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8|回复: 0

吴立文教授从痰瘀论治痛证的经验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发表于 2011-7-24 06: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立文教授从痰瘀论治痛证的经验 [图片]

淡泊宁静 2010年11月27日 16:49 阅读(2) 评论(0) 分类:妇男医案

    痰浊、瘀血是体内气血津液结聚的病理产物,是引起诸多病变的致病因素,也是导致痛证的重要病理因素。根据痰瘀互结同病的原理,痰浊必致血瘀,瘀血多夹痰浊,治疗须化痰逐瘀。吴立文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化痰逐瘀治疗许多疑难疾病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仅就其从痰瘀论治痛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痰瘀互结致痛的机理分析

     痰瘀相关学说始于《内经》,在《灵枢·邪客》中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从生理上说明了津液可以转化为血、津血同源的观点。关于痰的生成,历代医家均达共识,即肺、脾、肾三脏气化失常,津液之输布、通调紊乱,津液结聚而成。如《灵枢·百病始生》中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从病理上说明了气滞生痰的机理;然痰之为患,又最易阻滞气机,气为痰阻,势必影响其帅血之功能,血行为之瘀滞,形成痰瘀同病;反过来说,血滞又可以促进痰的形成,如《诸病源候论》中提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不消散。”瘀血停滞,脉络不通,而脉道不通,气不往来,可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为痰涎,与瘀血相并,形成同病。首次明确揭示“痰瘀合病”观点者当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及“百病多有兼痰者”。其后医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
  
     瘀阻脉络,不通则痛,痰阻壅塞也是致痛的机理。尤其是久病之患,出现以疼痛为主症的病变,不仅久痛入络,表现出血瘀之征,而且有不少患者因痰瘀互结,使疼痛加重,持续难以缓解。因此,痰瘀互结是久痛顽症的重要机理。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系统性、科学性的加强和提高,对痰瘀同病的认识和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和扩大。现代研究证实,痰瘀相关有着其深厚的物质基础,痰和瘀在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及血液生化改变等方面都有相同或相近的病理改变,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痰瘀相关学说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痰瘀互结致痛的临床表现

     由于痰瘀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痰瘀病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痰证、瘀证单独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容易辨识。二者互结之证的临床表现虽在古医籍中有散在记载,但未有系统总结论述。吴老师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无论痰、瘀二者孰先孰后,孰多孰少,外在表象总会反映二者的本质特性。痰证临床表现多端,在辨证时应掌握不同病变部位反应的特有症状,痛证与痰相关者,多呈胀痛、闷痛,或局部肿胀,或出现结块,并伴有其他痰病特征如痰多、体胖、苔腻、脉滑等。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达肌肤,无所不至,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夜间痛甚、拒按为主要特征,或局部肿胀,唇舌爪甲紫暗,脉涩或结代等为辨证要点。吴老师强调,临证时根据痰瘀互结的主次先后、性质及轻重缓急,两者的偏盛可能有所侧重,需详问细察,四诊合参,准确把握。
  
      3 从痰瘀论治痛证的临床应用

     有关疼痛为主的病证,其病机变化古人有“不通则痛”的论述,但痛有虚实之分。吴老师认为,治疗痛证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仅就痰瘀互结之痛证而言,邪盛者以祛邪为主,虚实夹杂者又当邪正兼顾。临床上痰瘀证较单纯,痰浊证或瘀血证更难处理,痰浊之邪性黏腻而胶固,瘀血之邪凝滞,二者互结更为顽固,使疾病缠绵难愈,必须权衡痰浊、瘀血之轻重缓急,治痰兼顾化瘀,治瘀不忘化痰,化解痰瘀之胶结。下举临床验案以供参考。
  
     病案1 王某,男,30岁。因“胸脘疼痛半年余”,于2005年4月15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因患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未愈,逐渐引发胸脘胀痛痞满,每因用力咳嗽、深吸气而疼痛加重,痛如针刺,经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逐渐疼痛局限于上胸脘,以夜间为甚。胸片、胃镜、肝肾功检查均正常。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上胸脘压痛(+),未触及包块,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涩。诊断:结胸,证属痰热瘀血互结。治以化痰清热,理气活血。方用柴胡陷胸汤加减:瓜蒌皮20 g、清半夏10 g、黄芩10 g、枳实15 g、柴胡12 g、桔梗15 g、浙贝母6 g、郁金20 g、丹参20 g、延胡索20 g、生甘草6 g。1日1剂,水煎内服。2005年4月22日复诊,药后胸脘痞满疼痛减轻,仅在劳作时隐隐作痛,舌脉如前。原方延胡索减为10 g,郁金增为30 g,继服7剂后诸症悉平。

     按 本患者因外感而起,外邪内陷,气郁不通,则津聚为痰,痰气交结阻于脉道则血瘀,病变在胸脘,其痛如针刺,舌质暗,具有瘀血为患的特点,且伴有胸闷、苔黄腻之痰热证特征,故从痰热瘀血互结辨治,且先痰后瘀。痰重瘀轻,故以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所用的小陷胸汤与小柴胡汤加减,重在化痰清热,宽胸散结,适佐丹参、延胡索、郁金等活血理气之品,则气顺、痰消、瘀祛,诸症自消。
  
     病案2 常某,女,60岁。因胸闷疼痛20余天,于2005年4月11日由外地来兰州就诊。自述近3年每年冬春季均发胸闷疼痛、痰多,重则喘咳,持续月余,甚至更长时间不愈。此次因忧郁愤怒又出现胸部刺痛,以左侧为甚,入夜加重,有时向左腋下放射,发作时间可持续数分钟。伴咳嗽,咳声重浊,痰多黏厚。还有心烦不寐、头痛昏晕、肢体沉重、脘痞食少等症。经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检查诊为“冠心病”。体查:形体肥胖,唇甲青紫,呼吸音粗,血压150/80 mmHg,舌质紫暗、苔浊腻、脉弦涩。诊为胸痹,证属痰瘀互结型。治以通阳豁痰、活血化瘀、兼以平肝。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瓜蒌皮20 g、薤白10 g、丹参30 g、郁金20 g、延胡索10 g、红花10 g、枳实10 g、赤芍15 g、玄参15 g、麦冬10 g、钩藤20 g、生石决明15 g、夜交藤20 g。1日1剂,水煎内服。7剂后胸痛、头痛、失眠等诸症均减轻,但过食肥厚辛辣饮食后咳痰仍多,口干,舌脉如前。减钩藤、石决明、夜交藤,加桔梗10 g、射干10 g、浙贝母8 g、炙紫菀15 g、僵蚕10 g。服药两周后,自诉劳累后心前区偶有疼痛,但一过即逝,余症皆除。为了巩固疗效,嘱其间断服用原方。

     按 此患者病延数年,久病入络,血滞为瘀。情志失调,气滞痰阻,脉络不利而痰瘀交结,胸阳不运,心脉痹阻,不通则痛,而发为胸痹,治宜豁痰与化瘀并用。吴老师体会,此类病人非短期用药即愈,须守方久服。正如朱丹溪所说:“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病案3 张某,女,31岁。2005年3月21日初诊。全身大小关节疼痛5月余。5月前因感冒诱发全身大小关节肿痛,尤以掌、趾关节、膝关节为甚。经中西药多方面调治效不佳,逐渐出现诸关节僵硬不利,难以屈伸,夜间刺痛。伴口干口渴、烦闷不安、便干、纳差。体查:关节局部皮色不红、微热,手指关节明显变形、屈伸不利,膝关节僵硬、下蹲困难,下肢略有浮肿,舌胖色紫,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涩。诊断为尪痹,辨证为正虚邪恋,痰瘀痹阻,湿热内蕴。治以化痰祛瘀、清化湿热、宣痹通络,以活络效灵丹合当归赤小豆汤加减:丹参20 g、当归30 g、制乳香8 g、制没药8 g、姜黄20 g、海桐皮20 g、僵蚕15 g、土茯苓20 g、白鲜皮20 g、赤小豆20 g、汉防己15 g、秦艽15 g、伸筋草15 g、川牛膝15 g、赤芍15 g、地龙15 g、白花蛇舌草30 g、生甘草6 g,1日1剂。1周见效,行走活动便利,痛势显减,下肢肿消。效不更方,继续调治月余痹痛缓解。

     按 《类证治裁·痹症》:“诸痹……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本例是痹病后期的严重证候,以其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关节僵硬、变形,疼痛遍及全身多个关节,故诊为尪痹,属“顽痹”范畴。其病机由风寒湿热等邪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湿聚成痰,血滞为瘀,痰瘀互阻经络关节。同时,由于邪伤正气,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痰瘀阻痹与正气亏虚并存。吴老师主张,临床应注意分清标本虚实的主次予以兼治。痛剧时以治标为主,但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故以活血化瘀为主,适佐化痰渗湿之品,兼以扶正。另外,痰瘀痼结深伏,尚需配用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以搜剔祛邪、通络止痛以增疗效。痛缓则进一步结合扶正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12-22 20:27 , Processed in 0.0572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