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1|回复: 0

刘汇川老中医治疗尿路结石的经验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886
发表于 2011-7-24 06: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汇川老中医治疗尿路结石的经验 [图片]

淡泊宁静 2010年11月26日 16:17 阅读(2) 评论(0) 分类:伤科医案

    尿路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泌尿系统中的异常聚集\[1\],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以不同程度的腰腹疼痛、血尿、尿中排出砂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人群患病率约为1%~5 %,每年发病率为0.04%~0.30%;复发率很高,10年约为50 %,两次发病间期平均为9年\[2\]。结石梗阻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积水、梗阻性肾病及肾衰竭等严重并发证,危害很大。因此,如何防治本病是当今中西医的重大任务。尿路结石属中医学的“石淋”、“血淋”范畴。中医药防治本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中记载:“砂淋者,脐腹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色泽不定。”《医宗必读·诸淋证治》曰:“石淋清其积热,涤去砂石,则水道自利,宜神效琥珀散、如圣散、独圣散,随证选用。”资阳市名老中医刘汇川在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自拟金甲排石汤治疗该病,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曾师从刘老学习,颇有心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刘老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肾气不足,“标实”指膀胱湿热壅盛,瘀血阻滞。肾主水,司二便,肾气不足则主水功能失调,又无力助膀胱气化,从而导致小便不利,使各种秽浊之物聚集于下焦,为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气不足,则外来的湿热之邪易于侵袭肾系;又因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与肥甘厚味或嗜酒,湿热内生并流注于下焦;湿邪易阻滞气机,导致血行不畅,瘀血停留于下焦。如此,下焦之秽浊之物、湿热之邪与瘀血相互交结,日久则形成结石。结石的形成又进一步加重肾与膀胱气化功能的损伤;结石又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而“离经之血便为瘀”,因此结石可加重下焦湿热与瘀血的瘀结。如此恶性循环,使结石不断发生与成长。总之,本病以肾虚为本,以湿热及瘀血为标,而结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促进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
  
    2 治则方药

     基于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当宗“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与“宜乎急攻”(《中藏经·论诸淋及小便不利》)的原则,着眼于“通”,即重在通淋排石、清热利湿与活血逐瘀;同时不忘其本虚,兼以补肾,这样既可助邪排出,又可防邪复入。金甲排石汤即依此原则而立。金甲排石汤药物组成:金钱草30 g、穿山甲12 g、鸡内金15 g、海金沙20 g (另包煎)、石韦15 g、冬葵子30 g、泽泻12 g、琥珀9 g(研细末分次冲服)、益母草18 g、芒硝12 g(分次冲服)、怀牛膝15 g、核桃仁18 g(分4次服)、生甘草3 g。方中金钱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有良好的排石通淋作用\[3\],现代药理已证明它有利胆排石与利尿排石功效\[4\],现代名医张琪认为“金钱草为治疗尿路结石之首选药”;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张锡纯称其“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味咸能软坚,故它具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痈溃坚之功。金钱草直接针对湿热、瘀血与结石,穿山甲直接攻向瘀血与结石,两者共为君药。鸡内金可消症化石,张锡纯称“其味酸而性微温,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又本药可健脾消食,防止他药寒凉伤脾;海金沙、石韦、冬葵子、泽泻均有良好的清热利水通淋之功;琥珀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名医别录》载其可“消瘀血,通五淋”;益母草性滑而利,既可活血调经,又可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芒硝味咸苦,性寒,既可泻下通便,又可软坚,清火消肿,《名医别录》载其“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泄气,破留血,腹中痰实搏结,通经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出新”,现研究发现它可能有溶石作用\[5\]。以上诸药增强了金钱草、穿山甲的功效,共为臣药。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利尿通淋,《本草纲目》载其可治“五淋尿血,茎中痛”,《卫生简易方》中有用牛膝加少许麝香、乳香治沙石淋涩的记载,当代名医岳美中认为它有降下排石之功,而且本药性善下行,可引药入肾;核桃仁补肾益精,亦可溶石,《海上名方》即有用核桃仁煮粥治石淋痛楚、便中有石子的记载,陈士铎称其可“愈石淋”,此两药既补肾又可化结石,共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总之,本方既通淋排石、清热利湿、活血逐瘀,又兼补肾,攻补兼施,标本兼顾,以治标为主。刘老用之,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加减:小便灼热者加黄柏12 g、牡丹皮15 g、栀子12 g;小便频急涩痛加萹蓄15 g、瞿麦15 g、淡竹叶12 g;尿血者加生地黄15 g、小蓟15 g、藕节20 g;小便白细胞多者加黄柏12 g、蒲公英30 g、金银花30 g;小便红细胞多者加广三七粉9 g,分次冲服;大便干者加大黄12 g;腰与小腹胀痛甚者加乌药15 g、香附18 g、延胡索15 g;小腹刺痛加三棱15 g、莪术12 g;腰痛甚者加续断30 g、桑寄生30 g;腰酸者加续断30 g、狗脊12 g;气血不足者加太子参30 g、北黄芪30 g、当归15 g;肾阳虚者加巴戟天15 g、淫羊藿15 g、补骨脂12 g、鹿角霜15 g、肉桂12 g;肾阴虚者加女贞子20 g、旱莲草15 g;舌质暗有瘀点者加桃仁12 g、丹参15 g;胖人有痰浊者加皂角刺9 g、清半夏12 g;药后疼痛加剧者提示结石下移,加云南白药分次冲服;结石而无症状者加枳实12 g、厚朴15 g助石下行。

    3 辅助方法

     本病在治疗过程中,除坚持连续服中药外,应配以合理的辅助方法,主要有:(1)饮食宜清淡,忌辛辣之品;(2)多饮水,每日饮2500~4000 mL,保持尿量在2000 mL以上;(3)适当跳动和体育锻炼,以助结石下行;(4)微屈五指成空掌,从上而下拍打两侧腰部及腹部,以能耐受为度(肾功能异常者忌用)。
  
    4 典型病案

     病例1 李某,男,49岁,农民,2001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右腰作胀2年,但未予治疗,1周前突感两侧腰腹胀痛,阵发性加剧,曾在当地某医院对症治疗,疼痛稍有减轻。来诊时患者仍感到双侧腰部胀痛,叩击更甚、痛引少腹,小便不畅,口苦腻,苔微黄而腻,脉弦滑。小便检查示:草酸钙结晶(++)。B超示:右肾增大,中央部可见最大直径为1.2 cm的回声增强光团,后伴声影,左肾集合部可见最大直径为0.4 cm和0.2 cm的回声增强光团伴声影,膀胱后壁可见最大直径为0.6 cm的回声增强光团伴声影。诊为“双肾结石伴积液,膀胱结石”。遂用金甲排石汤原方加三棱15 g、香附18 g、滑石18 g,水煎服,同时配合辅助方法治疗。服药9剂时排出一个不规则结石约0.4 cm×0.2 cm×0.2 cm,自觉腰胀痛减轻,小便通畅。继续服药13剂时,患者突感右腰胀痛加剧,痛时不可叩击,甚至点滴难出,欲解不能,自认为体力劳动过甚之故,当晚经小便时努挣,先后排出2颗约0.5cm×0.3cm×0.2cm,0.2cm×0.1cm×0.2cm结石,尿中带血。次日患者右腰仍持续胀痛,复诊经B超示右输尿管上段有最大直径为0.7 cm的回声增强光团,伴声影,左肾及膀胱未发现结石影。此结石有下移之势,继服原方加三棱15 g、香附15 g、小蓟15 g。2002年5月7日复查B超和X光腹部平片示:双肾、膀胱均未发现结石影,继服六味地黄丸和鸡内金末、核桃仁善后。随访2年结石未复发。
  
     病例2 黄某,女,43岁,教师,2003年5月27日初诊。患者5年前右腰胀痛,小便频急、恶心呕吐,在某职工医院诊为“肾盂肾炎”,曾断续服中药治疗。1周前自觉右腰痛加重,痛引会阴,小便不畅,经某市人民医院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示:右肾结石伴肾盂积水(最大直径为0.8 cm),右输尿管下段扩张结石影(最大直径为0.5 cm),来诊时患者右腰阵发性胀痛,痛引阴部,并喜叩击,小便频急,面色萎黄,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脉弦细。即用原方加太子参30 g、当归15 g、乌药15 g、炒谷芽30 g,同时配合辅助方法治疗。服药17剂时,患者排出一颗0.5 cm×0.3 cm×0.2 cm结石,嘱其继服原方,加服六味地黄丸,1日2次。2003年7月3日患者来院复查B超和腹部X光片,右肾及右输尿管、膀胱均未发现结石影,遂服六味地黄丸配鸡内金末、核桃仁以固其本。随访1年复查未发现尿路结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9-19 09:59 , Processed in 0.0788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