑肠,伤胃。

《本草思辨录》:知母为肺胃肾三经清气热之药,洁古、东垣、丹溪,咸以知母与黄柏为滋阴之品,后人遂视为补剂。知母之润,虽不似黄柏之燥,然寒滑下行,使热去而阴生则有之,究无补性能益阴之不足。即以泻邪火,亦当适可而止。否则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诚有如李濒湖所言者。

知母《本经》主消渴,《千金》、《外台》固恒用之,仲圣则更有精焉。止渴如五苓散、猪苓汤、文蛤散皆无知母,白虎汤有知母而无渴证,加人参乃始治渴。盖以阳明热盛,清热诚要;然膏知无益阴生津之能,于清热之中再加以人参,则病去而正即复,其用意之周匝,《千金》、《外台》且逊之,况他人乎?

桂枝芍药知母汤,仲圣之用知母,即《本经》所谓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者。邹氏解之,但以知母为治火阻于下,则未免肤浅。试历引他说以补之;张隐庵云:知母皮外有毛,故除皮毛之邪气;肉厚皮黄,兼得土气,故治肢体浮肿。张石顽云:除邪气肢体浮肿,是指温热水气而言。叶香岩云:肾恶燥,燥则开阖不利而水反蓄,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合观三说,而此方之用知母,可晓然矣。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苦,性寒,液浓而滑。其色在黄、白之间,故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热,伍以石膏可名白虎(二药再加甘草、粳米和之,名白虎汤,治伤寒温病热入阳明)。入肺以润肺金之燥,而肺为肾之上源,伍以黄柏兼能滋肾(二药少加肉桂向导,名滋肾丸),治阴虚不能化阳,小便不利。为其寒而多液故能壮水以制火,治骨蒸劳热,目病努肉遮掩白睛。为其液寒而滑,有流通之性,故能消疮疡热毒肿疼。《神农本草经》谓主消渴者,以其滋阴壮水而渴自止也;谓其主肢体浮肿者,以其寒滑能通利水道而肿自消也;谓其益气者,以其能除食气之壮火而气自得其益也。

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即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又以知母一两加甘草二钱煮饮之,即甘胜于苦,其味非大苦可知。寒苦皆非甚大,而又多液是以能滋阴也。有谓知母但能退热,不能滋阴者,犹浅之乎视知母也。是以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惟有液滑能通大便,其人大便不实者忌之。

【现代药理研究】

1.知母有抗菌作用,知母煎剂对多种球菌、杆菌、白色念珠菌及堇色毛癣菌等10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知母中提取的水溶性皂甙、黄酮晶体可以抑制结核杆菌。

2.知母对血糖水平有影响。知母水浸液提取物能降低家兔的血糖水平,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明显,知母醇提取物可使正常家兔产生暂时性的血糖升高。知母水浸液提取物对病鼠血糖无显著作用,但可明显减少尿糖排出量,明显降低糖尿病动物异常升高的肝精氨酸酶活力,对小鼠糖尿病时血浆环核苷酸含量异常变化具有纠正效果。知母多糖小鼠灌胃,能使血糖肝糖元含量明显降低,腹腔给药也可降低血糖活性。

3.知母有解热作用。知母浸膏皮下注射,能防治大肠杆菌所致兔发热,且作用持久。

4.知母对皮质醇激素有影响,知母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既有协同作用,亦有相反的拮抗作用,即有离解作用。

5.知母对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有影响。兔静注知母浸膏可使呼吸中枢抑制,血压下降,大剂量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知母甲醇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6.知母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7.知母有抗肿瘤作用。

8.知母有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9.知母有“滋阴”作用。“甲亢”呈阴虚阳亢表现,给大鼠造成实验性“甲亢”模型,此动物模型的环磷酸腺苷系统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升高,而知母水体液可抑制“甲亢”动物模型的环磷酸腺苷系统的反应性,此种作用是其滋阴作用的机制之一。知母有抑制钠泵作用。知母菝葜皂甙元体外对组织切片的耗氧率,对提纯的兔肾钠泵、对红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细胞中耗氧量最多的是钠泵,红细胞钠泵活性在阴虚体质中呈增高趋势,提示知母抑制钠泵的作用是其滋阴作用的另一机制。

10.知母所含芒果甙有利尿、利胆、抗精神抑郁、镇咳、祛痰作用。

猪苓(《本经》)

猪苓为多乳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均系野生。主产于陕西、云南、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猪苓野生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根旁地上或腐木桩旁。适宜在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高、肥沃偏酸性的砂壤土生长,土壤含水量30%~50%。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临床用名猪苓。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亥疟,解毒,辟蛊疰不祥,利水道。

《药性论》:臣,微热。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

《本草图经》:仲景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汤发其汗。病欲饮水而复吐,名为水逆,冬时寒嗽如疟状者,亦与猪苓,此即五苓散也。多饮暖水,汗出即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驶,今人皆用之。

《本草衍义》: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详审

《药类法象》:大燥,除湿,比诸淡渗药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药性赋》:味甘淡,平,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二:除湿肿体有兼备,利小水气味俱长。

《汤液本草》:气平,味甘苦,甘寒。甘苦而淡,甘重于苦,阳也,无毒。

入足太阳经,少阴经。

《象》云:除湿,比诸淡渗药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

《心》云: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

《珍》云:利小便。

《本草》云:主痎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能疗妊娠淋。又治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仲景少阴渴者,猪苓汤。入足太阳、少阴。

《衍义》云: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详审。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淡味渗泄,为阳。猪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

洁古云:大燥除湿,比诸淡渗药,大燥亡津液。无湿证勿服。《主治秘诀》云:性平味淡,气味俱薄,升而微降,阳也。其用与茯苓同,去心中懊。

《本草纲目》: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胎肿,小便不利。

《本草经疏》:猪苓禀戊土之阳气,得风木之阴气,《本经》谓其味甘,应兼淡苦,其气平而无毒。气味具薄,降也,阳中阴也。入足太阳、足少阴经。其主阂疟者,疟必由暑,暑必兼湿,淡以利窍,引暑湿之气以小便出,所以分消之也。淡涌之性,故利水道。湿胜则身重,湿去则身轻。解蛊毒疰不详,义将安出?亦未可尽信也。

简误:寇宗奭曰:猪苓利水之功多,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洁古曰:淡渗太燥,能亡津液,无湿证勿服。皆确论也。有湿尚宜暂用,久服断乎不可。

《本草蒙筌》:味甘、苦、淡,气平。降也,阳也。无毒。作块类猪粪,故此名猪苓。经入膀胱与肾。通淋消肿满,除湿利小便。盖苦泄滞,甘助阳,淡利窍故尔。《衍义》又云:行水之功居多,大能燥亡津液。倘无湿证,勿轻用之。若久煎尝,损肾昏目。

《本草乘雅》:木之有余于气与脂者,唯松与枫焉。松则兼气与脂而咸有余;枫则余气为苓,不复余脂为香矣。余脂为香,不复余气为苓矣。顾苓与香,各禀气与脂之体与用也。苓曰猪苓,形相似耳,猪为水畜,苓即木令。自上而下者,使之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者,使之自上而上。阂疟则金郁,蛊疰则土郁,癃闭则水郁,水郁则折之,土郁则夺之,金郁则泄之,苓则兼而有之,转气化之机衡故尔。

《药性解》:味淡,性平,无毒,入膀胱经。主利便除湿,消肿通淋。

按:猪苓味淡,五脏无归,专入膀胱利水,今之泻者概用之,谓其去脾家之湿也,不知一于渗泄,逐水太过,水尽则伤肾昏目,不可不知。

《药鉴》:气微温,味甘淡,无毒,气味俱薄,降也,阳中阴也。一于淡渗利水而已。其曰止遗精者,盖以脾家有湿热流入膀胱,因而用制于渗湿药中,遂能中病,岂可为止遗精之常法哉?其曰消渴利水除肿,固矣,然亦不可用为主剂,宜少用之,以佐泽泻也。又渴与肿,若肾虚所致者,皆不可用。反乌头、乌喙。

《景岳全书》:味微苦甘,气平,阳中阴也。性善降渗,入膀胱、肾经。通淋消水肿,除湿利小便。因其苦,故能泄滞,因其淡,故能利窍。亦解伤寒湿热脚气白浊,亦治妊娠子淋胎肿。

《本草备要》:通,行水。

苦泄滞,淡利窍,甘助阳。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便行水,与茯苓同而不补。治伤寒温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消渴,肿胀淋浊,泻痢痎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然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肾水不足则目昏。仲景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为治水之总剂。昂按: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用肉桂辛热引入膀胱,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四苓散。《资生经》曰:五苓散能生津液,亦通大便。曾世荣治惊风,亦用五苓散。曰茯苓安心神,泽泻导小便,小肠利而心气平,木得桂而枯,能抑肝而风自止,可谓善用五苓者矣。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

《本经逢原》:猪苓入肾与膀胱血分,性善疏利经府。世人但知为利水专药,不知其有治痎疟蛊疰之功。仲景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苓汤主之。病欲饮水而复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猪苓专司引水之功,久服必损肾气,昏人目。利小便之剂,无如此快,故不入补剂,非泽泻之比也。而《本经》又去久服轻身耐老,是指素多湿热者而言,不可一律而推。

《本草崇原》:枫树之瘿,遇雷雨则暗长,以泥涂之,即天雨,是禀水精所主之木也。猪苓新出土时,其味带甘,苓主淡渗,故曰甘平。痎疟阴疟也,主治痎疟者,禀水精之气以奉春生,则阴疟之邪,随生气而升散矣。解毒蛊疰不详者,苓禀枫树之精华,结于中土,得土气则解毒,禀精华则解蛊疰不祥也。味甘平而淡渗,故利水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3: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求真》:[批]除膀胱血分湿热。

猪苓专入膀胱、肾。甘淡微苦,性平无毒。得枫根之余气以成,形如猪屎,故以猪名。凡四苓、五苓等方,并皆用此。仲景用茯苓、泽泻、白术与桂,名五苓散,为治水之总剂。方中用以肉桂,盖以膀胱津液,赖气以化,则能以出,用肉桂辛热,所以化其气也。除桂名苓散。李东垣曰:无恶寒症,不可用桂。周扬俊曰:五苓为渴而小便不利者设,若不渴则茯苓、甘草足矣。若但渴,则四苓足矣。性虽有类泽泻,同入膀胱肾经,解热除湿,行窍利水,然水消则脾必燥,水尽则气必走。泽泻虽同利水,性亦类燥,然咸性居多,尚有润存;泽虽治火,性亦损气,然润能滋阴,尚有补在。故猪必合泽泻以同用,则润燥适均,而无偏陂之患矣。至于茯苓,虽属渗剂,有湿自可以去,然茯则入气而上行,此则入血而下降,且与降湿利水肿治疟止痢等药,审属暑邪湿热内闭,无不藉此以为宣导之需。疟多由暑,暑必成疟。古人已云清利小便,无若此快,以故滋阴药中,止有泽泻,而不用及猪苓,正谓此耳。故六味丸有泽泻,无猪苓。但此专司引水,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凡服利水药而明目者,因除浊气湿热而成明也。用利水药而失明者,因其走泄真气也。

《得配本草》:淡、苦。入足少阴、太阳经。去心中水湿之懊憹,分疟疾阴阳之交并。能于阳中降阴。

目昏,无湿而渴,二者禁用。泻水故也。

王损庵治疟,每加猪苓于汤药中。以阴阳上下交争,遂致寒热更作,用升、柴升阴中之阳,用知、苓降阳中之阴。外加猪苓一味,理上焦而开腠理,使邪气外达也。

《本草经解》:猪苓气平,秉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其主阂疟者,盖主太阴呕吐之湿痹也,猪苓入脾,脾以化气,则湿行而疟止也。

虫疰不实,皆湿热之毒,甘平渗利,所以主之。

肺主气,气平益肺,肺气化及州都,则水道利,所以利水。

《神农本草经读》:猪苓气平,秉金气而入肺;味甘无毒,得土味入脾,脾主治节,脾主转输,所以能利水道,又考此物出土时带甘,久则淡然无味,无味则归于膀胱,膀胱为太阳,其说有二,一曰经络之太阳,一早六气之太阳。何谓经络之太阳,其腑在下而主水,得上焦肺气之化,中焦脾气之运,则下焦愈治,所谓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俾决渎之用,行于州都,则州都中自有云行雨施之景象,利水如神,有由来也。且不独利水道也,六气之太阳,名曰巨阳,应天道,居高而卫外,乃心君之藩蓠也,凡风寒初感,无非先入太阳之界,治不得法,则留于膜原而为疟,久则为阂。即伤寒杂病,似疟非疟者,皆在此例。但是猪苓之通利水道,水行气化,水精四布,溱溱汗出,则营卫和而诸邪俱解,仲景五苓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非于此得其悟机乎。

若阳明之渴欲饮水,小便小利,少阴之咳呕而渴,心烦不卢,热疟多兼此症,总于利水道中,布达太阳之气,使天水循环,滋其枯燥,即仲景猪苓汤之义也。

且太阳为天,光明清湛,清湛则诸毒可解,光明则蛊不详自除。

又去久服轻身耐老者,溺得阳明之化而始长,溺出不能远射,阳气衰于下也;溺出及溺已时,头摇者,头为诸阳之会,从下以验其上之衰也,此皆老态,行猪苓明太阳之气,而可耐之,然此特圣人开太阳之治法,非谓猪苓之平淡可耐也。

《本经疏证》:凡草木所生之物,入土即放芽发叶,其有不放芽发叶者,则感地下阴湿,溃烂无余。惟茯苓猪苓,得木气而生于地下,既不茁萌挺茎,又不溃腐消败,是其却湿可知,乃复久而不变,则非特能却湿,且能化湿气为生气矣。虽然,茯苓可利水道,猪苓亦利水道,则凡木之苓皆能利水道,是猪苓不必定以生枫下者,且茯苓猪苓尽可混用。乃仲景书中茯苓猪苓,各自为功,又每相连为用,似若断难相混者,何哉?盖亦可察物理而知之矣。夫松之概挺拔劲正,枫之概柔弱易摇,松之理粗疏,枫之理坚细,松之叶至冬益苍翠而不凋,枫之叶至冬遂鲜赤而即落。是其一柔一刚,显然殊致,茯苓属阳,治停蓄之水不从阳化者,猪苓属阴,治鼓汤之水不从阴化者。是故仲景以猪苓名方者,其所治之证曰: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曰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曰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曰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猪苓散主之,统而核之,莫不有渴。若五苓散则其治有渴者有不渴者,至茯苓入他方所治之病,则不渴者居多。盖渴者水气被阳逼迫,欲得阴和而不能也。与之猪苓,使起阴气以和阳化水,譬之枫叶已丹遂能即落也。或曰:“猪苓之化水与茯苓异,是则然矣。凡淡渗之物,皆上行而复下降,泽泻亦其一也。所以与猪苓茯苓异者,其旨安在?”是其义已见泽泻条中,所谓泽泻能使水中生气上朝,二苓则能化之者是也。惟五苓散猪苓汤用泽泻,使未熟之水就上矣。乃既用茯苓,使从阳化,又用猪苓,使从阴化,此则不能不剖其疑。夫水既曰生,则不使从阳化,何以令其熟,若使徒从阳化,又置渴于何所,此亦浅显易明,不劳深释者也。

《本草新编》:味苦、甘、淡,气平。降也,阳也,无毒。入肾与膀胱经。通淋消肿满,除湿利小便泄滞,助阳利窍。功专于行水,凡水湿在肠胃、膀胱、肢体、皮肤者,必须猪苓以利之。然而水湿之症有阳、有阴、有虚、有实,未可一概利之也。倘阴虚之症,轻用猪苓以泻其水,水去阴亦消亡,必有口干舌燥之症。况原无水湿之症,利之则重亡津液,阴愈虚矣。甚则有利小便,欲行点滴而不可得者,非误利之明验乎。虽然水湿之邪既在人身,岂可以阴虚难治,竟置于不治哉?用猪苓利水之药,仍入之阴药中,阴既不虚,而湿亦自利,安在猪苓之不可用乎。

或问猪苓利水,胡为利水而水不通,且多急闷而不可解,何也?此火蓄膀胱,而上焦之气不升,肺金清肃之令不行于下焦之故也。夫膀胱泻水也,然必得肺金之气清肃下行,而乃水走于阴器而出。猪苓但利水,而不能升上焦之气,上焦有火,过抑肺金,清肃之令不能行于下焦,不用降火之品,而唯从事于利水。所以,用猪苓而不效,非猪苓之不能利水也。

或问猪苓导水,使火邪从小便而出,是引火邪之下出也,然仲景张公往往用猪苓汤以散邪,何也?盖猪苓之性,不特下走于阴窍,而且兼走于皮毛之窍。仲景夫子用猪苓汤者,恶邪不走膀胱而走皮肤,虑亡阳之症,所以用之,即引火邪从皮毛而外出也。然则猪苓不特引水下泄,而亦能引火外泻也。

或问猪苓利水,何能解口之不渴也?夫小便数而口不渴者,火蓄于膀胱也。火蓄则熬干其水,水沸而为热,所以作渴。用猪苓以利水,实所以泻火,火泻而水独存,则津液通,而上润于口舌之间矣。然则猪苓非利水之药,乃生津之药也。

或疑猪苓为生津之药,终不可为训。曰:猪苓利水尽,则口益干,而欲其口舌之生津,难矣。所谓生津者,止能生于多水之症,泻水则水涸而火起;多水之症,泻水则火降而水升。水既升矣,而津液有不润于口齿者乎。是猪苓之生津,生于利水以去火,而非概生于利水也。

或疑猪苓、泽泻,同是利水之物,而吾子偏分出功用之不同,非好奇耶?曰:猪苓、泽泻用既不同,义自各别,有异言异,有同言同,何好奇之有。

《本草分经》:苦、甘、淡,平。入膀胱、肾。升而能降,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更甚。利窍,发汗,解湿热。

《本草思辨录》:《本经》猪苓利水道,不云止消渴;而仲圣以猪苓名方者,必渴而后与之,恶得无故?邹氏谓猪苓起阴气以和阳化水,譬之枫叶已丹,遂能即落。虽《本经》《别录》无起阴之文,然考《尔雅正义》、《述异记》、《一统志》、《南方草木状》、《物类相感志》、《荀伯子临川记》,所载枫树诸灵异,确与阴气相感。猪苓生枫树不,其皮至黑,气味俱薄,未必不能起阴。况水道既利,三焦得通,肾气之由三焦而上者,自亦滋溉于其胸(释名:消渴者,肾气不周于胸也),消渴奚能不止?此与泽泻之上消渴,有相侔之处。然有不如泽泻者焉,泽泻形圆,一茎直上,能起极下之阴以济极上之阳,平极上之阳淫。猪苓甘淡,不能直上至头,故泽泻汤治冒眩而猪苓不与。然猪苓之阴,阴中有阳,能开腠理达表,与茯苓为伯仲而泽泻亦不与。五苓散、猪苓汤,所以治脉浮发热者,以其有猪苓茯苓也。夫以猪苓视茯苓,所同者为太阳阳明药耳,猪苓究何足与茯苓比烈?茯苓结于土中,猪苓亦结于土中。茯苓肉白,猪苓亦肉白。茯苓甘淡,幽暗而扩。茯苓甘淡,得土味之正;猪苓甘淡,得土味之偏。此茯苓所以主治广,猪苓所以主治狭也。

【现代药理研究】

1.猪苓能明显抑制膀胱化学致癌;猪苓多糖可抗诱变,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2.猪苓多糖具抗放射作用。

3.猪苓多糖还有增强免疫的作用。

4.猪苓多糖对中毒性肝炎的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5.以猪苓为主药的猪苓汤、五苓散均有利尿作用。

6.猪苓多糖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7.猪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竹沥(《名医别录》)

竹沥来源通竹茹系新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竿经火烤沥出的液汁。味甘,性寒。归心、肺、胃经。功效清热滑痰。临床用名有竹沥、竹油。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

《开宝本草》:大寒,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本草衍义补遗》:《本草》大寒。泛观其意,以与石膏、芩、连等同类,而诸方治产后胎前诸病,及金疮口噤与血虚自汗、消渴尿多,皆阴虚之病,无不用缩手待尽。哀哉!《内经》曰:阴虚发热大寒能补,正与病对。薯蓣寒而能补,世或用之,惟竹沥因大寒置疑,是犹因盗嫂受金而弃陈平之国士也。竹沥味甘,缓,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大寒者,言其功也,非以气言,幸相与可否。若曰不然,世人吃笋,自幼至老者,可无一人因笋寒而有病;沥即笋之液也,况假于火而成者,何寒如此之甚?

《本草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丹溪谓大寒,言其功不言其气,殊悖于理。谓大寒,竹性虽寒,亦未必大寒也。

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又治牙疼。

《本草经疏》:竹沥,竹之津液也。经云大寒,亦言其本性耳。得火之后,寒气应减,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家要药。凡中风之证,莫不由于阴虚火旺,煎熬津液,结而为痰,壅塞气道,不得升降,热极生风,以致猝然僵仆,或偏痹不仁。此药能遍走经络,搜剔一切痰结,兼之甘寒能益阴而除热,痰热既祛则气道通利,经脉流转,外证自除矣。其主胸中大热,止烦闷者,取其甘寒清热益阴之功耳。观古人以竹沥治中风,则知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痰热所致,不然,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甘寒滑利之药治之哉?

简误:寒痰,湿痰,及饮食生痰,不宜用。

《本草蒙筌》:少加姜汁调服。每沥一杯,加生姜自然汁二匙。却阴虚发热,理中风噤牙。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咽即苏。《衍义》云: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止惊悸,却痰涎。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但世俗反以大寒,置疑不用。殊不知系火煅出,又佐姜汁,有何寒乎?

《药鉴》:气寒,味苦辛平,痰家之要药也。必用姜汁佐之,方行经络。故痰在四肢者,非竹沥不能开。痰在皮里膜外者,非加姜汁不能除。痰在胸间者,当用竹沥,风痰亦用。能治热痰,又能养血清热。有痰厥不省人事几死者,得竹沥灌之立醒。

《景岳全书》:味甘,性微凉,阴也,降也。治暴中风痰,失音不语,胸中烦热,止烦闷消渴。丹溪曰:凡风痰虚痰在胸膈,使人癫狂,及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达不行。

《本草备要》:泻火,滑痰润燥。甘寒而滑。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竹之有沥,犹人之有血也,故能补阴清火。利窍明目。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产乳方》:妊娠苦烦名子烦,竹沥不限多少细服,《梅师》加茯苓煎。消渴,血虚自汗。然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经疏》云:中风要药。凡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火旺,痰热壅结所致。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寒滑之药治之哉?丹溪曰: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行。又曰:味甘性缓,能除阴虚之大热者,寒而能补,胎后不碍虚,胎前不损子。世人因《本草》大寒二字,弃而不用,然人食笋,至老未有因寒而病者。沥,即笋之液也,又假火而成,何寒如此之甚耶?《治法》云:竹沥和米煮粥,能治反胃。竹茹即刮取青皮,竹沥如取荆沥法。姜汁为使。姜能除痰,且济其寒。

《本经逢原》:竹叶兼行肌表,故能疗疮杀虫;竹茹专清胃腑,故能止呕除烦;竹沥善透经络,能治筋脉拘挛,痰在皮里膜外,筋络四肢,非竹沥不能化之。纯阴之性,虽假火逼,然须姜汁鼓动其势,方得应手取效。《千金》治风痱身无痛,四肢不收,志乱不甚,有竹沥饮子。详《本经》疗筋急,专取竹沥之润以濡之也。《千金》治四肢不收,则兼附、桂、羚羊之雄以振之也。一以舒急,一以收缓,妙用不可思议。或言竹沥性寒,仅可施之热痰,不知入于附桂剂中,未尝不开发湿痰寒饮也。惟胃虚肠滑,及气阻便秘者误投,每致呃逆不食,脱泻不止而死。不发则已,发则必暴,卒难挽回也。

《本草崇原》:朱震亨曰:竹沥滑痰,非助以姜汁不能行。

《本草求真》:[批]清皮里膜外燥痰。

竹沥专入经络皮里膜外。甘寒而滑,治专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凡小儿天吊惊痫,阴虚发热口噤,胎产血晕,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服之立能见效。盖沥之出于竹,由血之出于人也。极能补阴,长于清火,补阴亦由火清而致。性滑流利,走窍逐痰,故为中风要药。以中风莫不由于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成痰,壅塞气道,不得升降,服此流利经络,使痰热去,气道通,而外症愈矣。故火燥热者宜之。时珍曰: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火烁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笋[批]竹笋。性滑利,多食泻人,僧家谓之刮肠篦,即此义。朱氏谓大寒,言其功不言其气,殊悖于理,谓大寒为气,何害于功。若脾胃肠滑,寒痰湿痰,食积生痰,不可用也。

《得配本草》:淡竹沥,姜汁为之使。畏皂刺、油麻。

甘,寒。治狂闷,利九窍。疗破伤中风,止因触胎动,养血明目。凡痰在经络四肢胸膈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达不行。

和姜汁,治中风热郁之痰;合地黄,治时症阴虚之热。

肠胃寒湿者禁用。

《本草经解》:竹沥气大寒,秉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少阴肾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暴病皆属于火,火炽风生,以致僵仆,或偏痹不仁,竹沥甘寒,可以清热缓急,所以主之。

胸中者,太阴脾经经行之地,脾阴虚,则胸中大热矣,甘寒清热,所以主之。

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不制火,则心中烦闷而消渴矣,其主之者,甘寒可以壮水而清火也。

劳复也,伤寒热病愈后,劳碌而复热也,其主之者,亦以甘寒能补能清耳。

《本草分经》:甘、苦,寒、滑。消痰降火,行经络四肢皮里膜外之痰,凡痰因风热燥火者宜之。姜汁为使。虚者与参同用,使人参固其经,竹沥通其络,则甘寒气味相得益彰。

【现代药理研究】

1.竹沥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2.竹沥有促进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

竹茹(《名医别录》)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均系栽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原植物常栽培于庭园。喜温暖湿润气候,忌严寒及强风,以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或水旁最宜生长。味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临床用名有竹茹、姜竹茹。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呃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青竹茹,使,味甘。能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图经》:微寒,疗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本草纲目》:淡竹茹: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苦竹茹:水煎服,止尿血。

《本草经疏》:竹茹虽与竹叶同本,然竹茹得土气多,故味带甘,气微寒无毒。入足阳明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呃,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呃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

《本草蒙筌》: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呕哕神效。

《景岳全书》:淡竹茹,味甘,微凉。治肺痿唾痰,唾血吐血,衄血尿血,胃热呕哕噎膈,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备要》:泻上焦烦热,凉血。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哕,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腑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本草崇原》:呕啘,吐逆也。温气,热气也。竹茹,竹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而为热矣。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凡此诸病,竹茹皆能治之,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

《本草求真》:[批]清肺凉胃,解烦除呕。

竹茹专入肺、胃。味甘而淡,气寒而滑。凡因邪热客肺,肺金失养,而致烦渴不宁,膈噎呕逆,恶阻呕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当服此。诸症皆就肺胃热论。盖味甘则中可安而烦不生,气寒则热得解而气悉宁。又皮入肺上焦,温胆汤用之。所以《金匮》之治产后虚烦呕逆,则有竹皮大丸;《千金》之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则有甘竹茹汤,竹茹一升,甘草、茯苓、黄芩各二两,水煎服。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则有淡竹茹汤,皆有至理内存,不可不知。

《得配本草》:淡竹茹,畏皂刺、油麻。

甘,微寒。入足少阳、阳明经。清上焦之火,消虚热之痰。疗惊悸,止胎动,呕啘噎膈,吐血崩中,因内火致者,非此不治。得鸡子,治饮酒头痛。配蒌仁,治妇女劳复中风状。

《本草经解》:竹茹气微寒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太阳,寒水经也,冬日燥热,则太阳阴精不藏,感天燥热之气,至春木令,则为病温,火性炎上,故多呕呃,病在太阳,故发寒热,竹茹气寒,可以祛温火,味甘,可以缓火炎,所以主之也。

脾统血,血热妄行,非吐即崩,其主之者,甘寒可以清热也。

《本草新编》: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入心、脾、肺、胃。逐上气咳喘,散阳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燥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

竹茹,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尤止心烦。

竹沥,去阴虚发热,理中风噤口。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喉即苏。止惊怪却痰。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却。世俗以大寒置之。不知竹沥系火烧出沥,佐之姜汁,水火相宜,又何寒哉。以上三味,总皆清痰泻火之药,因其气味寒,不伤元气,可多用,以佐参、芩、芪、术健脾开胃也。

或疑竹叶、竹茹、竹沥,同一物也,何必强分其功效?不知有不可不分者在也。竹叶轻于竹茹,虽凉心而清肺;竹茹轻于竹沥,虽清心而清胃;若竹沥则重于竹叶、竹茹,虽清心而兼补阴也。

或问古人以竹沥治中风,似于中风皆痰也,痰生于风乎?曰: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也,非痰成之于风也。使果成于风,似外邪之中矣,古人何以复用此甘寒滑利之竹沥,以化消其痰哉。

或问淡竹叶世疑是草本,是耶非耶?曰:即竹叶耳,但不可用苗竹、紫竹之叶。盖二叶之味多苦,不堪入药,其余诸竹之叶,味皆淡者也,故以淡名之,非草本之叶也。若草本之叶,非是竹叶,乃俗名畅脚者也,其性虽寒,能止咳嗽,然而终不能入心以消痰也。

《本草分经》:甘,微寒。开胃郁,清肺燥,凉血,除上焦烦热,兼清肝火,凉胎气。

《本草思辨录》: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与胆喜温和相宜。故黄芩为少阳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古方疗胆热多用竹茹,而后人无知其为胆药者。哕逆之因不一,胃虚而胆热乘之,亦作哕逆。橘皮竹茹汤,以参枣甘草补胃养阴,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胆火则为清哕之源。橘皮汤无竹茹者,以手足厥为肝逆也。妇人乳子之时,中虚胆热,胆热必犯其胃,呕逆而至烦乱,热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除胃热而敛浮阳,竹茹凉胆而清其源,恐中虚难任寒药,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导之,药兼阴阳,故加甘草以和之。喘则以柏实辑肝气,又所以辅竹茹之不逮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又善清肠中之热,除下痢后重腹疼。为其凉而宣通,损伤瘀血肿疼者,服之可消肿愈疼,融化瘀血。醋煮口漱,可止齿龈出血。须用嫩竹外边青皮,里层者力减。

【现代药理研究】

竹茹有抗菌作用,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紫草(《本经》)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主产于辽宁、湖南、湖北、新疆等地。原植物生于草地、草甸、向阳山坡、灌丛或林缘。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功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临床用名紫草。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腹肿胀满痛,以合膏,治小儿疮及面皻。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平。能治恶疮疥癣。

《开宝本草》:味苦,寒,无毒。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皻。

《本草图经》:紫草古方稀用。今医家多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韦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药类法象》: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疗腹肿胀满。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治腹肿胀满。

《本草纲目》:紫草甘咸而气寒,入心包络及肝经血分。其功能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前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者,宜用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若已出而红活,及白陷大便利者切宜忌之。故《直指方》云:紫草治痘,能导大便,使发出亦轻。得木香、白术佐之,尤为有益。又《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实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所以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非矣。

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本草经疏》:紫草禀天地阴寒清和之气,故味苦气寒而无毒。入足少阴、厥阴。为凉血之圣药,故主心腹邪热之气。五疸者,湿热在脾胃所成,去湿除热利窍,其疸自愈。邪热在内能损中气,邪热散即能补中益气矣。苦寒性滑,故利九窍而通利水道也。腹肿胀满痛者,湿热瘀滞于脾胃,则中焦受邪而为是病,湿热解而从小便出,则前证自除也。合膏药,疗小儿痘疮及面齇,皆凉血之效也。

简误:紫草苦寒而能通利九窍,痘疮家气虚脾胃弱,泄泻不思食,小便清利者,俱禁用。

《本草乘雅》:紫草色胜,盖肝主色,而肝之色,又从风化。凡病变于色者相宜,然肝疏二便,饵之大小便利为外徵也。

紫,间色,水乘火色也。气寒味苦,臭芳性洁,禀水气澄湛之体,捍格之用。主心腹浊邪热气,郁作五黄,损气闭窍者,力能捍格而澄湛之。别录广心腹邪气,及肿胀满痛,利九窍,及通水道。若儿疮,即热浊于血;面齄,即热浊于气于色耳。蕲阳广儿疮,及斑疹豆毒,活血凉血,以利大肠。经验方云:痘疮三日,隐隐将出,色赤便闭者相宜,曾世荣云:脾实协热者可用,脾虚协寒者不可用。慎之,慎之。

《药性解》:紫草,味苦,辛寒,无毒,入心、小肠二经。主心腹邪气、胀满作痛、痈肿诸毒,除五疸,利九窍,通水道,小儿血热痘疮尤为要剂。

按:柴草主血热,本入心经,而小肠者受盛而与心应者也,故并入之。邪气诸证,咸本于热,今清其心而自愈矣。

《药鉴》:气寒,味苦,无毒。其色紫,故能行血。其味苦,故能通窍利水。其气寒,故能治肿毒痈疽。与大力子同用,善快痘疮未发。与淫羊藿同用,能起痘疮已快。攻血泡,佐以红花。消水泡,并以茯苓。同川芎、赤芍,入青葙子,能医眼目之赤障。用翘、连、荆、防,兼皂角刺,善消痈疽之红肿。大都血家药也,无问麻痘症,无痈疽病,无问男女杂症,但见血紫血热,及热毒深者,俱宜用之。但泻痢则忌,糯米监制无妨。

《景岳全书》:味苦性寒,此手厥阴、足厥阴血分之药。性寒而利,能凉血滑血,通利二便,故痘疹家宜用之。凡治痘疹,无论未出已出,但血热毒盛,或紫或黑,而大便秘结者,宜用之。若已出红活,不紫不黑,而大便如常通利者,即不可用。故曾世荣《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气寒者犹可用,脾气虚者反能作泻。又若古方惟用其茸,亦取其气轻味薄,而有清凉升发之功也。此外,可用以解黄疸,消肿胀,及一切斑疹恶疮,亦以其能利九窍,通水道,去湿凉血而然也。

《本草备要》:泻血热,滑肠。

甘咸气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凉血活血,利九窍,通二便。咸寒性滑。治心腹邪气,即热也。水肿五疸,蜗癣恶疮,血热所致。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血热则毒闭,得紫草凉之,则血行而毒出。大便利者忌之。《活幼心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反能作泻。古方惟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类触类,用发痘疮。今人不达此理,一概用之,误矣。泻者忌用。

《本经逢原》:紫草入心胞络及肝经血分,其功专于凉血活血,利大小肠,故痘疹欲出未出,血热毒盛,大便闭涩,色干枯而毒不得越者宜之,已出而紫黑便闭者亦可用。盖紫草凉血,血凉则毒出。世俗误以为宣发之药,非也。若已出而色红活者不宜,或白陷及大小便利窍之义。《本经》言治心腹邪气五瘅者,乃活血利窍之义,发痘即活血利窍之大端也。言补中益气者,营血和则中气受益矣。

《本草崇原》:紫乃苍赤之间色,紫草色紫,得火气也。苗以兰香,得土气也。火土相生,能资中焦之精汁,而调和其上下,故气味苦寒,主治心腹之邪气。疳者,干也,津液干枯也。五疳者,惊疳、食疳、气疳、筋疳、骨疳也。紫草禀火土之气,滋益三焦,故治小儿之五疳。补中者,补中土也。益气者,益三焦之气也。九窍为水注之气,补中土而益三焦,则如雾如沤如渎,水气环复,故利九窍。

《本草求真》:[批]入心包、肝,凉血解毒。

紫草专入心包、肝。甘咸气寒,色紫质滑,专入厥阴血分凉血。血凉则九窍通,二便利。故凡血热毒闭,而见心腹急痛,水肿不消,五疸瘑癣恶疮,及痘疮血热毒盛,二便闭涩者,治当用此。俾血得寒而凉,得咸而降,得滑而通,得紫而入,血凉毒清,而二便因以解矣。《活幼书》云:紫草性寒,小儿脾实者可用,脾虚者反能作泻。奈世误以为宣发之药,不论毒闭与否辄用,殊失用药意义矣。泻者忌服。

《得配本草》:苦,寒。入手足厥阴经血分。主血中郁热,去心腹邪气,利二便,解黄疸,消肿胀,托痘疹,化紫斑,利九窍,通脉络,达皮毛。

配木香,治痘毒血热;配瓜蒌仁,治痈疽便闭;配蓝叶、黄连、木香,治火黄身热。身有赤黑点者不可治。

脾气虚,便滑者禁用。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苦,寒。主心腹邪气,去心腹热邪。五疸,湿热在血中。补中益气,营家之热清,则中焦和利。利九窍,诸窍不为邪热所闭。通水道。心气通于小肠。

紫草色紫而走心,心主血,又其性寒,故能治血家之热。

《本草分经》:凉血活血通二便。或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发痘疮。

【现代药理研究】

1.紫草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紫草及其有效成分紫草素、二甲戊烯酰紫草素等成分,在体外对金葡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紫草生理盐水(10%)浸液对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紫草素以0.25mg/ml对流感病毒及京科-68病有抑制作用。

2.紫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紫草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及健康家兔在体心脏均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增强,振幅增大,心率减慢。乙醇提取物对离体兔耳、蛙后肢血管有收缩作用,煎剂对猫、兔、犬静注或肌注能使半数动物的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死亡。

3.紫草有抗生育作用。

4.紫草有解热作用。

5.紫草有抗肿瘤作用。

6.紫草有止血、促进血凝作用。紫草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小鼠断尾出血有不同程度的止血作用。紫草素和乙酰紫草素给动物腹腔注射,不影响血凝时间,但可阻止肝素的抗凝血作用。这种作用可拮抗凝血抑制因子,促进静脉瘤等血栓形成。

7.紫草对消化道平滑肌的作用:紫草煎剂能增强家兔小肠内紧张性或使其收缩;而紫草素、乙酰紫草素在浓度高于10-4g/ml时,可使肠管松弛,并有拮抗乙酰胆碱、组胺、血管紧张素等肠管收缩物质的作用。

8.紫草多糖A、B、C有降血糖作用。

9.紫草有保肝作用。

10.紫草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紫花地丁(《本草纲目》)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我国各地均产。原植物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木丛中。喜温暖或凉爽气候,忌涝,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临床用名为紫花地丁。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苦辛寒,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草乘雅》:丁为干火,地在气中,顺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属,失承天施,为痈,为丁,为瘰,为疬。使之仍顺乎天施,而畅于四肢,美之至者也。

《本草备要》:泻热解毒。

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

《本经逢原》:治疔肿恶疮,兼疗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其花紫者茎白,白者茎紫,故可通治疔肿。但漫肿无头,不赤不肿者禁用,以其性寒,不利阴疽也。

《得配本草》:辛、苦,寒。治有名痈疽,无名肿毒,兼治乳疖痘疔。

【现代药理研究】

1.紫花地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煎剂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其醇提物和水提物还能杀钩端螺旋体作用;其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

2.紫花地丁有抗内毒素作用。

3.紫花地丁有清热、消肿和消炎作用,还有抗蛇毒作用。

紫苏(《本草经集注》)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和茎枝。其叶称紫苏叶,茎枝称苏梗,茎叶合用称全紫苏。多系栽培。我国南北均产。原植物喜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脾、肺经。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临床用名有紫苏叶、紫苏梗。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气味辛微温无毒,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一切冷气,止脚气,通大小肠。

《开宝本草》: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开宝本草》: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若宣通风毒,则单用茎,去节尤良。

《本草衍义》:脾胃寒人,饮之多泄滑,往往人不觉。子,治肺气喘急。

《本草纲目》: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本草经疏》:苏,紫苏也。得天阳和之气,故温。兼地之金味,故辛。辛则善散,温能通气,故主下气,除寒中也。子尤良者,以其善降气也。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孟诜谓其除寒热,治一切冷气。日华子谓其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止脚气,通大小肠。苏颂谓其通心经,益脾胃,煮饮尤胜,与橘皮相宜。时珍谓其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定胎,解鱼蟹毒。

《本草蒙筌》:味辛、气微温。无毒。发表解肌,疗伤风寒甚捷;开胃下食,治胀满易差。脚气兼除,口臭亦辟。梗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子研驱痰,降气定喘。润心肺,止咳逆,消五膈,破癥坚。利大小二便,却霍乱呕吐。

《药鉴》:气温,味辛甘,气味俱薄,无毒,升也,阳也。惟其性轻浮,故能散上膈及在表之寒邪。是故发表解肌,疗风寒甚捷。开胃下食,治胀满最良。入独活、苍术,兼除脚气。同石膏、白芷,亦治口臭。根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为宜。驱痰降气,定喘开心,润肺止咳。消五膈,破癥坚。利小大二便,却霍乱呕吐。表虚者禁用。

《景岳全书》:味辛,气温。气味香窜者佳,用此者,用其温散。解肌发汗,祛风寒甚捷;开胃下食,治胀满亦佳。顺气宜用,口臭亦辟,除霍乱转筋,祛脚气,通大小肠,消痰利肺,止痛温中,安胎定喘,解鱼蟹毒,治蛇犬伤。或作羹,或生食俱可。苏梗〓

能顺气,其性缓,体虚者可用。苏子〓性润而降,能润大便,消痰喘,除五膈,定霍乱,顺气滞。

《本草备要》:宣,发表散寒。

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温散寒,通心利肺,开胃益脾,气香入胃。发汗解肌,和血下气,宽中消痰,祛风定喘,止痛安胎,利小大肠,解鱼蟹毒。多服泄人真气。时珍曰:同陈皮、砂仁,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发热解肌;同川芎、当归,和血散血;同桔梗、枳壳,利膈宽肠;同卜子、杏仁,消痰定喘;同木瓜、厚朴,散温解暑,治霍乱、脚气。宜橘皮。忌鲤鱼……苏梗下气稍缓,虚者宜之。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

《本经逢原》:苏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升中有降,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快气止痛;同麻黄、葛根,则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则和营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中;同杏仁、菔子,则消痰定喘。然不宜久服,泄人真气。单用煮汁服蟹毒。若脾胃虚寒人过服,多致滑泄,往往不觉也。其梗能行气安胎,但力浅薄,难于奏效。亡血家大虚,及妊妇产妇发散,用苞最佳。本乎天者亲上,取其包含子气,且气味皆薄,而无过汗伤中之患也。

《本草崇原》:紫苏气味辛温,臭香色紫。其叶昼挺暮垂,禀太阳天日晦明之气。天气下降,故主下气。下气则能杀谷,杀谷则能除饮食。除,消除也。味辛臭香,故辟口臭。辟口臭,则能去邪毒。去邪毒,则能辟恶气。

愚按:紫苏配杏子,主利小便,消水肿,解肌表,定喘逆,与麻黄同功而不走泄正气,故《本经》列于上品。

《本草求真》:紫苏专入肺,兼入心、脾。背面俱紫,辛温香窜,五月端午采用。凡风寒偶伤,气闭不利,心膨气胀,并暑湿泄泻,热闭血衄、崩淋,喉腥口臭,俱可用此调治。取其辛能入气,紫能入血,香能透外,温可暖中,使其一身舒畅,故命其名曰苏。苏与稣同。同以时珍谓其同橘皮、砂仁,则能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能快气止痛;同麻黄、葛根,则能发汗解肌;同川芎、当归,则能和营散血;同木瓜、厚朴,则能散湿解暑;同桔梗、枳壳,则能利膈宽中;同杏子、菔子,则能消痰定喘。要皆疏肺利气之品,虽其气味浅薄,难以奏效,但久服亦能泄人真气,虚寒泄泻尤忌。即安胎和胃药中,用之不过取其辛香,暂调胃寒气滞之症,岂可概用久用,以陷虚虚之祸耶。宗奭曰:紫苏气味香散,今人朝暮饮紫苏汤,无益。医家谓芳草致豪贵之疾者,此有一焉。若脾胃寒人,多致滑泄,往往不觉。梗[批]苏梗。下气稍缓。子[批]苏子。降气最速。《务本新书》云:凡地畔近道,可种苏以遮六畜,收子取油、燃灯甚明。弘景曰:苏子下气,与橘红相宜。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药,叶发汗散寒。梗顺气安胎。子降气开郁,消痰定喘。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但性主疏泄,气虚阴虚喘逆者并禁。

《得配本草》:辛,温。入手太阴经气分。温中发表,散寒,去风,行气和血,止痛安胎。湿热滞而泻痢者,少佐三四分疏解其气,亦颇有效。

得香附、麻黄,发汗解肌;得橘皮、砂仁,行气安胎;得枯梗、枳壳,利膈宽肠。配藿香、乌药,温中除痛;配杏仁、萝卜子,消痰定喘;配木瓜、厚朴,解暑湿脚气。佐川芎、当归,散血。捣罨伤损出血及蛇犬伤。作羹,解鱼蟹毒。

痘前干热者暂用。

气虚自汗,脾虚滑泄者,禁用。

苏梗,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去节用。

《神农本草经读》:紫苏气微温,秉天之春气而入肝;味辛得地之金味而入肺。

主下气者,肺行其治节之令也。

杀谷除饮食者,气温达肝,肝疏散而脾亦健运也。辟口臭、除邪毒、辟恶气者,辛中带香,香为天地之正气,香能胜臭,即能解毒,即能胜邪也。

其子下气尤速,其梗下气宽胀,治噎膈反胃心痛,旁小枝通十二经关窍脉络。

愚按:紫苏配杏子,主利小便、消水肿、解肌表、定喘逆,与麻黄同功,而不走泄正气,故《本经》言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列于上品。

《本经疏证》:紫苏茎叶味辛有甘,辛胜甘劣,以二三月种,八九月收成,而采其叶,则于五六月当未吐花时。夫以大火之令,而采味辛之物,岂不以全火之用金乎?金为火用则气化,以火原出水中,而金固为水母,阳不得阴不能化也。故其为用之大概,曰下气除寒,中正以其色赤入心,心火固气之灵,味辛入肺,不特取其宣发,且有藉其宣摄者,其义亦甚精当。盖肺为阳中之少阴,阳不得阴,则气不化,金为火用则气化,气化则极其宣发,此易知也。惟阴为阳守,阳无阴则火僭而气亦不宣,金为火用,则宣中有摄,究之摄亦所以成其宣耳。是以外而六淫可藉宣而驱,内而七情亦可藉宣而开,谓之温中达表,讵不然欤。此仲景于厚朴半夏汤用之以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确取其能宣气也。

《本草新编》: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无毒。入心、肺二经。发表解肌,疗伤风寒,开胃下食,消胀满,除脚气口臭。苏子降气定喘,止咳逆,消膈气,破坚癥,利大小便,定霍乱呕吐。紫苏虽有叶与梗、子之分,而发表解肌,止喘定呕,未尝有异。但叶与梗宜少用,而子则收多于散,亦在人临症而酌用之耳。

或问苏叶表散风邪,古人加人参同治,奏功如响,何也?曰:苏叶不得人参,建功不大。今人一见用人参以祛邪,辄惊骇不已,宜乎医生之不敢用,往往轻变重,而不可救。夫邪初入人体,正气敢与邪战,用参以助正气,则正气旺,而又得祛邪之便,则群邪自行解散,此用参于苏叶之内,大有深意也。至于风寒已感三四日,则不可轻用人参,当看虚弱壮盛而用药矣。

或又问苏子定喘,有喘症用之而不效者,何也?盖喘症有虚、有实,未可谓苏子定喘,而概用之也。苏子止可定实喘耳,虚喘而用苏子,增其喘矣,岂特不效而已哉。

或疑苏子正是治虚喘之药,先生反谓虚喘用苏子而愈增喘,其义何乎?盖虚喘者,乃气虚也。苏子虽能定喘,而未免耗气,气耗则气愈虚而喘更甚。故治虚喘者,必须大加人参、熟地之药,而不可增入苏子,以增其喘也。

或问苏叶散风邪之圣药,用之以发表中之风邪,尤为相宜,乃用之以散里中之风邪,往往不效,其必有义存焉。先生既深知《本草》之微,愿备有以教我。曰:苏叶之义,不过散表邪耳,原不深入于里。既不能深入,又何能散在里之风邪哉。然而以所不能深入之故,予则可宜也。苏叶性轻而味厚,性轻则上泛,味厚则下沉,宜乎可以通达内外矣。然而,性轻而香,味厚而辛,辛香则外弛易而内入难,故但散在表之风邪,而不散在里之风邪也。

或问宗奭有言: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果有之乎?曰:紫苏乃风药也,善能平肝。土为木制,则人多滑泄。肝木既平,则脾土得养矣。况紫苏辛温,辛能祛湿,温能祛寒,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惟是辛香之味,能散人真气,暂服无碍,而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

《本草分经》:辛温而香。入气分,兼入血分。利肺下气,发表祛风,宽中利肠,散寒和血。

【现代药理研究】

1.紫苏有解热镇痛作用。

2.紫苏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及病毒ECHO11株有抑制作用。

3.紫苏有抗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紫苏水提液可缩短家兔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说明紫苏对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源性凝血系统影响不明显。另有试管法实验表明,紫苏还可以延长SD品系大鼠和家兔的凝血时间。

4.紫苏叶挥发油有镇咳作用,镇咳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5,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收缩有一定拮抗作用。紫苏成分β-丁香烯对豚鼠离体气管有松弛作用,沉香醇有平喘作用。紫苏子对乙酰胆碱所致豚鼠哮喘潜伏期有明显的延长作用,可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

5.紫苏有抗炎作用,紫苏叶汁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腹腔渗出液中性粒细胞聚积,在注射6小时后,其中性粒细胞占渗出细胞的(89±6)%,并可使血中升高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下降50%~75%。

6.紫苏梗能提高小鼠子宫内膜酶活性,其作用与孕酮相同。

7.紫苏还有局部抗痒、中度局麻、防腐及驱风作用,以及升高血糖、解鱼蟹毒作用。

紫苏子(《名医别录》)

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多系栽培。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经。功效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临床用名有紫苏子、炒紫苏子、蜜炙紫苏子、紫苏子霜。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弱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

《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经疏》:苏子,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甄权用以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华子谓其能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寇宗奭用以治肺气喘急。皆辛温能散结而兼润下之功也。

简误:苏叶,其气芬芳,其味辛,其性温,纯阳之草也。故善发散,解肌出汗。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药性解》: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气虚者少用之。

《本草备要》: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有苏子降气汤。

《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逆,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得配本草》:降气定喘,宽肠,开郁,利大小便,温中祛寒,消痰止嗽。

得川贝,降气止嗽;配萝卜子、桑白皮,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研末,入煮粥,和葱、椒、姜、豉食,治风寒湿痹。

肠滑气虚,虚气上逆,呕吐频频者,禁用。

《本草分经》:苏子,降气消痰,开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

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

【现代药理研究】

1.苏子可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苏子油,它能促进小鼠学习记忆功能,且该作用与小鼠脑内的核酸蛋白质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有关。

2.苏子有降血脂作用。

3.苏子有降血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4.苏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亚麻酸。

5.苏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药物的长期贮存。

6.苏子有抗癌作用。

7.苏子有抑菌作用,0.1%紫苏子油对变形杆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种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菀(《本经》)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北、安徽、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原植物生于低山阴坡湿地、山顶和沼泽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涝、怕旱,除盐碱地外均可生长。味苦、甘,性温。归肺经。功效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临床用名有紫菀、蜜炙紫菀。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萎蹶,安五脏。

《名医别录》:味辛,无毒。主治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药性论》:臣,味苦,平。能治尸疰,补虚,下气,及胸胁通气,治百邪鬼魅,劳气虚热。

《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渴,润肌肤,添骨髓。

《开宝本草》:味苦、辛,温,无毒。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本草衍义》:益肺气,经具言之。

《本草纲目》:紫菀,肺病要药。今人多以车前、旋复根伪之。肺本自亡津液,又服走津液药,为害滋甚,不可不慎。

《本草经疏》:紫菀感春夏之气化,而兼得地中之金性,故味苦温。《别录》兼辛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辛先入肺,肺主诸气,故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亦辛之力也。痿蹶者,阳明之湿热熏蒸于肺,则肺热而津液不能下滴,伤其气化,以困水之上源,故为痿蹶也。肺为五脏之华盖,而主诸气,肺安则能朝百脉,散精布液于各脏,故云安五脏也。疗咳逆吐脓血,止喘悸者,散肺气之邪也。能安五脏,故治五劳及体虚不足。小儿也惊痫亦虚而有热故也,热散则惊痫自止矣。得蜜蒸焙良。

简误: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本草蒙筌》:味苦、辛,气温。无毒。忌雷丸、远志,恶瞿麦、天雄。畏茵陈蒿,使款冬蕊。主咳逆痰喘,肺痿吐脓;治小儿惊痫,寒热结气。虚劳不足能补蛊毒痿躄堪驱。仍佐百部款冬,研末姜梅汤下。共治久嗽,立建神功。款冬蕊各一两,百部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生姜乌梅汤送下食后及临卧时各一服。

《本草乘雅》:当有五色,取色紫、味苦者,以治胸中寒热结气。胸中,肺部也。肺中有火,外发而为痿躄,内郁而为咳喘,及肺热叶焦,致五藏不安者。用其色以行肺用,用其气以散肺结,用其味以顺火性,倘无结气而用之。过泄肺气矣。

菀,郁也。解肺金郁以成名也。胸为肺部,寒热气结在中,致蛊毒、藏不安。上见咳逆,下见痿躄,菀,从结心。解即分散,表解便利为外徵。经云:金郁则泄之,解表利小也。观息奔,及小便卒不得出,其义自见。设中虚,或肺金体衰者,宜斟酌投之。

赤火刑金,紫则水火合璧,故转行金用,火金水三缘交会,同一支派矣。然太阴开,结则阖,非含火大种子者,变不转阖仍开耳。

解从结心,如表解为上为下之分散;便利为下为内之分散;息奔为上为外之分散;小便卒不得出,为下为内之结象也。当虚其实,毋虚其虚。

《药性解》:紫菀,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肺二经。主咳逆上气,痰喘吐衄,补虚劳,安五脏。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紫色润软者佳。

按:紫菀苦能入心,而泄上炎之火;辛能入肺,而散结滞之行。行气养血,专治血痰,为血痨要药。

《景岳全书》:味苦平微辛。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若以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则非所宜。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本草备要》:润肺泻火。

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消痰止渴。治寒热结气,咳逆上气,咳吐脓血,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肺经热,小儿惊痫。亦虚而有热。能开喉痹,取恶涎。然辛散性滑,不宜多用、独用。《本草汇》云:苦能达下,辛可益金,故吐血保肺,收为上剂。虽入至高,善于达下,使气化及于州都,小便自利,人所不知。李士材曰: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诚金玉君子,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州都,膀胱也。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藁本、远志。畏茵陈。白者名女菀。时珍曰:紫入血分,白入气分。

《本经逢原》:紫菀,肺经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躄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躄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痛,与紫参同功。其性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善调五劳体虚,止嗽定喘,疗惊悸吐衄诸血。又能通调水道,故尿涩便血,单服一两即效。然大泄肺气。阴虚肺热干咳禁用,以其性专温散,而无培养之力也。白者曰女菀,大泄肺气,《本经》主风寒洗洗,霍乱泄利,肠鸣上下无常处,惊痫寒热百病,一皆气分受伤之病。《肘后方》治人面黑令白方,用女菀三分,铅丹一分为末,醋浆服一刀圭,日进三服,十日大便黑,二十一日面白便止,过用则太白矣。《千金方》用酒服,男十日,女二十日,黑色皆从大便去。三十岁后不可服,以肺气渐减,不可复泄也。

《本草崇原》:紫,黑赤之间色也。黑赤,水火之色也。紫菀气味苦温,禀火气也。其质阴柔,禀水气也。主治咳逆上气者,启太阳寒水之气,从皮毛而合肺也。治胸中寒结气者,助少阴火热之气,通利三焦而上达也。蛊毒在腹属土,火能生土,故去蛊毒。痿躄在筋,属木,水能生木,故去痿躄。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交,则阴阳合,故安五脏。

《本草求真》:[批]泻肺血热。

紫菀专入肺。辛苦而温,色赤,虽入至高之脏,仍兼下降。故书载入肺金血分,辛入肺,赤入血。能治虚劳咳嗽、惊悸吐衄诸血,又能通调水道,苦可下降。以治溺涩便血,用此上下皆宜。且此辛而不燥,润而不滞,李士材比为金玉君子,非多用独用不能速效。于肺实为有益,然疏泄性多,培养力少,与桑白皮、杏仁同为一类,但桑白皮、杏仁则泻肺经气分,此则专泻血经气分也,故肺虚干咳禁用。干咳类多血虚,不宜再泻。

《得配本草》:款冬为之使。畏茵陈。恶天雄、瞿麦、藁本、雷丸、远志。

苦、辛,平、微温。入手太阴、少阴经血分。泄上炎之火,散结滞之气。治痰血,利小便,开喉痹,退惊痫。气痛诸症悉退。

配生地、麦冬,入心以宁神;配丹皮、白芍,入胃以清热;配款冬、百部、乌梅,治久嗽;配白前、半夏,治水气。

肺气结滞,郁而为热,致肺叶焦枯,久嗽不止,用紫菀散之,则肺窍通而郁热自除。若阴虚肺液干枯,服散气走液之剂,为害不浅。人何以此为痨嗽之圣药,不究其源而妄用之,致阴受其害而不之知也。若滋阴重剂内加紫菀四五分,以通其滞亦可。

《本草经解》:紫菀气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手厥阴心包络;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气升味降,阴也。

火为君火,火刑肺金,则咳逆上气矣,紫菀入心,味苦清心,所以主之也。

心包络手厥阴脉,起于胸中;手厥阴之筋,其支者入腋散胸中。主散厥阴,紫菀气温,可以散寒之气结,结而不散,乃寒热结气,厥阴有或寒或热,味苦可以散热也。

蛊毒者,湿热之毒化成蛊也,味苦无毒,泄而杀蛊,所以主之也。

痿躄者,肺受温热薰蒸,不能行清肃之令,心气热,下脉厥而上,上实下虚,抠折挈胫,纵不任地,而生痿躄也,味苦入心,清热降气,故主痿躄也。

心为君主,十二官之宰,五脏之主也,味苦入心,心安,五脏皆安也。

《本经疏证》:经曰: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是非金火合德,气乃行乎?夫肺为气主,胸中固肺所治也。然必贯心脉以行呼吸者,缘心为脉主,脉乃血舍,由离中有坎。故火出于水而气生,水至于火而血化。是元气呼吸之本,实下根于肾,上主于心,非肺气所能独治也。设使水不至于火,而气不能化血,于是火遂不为金用而肺虚,肺虚则咳逆上气作矣。更火不合于金而刑于金,轻则喘咳,重则咳唾脓血,且有虚而成劳者矣。紫菀色紫质柔,为水与火合,(紫者赤黑相兼也凡物煮之则柔是为水火合德)其味苦胜辛劣,为火为金用。水既与火合,火既为金用,宁有胸中寒热结气不散,咳上气不除者耶?抑痿蹶属何因,亦以紫菀疗之也?痿论曰:肺者脏之长,心之盖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鸣则肺热叶焦,发为痿蹶。夫有所亡失,则思;所求不得,则蹶。举是二端以类推,其烦心耗血,皆能致肺之阴气消而叶焦举矣。举痛论曰: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是不可证肺之热而叶举者,皆由于心欤?然则肺所以主气而行营卫治阴阳者,岂徒恃有八叶,叶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以行诸脏之气哉?盖亦以心主,其下有心包络之生血,不致因热郁蒸,令阳中之阴,上与清虚之肺合,故能行营卫治阴阳耳。知此则紫菀之所以安五脏疗痿蹶者,固的系火为金用矣。虽然,紫菀所主治,尚当推寻其故,使辅之者各得其当,乃收全功。如在上热壅,以致包络阴伤,则宜清热;在下阴伤,相火并于包络,则宜益阴;若肺之阴气不足,阳气益微,则宜补益,不得以切于治而徒手使之则善矣。

《本草新编》:味苦、辛,温,无毒。入手太阴,兼入足阳明。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治久嗽。然亦止可为佐使,而不可单用以取效。

或问缪仲醇云:观紫菀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然而又云: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症也,不宜多用等语,似乎紫菀并不可以治嗽也。曰:紫菀舍治嗽之外,原无多奇功。治缠喉风、喉闭者,正取其治肺经咳逆、阴虚肺热也,而仲醇以此相戒,何哉。夫喉闭,未有非下寒上热之症了。紫菀性温,而又兼辛散,从其火热之性而解之,乃从治之法,治之最巧者也。仲醇最讲阴虚火动之旨,何独于紫菀而昧之,此铎所不解也。

或谓紫菀治肺之热,而性温而辛散,从火热之性而解之是矣。然而肺经最恶热,以热攻热,必伤肺矣。吾恐邪去而肺伤也。曰:久嗽则肺必寒,以温治寒,则肺且受益,何伤之有。

《本草分经》:辛、苦,温,性滑。润肺下气,化痰止渴。专治血痰及肺经虚热,又能通利小肠。

【现代药理研究】

1.紫菀有镇咳、祛痰作用。

2.紫菀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和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3.紫菀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槲皮素。

4.紫菀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溶血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12-23 06:26 , Processed in 0.1035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