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3|回复: 7

历代本草药性汇解116种11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发表于 2011-7-3 19: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草汇言】

《本草拾遗》:味酸。主上气咳嗽,奔豚鬼疰,惊痫邪气。

《药性论》:君。出波斯国,味苦,辛。能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治冷滑下痢不禁。虚羸方曰,熬末,以羊子肝薄切,用末逐片糁瓦上焙干为末,入干姜末,饭为丸,日二服五十丸。又方:炮附子,末干姜,厚朴,陈橘皮等分为丸,日二服四十丸。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

《药类法象》:气温,味辛。

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无毒。

入手足太阴经、阳明经、太阳经、足少阴经。

《象》云: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劳虚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本草》云: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利,腹中虚痛,下气。

《液》云: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

《本草衍义补遗》:安胎、止痛,行气故也。《日华子》云:治一切气,霍乱,心腹痛。又云:止休息痢,其名缩砂蜜也。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脾胃气结滞不散。主虚劳冷泻,心腹痛,下气消食。

《本草纲目》:韩愗《医通》云: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又云: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如天地以土为冲和之气。故补肾药用同地黄丸蒸,取其达下之者也。又化骨,食草木药及方士炼三黄皆用之,不知其性何以能制此物也?

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

《本草经疏》:缩砂蜜禀天地阳和之气以生,故其味辛,其气温,其性无毒。入足太阴、阳明、少阴、厥阴,亦入手太阴、阳明、厥阴。可升可降,降多于升,阳也。辛能散,又能润,温能和畅通达。虚劳冷泻,脾肾不足也。宿食不消,脾胃俱虚也。赤白滞下,胃与大肠因虚而湿热与积滞客之所成也。辛以润肾,故使气下行,兼温则脾肾之气皆和,和则冷泻自止,宿食自消,赤白滞下自愈。气下则气得归元,故腹中虚痛自己也。甄权用以止冷气痛,止休息痢,消化水谷,温暖肝肾。陈藏器用以主上气奔豚,鬼疰邪气。鬼疰必由于脾肾两虚,阴阳乏绝故也。日华子用以主一切气,转筋霍乱。转筋霍乱必由脾胃为邪所干,胃气壅滞闭塞而成。杨氏用以止痛安胎。气结则作痛,气逆则胎不安。洁古用以治脾胃气结滞不散,皆下气散结,温中和胃,入脾、入肾、入肝、入命门、入大肠之故耳。

简误:缩砂蜜,气味辛温,阳药也。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逆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简别,难以概用。误则有损无益,勿易视也。本非肺经药,今亦有用之于咳逆者,通指寒邪郁肺,气不得舒,以致咳逆之证,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无毒。与益智子、人参为使入脾,与白檀香、豆蔻为使入肺,黄柏茯苓为使入膀胱肾,赤白石脂为使入大小肠,除霍乱,止恶心。却腹痛安胎,温脾胃下气。治虚劳冷泻并宿食不消,止赤白泄痢及休息痢证。总因通行结滞,服之悉应如神。起酒味甚香,调食馔亦妙。

《本草乘雅》:升出降入,靡不合宜,宁独对待阴凝,开发上焦,宣五谷味,苏胃醒脾而已。即虚可补,胎可安,崩可填,惊可镇,痫可定,滑可涩,脱可收,渗可弥,奔豚可下;及秋不能人外而内,冬不能自上而下;与命门火衰,不能纳气归元者,亦可使之从降从入矣。并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及春不能自下而上,夏不能从而外者,亦可使之从升从出矣。乃若解毒散滞,伸筋舒郁,化痞却痛,彻饮调中,开噎膈,摄吐逆,此正开发上焦,宜五谷味,苏胃醒脾之功力也。毋仅瞻其升出,失却其降入,顾名思义,俯循垂象,则得之矣。

《药性解》:砂仁,味辛,性温,无毒,入脾、胃、肺、大小肠、膀胱、肾七经。主虚寒泻痢、宿食不消、腹痛心疼、咳嗽胀满、奔豚、霍乱转筋,祛冷逐痰,安胎止吐,下气化酒食。

按:砂仁为行散之剂,故入脾胃诸经。性温而不伤于热,行气而不伤于克,太阴经要剂也,宜常用之。

《药鉴》:气温,味辛,无毒。佐黄芩,为安胎之妙剂也。治一切霍乱吐泻,心腹绞痛,正以温辛能上疼行气故耳。又于止痢药中用之,亦取此意。以益智、人参为使则入脾,以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以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膀胱、肾,以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虽然,其性温辛,用之者以热攻热,乃所以为顺治也。经曰:热因热用。此之谓也。东垣谓化酒食之剂,何哉?盖惟温辛行气,则气行而酒食亦为之运化矣。

《景岳全书》:味辛微苦,气温。和脾行气,消食逐寒,除霍乱,止恶心,消胀满,安气滞之胎,却腹痛,治脏寒之泻,止小便泄痢。快胸膈开痰,平气逆咳嗽,口齿浮热,止女子崩中,鬼气奔豚。欲其温暖,须用炒研。入肺肾膀胱,各随使引。亦善消化铜铁骨哽。

《本草备要》:即缩砂密,宣,行气调中。

辛温香窜。补肺益肾,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治腹痛痞胀,痞滞,有伤寒下早,里虚邪入而痞者,有食壅痰塞而痞者,有脾虚气弱而痞者,须分虚实治之,不宜专用利气药,恐变为臌胀。臌胀内胀而外有形,痞胀惟觉痞闷而已,皆太阴为病也。噎隔呕吐,上气咳嗽,赤白泻利,湿热积滞,客于大肠,砂仁亦入大、小肠经。霍乱转筋,奔豚崩带。祛痰逐冷,消食醒酒,止痛安胎,气行则痛止,气顺则胎安。散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鲠。王好古曰:得檀香、豆蔻入肺;得人参、益智入脾;得黄柏、茯苓入肾;得赤石脂入大小肠。《医通》曰:辛能润肾燥,引诸药归宿丹田,地黄用之拌蒸,亦取其能达下也。《经疏》曰:肾虚气不归元,用为向导,殆胜桂、附热药为害。

《本经逢原》:缩砂属土,醒脾调胃,为脾、胃、肺、肾、大、小肠、膀胱七经之气药。能引诸药归宿丹田,治脾虚泄泻,宿食不消,泻利白沫,腹中虚痛,寒饮胀痞,噎膈呕吐,和中行气,止痛安胎,用之悉效。同熟地、茯苓,纳气归肾;同檀香、豆蔻,下气安肺;得陈皮、白术,和气益脾。惟新产妇忌之,恐气骤行动血也。今人治血痢,亦多用之。若积欲尽时,良非所宜。又血虚火炎咳嗽禁用,妊妇气滞者宜服。若气虚者多服,反耗其气,多致难产。南人性喜条畅,食品每多用之;北人性喜潜藏,药中亦罕用者。

《本草求真》:[批]温脾暖胃快滞。

缩砂专入脾、胃,兼入肺、肾、大小肠、膀胱。辛温而涩,故书号为醒脾调胃要药。然亦兼入肺、肾、大小肠、膀胱,是以同檀香、白豆蔻则能入肺;同人参、益智则能入脾;同黄柏、茯苓则能入肾;同赤石脂则能入大、小肠。其言醒脾调胃,快气调中,则于腹痛痞胀有功。痛有喜按拒之别,若使痛喜手按,多属脾胃虚寒,治须用此,否则切禁。痞有因寒、因热、因暑、因湿、因痰、因气、因血、因食之别,亦须审其兼症兼脉以求,不可尽以砂仁为治也。入大肠则于赤白泻痢有效,入肺则于咳嗽上气克理。泻痢由于寒湿者宜用,热湿者勿用。至云止痛安胎,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亦是中和气顺之意。胎挟寒滞者始宜,热属虚浮者方用。若因实热而云胎气不和,水衰而见咽喉口齿燥结者服之,岂能是乎。故虚实二字,不可不细辨而详察耳。

《得配本草》:得诃子、鳖甲、白芜荑良。吴茱萸、青皮为使,入肝;白豆蔻、檀香为使,入肺;人参、益智仁为使,入脾;黄柏、茯苓为使,入肾;赤白石脂为使,入大小肠。

辛,温。入手足太阴、阳明、足少阴经气分。醒脾胃,通行结滞,引诸药,归宿丹田。消食安胎,除腥秽,祛寒痰,治呕吐泻痢,胀痞腹痛,霍乱转筋,奔豚骨哽。

配土狗一个等分,研和酒服,治遍身肿满,阴器亦肿;配熟附子、干姜、厚朴、陈皮,治冷滑下痢不禁;配豆蔻、黄芪,入肺。

安胎,带壳炒熟研用;阴虚者,宜盐水浸透炒黑用;理肾气,熟地汁拌蒸用;痰膈胀满,萝卜汁浸透焙燥用。
孕妇气虚,血热胎动,肺热咳嗽,气虚肿满,四者禁用。

《本经疏证》:或曰详观缩沙蜜益智子形象气味,不过与诸豆蔻等致用土金已耳。而核本草主治,若一能宣火之用于水,一能摄水之气于火,其义何居?曰以形象言,则二物皆挺发高大,而一则系实于根,一则别系低枝,花实皆蓄缩于下,是其导气使归,不与诸豆蔻之导气以行者同,此其一也;以气味言,则气之香者属土,天地间水火无土不能相入,味之辛者属金,间水火无金不能互交,导之行者升降自由金木,导之归者往返自随水火,是其交通阴阳,不与诸豆蔻之分理阴阳者同,此又其一也。然二物各有亲切著里之理,在缩沙蜜则皮黄赤而核微黑,味兼酸且咸也,是火土之效用却固护夫水,辛通之循职却归根于水,故曰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利,腹中虚痛下气,皆火土之气隔碍不能下交于水,而水无防范恣性横流之候也。在益智子则皮黑核白味兼微苦也,是水之卫乎外,能致火之敛于内,苦降之循其职,能致水遂滋火而火明,故曰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皆水气不敛,不能上交于火,而火萎馁不能自持之候也。以大致而言,则诸豆蔻主通,二物主摄;就二物而言,则缩沙蜜主降,益智子主升,然缩沙蜜之降,乃去其有形以归无形,益智子之升,乃致其有形以禀无形,而其归根复命之元,实亦与诸豆蔻等为恃其辛凉收肃之力。盖南国气候,冬月类无退藏严密之令,而夏月之发越,多书酷暑而夜即凉爽,是诸物之毓秀于是者,皆发中寓敛,与中土之发者自发,敛者自敛,又不同也。

《本草新编》:味辛、苦,气温,无毒。入脾、肺、膀胱、大小肠、止哕定吐,除霍乱,止恶心,安腹痛,温脾胃,治虚劳冷泻,消宿食,止休息痢,安胎颇良,但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用之补虚丸绝佳,能辅诸补药,行气血于不滞也。

或问砂仁消食之药,入之补虚之中,似乎不宜,何以绝佳?不知补药味重,非佐之消食之药,未免过于滋益,反恐难于开胃。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易也。

或问砂仁香能入脾,辛能润肾,虚气不归元,非用此为向导不济,殆胜桂、附热毒之害多矣。曰:此不知砂仁者也。砂仁止入脾,而不入肾,引补肾药入于脾中则可,谓诸补药,必借砂仁引其由脾以入肾则不可也。《神农本草》并未言其入肾,不过说主虚劳冷泻耳。夫冷泻有专属于脾者,何谓脾寒俱是肾寒乎。

《本草分经》:辛、温,香燥。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消食醒酒。治痞胀,散浮热。得檀香、豆蔻入肺;得人参、益智入脾;得黄柏、茯苓入肾;得白石脂、赤石脂入大、小肠。能润肾燥,引诸药归宿丹田。肾虚气不归元,用为向导,最为稳妥。

【现代药理研究】

1.砂仁能明显地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与消炎痛对戊巴比妥钠所致的中枢抑制有明显协同作用。

2.砂仁有抗应激性溃疡的作用;砂仁水提液可加强离体回肠管的节律性运动,使其收缩幅度增大;砂仁还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3.砂仁混悬液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4.砂仁有明显抑制抗体形成细胞的作用。

5.砂仁水提液能增加大、小鼠的肝脏系数。

6.砂仁具镇痛作用。其所含皂甙具有杀灭钉螺、蚊、蛆的作用;其挥发油中所含龙脑可镇痉、驱虫,挥发油中所含樟脑可升压。砂仁中的芸樟醇油杀菌作用。

商陆(《本经》)

商陆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主产于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原植物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于庭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生长。味苦,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下利水、消肿散结。临床用名商陆、商陆根。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

《名医别录》:味酸,有毒。主治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藏,散水气。

《药性论》:使,忌犬肉,味甘,有大毒。能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薄切醋熬,喉肿处外薄之,差。

《开宝本草》:味辛、酸,平,有毒。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

《药性赋》:味酸、辛,平,有毒。降也,阳中阴也。其味酸辛,其形类人;其用疗水,其效如神。

《汤液本草》:气平,味辛酸,有毒。

《本草》云:主水胀满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治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如人形者有神。《珍》云:辛酸同用,导肿气。

《本草纲目》:商陆苦寒,沉也,降也,阴也。其性下行,专于行水;与大戟、甘遂、盖异性而同功,胃气虚弱者不可用。方家治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则肿消。又治湿水,以指画肉上,随散不成文者。又用白商陆,香附子炒干,出火毒以酒浸一夜,日干为末,每服三钱,米饮下。

《本草蒙筌》:味辛、甘、酸,气温。有毒。花赤者根赤相同,花白者根白无异。白根入药剂,专利水对证可煎;赤根见鬼神,其有毒贴肿堪用。倘卤莽误服,必痢血丧身。

谟按:白根治水,方载多般。或取根杂鲤鱼熬汤,或咀粒搀粟米煮粥,或捣生汁调酒,或和诸药为丸。空心服之,并可获效。赤根贴肿,方亦不同。喉痹窒塞不通,醋熬敷外肿处。石痈坚如石者,捣擦取软成脓。如或捣烂加盐,总敷无名肿毒。古赞云:其味酸辛,其形类人,疗水贴肿,其效如神。斯言尽之矣。

《本草乘雅》:金音曰商,从外知内,以内知外也。高平曰陆,四时日月所行之路也。盖天有四陆,人有四街,营卫血气所行之道也。故主水停为肿,气痹为疝,为瘕,失其誉陆之唯内无外;更假火力,熨除痈肿之唯外无内也。若杀鬼精物,以金气遒劲,凋落非其类尔。

《药性解》:商陆,味酸辛,性寒,有毒,入脾、膀胱、小肠三经。主水胀蛊毒、疝瘕痈肿恶疮,堕胎孕。

按:商陆专主逐水,与大戟相似,夫水之为病,由于膀胱、小肠不利,而脾家以所深恶也,故咸入之。有赤白二种,白者可服;赤者有毒,堪用贴肿,误服杀人。

《本草备要》:大通行水。

苦寒有毒,诸家辛酸,时珍苦寒。沉阴下行,与大戟、甘遂同功。疗水肿胀满,肿属脾,胀属肝。肿则阳气犹行,如单胀而不肿者名蛊胀,为木横克土,难治。肿胀朝宽暮急为血虚;暮宽朝急为气虚;朝暮俱急为气血两虚。肿胀由心腹而散四肢者吉,由四肢而入心腹者危。国自下而上女自上而下,皆难治。瘕疝痈肿,喉痹不通,薄切醋炒,涂喉中良。湿热之病。泻蛊毒,敷恶疮,堕胎孕。

《本经逢原》:商陆苦寒伤脾,其性下行利水,《本经》专主水肿、疝瘕等疾,与大戟、甘遂异性同功。胃气虚弱者不可用。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肿消。或以大蒜同白商陆煮汁服,亦治肿疾。仲景治大病后腰以下肿,牡蛎泽泻散用之,以其病后不堪受邪,故用急追以散之也。然水肿因脾虚者,若误用之,一时虽效,未几再发,决不可救。

《本草崇原》:商陆禀金土之气化,故气味辛平,以根花白者为良。主治水肿者,辛走气,土胜水,气化则水行,水散则肿消也。治疝瘕者,疝瘕乃厥阴肝木之病,而金能平之也。痹熨,犹言熨痹,肌腠闭痹。商陆熨而治之,火温土也。除痈肿者,金主攻利也。杀鬼精物者,金主肃杀也。

《本草求真》:[批]大通水道,下行。

商陆专入脾。辛酸苦寒有毒,功专入脾行水,其性下行最峻,有排山倒海之势,功与大戟、芫花、甘遂相同。故凡水肿水胀,疝瘕痈肿,喉痹不通,湿热蛊毒恶疮等症,服此即能见效。喻嘉言曰:从来肿胀,遍身头面俱肿者,尚易治,若单腹胀,则难治。遍身俱肿胀者,五脏六腑各有见症,故泻肝、泻脾、泻膀胱、大小肠,间有取效之时。单单腹胀久窒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有之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安敢用乎。明乎此,则有培养一法,补元气是也;则有招纳一法,宣布五阳是也;则有解散一法,开鬼门、洁净府是也。凡肿伤脾则脐必突,伤肾则足底必平,伤肺则背肩耸,伤肝则唇黑皮肿,伤心则缺盆必平,及咳嗽失音。凡肿先起于腹,后散四肢者,可治;先起四肢,后归于腹者,必死,如仲景牡蛎泽泻散之用商陆,以治大病后腰以下肿,用此急追以散之也。若脾虚水肿,因服轻剂未愈,遂用苦劣有毒纯阴之药迅迫,效虽稍见,未几即发,决不可救。
《得配本草》:得大蒜良。忌犬肉。

苦、辛,冷。有毒。入足太阴,兼足太阳经气分。行水气。直达下焦。

配麝香,捣贴脐上,利小便,消水肿。误服消后复作,不可救药。

商陆、大戟、甘遂、萹蓄、芫花、荛花、狼毒等味,下气除水极有神效,而其大伤元气,正非小可。宜用外敷脐腹,加麝香、牙皂,引药气以入内,使水气从二便而出,乃为无害即不然,必须制透,佐补气药,庶几真气不尽绝也。

《本经疏证》:商陆春生苗,夏秋开花,八九月乃采其根本,本经用以主水肿疝瘕痹熨除痈肿,岂非取其导阳入阴,归于阴中气分以散结消肿耶?即别录所谓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夫亦自胸而腹,遂并见其由心肺而及肝肾,方得谓之直疏。夫水阴也,肾纳五脏之阴者也。直疏五脏气以归肾,令水气散,以肾能聚水生病,则使水或留或行,宜消宜散,不为病者亦惟肾耳。虽然,检古方书有治石水之槟榔散,及治阳水之疏凿饮子,均用商陆,岂不嫌其漫无别择乎?不知两者之用商陆,所谓急则治标之义,皆取其导阳气以化阴邪,疏阴邪以导阳气耳。盖阳水之本由于阴虚,阳不能化,而标病之甚者乃阴邪也。阴水之本由于阳虚,阴不能化而标病之甚者亦阴邪也。同是阴邪为之标,舍气实能食之时不因其小大不利,以取其水而救其标,乃漫云治本,逡巡畏缩,缓不及事,直待正气尽化为水,驯至不治,则所谓羊已亡而计补牢,果何益之有欤?即其敷贴石痈,(坚硬不作脓者张文仲方商陆根捣擦燥则易取软为度亦治湿漏诸疖)腹中暴癥,(有物如石痛刺号呼不治百日死千金方多取商陆根捣汁或蒸之以布藉腹上安药勿覆久节易昼夜勿息)痃癖如石(在胁下坚硬圣惠方取生商陆根汁一升杏仁一两浸去皮捣如泥以商陆汁绞杏泥火煎如饧每服枣许空腹热酒服以利下恶物为度),胥能散之。就其能散成形之物于阴分,则其疏五脏之气而散阴结者,固可不言喻矣,即本经所谓治疝瘕痹,及熨除痈肿者,不又可于此见之耶?

李濒湖谓商陆沉降而阴,其性下行,专于治水,与大戟甘遂异性同功也。夫所贵于治本经者为能审名辨物,知其各有所宜耳。若商陆之功,不过与大戟甘遂埒,则用大戟甘遂已耳,又何取于商陆哉?夫大戟甘遂味苦,商陆味辛,苦者取其降,辛者取其通,降者能行逆折横流之水;通者能行壅淤停畜之水,取义既殊,功用遂别,岂得以此况彼也?仲景书中十枣汤用大戟甘遂,大陷胸汤、甘遂半夏汤、大黄甘遂汤,均用甘遂,不用大戟,则甘遂之与大戟,固自有异矣。独于大病差后,腰已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中,偏取商陆谓非商陆有异于大戟甘遂乎?商陆不用赤花赤根,独有取于白花白根者。盖以其色之白恰配其味之辛,以为攻坚破顽之用,下病者上取,上病者下取,牡蛎泽泻散治腰以下水气不行,必先使商陆葶苈从肺及肾开其来源之壅,而后牡蛎海藻之软坚,蜀漆泽泻之开泄,方能得力。用栝楼根者,恐行水之气过驶,有伤上焦之阴,仍使之从脾吸阴还归于上,与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者不殊也。是故商陆之功,在决壅导塞,不在行水疏利,明乎此则不与他行水之物同混指矣。

《本草分经》:苦,寒。沉阴下行,与大戟、甘遂同功。疗水肿胀满、蛊毒恶疮。

【现代药理研究】

1.商陆有利尿作用。商陆提取液灌注蟾蜍肾或直接滴入蛙肾脏,能使尿量增加。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血管运动中枢,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及肾脏血液循环加速的结果。

2.商陆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其祛痰有效成分是商陆酸和商陆甲酯。

3.商陆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商陆煎剂、酊剂对肺炎双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流感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商陆乙醇提取物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杆菌(37Rv菌株)的生长。1∶4商陆水煎剂在体外对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致病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从商陆种子中得到的抗病毒蛋白,能抑制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中蛋白质合成。

4.商陆有抗肿瘤作用。

5.商陆有降压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γ-氨基丁酸和组胺。

6.商陆有杀精作用。

7.商陆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商陆多糖-1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表现为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明显升高,说明其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商陆多糖-1能刺激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表现为3H-TdR掺入增加,还能诱导小鼠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商陆总皂甙能拮抗羟基脲致虚小鼠3H-TdR掺入率降低反应,使3H-TdR掺入率明显升高,接近正常水平,提示商陆总皂甙和商陆多糖-1均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8.商陆100%煎剂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

9.商陆中含有一种糖蛋白成分,有抗烟花叶病毒的作用。

10.垂序商陆还有催吐、致泻作用,其提取液还具有血球凝集素、白血球凝集素及有丝分裂素的作用。

升麻(《本经》)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均系野生。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四川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林缘或草地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涝忌旱,以酸性或中型腐殖质土最宜生长。味辛,微甘,性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临床用名有升麻、蜜炙升麻、升麻炭。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无毒。主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药性论》:主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蛪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主百邪鬼魅。

《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并鬼附啼泣,游风肿毒,口气甘蛪。

《开宝本草》:味甘、苦,平、微寒,无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药类法象》:此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行经药也。若补其脾胃,非此药为引用、行其本经不能补。若得葱白、香白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阴。非此四经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经伤风之的药也。

《药性赋》:其用有四:引葱白散手阳明之风邪,引石膏止足阳明之齿痛,引诸药游行四经,升阳气于至阴之下,因名之曰升麻。

《汤液本草》:气平,味苦甘。微苦微寒,味薄气厚,阳中之阴也,无毒。阳明经本经药,亦走手阳明经、太阴经。

《象》云: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经伤风之的药也。去黑皮及腐烂者用。若补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若得葱白、白芷之类,亦能走手、足阳明、太阴。

《心》云:发散本经风邪,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气上行。

《珍》云:脾痹非此不能除。

《本草》云: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

东垣云:升麻入足阳明,若初病太阳证便服升麻、葛根,发出阳明经汗,或失之过,阳明经燥,太阳经不可解,必传阳明矣。投汤不当,非徒无益,而又害之也。

朱氏云:瘀血入里,若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黄汤,乃阳明经圣药也。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远,不同,何以代之?盖以升麻止是引地黄及余药,同入阳明耳。

仲景云:太阳病,若发汗,若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其害不可胜言。又云:太阳兀兀无汗者,葛根汤发之。若兀兀自汗者,表虚也,不宜用此。朱氏用升麻者,以表实无汗也。

《诀》云: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

《本草衍义补遗》:阳中微阴,主脾胃,解肌肉间热,脾痹,非升麻梢不能除。手足阳明伤风引用之的药及发解本经风邪。若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气上行不可缺也。《本草》云:治肺痿咳唾脓血。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
洁古云:升麻乃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行经药也。若补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若得白芷、葱白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阴。非此四经,不可用也。能解肌肉间热,此手足阳明伤风引用之药也。《主治秘诀》云:气温味辛,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有四:手足阳明引经一,升阳气于至阴之下二,阳明经分头痛三,去风邪在皮肤及至高之上四也。治脾瘅,非升麻梢不能除。

《本草纲目》:升麻,柴胡,引生发之气上行。同葛根,能发阳明汗。

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素弱,元气虚馁,乃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升麻葛根汤,乃发散阳明风寒药。余每用治阳气郁遏及元气下陷诸病,时行赤眼,每有殊效。神而明之,方可拘泥乎?一人素饮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无姜、蒜,不能一啜。至夏酷暑,又多饮水,兼怀怫郁。因病右腰一点胀痛,牵引右胁,上至胸口,则必欲卧。发则大便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小便长而数,或吞酸,或吐水,或作泻,或阳痿,或厥逆,或得酒少止,或得热稍止。但受寒食寒,或劳役或入房,或怒或饥,即时举发。一止则诸证泯然,如无病人,甚则日发数次。服温脾胜湿、滋补消导诸药,皆微止随发。余思之,此乃饥饱劳逸,内伤元气,清阳陷遏,不能上升所致。遂以升麻葛根汤合四君汤,加柴胡、苍术、黄芪,服后仍饮酒一、二杯以助之,其药入,觉清气上行,胸膈爽快,手足和暖,头目精明,神采迅发,诸证如扫。每发一服即止,神验无比。若减升麻、葛根,或不饮酒,则效便迟。大抵人年五十以后,其气消者多,长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禀受弱而有前诸证者,并宜此药治法治之。《素》:阴精所奉其人寿,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匮桂姜甘枣麻辛附子汤所治之气分为寒著于何所耶?然其在内者,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盂,其在外者,曰手足逆冷腹满胁鸣身冷骨疼,其脉在寸口曰迟涩,在跌阳曰微迟,则其寒为与胸腹之津液相搏矣。是病也上则心阳不纾,下则肾阳难达。是故桂枝汤,畅心阳之剂也,麻黄附子细辛汤,鼓肾阳之剂也,二方诸味分数皆与伤寒论无异,惟细辛则多用一两,与小青龙汤同,麻黄较之小青龙汤少用一两,是则其中有故矣。夫补上治下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小青龙汤其治在上,则此汤其治在下可知矣。且肾主分布五液于五脏,寒邪之依津液者,虽在上在下不同,然其本莫不根于肾,细辛本入肾能提散依附津液之邪,安得不重之耶?是证之解也,仲景著其义曰,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又著其状曰,服药后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夫欲其阳回阴戢,诸味所能也,欲其阴阳相得,非细辛不能也,欲其汗出,亦诸味所能也,惟然则联二方而重细辛,非无故矣。咳逆倚息不得卧,服小青龙汤后,多唾,口噪,气从少腹上冲咽胸,面翕热如醉状,小便难,时复冒,于小青龙汤去麻黄芍药干姜半夏细辛,加茯苓治其气冲,服汤已冲气低,反更咳,胸满,则去桂,还用细辛干姜治其咳满,咳满止则当渴,反不渴,且冒而呕,则还用半夏蠲其饮,此亦小青龙加减法也。而其关键实在细辛干姜,盖邪之中人,无所依附,则其去必速,焉有绵延迁变如是哉?惟饮为邪窟宅,邪为饮凶锋,互相勾留,故其治虽至变端叠出,复加杏子,加大黄,麻黄桂枝可不复用,干姜细辛终不可去也。夫小青龙本以咳为主证,以渴为欲解,致渴之物,方中无如干姜者,然干姜能治饮,不能去附饮之邪,附饮之邪不去,纵使饮已消而邪固在,亦终不渴,此则细辛之功,还在干姜之右矣。况口燥冲气面热,恐其阳胜气逆,暂撤二物,随即咳且胸满,是二物者,可不急复用耶?故下文云,细辛干姜为热药,服之应遂渴,乃渴反止,则二物之始终不可去,尚何疑矣。方以加减而用益长,药以出入而指益明,审夫咳与渴之离合,细辛干姜之用遂无误矣。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若其人下有陈寒者,加细辛;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生姜。久寒陈寒一也,上条加细辛已足,下条既有细辛,又加吴茱萸生姜,吴茱萸生姜,岂猛于细辛哉?盖上条之病,在上在外者多,其下但有些微陈寒,加用细辛,引之外达,其寒自随芪术甘草姜枣以透达。若下条其病原在内在下,细辛本不可无,加以素有久寒,非细辛桂枝所能悉解,如吴茱萸是劫散其寒,加生姜是协桂枝甘枣,使病从外出也。是故上条不加细辛,则治法有上无下,不能保风湿去而寒复猖,下条若但恃细辛,则治法有下无中,不能保阳已布而寒仍不达,可见细辛究是治下之剂,能直上直下,不能彻内彻外,是下条有细辛,犹上条有生姜,乃病机形势不能不然,非有猛劣之殊也。故凡凿然谓甘药治某病,不知揣切其病情,联络其形势者,可语一劳永逸耶?其某药治某病,其间犹有如何则可用,如何则不可用,审其不可用,则可用者遂不误矣。如细辛本经主咳逆上气,小青龙汤治咳逆上气之剂也,而曰服汤已渴者,寒去欲解也,则咳逆上气而渴者,细辛不当用矣。又主百节拘挛侯氏黑散,千金三黄汤,治百节拘挛之剂也,而此曰恶寒,彼亦曰恶寒,则百节拘挛而不恶寒者,细辛非所宜矣。又主风湿痹痛,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痹痛之剂也,而曰下有陈寒者加之,则风湿痹痛下无陈寒者,细辛无能为力矣。推而广之,仲景景无治头痛脑动之方,然曰头痛脑动,则头痛脑不动者,细辛其可用耶?总之细辛惟治寒,乃为恰合,恶寒者寒之方猖,口渴者寒之已化,脑动者寒与在上之阳战而阳欲负,下有陈寒,则必恶寒可见矣。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曰寒气厥逆,赤丸主之。二者一温以附子,下以大黄,一温以乌头,利以茯苓半夏;一使其从大便解,一使从小便解,皆以细辛联络其间,不然,则温自温,下自下,利自利,终不能使寒气彻底澄清耳。

于金匮求大利者,有大黄附子汤,于伤寒论求利止者,有乌梅丸,可知细辛能已后阴诸疾矣。至千金治鼻塞耳聋齿痛诸方,用细辛者甚多,至口鼻目病,则几乎无方不用,岂本经所谓明目利九窍者,诚不必别择,尽可用之耶?然即此亦可窥其岩于去取之意矣。观于目病,由劳者,息肉者,有障翳者,有赤白膜肤者,生珠管者,皆不用;眼暗者,泪出者,眦赤者,多用之,则目病用细辛有去取矣。鼻病生息肉者,衄血者,皆不用;鼻塞者,鼻齆者,多用之,则鼻病用细辛有去取矣。口病惟口臭齿痛多用之,耳病惟外治多用之,惟前阴则绝无用者,曾谓九窍不利,于细辛毫无别择哉?素问曰,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细辛虽善治著水之寒,然著于小者能治之,著于川著于海,则非所长矣。前阴者汪润大水之出路,故非细辛所能与也。

《本草新编》:细辛,味大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入手足少阴。止头痛如神,治诸风湿痹,尤益肝、胆之经。肾得之而温。利窍清痰,止迎风泪眼,疗妇人血闭,祛在里之寒邪。口臭齿肿,含漱亦良。但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病增,独用则气尽而命丧。可不慎欤。

或问细辛既能温肾,自是补剂,何故又散气耶?夫细辛,阳药也,升而不沉,虽下而温肾中之火,而非温肾中之水也。火之性炎上,细辛温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

或问细辛散人真气,何以头痛能取效?盖头为太阳之首,清气长而浊气降,则头目清爽。惟浊气升而清气降,则头目沉沉欲痛矣。细辛气清而不浊,故善降浊气而升清气,所以治头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须佐之以补血之药,使气得血而不散也。

《本草分经》:辛、温,性烈。肾经本药,心经引经药。散风寒浮热,温经发汗,能行水气,以润肾燥,专治少阴经头痛。北产者良。

【现代药理研究】

1.细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细辛有解热、抗炎作用,其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家兔有解热作用,并使正常动物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3.细辛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其挥发油对离体蛙心具有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作用,并停搏在舒张期;对豚鼠离体心脏,可使冠脉流量增加;松弛家兔离体主动脉,使离体兔耳灌流量减少;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细辛挥发油还能扩张蟾蜍内脏血管;给麻醉犬、猫静注均能降低血压,但其煎剂对麻醉猫则有升压作用。细辛醇提取液对兔、豚鼠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出现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使犬左室泵功能和心肌收缩力明显改善。

4.细辛对呼吸系统有作用,华细辛醇浸液可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对离体肺灌流量先呈短暂的降低,而后持续增加。细辛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对离体豚鼠气管有显著的松弛作用。

5.细辛有抗菌作用,对各种球菌、杆菌、霉菌及真菌均有抗菌作用。

6.细辛对平滑肌有作用。细辛挥发油对兔的离体子宫、肠管,低浓度使张力先增加后下降,振幅增加,高浓度则呈抑制。对大鼠离体子宫呈抑制作用。

7.细辛有抗氧化作用。

8.另外,华细辛醇浸液有局麻作用,细辛根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过敏作用。

香薷(《名医别录》)

香薷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的地上部分。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江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等地。以江西产量大,品质优,商品习称“江香薷”。原植物野生于草坡或林下,或栽培。一般土壤均可生长。味辛,性微温。归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尿消肿。临床一般生用,名称香薷。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日华子本草》:无毒,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

《开宝本草》:味辛,微温。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本草图经》:藿乱转筋者,单煮服之。

《本草衍义》:治霍乱不可阙也,用之无不效。

《汤液本草》:味辛,微温。

《本草》云:主霍乱腹痛吐下,散水肿。

《本草衍义补遗》:属金与水,而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行而热自下。又云: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为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本草》言:治霍乱不可缺也。
《本草纲目》:主脚气寒热。

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府也。若用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其治水之功,果有奇效。益见古人方皆有至理,但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本草经疏》:香薷,丹溪谓其有金与水,然亦感夏秋之气以生者,故其味辛,其气微温而无毒。可升可降,阳也。入足阳明、太阴,手少阴经。辛散温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散水肿者,除湿利水之功也。孟诜谓其去热风,卒转筋者,煮汁顿服半斤即止。为末,水调服止鼻衄。日华子谓其下气,除烦热,疗呕逆冷气。汪颖谓其夏月煮饮代茶,可无热病。调中温胃。含汁嗽口,去臭气。

简误:香薷性温,不宜热饮,故治乘凉饮冷,寒与暑气相搏激,是阳气为阴邪所遏,以致头疼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则愈。若夫饮食不节,劳役斫丧之人,伤暑热而病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宜从东垣人参白虎汤、清暑益气汤、桂苓甘露饮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然中热不吐泻者,宜人参白虎汤;吐泻者,宜清暑益气汤、桂苓甘露饮。设用香薷,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温,则误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表无所感,而中热为病,何假于此哉?误则损人表气。戒之!戒之!

《本草蒙筌》:味辛,气微温。无毒。主霍乱中家脘绞痛,治伤暑小便涩难。散水肿有彻上彻下之功,肺得之清化行热自下也。去口臭有拨浊回清之妙,脾得之郁火降气不上焉。解热除烦,调中温胃。

《本草乘雅》:世固熟知其功力工于治暑,第未暇诘其能治之因所治之证,谨守水中顿冷饮法,亦未暇诘其饮法之宜忌,失却香薷几多功绩矣。盖暑气汉行曰暑淫,肺金受邪曰金郁;暑淫则胜己所胜之金,金郁则必待己所生之水,为母复所不胜之暑,暑自降心而退舍焉。然则香薷功力,既属解释肺金之助品,宜乎全具区别水大之体用者也。是故别水之体,区水之用,其功独著。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顾精气之不游不溢,水道之不通不调,亦令金受其郁,则郁金之因,不独暑气而已。香薷功力,亦不独仅逆暑气而已。即游溢精气,通调水道,亦即所以苏金之郁,设舍游溢其精气,上输于肺,亦无徭通调其水道,下输于膀胱。香薷功力,又属精气之助品矣。经云:金郁则泄之。疏云:解表利小水也。顾玄府闭,则表气拒,幽门阖,则膀胱癃。亦令金受其郁,即开提玄府,启辟幽门,亦即所以苏金之郁。设舍开提其玄府,亦无徭启辟其幽门。香薷功力,又属玄府之助品矣。经云: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顾营洋脉中,耻弛脉外,阳失卫固,阴亡起亟,亦令金受其郁。即整营于脉中,肃卫于脉外,固阳之守,起阴之使,亦即所以苏金之郁。设舍高源之藏真,营卫阴阳,亦无徭将行其形藏。香薷功力,又属藏具之助品矣。至于肺主气,气壅亦令金郁;肺窍鼻,鼻窒亦令金郁;肺为开,开折亦令金郁;肺司声,声嘶声瘖,亦令金郁;肺通朝使,朝使废,亦令金郁;肺行呼吸,呼吸贲,呼吸弛,亦令金郁;肺华皮毛,毛落皮聚,亦令金郁。乃若悲伤肺,忧愁亦伤肺;魄失奠安亦伤肺,形寒饮冷亦伤肺,治节不变生种种金郁之证。咸可苏之,苏之即所以泄之。经言金郁则泄之,泄之之义,又不独疏言解表利小水而已矣。别录主治霍乱,霍乱者,阴阳舛错,固属藏真失于将行,第水谷不泌,亦失于区别。率尔吐下,宁非土郁乎;土郁则夺之,香薷功力,又工于夺土之郁矣。即治五水暴聚成肿,固属精气失于游溢转输,第水以润为体,溉为用,聚则具体无用,宁非水郁乎。水郁则折之,香薷功力,原工于折水之郁。今更昭然显著矣。谛观致病霍乱五水之因,又宁独暑气为本,本风亦可,本寒亦可,本湿亦可,本虚亦可,本实亦可,本营卫不调亦可,本饮食失节亦可。香薷功力,不独仅逆暑气,亦昭然显著矣。简易方主四时伤寒不正之气,斯足徵矣。即局方香薷饮,陈列因证,治暑月卧湿当风,生冷不禁,以致真邪相干,遂成吐逆,或发热头痛体痛,或心腹痛,或转筋干呕,或四肢逆冷,烦闷烦死者,佐以扁豆、厚朴,剉末作散,以酒以水,煮之成饮,更足徵矣。设仅逆暑气,大明亦胡以主疗呕逆冷气,而反从治其本寒,与标阴之因证者乎。濒湖夏月之用香薷,犹若冬月之用麻黄,又足徵矣。肘后方治舌上出血如钻孔。圣惠方治鼻中衄血不止。外台秘要方治吐血如涌泉。永类钤方治小儿发迟,发即血之余也。诵此四方,则知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之机彀矣。局方煎之以酒以水,水中顿冷饮,胡洽居士水熬作圆,深帅方耳汁炼膏,简易方捣筛成末,酒调热服取汗,此各因其势而利导之。又宁独水中顿冷饮,反佐以取之之一法乎。更观古人称香薷曰膳膏,则得之矣。

《药性解》:香薷,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下气,除烦热,定霍乱,止呕吐,疗腹痛,散水肿,调中温胃,最解暑气。

按:香藿性温,其除热解暑之功何若是其著也?不知炎威酷暑,则脏腑伏阴,胸腹有凝结之忧,而皮肤多蒸热之气,得香薷之辛以散之、温以行之,而伤暑之证,从兹远矣。热服令人泄泻,久服耗人真气。江右梗石生者良。土香薷苗软,但能解暑,其他无效。

《药鉴》:气微温,味辛,无毒。属金与水。有彻上彻下之功,治水肿,利小便甚捷,肺得之则化源清。何也?行热知下也。有拨浊回清之妙,去口臭,解烦热最佳,脾得之则郁火散。何也?降气不上也。惟其温也,似助火烁金,然辛重于温,故能益精治水,使火不得以烁金也。

《景岳全书》:味苦辛,气寒。气轻,能升能降。散暑热霍乱,中脘绞痛,小便涩难,清肺热,降胃火,除躁烦,解郁滞。为末水服,可止鼻衄。煮汁顿饮,可除风热转筋,去口。湿热水肿者可消,中寒阴脏者须避之。

《本草备要》:宣通,利湿,清暑。

辛散皮肤之蒸,温解心腹之凝结。属金水而主肺,为清暑之主药。肺气清,则小便行而热降。暑必兼湿,治暑必兼利湿。若无湿,但为干热,非暑也。治呕逆水肿,熬膏服,小便利则消。脚气口气。煎汤含敷。单服治霍乱转筋。时珍曰: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反中入内,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吐泻霍乱,宜用之,以发越阳气,散邪和脾则愈。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伤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出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内伤之证,宜用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是重虚其表,而济之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宜多服。今人谓能解暑,概用代茶,误矣。李士材曰:香薷为夏月发汗之药,其性温热,只宜于中暑之人。若中热者误服之,反成大害,世所未知。按洁古云:中暑为阴证、为不足,中热为阳证、为有余。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故中暑宜温散,中热宜清凉。

《本经逢原》:香薷辛温,先升后降,故热服能发散暑邪,冷饮则解热利小便,治水甚捷。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气遏,遂病发热,恶寒头痛,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发热大渴,烦渴喘促者,乃劳倦内伤之证,必用清暑益气。如大热大渴,又宜人参白虎之类,以泻火益元。更有汗出如雨,吐泻脱元,四肢清冷,脉微欲脱者,又须大顺浆水散等方救之。若用香薷饮,是重虚其表,顷刻脱亡矣。今人不知,概用澄冷代茶。若元气虚人服之,往往致病。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岂可漫用!《深师》香薷丸,治通身水肿,以香薷熬膏,丸白术末,日三夜一服,米饮下之效。

《本草求真》:香薷专入脾、胃、心。气味香窜,似属性温,并非沉寒。然香气既除,凉气即生,所以菀蒸湿热,得此则上下通达,而无郁滞之患。搏结之阳邪,得此则烦热顿解,而无固结之弊矣。是以用为清热利水要剂。然必审属阳脏,其症果属阳结,而无亏弱之症者,气亏血弱。用此差为得宜。若使禀赋素亏,饮食不节,其症有似燥渴而见吐泻不止者,用此等于代茶,宁无误乎。时珍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散为首药,然暑有乘凉饮冷,致阳气为阴邪所遏,遂病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或吐或泻,或霍乱者,宜用此药以发越阳气,散水和脾。若饮食不节,劳役作丧之人伤暑,大热大渴,汗泄如雨,烦躁喘促,或泻或吐者,乃劳倦内伤之症,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之类以泻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之药,是重虚其表而又济之以热矣。盖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气虚者尤不可多服。而今人不知暑伤元气,不拘有病无病,概用代茶,谓能辟暑,真痴人说梦也。今人但知暑即是热,热即是暑,暑为阴症,热为阳症。经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故中暑宜温散,中热宜清凉。暑热混为一气,而不知暑属何形,热属何象;暑阴热阳。暑何因是而名,热何因是而号;暑何因何体气而至,体阴召暑,热何因何体气而召,体阳召热。暑何用于香薷不宜,气虚伤暑,再加香薷散气,是益虚矣。热何用于香薷则效。热因邪郁,散邪而热自除。
《得配本草》:辛,温。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分。发散暑邪,通利小便。治霍乱转筋,胸腹绞痛,呕逆泄泻,遍身水肿,脚气寒热,口中臭气。

配厚朴,治阴暑;配白术,治水肿。

陈者良。宜冷饮,若热服令人吐泻。

火盛气虚,寒中阴脏,阴虚有热者,禁用。

夏日之香薷,如冬月之麻黄,散寒邪使阳气得升也。阳气为阴寒所遏,一切吐泻等症,从此峰起,所谓阴暑也。若暑热淫于五内,症必大热大渴,气喘汗泄,吐泻不止,元气消耗,所谓阳暑也,非白虎、清暑益气等汤不可。倘用香薷散其真气,助其燥热,未有不误者矣。

《本经疏证》:霍乱系水之溃决,水肿系水之停涨,通塞迥殊,状候绝异,乃一物并可治之,则两病本有联合之理。千金方以两病并隶于三焦,良以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水道不通,汪洋无制,若啮土而颓,则为霍乱,若充廓而停,则为水肿,原理之常,无甚异也。特香薷一物能兼治二者,则应究其所以焉。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则似水道之行,行由脾肺膀胱,绝无与于三焦者,不知其游溢散精,通调下输,皆三焦为之也。何以故?营卫生会篇曰,上停出于胃上口,并咽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还至阳明,是非其输脾之道乎?又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是非其归肺之道乎?又曰,下焦者,别迴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是非其下输膀胱之道乎?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者,即五癃津液别篇所谓天暑衣厚为汗,天寒衣薄为溺与气是也,则三焦者讵非导水之江河耶?夫三焦属少阳,少阳为相火,故其决啮为病,停蓄成灾。厥由有二,一者阴霪,一者暖涨,阴霪者火衰不能激水,暖涨者火盛反致水溢。香薷则治暖涨者也,夫暖涨不似夏月之沟浍皆盈乎,而复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苟无日以暖之,风以荡之,其为决啮匪难为停蓄则固然也。独香薷者,偏以四月感相火而生,历届湿土燥金以畅茂条达,至寒水得令乃告成功,一似乎输脾归肺导入膀胱之旨,直截了当,不假炫饰,而其味辛气微温,即具天暑衣厚为汗天寒衣薄为溺与气于其中,三焦运化既通,停蓄且不能,则又何从决啮耶?世人于香薷类以为发汗,或以为利水,究竟问其于何发汗于何利水,则亦终是渺茫,知别录于霍乱证下下腹痛两字,即是利水之端,于水肿证上冠一散字,即是发汗之旨。试思仲景辨论霍乱最详,何以独无腹痛。外台秘要列水肿之用香薷者,曰水病洪肿气胀,曰风水暴水气水,曰卒肿满,身面皆洪大,则可知其浮于外而不得者,则能为之汗,阴于下而不行者,则能为之利。是其治之,为行火土中化,乃目为夏月麻黄,夫麻黄虽能治水,然实行金水中化者,无从混称乱指也。

《本草新编》:香薷,味辛,气微温,无毒。入脾、胃、心、肺四经。主霍乱,中脘绞痛,治伤暑如神,通小便,散水肿,去口臭,解热除烦,调中温胃,有彻上彻下之功,拨乱反正之妙,能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也。但宜冷饮,而不可热饮,宜少用,不可大用。少用,助气以祛邪;大用,乃助邪以耗气;冷饮,乃顺邪解暑;热饮,乃拒邪以格热。此又用香薷者所宜知也。

或问香薷解暑,宜有暑气,尽可解之,何以有解有不解也?岂多用之故,抑热饮之故耶?夫香薷热饮、多用,固难见效,然又有冷饮、少用又不效者。盖香薷止能散暑气之邪,不能助正气之乏也。正气虚,而后暑邪中,祛暑不补正气,焉能效耶。故香薷饮,宜多加参、术为妙矣。

或疑香薷祛暑,必须补正气,然有补正气以祛暑,而暑邪愈炽者,岂香薷不可用乎?抑正气不可补乎?曰:扶正祛邪,王道也;单祛邪不补正,霸道也。补正多于祛邪,王道之纯也;祛邪多于补正,霸道之谲也。补正不敢祛邪,学王道误者也;祛邪又敢于泻正,学霸道之忍者。以上六者,皆能去暑。今谓补正气以祛暑气,是王霸兼施之道也,焉有暑气之不解,反谓暑邪愈炽,疑于正气之不可补哉。香薷用于补正之中,正千古不易之论也。

或问香薷用于补正之中,毕竟宜多宜少?曰:香薷解暑,感冒症者,自宜以香薷为君,多用之。倘元气素虚,又宜以香薷为佐,以补气之药为君。倘元气大虚,又不可以香薷为臣,以香薷为使,少少入之。总在人临症善用之也。

或疑香薷解暑之外无他用,《本草》称其功用甚多,又可信之乎?此固不可尽信也。然暑症多端,凡与暑症同时病者,香薷但有以治之,乃又不可谓香需于解暑外,竟无他用矣。

《本草分经》:辛,温。主肺解表,清暑利湿,散皮肤蒸热,解心腹凝结。阴暑用之,以发越阳气,阳暑忌用。热服作泻。

【现代药理研究】

1.香薷有抗菌作用。香薷挥发油经试管内试验证明,香薷对各种球菌、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2.香薷有抗病毒作用。0.1%挥发油悬液喷喉,能在3天内控制流感。体外试验(鸡胚接种)表明本品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灭活能力。

3.石香薷挥发油有镇咳祛痰作用。

4.香薷有利尿作用。

5.香薷挥发油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及胃肠蠕动。

辛夷(《本经》)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南、安徽、浙江、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及华东各地。原植物望春玉兰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山坡林中,玉兰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树混交林中,武当玉兰生于海拔1300~2000米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均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旱、耐寒,忌积水,阳光充足、肥沃、微酸性的砂质土壤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效散风寒、利肺气、通鼻窍、止头痛。临床一般生用,名称辛夷。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五脏身体寒风,风头脑痛,面皯。

《名医别录》: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治面肿引齿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药性论》:臣,能治面生黑包,面脂用,主光华。

《日华子本草》:通关脉,明目,治头痛憎寒。体噤,瘙痒。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温中解肌,利九窍,通鼻塞涕出。疗面肿引齿痛,眩冒,身洋洋如在车船之上者。生须发,去白虫。

《本草纲目》:鼻渊、鼻衄、鼻窒、鼻疮。

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本草经疏》:辛夷禀春阳之气以生,故其味辛,气温性无毒。气清而香,味薄而散,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其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皯,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皯,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兀兀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摇动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淫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简误:辛香走窜之性,气虚人不宜服。虽偶感风寒,鼻窍不通,亦不得用。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不宜用。齿痛属胃火者,不宜用。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北人呼为木笔,南人唤作迎春。畏惟菖蒲蒲黄,黄连石膏四药。恶石脂,使川芎。止头脑风疼,面肿引齿痛眩冒;除身体寒热,鼻塞有香臭不闻。生须发杀虫,禁清涕通窍。

《本草乘雅》:草木花叶,俱有外苞,萼拆解孚,各有同异。唯辛夷萼茁,显著特甚。盖篇四气,故曰辛。辛,新也。五行均等,故曰夷。夷,平也。是以藏形咸辅,而辛平木用,故主风头脑痛、面干气上也。久服轻身明目,增年耐老者,奠安形藏,澄彻窍穴之功耳。

《药性解》:辛夷,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二经。主身体寒热,头风脑痛、面肿齿痛、眩冒如在车船,温中气,利九窍,解肌表,通鼻塞,除浊涕,生须发,杀白虫,去面癍。川芎为使,恶五灵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
按:辛夷辛温发散,太阴阳明之入,固其宜也。若肺胃虚热不受风邪者,勿得漫用。

《景岳全书》:一名木笔,一名迎春。气味辛温,乃手太阴、足阳明之药。能解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木贼(《嘉祐本草》)
木贼为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长江流域各省。原植物喜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易生河岸湿地、溪边,或杂草地。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临床用名有木贼。

【本草汇言】

《本草衍义》:细锉,微微炒,捣为末,沸汤点二钱,食前服,治小肠膀胱气,缓缓服必效。

《本草衍义补遗》:用发汗至易。《本草》不言发汗,至《易传》写之误也。又云:味甘,微苦,无毒,治目疾,退翳膜,益肝胆,妇人月水不断。得禹余粮、当归、川芎,治崩中赤白;得槐鹅、桑耳,肠风下血服之效。

《本草纲目》:木贼气温,味微甘苦,中空而轻,阳中之阴,升也浮也。与麻黄同形同性,故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治眼目诸血疾也。

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本草经疏》:木贼草感春升之气,故应味甘微苦,而性则无毒。入足厥阴、少阳二经血分。故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胆而明目也。又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则消之中又有止之义矣。其主积块,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崩中赤白,痔疾出血者,皆入血益肝胆之功,肝藏血故也。

简误:目疾由于怒气,及暑热伤血暴赤肿痛者,非其所任。

《本草蒙筌》:味甘、微苦。无毒。凭煎汤液,任合散丸。益肝胆,退目翳暴生;消积块,止月经久滴。极易发汗,大能疏邪。得麝香、牛角,治休息痢证;得芎归、余粮石,治赤白崩中。得桑耳槐鹅,疗肠风下血。得槐子枳壳,疗痔瘘来红。

《本草乘雅》:木以金为贼,金淫则木郁矣。木贼草独干寸节,具积仑以成升,中虚凌冬,合两明而作离,升木南征之象也。盖火为木子,刑所胜之金,复母所不胜之仇。斯木用行,肝胆益,根窍开,目眚除,前阴疏,月水调,崩带止,后阴泄,滞利行,肠风已矣。至若积块症瘕,此以坚固归金,正所以驱木贼也。然则翳膜之属,亦即坚固之金欤。

《药性解》:木贼,味甘微苦,性平,无毒,入肝经。主目疾,退翳膜,消积块,益肝脏。得麝香、牛角腮治休息痢久不瘥。得禹余粮、当归、川芎疗崩中赤白。得槐鹅、桑耳治肠风下血。得槐子、枳实、地榆治肠?及痔血。

按:木贼之名,以其能伐木也。肝为木,故宜入焉。夫目得血而能视,藉之以伐肝邪,则血生而愈目矣。

《景岳全书》:味微苦微甘,性温而升,阳也。性亚麻黄,故能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疗目疾,退翳障,止肠风下血下痢及妇人崩中带漏、月水不调,亦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

《本草备要》:轻,发汗,退目翳。

温微甘苦,中空轻扬,与麻黄同形性,亦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入足厥阴、少阳血分益肝胆,治目疾,退翳膜,翳乃肝邪郁遏,不能上通于目。及疝痛脱肛,肠风痔瘘,赤痢崩中诸血病。

《本经逢原》:木贼与麻黄,同形同性,故能发汗解肌,升散火郁风湿,专主眼目风热,暴翳止泪,取发散肝肺风邪也。多用令人目肿。若久翳及血虚者非所宜,伤暑或暴怒赤肿,亦勿用之。

《本草求真》:木贼专入肝、胆。味甘微苦,气温无毒,中空轻扬。书云形质有类麻黄,升散亦颇相似。但此气不辛热,且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能于二经血分驱散风热,使血上通于目,目为肝窍。故为去翳明目要剂。初非麻黄味辛性燥,专开在卫腠理,而使身汗大出也。是以疝痛脱肛,肠风痔漏,赤痢崩带诸血等症,审其果因风热而成者,得此则痛止肛收,肠固血止,而无不治之症矣。必审果属风热,方用。至其去翳明目,功虽有类谷精,能驾甘菊,但谷精则去星障,甘菊则止调和血药,于障全不能退,此则能去翳障也。然气血亏损,则用谷精、木贼去障,又当兼以芍药、熟地滋补肝肾,使目得血能视,若徒用此二味退障,则即加以当归补助,亦恶气味辛散,当归辛散。非其所宜。

《得配本草》:甘、微苦,微温。入足厥阴经血分。散肝木之风湿,升血中之郁火,解肌发汗,去目翳,疗肠风。虚者可代麻黄。

得余粮石,治赤白崩中。配槐子,治肠澼,配地榆,治脱肛;佐牛角,治休息下痢。

肝气虚,血虚目不明,怒气与伤热暴赤肿痛者,禁用。

谷精去星障;木贼去翳障;甘菊养目,而星翳不能除。

《本草经解》:气味辛寒无毒,主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

《本草分经》:辛、苦,平。治目疾,有升散火郁风湿之功。去节能发汗。多服损肝。

【现代药理研究】

1.木贼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其醇提液可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

2.木贼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对抗和缓冲垂体后叶素引起的T波升高和心律减慢。

3.木贼有降压作用。对麻醉猫有持久的降压作用,降压强度和持续时间与剂量有相关性。

4.木贼有扩张血管作用。其醇提液可扩张家兔的离体血管,并能对抗组织胺收缩血管作用。

5.木贼有降血脂作用。

6.木贼有兴奋或抑制平滑肌作用。其醇提液对家兔肠和豚鼠肠有兴奋作用,能使肠肌收缩频率和肌张力增加,收缩幅度增大,高浓度时则呈现抑制作用。

7.木贼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伤寒、绿脓和痢疾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8.木贼所含的阿魏酸对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有抑制作用。

9.木贼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10.木贼还有抗惊厥和镇静作用。

牛蒡子(《名医别录》)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种子。栽培或野生。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浙江、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以东北三省产者为佳,俗称“关大力”。原植物常栽培,或野生于山野、路旁、沟边、荒地、山坡向阳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涝,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功效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滑肠通便。临床用名有生牛蒡子、炒牛蒡子。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根茎,治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

《本草拾遗》:味苦,主风毒肿诸瘘。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无毒。能主面目烦闷,四肢不健,通十二经脉,洗五藏恶气,子研末投酒中,浸三日,每日服三二盏,任性饮多少,除诸风,去丹石毒,主明目,利腰脚。又食前吞三枚熟下,散诸结节,筋骨烦热毒。又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饮食之,消胀壅,又茎叶煮汁酿酒良。又取汁夏月多浴,去皮间寻寻如虫行风,洗了慎风少时。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入少许盐花。

《珍珠囊》:疏风壅,涎唾多,咽膈不利。微炒,同入荆芥穗各一两,甘草炙半两,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

《药类法象》:主明目,补中,除风。主风毒肿,利咽膈,吞一枚可出痈疽疮头。

《药性赋》:味辛,平,无毒。降也,阳也。其用有四:主风湿瘾疹盈肌,退寒热咽喉不利;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气。

《汤液本草》:《象》云:主风毒肿,利咽膈。吞一枚,可出痈疽疮头。

《珍》云:润肺散气。

《本草衍义补遗》:洁古云:主风肿毒,利咽膈,吞一粒可出痈疽头。《主治秘诀》云:辛温,润肺散气,捣碎用之。东垣云:味辛平、甘温,主明目,补中及皮肤风,通十二经。

《本草发挥》:洁古云:主风肿毒,利咽膈。吞一粒可出疮疽头。《主治秘诀》云:辛温,润肺散气。捣碎用之。

《本草纲目》:消斑疹毒。

《本草经疏》:恶实至秋而成,得天地清凉之气。《本经》言辛平,藏器兼苦。升多于降,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为散风、除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风之所伤,卫气必壅,壅则发热,辛凉解散则表气和,风无所留矣,故除风伤。藏器主风毒肿,诸瘘。元素主润肺散结气,利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瘾疹,痘疮,尤获奇验。
简误:恶实性冷而滑利,痘疮家惟宜于血热便闭之证。若气虚色白,大便自利或泄泻者,填勿服之。痧疹不忌泄泻,故用之无妨。痈疽已溃,非便闭不宜服。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平。无毒。鼠过之则缀惹不落,故又名曰鼠粘子也。止牙齿蚀疼,散面目浮肿,退风热咽喉不利,及腰膝风凝;驱风湿瘾疹盈肌,并疮疡毒盛。生吞一粒,即出疮头。明目补中,润肺散气。

《本草乘雅》:此秉风大动摇之用,故抽水土之力独胜。味辛气平,为风木乃制为用矣。则凡病从风生,或因风寒薄郁乃成痤者,取之捷如影响,设属形层之外与上部者,功力尤胜。此以承制之品,宣助肝木,便无太过之失,厥受和平之益矣。

《药性解》:牛蒡子,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风湿瘾疹盈肌、咽喉风热不利、诸肿疮疡之毒、腰膝凝滞之气,润肺止嗽,散气消痰。一名恶实,一名鼠粘子。

按:《主治秘诀》及东垣皆云牛蒡子辛温,故能入十二经而通散也。洁古云吞一枚可出痈疽头,亦表其辛散之功耳。《本草》言其性平,误矣。

《药鉴》:气寒,味苦辛,无毒。苦能解毒退热,而利咽喉之痛,并甘桔为妙。辛能达表润肌,而散疮疡之肿,同解毒尤良。合气与味,又治腰膝凝滞之血。若痘出不快者,即用麻黄、桔梗汁煮之,则痘不时起发矣。

《景岳全书》:味苦辛,降中有升。治风毒斑疹诸瘘,散疮疡肿毒喉痹及腰膝凝寒痹滞之气,以其善走十二经而解中有散也。

《本草备要》:一名鼠粘子,一名恶实。泻热解毒。

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膈,理痰嗽,消斑疹,利二便,行十二经,散诸肿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性冷而滑利,痘证虚寒泄泻者忌服。实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根苦寒,竹刀刮净,绞汁,蜜和服,治中风,汁出乃愈。捣和猪脂,贴疮肿及反花疮。肉反出如花状。

《本经逢原》:鼠粘子,肺经药也,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痘疹之仙药也。痘不起发,用此为末,刺雄鸡冠血,和酒酿调,胡荽汤下神效。疮疡毒盛,生研用之,即出疮头。酒炒上行,能通十二经,去皮肤风,消癍疹毒。惟气虚色白,大便利者不宜。

《本草崇原》:牛蒡子专入肺。又名恶实,又名鼠粘子。辛苦冷滑。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疮疡痈肿痘疹等症,无不用此投治,然尤未绎其义。凡人毒气之结,多缘外感风寒,营气不从,逆于肉里,故生痈毒。牛蒡味辛且苦,既能降气下行,复能散风除热。深得表里两解之义。是以感受风邪热毒。而见面目浮肿,咳嗽痰壅,咽间肿痛,疮疡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闭,痘疮紫黑便闭等症,无不藉此表解里清。但性冷滑利,多服则中气有损,且更令表益虚矣。至于脾虚泄泻,为尤忌焉。

《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降肺气而不燥,祛滞气以利腰。疗疮疡,以其解热之功;消风毒,以其辛散之力。

得旋覆花,治痰厥头痛。配荆芥、桔梗、甘草,治咽喉痘疹;配薄荷、浮萍,治风热瘾疹;配羌活,治历节肿痛;配蒌仁,治时疫积热。佐生石膏,治头痛连睛。

牙痛,生研绵裹噙患处,去黄水即愈。

泄泻,痘证虚寒,气血虚弱,三者禁用。

《本经疏证》:恶实明目以象形也,其象形奈何,则以其壳象目之胞,胞上有刺,象目之睫,然则谓补中除风伤何也?夫以恶实明目,正为其能补中除风伤耳。风气通于肝,风伤即肝伤,肝伤则中无所疏泄而亦伤,中伤斯上注之气不精,而目之明减矣。恶实以木气盛时生苗起茎,以补交火令开花紫色,不正似肝家升发之气,挟血上注为精明乎?在水谷之气其升发精微也,亦赖以清浊攸分而不混,是中之受益固已多矣,能不谓因除风伤而补中,因补中而目明乎?虽然,此缘风伤已后阴阳乖错情景也,不审知风伤当时形状,何以见目之不明中之不足由风伤乎?夫风伤时形状非他,即下文根茎之所主是已。伤寒寒热汁出,内风与外邪相搏,两不相下也,中风面肿,内风不受外风也,消渴热中逐水,内风外风相拒难解,遂化热而致涨也,此非缘本身风气受伤之源耶?味辛者擅通,气平者擅降,况是开花结实后气已退藏于密,将为他日生发之基者,其能不使内风受驱逐外风之伤,而使外风遂无所应不能内侵以为伤,又何疑矣。后世不用根茎,惟取其实以治若此等证,于理虽亦有可通者,但欲述是物之所以然,不得不如是界域分明耳。

《本草分经》:辛、苦、寒,滑。泻热散结,宣肺气,清喉理嗽,利二便,行十二经,散诸肿疮毒,腰膝滞气。

【现代药理研究】

1.牛蒡子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煎剂和水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腹股沟表皮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菌群均有抑制作用,并对Epstein-Barr病毒抗原表达有抑制作用。

2.牛蒡子有抗肾病变作用。所含牛蒡甙及甙元对氨基核苷引起的大鼠的肾病变,可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显示抗肾病变作用。另外,牛蒡子甙元对免疫性肾炎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3.牛蒡子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4.牛蒡子有抗肿瘤作用。

5.牛蒡子有降血糖作用。

6.牛蒡子有降眼压作用,本品煎剂2.5g/kg剂量给家兔灌胃,可使正常家兔眼压轻微下降,但不能阻止水负荷所致的兔眼压升高。

佩兰(《本经》)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山东等地。原植物生于路旁灌丛或溪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功效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临床用名佩兰。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平。主利水道,杀蛊毒,辟不祥。

《名医别录》:兰草,无毒。除胸中痰癖。

《本草衍义补遗》:禀金水之清气而似有火。人知其花香之贵,而不知为用有方。盖其叶能散久积陈郁之气,甚有力,入药煎煮用之。东恒方中常用矣。东垣云:味甘性寒,其气清香,生津止渴,益气润肌。《内经》云:消诸痹,治之以兰是也。消渴症非此不能,凉胆痹必用。

《本草纲目》:《素》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王冰注:辛能发散故也。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盖本于此,详见泽兰也。又此草浸油涂发,去风垢,令香润。

消痈肿,调月经。煎水,解中牛马毒。

《本草乘雅》:臭香,味辛,气化中药也。故主益气,利水道。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兰,阑也,泛阑流离也。又兰,阑也。阑辟不祥也。主杀虫毒,通神明,令轻身不老也。

《本经疏证》: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津液在脾,不输化而上溢,自关水道不利,积久相因,阳盛者为内热中满,阳虚者为胸中痰癖,故宜以辛平气味不燥复不滋者引而利之,除而去之,水道既通,肥甘自化,本经素问原默相印合,无二致也。畜兰家论溉灌之法曰,凡水须用雨水、河水、皮屑水、鱼腥水、鸡毛水、浴汤,尤善积久陈水上生缘苔者,大忌井水雪霜,尤忌春雪,一滴著叶,则一叶焦枯,观此则病之受清洌者,与此不相宜矣。其论位置之法曰,不宜太高,高则卫阳,亦不可太低,低则隐风,地不必旷,旷则有日,亦不可太狭,狭则蔽气,观此则著于四畔之病,亦与此不宜矣。其论超向之法曰,前宜面南,后宜背北,盖欲通南薰而障北吹也,右宜近林,左宜近野,欲延东日而避西阳也,观此则病之偏寒偏热者,又与此不宜矣。惟其独标清化,不厌肥甘,饱饫肥甘,偏培清化,可谓钟清化于肥甘,引肥甘从清化者非耶,此素问之旨也。惟其爱超阳和,乃嫌烈日,最喜疏荡,复恶寒风,可谓延温煦以化阴,引阴凝使随阳者非耶,此本经之旨也。蒋汉房曰,他草他花,芳者皆得收藏以为香,独兰陈则绝无香味,故取其新鲜以化陈腐,有贵者喜兰畜百千本,命僮司之,其僮窃取花瓣露珠积成盈瓯,一夕嗓之,觉沁入偏体皆为爽然,而口气清芳者经时历月,因致多寿,是其化陈为新之功固何如乎?李濒湖等毒口诋兰以盗窃兰名,而以系儿菊为真兰,不知所谓真兰者,其功能果得与素问本经切合如此否也。
【现代药理研究】

1.佩兰100%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表明对多种杆菌、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还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2.日本佩兰中的生物碱在体外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生物总碱在体内试验中与环磷酰胺合用在抗肿瘤方面呈协同作用。

枇杷叶(《名医别录》)

枇杷叶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均系栽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原植物生于村边、平地或坡边。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临床用名有枇杷叶、蜜炙枇杷叶。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苦,平,无毒。主治卒噎不止,下气。

《药性论》:使,味甘。能主胃气冷,呕哕不止。

《日华子本草》:疗妇人产后口干。

《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主卒哕不止,下气。

《本草衍义》:治肺热嗽有功。有妇人患肺热久嗽,身如炙,肌瘦,将成肺痨,以楷杷叶、木通、款冬花、紫苑、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黄减半,各如常制,治讫,同为末,蜜丸如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

《本草纲目》: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也。

和胃降气,清热解暑毒,疗脚气。

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灸乃良。

《本草经疏》:枇杷叶禀天地清寒之气,四时不凋,其味苦,气平,平即凉也,无毒。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薄味厚,阳中之阴,降也。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火气上炎,则为卒呃不止,呃者,哕也,其声浊恶而长。经曰:树枯者叶落,病深者声哕。病者见此,是为危证。枇杷叶性凉,善下气,气下则火不上升,而胃自安,故卒呃止也。其治呕吐不止,妇人产后口干,男子消渴,肺热咳嗽,喘息气急,脚气上冲,皆取其下气之功。气下则火降痰顺,而呕者不呕,渴者不渴,咳者不咳,冲逆者不冲逆矣。又治妇人发热咳嗽,经事先期,佐补阴清热之药,服之可使经期正而受孕。

简误:胃寒呕吐,及肺感风寒咳嗽者,法并忌之。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无毒。锉碎煎汤,偏理肺脏。下气除呕哕不已,解渴治热嗽无休。

《本草乘雅》:收麦之器曰枇杷;仓廪之官曰胃府。象其能入能出也。麦冬茂夏实,枇杷亦冬花夏果,与丽衡冬入夏出反,谓其能阖能辟也。故入胃府,主卒喛呕哕不止。兼走肺,疗咳唾气窒者,此即喛呕哕浊之饮,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嗔肺胀,上下合邪,相击成咳,而为唾为窒矣。固受盛属胃,其腐化敷布,必藉肺气之吸呼,互为关键终始故也。力主脚气,即饮浊下流;疮疡,即饮浊外溢。种种因证,咸从胃生。至若肃肺金,资肾水,益脾土,清心、镇肝,此即转出为入。解暑,消热烦,止消渴,降温、辟疫,此即转入为出。总不出者使之出,不入者使之入,不开阖者使之开阖,形气咸调之良品也。经云:阴之五宫,生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然则枇杷不独入胃与肺,并入心肝脾肾五府矣。以胃为五藏六府经气之始,复为五藏六府经气之终故尔。

《药性解》:枇杷叶,味苦,性平,无毒,入肺经。主除呕和胃,解渴止嗽,下气清痰。

按:枇杷叶之入肺,苦能泄气故也。不去黄毛,射入肺中,发咳不已。枇杷不可多食,亦能发热生痰。

《本草备要》:泻肺降火。

苦平。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气有余便是火,火则生痰。治热咳呕逆口渴。时珍曰:火降痰顺,则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渴者不渴矣。一妇肺热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将成劳,以枇杷叶、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通等分,大黄减半,蜜丸樱桃大,食后夜卧,各含化一丸,未终剂而愈。治胃病姜汁炙,治肺病蜜炙。

《本经逢原》:其叶气味俱薄,故入肺、胃二经,治夏月伤暑气逆最良。近世治劳嗽,无不用之。盖取其和胃下气,气下则火降痰消,胃和则呕定哕止。然胃寒呕吐,及风寒咳嗽忌之。

《本草求真》:[批]泻肺降气。

枇杷叶专入肺。味苦气平,诸书皆言泻肺治嗽。缘味多由胃气不和,肺气不顺,以致火气痰塞,因而咳嗽不已。丹溪云,气有余便是火,火起则痰生,服此味苦而平,则肺金清肃,而气不得上逆而顺矣。气顺则痰与火皆顺,痰、气、火同为一类。而逆者不逆,呕者不呕,咳者不咳,渴者不渴,是以昔人用此,合以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皮、木通等分,大黄减半,蜜丸,以治肺热火嗽,身如火炎,令其食后夜卧含化一丸,剂未终而病即愈,则知此为清肺治火止嗽之要剂也。

《得配本草》:苦,平。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分。清肺和胃,降气清火。消痰止嗽,及呕哕口渴。下气之功。

得茅根,治温病发哕;得栀子,治赤鼻面疮;配人参、丁香,治反胃呕哕。焙焦研末,茶服,止衄血。

胃病姜汁涂炙;肺病,蜂蜜涂炙。

虚寒呕吐,风寒咳嗽者,禁用。

《本经疏证》:冬气闭藏,夏气蕃秀,草木花实多应其时,惟枇杷于盛冬作花,仲缀实,是阳藏于阴之候,而反阳出于阴,阳出于阴之候,而反阳凝于阴。为阴盛时能使阳舒,阴微时能使阳畜,是其下气乃和阳以就阴,其止哕乃畅阴以从阳。予谓间啘于中,上云卒而下云不止,是来骤而去不速也。枇杷开花何妨稍迟,结实不嫌稍疾,乃竟于严万闭密中吐英扬秀,一似有所促迫而不得迟者,有卒之义焉。既花已后,直俟六阳尽浮,一阴初姤时实方成熟,一似有所推挽而不得疾者,有不止之义焉。卒啘止者,阴不和阳,阳不入阴也,取其花能阴和于阳,实能阳入于阴,以治有气不下哕不止者哉。虽然,其取义在花实,而所用在叶,何也?夫花仍有主头风鼻流清涕之功,实原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之效,但花不耐采,实不任藏,以其易浥烂也,独叶坚厚青翠,四时不凋,随用随采,无须储蓄,蓄亦甚易,且惟不凋,是以得气充,为花实所系而效其灵,若花实则效灵于气者也,又何可并,特不能如花之入极上实之能润燥耳。

《本草新编》:枇杷叶,味苦,气平,无毒。入肺经。止咳嗽,下气,除呕哕不已,亦解口渴。用时去毛,但止用之以止阴虚之咳嗽,他嗽不可用也。

枇杷叶竣冬不凋,自是益阴妙药,但制之不得法,反动其嗽。盖叶上尤毛多,必须以水洗去,不可少带一毫始妙。否则,毛入喉中,无益转有害矣。

《本草分经》:清肺和胃,下气而消痰,降火。治肺蜜炙;治胃姜汁炙。刷去毛。

《本草思辨录》:枇杷叶背有黄毛,黄入胃而毛属肺。其味苦平,故能和肺胃而降气。《别录》主卒啘不止。邹氏不言啘为何病,而但以阴和阳,阳入阴释之,似精而实泛矣。夫卒啘者呃逆之谓,不止者连续之谓,呃逆多卒发而连续。其所以主之者何故?盖胃为肝干则逆,胃逆而肺欲降则呃。枇杷叶青翠不雕,煮汁则冷,有抑肝阳之能,且使肺胃咸循其降纳之职。陶隐居云:若不暇煮,但嚼汁咽亦瘥。其效之速如是。然则柿蒂所以治冷呃,枇杷叶所以治热呃。非天然对待之剂耶。

用枇杷叶者,于热嗽热呕多有之,热呃少见。但能认定枇杷叶为降气治热之物,则以之治嗽治呃,皆发无不中。

【现代药理研究】

1.枇杷叶对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2.枇杷叶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绿原酸有显著增加胃肠道蠕动和促进胃液分泌和利胆作用。

3.枇杷叶有抑菌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4.枇杷叶有抗炎作用。

5.枇杷叶有抗肿瘤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熊果酸。

6.枇杷叶有降血糖作用。

牵牛子(《名医别录》)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表面灰黑者称黑丑,淡黄者称白丑,二者同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原植物生于平地以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旁、宅旁或山谷内。牵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功效泻水通便、清痰涤饮、杀虫攻积。临床用名有牵牛子、炒牵牛子。
【本草汇言】

《名医别录》:味苦,寒,有毒。主下气,治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药性论》:使,味甘,有小毒。能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

《日华子本草》:味苦,辛,得青木香,干姜良。取腰痛,下冷脓,泻蛊毒药,并一切气壅滞。

《开宝本草》:味苦,寒,有毒。主五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本草衍义》:可微炒,捣取其中粉一两,别以麸炒去皮尖者,桃仁末半两,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温水服三十丸,治大肠风秘壅热结涩。不可久服,亦行脾肾气故也。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有小毒。黑、白二种。

《本草》云: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

海藏云:以气药引之则入气,以大黄引之则入血。

张文懿云:不可耽嗜,脱人元气。余初亦疑此药不可耽嗜,后见人有酒食病痞,多服食药,以导其气,及服藏用神芎丸及犯牵牛等丸。如初服即快,药过再食,其病痞依然。依前又服,其痞随药而效,药过后病复至。以至久服,则脱人元气而犹不知悔,戒之!惟当益脾健胃,使元气生而自能消腐水谷,其法无以加矣。

《心》云:泻元气,去气中湿热。凡饮食劳倦,皆血受病,若以此药泻之,是血病泻气,使气血俱虚损,所伤虽去,泻元气损人不知也。《经》所谓毋盛盛,毋虚虚,毋绝人长命。此之谓也。用者戒去。白者亦同。

罗谦甫云:牵牛乃泻气之药,试取尝之,便得辛辣之味。久而嚼之,猛烈雄壮,渐渐不绝,非辛而何!续注:味苦寒,果安在哉。又曰:牵牛感南方热火之化所生者也,血热泻气,差误已甚。若病湿盛,湿气不得施化,致大小便不通,则宜用之耳。湿去,其气周流,所谓五脏有邪,更相平也。《经》所谓一脏未平,以所胜平之。火能平金,而泻肺气者即此也。然仲景治七种湿证,小便不利,无一药犯牵牛者,仲景岂不知牵牛能泻湿利小便?为湿病之根在下焦,是血分中气病,不可用辛辣气药泻上焦太阴之气故也。仲景尚不敢轻用如此,世医一概而用之可乎?又曰:牵牛辛烈,泻人元气。比诸辛药尤甚,以辛之雄烈故也。

《本草衍义补遗》:属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配本草》:辛,甘,微热。入足太阳,兼手太阴经气分,通血脉,达营卫,去风寒,发邪汗。为内热外寒之圣剂,治肩臂诸药之导引。

得茯苓,御水气之上犯以保心;得龙骨,使肾由经脉以出表。配黄芩,转少阳之枢。佐人参,发阴经之阳;佐干姜,开阳明之结。使石膏,和表邪之郁。

阴血虚乏,素有血症,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伤寒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本草经解》:桂气温,秉天春和之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

肺为金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上气咳逆矣,桂性温温肺,肺温则气下降而咳逆止矣。

结气、喉痹、吐吸者,痹者闭也,气结于喉,闭而不通,但吐而不能吸也。桂辛温散结行气,则结者散而闭者通,不吐而能吸也。

辛则能润,温则筋脉和而关节利矣。

中者脾也,辛温则畅达肝气,而脾经受益,所以补中益气者,肺主气,肺温则真气流通而受益也。

《神农本草经读》:桂,牡桂也。牡,阳也,即今之桂枝,桂皮也。菌根者,即今之肉桂、厚桂也。然生发之机在枝干,故仲景方中所用俱是桂枝即牡桂也。时医以桂枝发表,禁不用,而所用肉桂,又必刻意求备,皆是为施治不必愈,卸罪巧法。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辛,温。主百病,言百病用之得宜,皆有益也。养精神,通达脏腑,益在内也。和颜色,调畅血脉,益在外也。为诸药先聘通使。辛香四达,引药以通经络。久服轻身不老,血脉通利之效。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血和则润泽也。

寒气之郁结不舒者,惟辛温可以散之。桂性温补阳,而香气最烈,则不专于补,而又能驱逐阴邪。凡阴气所结,能与药相拒,非此不能入也。

人身有气中之阳,有血中之阳。气中阳,走而不守;血中之阳,守而不走。凡药之气胜者,往往补气中之阳;质胜者,往往补血中之阳。如附子暖血,肉桂暖气,一定之理也。然气之阳胜则能动血;血之阳胜则能益气,又相因之理也。桂气分药也。而其验则见于血,其义不晓然乎?

《本经疏证》:本经桂有两种,有牡桂,有菌桂,诸家论之纷如,愚谓皆有所未确。盖古人采药,必以其地,必按其时,决不以非法之物施用,乃后世专拘泥于此,不知古人每以形似名物。按菌,大竹也,桂之本根,去心而留皮者象之,今所谓肉桂是也。牡对牝而言,门之轴所藉以辟阖者曰门牡,菌桂去心而卷似牝,则桂之尖但去粗皮而不去心者,象牡矣,今所谓桂枝是也。仲景书用桂而不云枝者二处,一桂枝加桂汤,一理中丸。去术加桂,一主脐下悸,一主脐下动,皆在下之病。东垣曰,气之薄者,桂枝也,气之厚者,桂肉也。气薄则发泄,桂枝上行而发表,气厚而发热,桂肉下行而补肾,此天地亲下之道也。刘潜江曰,亲下者趋阴也,以消阴翳而发阳光,亲上者归阳也,以达阳壅而行阴化。又曰气之厚者亲下,即走里而入阴分,凡在里之阴滞而阳不足,中治也,气之薄者亲上,即走表而入阳分,凡在表之阳壅有不和者,皆可治也,则桂枝肉之用,岂不彰明较著哉。

凡药须究其体用,桂枝色赤,条理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色赤属心,纵横通脉络,故能利关节,经通通脉,此其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则泄,气厚则发热,辛以攻结,甘可补虚,故能调和腠理,下气散逆,止痛除烦,此其用也。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夫风伤于外,壅遏卫气,卫中之阳与奔迸相逐,不得不就近曳营气为助,是以营气弱,卫气强,当此之时,又安能不调和营气,使散阳气之郁遏,通邪气之相迸耶(桂枝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枝新加疡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桂枝人参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芍药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半夏散及汤瓜蒌桂枝汤麻黄加术汤侯氏黑散

风引汤古今录验续命汤白虎加桂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薯蓣丸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千金桂枝去芍药加早荚汤

厚朴七物汤黄芪芍药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外台黄芩汤竹叶汤

小柴胡去人参加桂汤)?心为众阳之主,体阴用阳,其阳之依阳,如鱼之际水,寒则深藏隐伏,暖则踔跃飞腾,古人谓有介类伍之,乃不飞越,故凡有风寒,汗之下之火之或不得法,则为悸为烦,为叉手冒心,为起卧不安,于是以桂枝引其归路,而率龙骨牡蛎介属潜之也(桂枝甘草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防己地黄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四逆散)。水者火之对,水不行,由于火不化,是故饮入于胃,由脾肺升而降于三焦膀胱,不升者,心之火用不宣也,不降者,三焦膀胱之火用不宣也,桂枝能于阴中宣阳,故水道不利,为变非一,或当渗利,或当泄利,或当燥湿,或当决塞,惟决塞者不用桂枝,馀则多藉其宣,有汗出则病愈者,有小便利则病愈,皆桂枝导引之功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消汤防己茯苓汤茵陈五苓散茯苓泽莺汤

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加桂汤理中丸)。若夫赤能入血,辛能散结,气分之结散,则当降者自降(桃核承气汤乌梅丸泽漆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桂枝汤桂苓五味甘草汤蜘蛛散竹皮大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四逆散防己黄芪汤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汤),血分之结散,则当行者自行,自然而然,非可勉强者(鳖甲煎丸桂枝苓丸温经汤

土瓜根散)。至补中一节,尤属义精妙而功广博,盖凡中气之虚,有自馁而成者,有为他藏克制而成者,自馁者参术芪草所主,非桂枝可施,惟土为木困,因气弱而血滞,因血滞而气愈弱者,必通血而气始调,气既调而渐能旺(小建中汤

黄连汤黄芪建中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此其所由,又非直一补气可概也。

愚谓窥古人用药之意,于加减间尤为亲切,今计两书中,除桂枝加桂汤、理中丸已具论外,其余小柴胡以不渴、外有微热加,四逆散以悸加,防己黄芪汤以上气加,其和营通阳下气之功,已显然无可疑矣。若夫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服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低,反更咳,胸满者,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细辛干姜,以治其咳满。二条前一条,表证明明未罢,而去之,后一条,冲气仅低,亦去之,颇为费解。殊不知甘能增满,则两条皆有胸满也,且病之互相牵属者,必并力解其一面,则所留一面,自无所依,不能为大患。如前条之表邪也,水饮也,是水饮为表邪之根,故去其饮,邪遂无所容。后条之上气也,支饮也,是上气由支饮而发,故但温宣其饮,上气可不论矣。可见治病用药,贵乎审其前后缓急,经服何剂,不得执一药之气味功能而遂用之,若二病者,非忌桂枝,实用桂枝后,权其不得更用,故不用也。

或问桂枝与白虎,寒热天渊,安可兼用?且论中谆谆以表不解,禁用白虎,既可兼用,则可不加此而必待表解耶?曰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条,上文言脉浮发热无汗,乃麻黄证,非特不得用白虎,且不得用桂枝矣。白虎证者,脉大也,汗出也,烦渴欲饮水也,三者不兼,即非是。今云其脉即平,身无寒,但热时呕,缘非白虎证,亦未必可用桂枝,特既与白虎,则三者必具,再加骨节疼烦之表,则无寒不得用柴胡,有汗不得用麻黄,热证多又不得用附子,不用桂枝和营通络而谁用哉?且古人于病有分部,非如后世多以阴阳五行生克为言,伤寒有伤寒用药之例,温疟有温疟用药之例,盖伤寒自表入里,故有一毫未入,则有一毫未化之寒,即不可与全入者并论,温疟自内出外,里既全热,但有骨节疼烦一种表证,即不得全认为热,而单用白虎,则兼用桂枝,使之尽化,又何不可耶?是白虎加桂枝汤之用桂枝,不过和营,并无甚深妙义也。
水气不化之因甚多,利水之物亦甚多,当审其何因,观其所用何药,而后药之功能可见也。统观两书中,凡猪苓汤、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真武汤、泽泻汤、己椒苈黄丸、小半夏加茯苓汤、十枣汤、栝蒌瞿麦丸、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葵子茯苓汤、大黄甘遂汤等方,莫不利水,缘不用桂枝,则或由热阻,或由血阻故也。桂枝之利水,乃水为寒结而不化,故用以化之,使率利水之剂以下降耳,是故水气不行用桂枝者,多兼表证(如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等是也)及悸(桂枝加桂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是也)上气(苓桂术甘汤木防己汤等是也)振(苓桂术甘汤防己茯苓汤等是也)等候,不如是,概不足与也,以是用桂枝者,仍用其和营通阳下气,非用其利水也。

攻瘀之方,不缘用桂枝,浅言之则云瘀因寒阻则用,因热阻则不用,殊不知有不然者。观伤寒攻瘀仅三方,除抵当汤抵当丸,品味相同外,其一则桃仁承气汤也。桃仁承气汤证,谆谆以表证未罢为不可用,抵当汤,反有表证仍在之文,则可知因寒而用,为不然矣。夫抵当汤丸似峻而实不峻,桃仁承气似不峻而实峻,何者?水蛭虻虫,究为血肉之品,较之芒消桂枝,反有去邪不伤正之能,故金匮要略诸方,凡瘀血之涉于虚者,缘不用桂枝,如大黄?虫丸、下瘀血汤,可验也。其桂枝茯苓丸之有症,温经汤之因瘀生热,皆非虚证,盖惟有余,故能成形,且生火也。桃仁承气证云,血自下,下者愈,桂枝茯苓丸证云,妊娠血不止者,症不去也,土瓜根散证云,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以此知非特血盛乃能结,惟其血盛,乃能既结而仍行,此桂枝专破血虽行而结自若者也。

或问酒客不喜甘,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则呕吐者,不可用桂枝汤矣。又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又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乃五苓散证、乌梅丸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茯苓泽泻汤证,缘有呕吐,缘用桂枝何故?夫用药审病之大端,大端当用,则不得顾小小禁忌,犹之大端不当用,不得以小小利益,遂用之也。大端不当用,如前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汤证,不以桂枝和营下气之能,牵制宣饮专一之力是也。大端当用,如桂枝汤证,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不当因其鼻鸣干呕,温温欲吐,而忘其和营通经之大力是也。若夫位居佐使,则自有主持是方者,为之弃其瑕而用其长,此乌梅丸所以用桂枝也,五苓散证、茯苓泽泻汤证亦然,二方淡渗多而甘缓少,又岂能使吐脓血哉?且金匮要略呕吐篇,已发凡起例于前矣,曰先呕欲渴者,此为欲解,先渴欲呕者,为水停心下,呕家本渴,若有支饮,则得温药反不渴,于此见药随时用,虽不可犯其所忌,亦不可守禁忌而失事机,又不可不明君臣佐使间有去短从长之妙矣。

《本草新编》:桂枝,味甘、辛,气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小毒。乃肉桂之梢也,其条如柳,故又曰柳桂。能治上焦头目,兼行于臂,调荣血,和肌表,止烦出汗,疏邪散风。入足太阳之腑,乃治伤寒之要药,但其中有宜用不宜用之分,辨之不明,必至杀人矣。夫桂枝乃太阳经之药,邪入太阳,则头痛发热矣。凡遇头痛身热之症,桂枝当速用以发汗,汗出则肌表和矣。夫人身有荣卫之分,风入人身,必先中于卫,由卫而入营,由营卫而入腑,由腑而入脏,原有次第,而不可紊也。太阳病,头痛而身热,此邪入于卫,而未入于营,桂枝虽是太阳经之药,但能祛入卫之邪,不能祛入营之邪也。凡身热而无头痛之症,即非太阳之症,不可妄用桂枝。即初起身热头疼,久则头不痛,而身尚热,此又已离太阳,不可妄用桂枝矣。且桂枝乃发汗之药也,有汗宜止,无汗宜发,此必然之理也。然而有有汗之时,仍可发汗;无汗之时,不可发汗者,又不可不辨。伤寒汗过多者,乃用他药以发汗,以至汗出过多,而太阳头痛尚未解,故不可不仍用桂枝以和解,非恶桂枝能闭汗也。伤寒无汗,正宜发汗,乃发汗而竟至无汗,此外邪尽解,不止太阳之邪亦解也,故不可轻用桂枝,以再疏其腠理,非防桂枝能出汗也。知其宜汗、不宜汗之故,辨其可汗、不可汗之殊,用桂枝祛邪,自无舛错,又何至动辄杀人耶。

或谓桂枝发汗,亦能亡阳,何故仲景张公全然不顾。凡有表症未散者,须用桂枝汤,吾甚俱之,而不敢多用也。嗟乎!桂枝解表之汤,非亡阳之药也。用桂枝汤而亡阳者,乃不宜解表,而妄用桂枝以表散,遂至变症蜂起,于桂枝何咎哉。或谓桂枝汤,治寒伤卫之圣药,凡身热而有头痛项强之症,用桂枝汤仍然不除,反加沉重者,又何说也?此必多用桂枝以致此也。夫太阳经者,阳经也。桂枝,热药也。寒气初入于太阳,寒犹未甚,少用桂枝以祛邪,则太阳之火自安,而寒邪畏热而易解;若多用桂枝,则味过于热,转动太阳之火,热以生热,反助胃火之炎,而寒邪乘机亦入于胃,寒亦变为热,而不一解,而太阳之本症仍在也。故用桂枝者,断不可用多以生变,惟宜少用以祛邪也。

或疑桂枝汤之治伤寒,以热散寒也。以热散寒,祛寒出外,非祛汗出外也,何以有亡阳之虑?想非伤寒而误用桂枝也。夫用桂枝汤,必须冬日之患伤寒,而又兼头痛项强者,才是寒伤卫之症。伤寒若不是冬天发热,即发热而不头痛项强,皆非伤寒入卫之症,安得不变为亡阳之祸,非桂枝之过也。

或疑桂枝汤宜用而不用,以致传入于各经,而头痛项强如故,不识桂枝汤仍可用否?夫寒伤卫,而不速用桂枝以散表,致邪入于里,自应急攻其里矣。但头痛项强如故,此邪犹留于卫也,虽其病症似乎变迁之不定,然正喜其邪留于太阳之经,在卫而不尽入于里,仍用桂枝汤,而少轻其分两,多加其邪犯何经之药,则随手奏功也。不可因日数之多,拘拘而专攻其入里之一经耳。

或疑桂枝性热,麻黄性寒,性同冰炭,何以解太阳之邪,而仲景张公且有合用之出奇乎?曰:识得阴阳之颠倒,寒热之异同,始可用药立万,以名神医也。夫人身荣、卫之不同也,邪入卫则寒,邪入荣则热,正不可谓荣、卫俱属太阳,混看而不分别也。桂枝祛卫中之寒,麻黄祛营中之热。桂枝、麻黄合用,祛荣、卫寒热之半,又何疑乎。惟邪将入于营,未离于卫,或寒多而热少,或寒少而热多之间,倘分解之未精,治疗之不当,恐不能速于解邪,转生他变耳。然在仲景夫子,桂枝、麻黄合用,立方固未尝不奇而且神也。

或疑桂枝散寒邪,散卫中之邪也,一用桂枝,宜卫中之寒邪尽散矣,何以又使其入于营中也。似乎桂枝不能尽散卫中之邪也,不知可别有他药佐桂枝之不足乎?曰:桂枝散卫中之寒,吾虑其有余,而君虑其不足乎。用桂枝汤,而邪入于营者,非桂枝之不足以散卫中之邪,乃迟用桂枝,而邪已先入于荣中,桂枝将奈何哉。此伤寒之病,所以贵疗之早也。

或疑桂枝汤,伤寒症祛邪之先锋也,用之当,则邪易退,用之不当,则邪难解。首先用桂枝汤,何以使之无不当耶。夫治伤寒而不知症,用药未有不误者也。故古人有看症不看脉之论,然而脉亦未可不讲也。仲景夫子论症,未尝不论脉,而无如世人之昧昧也。读仲景夫子伤寒之书,亦何至首先用桂枝汤而有误者乎。南昌喻嘉言尚论仲景夫子伤寒之书,卓识明眼,超越前人,近今未有其亚,但其中少有异同,铎不揣再为辨论,庶可免舛错之讥,则自今以后,读伤寒之书,亦何至于昏昧哉。

海浮石(《日华子本草》)

海浮石分石花与浮石两种。石花为胞孔科动物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骼;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石块。味咸,性寒。归肺经。功效清肺化痰、软坚散结、通淋。临床用名有海浮石、浮海石。

【本草汇言】

《日华子本草》:平,无毒。止渴,治淋。

《本草衍义》:水飞,治目中翳。平,无毒,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本草纲目》:浮石乃水沫结成,色白而体轻,其质玲珑,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席上腐谈》:肝属木,当浮而反沉;肺属金,当沉而反浮,何也?肝实而肺虚也。故石入水则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水则浮,而南海有沉水之香。虚实之反若此。

消瘤瘿结核疝气,下气,消疮肿。

《本草乘雅》:顾浮石之浮水上,即火性炕之上炎。诗大雅云:蒸之浮之是也。若止渴治淋即湿者干之,干者湿之。若积块老痰,瘿疬疝瘕,砂石淋露,即去其坚刚,变其柔脆。随根身之缺陷,现四大之遍周,若以结治结,犹幻归幻耳。
《景岳全书》:味咸,性微寒,阳中阴也。善降火下气,消食,消热痰,化老痰,除瘿瘤结核,解热渴热淋,止痰嗽喘急,消积块,软坚癥,利水湿、疝气,亦消疮肿。

《本草备要》:一名海石,泻火软坚。

咸润下,寒降火。色白体轻。入肺,清其上源。肺为水之上源。止渴止嗽,通淋软坚。除上焦痰热,消瘿瘤结核。顽痰所结,咸能软坚。俞琰《席上腐谈》云:肝属木,当浮而反沉;肺属金,当沉而反浮,何也?以肝实而肺虚也。故石入水则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木则浮,而南海有沉水香。虚实之反如此。水沫日久结成。

《本草求真》:[批]散上焦积热,软下焦积块。

海浮石专入肺、肾。即书所云浮石者是也。其石系水沫结成,浮于水上,故以浮名。色白体轻,味咸气寒。时珍曰:其质玲珑,肺之象也。盖既有升上之能,复有达下之力,其曰能治上焦痰热,目翳痘痈者,以其气浮上达之谓也;能治诸淋积块瘿瘤者,以其咸润软坚之意也。余琰《席上腐谈》云:肝属木当浮而反沉,肺属金当沉而反浮何也?肝实而肺虚也。故石入水则沉,而南海有浮水之石;木入水则浮,而南海有沉水之香,虚实之反如此。至于实则宜投,虚则忌服者,以其忌有克削之气也。

《得配本草》:咸,寒。入手太阴经。除上焦之痰热,清膀胱之上源。消结核,止干渴。

得牙皂,治老痰横结;得通草,治疝气茎肿;得鲫鱼胆,治膈消;善饮水者。得金银花,治疳疮;得轻粉少许,麻油调,涂头核脑痹,枕后生痰核正者为脑,侧者为痹。煅研,水飞过用。

《本经疏证》:咸,寒。软坚润下,入肺止嗽,通淋,化上焦老痰,能消结核。

【现代药理研究】

海浮石有镇咳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碳酸钙,效果与蛇胆川贝末相似。

海蛤壳(《本经》)

蛤壳为帘蛤科动物文蛤或青蛤等多种海蛤的贝壳。均系野生。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原动物喜生活于浅海泥沙中或近海的泥沙质海底。味苦、咸,性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利水消肿。临床用名有蛤壳、煅蛤壳。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

《名医别录》:味咸,无毒,主治阴痿。

《药性论》:臣。亦名紫薇。味咸,有小毒。能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主治项下瘤瘿。

《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胃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

《本草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风瘫痪。

《本草蒙筌》:利膀胱大小二肠,消水肿胀满;降胸胁逆壅邪气,定喘息咳痰。阴痿可坚,喉渴堪止。

《本草求真》:属利水消肿止嗽之品,然总不类牡蛎功专收涩固脱解热为事也。

【现代药理研究】

1.海蛤壳有抗肿瘤作用。

2.海蛤壳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文蛤提取物对受环磷酰胺抑制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对环磷酰胺所致过高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3.海蛤壳有抗炎作用。

4.海蛤壳有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海金沙(《嘉祐本草》)

海金沙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主产于广东、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排水良好的阴湿山坡灌丛中或路边林缘。味甘,性寒。归膀胱、小肠经。功效利水通淋。临床用名海金沙。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海金沙,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在二经血分者宜之。

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本草经疏》:海金砂味甘淡,气寒,性无毒。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乃手太阳少肠经药也。

简误:海金砂,性淡渗而无补益,大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本草蒙筌》:用为丸散,专利小肠。得栀子、牙硝、蓬砂,可共疗伤寒狂热。本注又云:小便不通脐下满闷者,用此一两,腊茶五钱,绝细研成,煎生姜、甘草梢,调下三钱。不通又再服之,旋可以取效。

《本草乘雅》:似金而体轻,似沙而质滑。草气之生沙,犹水体之成冰,合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主溺沙石者隙当。

宜入心之府,小肠经药也。小肠者,泌糟粕传大肠,泌水道输膀胱,止在而不盈,决渎以为量也。

卮子六出之冰花,对待热恼为清凉。蓬沙蓬转如轮,枢机迅捷。牙硝缘水火以为性,可从之以水逆之以火,亦可逆之以水,从之以火,所谓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反佐以取之。

《景岳全书》:此草出黔中,七月收其全科,晒干,以杖击之,则细沙自茎叶中落。味甘性寒,乃小肠膀胱血分药也。善通利水道,解郁热湿热及伤寒热狂、小便癃闭肿满、热淋膏浊、血淋石淋、茎中疼痛,解诸热毒。或丸或散皆可用。

《本草备要》:通淋,泻湿热。

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硼砂,治伤寒热狂。大热利小便,此釜底抽新之义也。

《本经逢原》:海金沙生于叶上,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伏二经血分者宜之,故小便热淋茎痛为要药,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本草求真》:[批]利小肠血分湿热。

海金沙专入小肠。味甘而淡,气寒无毒,为主通利小肠血分要药。凡小肠热闭而见五淋疼痛不止者,服之使热尽从小便而出。且于伤寒热闭,而见腹满狂躁,则当于此加栀子、朴硝、蓬砂投治,俾热亦从小便而出,此灶里抽薪之一义也。但肾脏真阳不足切忌。

《得配本草》:甘,寒。淡渗。入手足太阳经血分。去脐下满闷,消膀胱湿热。

得腊茶、生姜,治癃闭;得滑石、甘草梢,治膏淋;得栀子,治热狂;得白术、甘草、牵牛,治脾湿肿喘。

真阴不足者禁用。

《本经疏证》:海金沙无花实,其气专钟于叶,而成沙则不同,于吐其华而凝其元,惟得气之流散者以致其自然之化机而已。然如蒲黄而色黄赤,则有可参者,夫肾主水而脾主湿,是肾水之用寄于脾也,此其治必在于色黄者。小肠行水而合于心,心主血,血乃水之化,血和而水化自行,此其治必在于色赤者。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证,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乎?要知此物是于土中布其流散之用,而并达火之丽于土,以病于水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在,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而已。

《本草分经》:甘,寒,淡渗。专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通淋。

【现代药理研究】

1.海金沙有利尿通淋的作用。

2.抑菌试验证明,海金沙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3.以海金沙、车前子为主药的尿路通有明显抗炎镇痛作用,对泌尿结石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海桐皮(《海药本草》)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的干燥树皮。主产于广西、云南、福建、湖北等地。味苦、辛,性平。归肝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临床用名海桐皮。

【本草汇言】

《海药本草》:味苦,温,无毒。主腰脚不遂,顽痹,腿膝疼痛,霍乱,赤白泻痢,血痢,疥癣。

《日华子本草》:温,治血脉麻痹疼痛,及赤目,煎洗。

《本草图经》: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续传信方》云:顷年予在姑孰,得腰膝痛不可忍,医以肾脏风毒攻刺诸药莫疗。因览刘禹锡《传信方》备有此验。修服一剂,便减五分。其方用海桐皮二两,牛膝、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五钱,薏苡仁二两,生地十两,并净洗,焙干、锉,以绵裹,入无灰酒二斗浸之,冬二七,夏一七。空心饮一盏,早、午、晚各一次,能令醺醺。此方不得添减。
《本草纲目》: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又入血分,及去风杀虫。

苦平无毒。去风杀虫。煎汤,洗赤目。

《本草经疏》:海桐皮禀木中之阴气以生,《本经》味苦气平无毒。然详其用,味应带辛。气薄味厚,阴中阳也。入足太阴、阳明经。二经虚则外邪易入,为霍乱中恶,辛以散之。湿热内侵为疳匿,久痢,苦以泄之。又脾胃主肌肉,湿热浸淫则生虫而为疥癣,苦能杀虫,平即微寒,湿热去而疥癣除矣。其主漱齿洗目者,亦取其苦寒杀虫,辛平散风热之意耳,李珣以之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之证,其为辛苦之剂无疑矣。

简误: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无毒。主霍乱赤白久痢,除疳疥癣牙虫。渍酒治风蹶殊功,渍水洗赤眼神效。

《本草备要》:宣,祛风湿。

苦温,《经疏》云:应兼辛。入血分。祛风去湿杀虫,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蹶顽痹。腰膝疼痛,《传信方》:海桐、薏苡各二两,川芎、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二两,甘草五钱,生地七两,酒二斗浸。此方不得增减,早、中、晚饮,常令醺醺。疳蛪疥癣,目赤煎洗。牙虫。煎服或含嗽。

《本经逢原》:海桐皮能行经络达病所,治风湿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及去风杀虫。虫牙风痛,煎汤漱之。疳蚀疥癣,磨汁涂之。目赤肤翳,浸水洗之。此药专去风湿,随证入药服之,无风湿者勿用。

《本草求真》:海桐皮专入肝。辛苦而温,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直达病所。是以腰膝脚痛能疗,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脚气不肿者为干脚气,肿者为湿脚气。赤白泻痢能止;虫牙风痛,煎汤漱之能愈;疳蚀疥疮,磨汁涂之能消;目赤肤翳,浸水洗之能退。一皆风祛湿散之力。用者须审病自外至则可,若风自内成,未可妄用,须随症酌治可耳。

《得配本草》:苦,平。入血分,行经络,达病所,去风湿,杀诸虫。

得蛇床子,擦癣虫。

血少火炽者禁用。

《本草分经》:苦,平。入血分,祛风去湿,杀虫,能行经络达病所,治牙虫癣疥。

【现代药理研究】

1.海桐皮具有镇痛、镇静作用。

2.海桐皮水浸剂(1:3)对多种致病癣菌及皮肤真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4 8:19:4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9.粉防己碱在1:4000时于体外可100%杀死艾氏腹水癌细胞。对KB、Hela及Helas细胞有明显细胞毒作用。

10.粉防己碱对大鼠实验性矽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1.粉防己煎剂具有抗痢疾杆菌及各种真菌作用。其中粉防己碱在体内外均有抑制或杀灭组织阿米巴的作用。

12.粉防己(10g/kg)灌胃,能明显增加大鼠排尿量。

13.粉防己碱还能使鸽呕吐。防己碱搽剂可促进骨骼肌细胞的修复。均呈现免疫抑制作用。

茯苓(《本经》)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栽培或野生。主产于河北、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米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的多种松树根上。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临床用名有茯苓、朱茯苓。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止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魄养神。

《名医别录》:无毒。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府,调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其有根者,名茯神。

《药性论》:臣,忌米醋。能开胃,止呕逆,差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疗心腹胀满,妇人热淋。赤者破结气。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走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忌醋及酸物。

《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其有抱根者,名茯神。茯神,味甘、平。主辟不详,疗风眩、风虚,五劳、七伤,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

《本草衍义》:此物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药类法象》:气平,味甘。

能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为主。治小便不通,溺黄或赤而不利。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大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医云“赤泻白补”,上古无此说。

《药性赋》:味甘淡,性平,无毒。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六: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心惊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

《汤液本草》:气平,味淡。味甘而淡,阳也,无毒。

白者入手太阴经、足太阳经、少阳经。赤者入足太阴经、手太阳经、少阴经。

《象》云: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为主。治小便不通,溺黄或赤而不利。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大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真气,夭人寿。医云赤泻白补,上古无此说。

《心》云: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湿淫所胜,小便不利。淡味渗,泄阳也。治水缓脾,生精导气。

《珍》云:甘,纯阳。渗泄止渴。

《本草》云: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消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液》云:入足少阴,手足太阳。色白者入辛壬癸,赤者入丙丁。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味甘平,如何是利小便?

《本草衍义补遗》:得松之余气而成,属金。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相宜。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茯苓以伐肾邪。又云: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又云:津液少者甘润之,茯苓、白术之甘,缓脾生津。

洁古云:止消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为主,治小便不通,溺黄,或赤而不利。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大损人目。如汗多,人服之,损元气,夭人寿。医言赤泻白补,上古无此说。《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有五:止泻一,利小便二,开腠理三,除虚热四,生津液五也。又云: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

《本草纲目》:茯苓,本草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素》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证,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可用也。仙家虽有服食之法,亦当因人而用焉。

其赤者,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

《本草经疏》:茯苓生于古松之下,感土木之气而成质,故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甘能补中,淡而利窍,利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并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长益气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者,补心脾,伐肾邪,除湿利窍之极功也。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样。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故主澼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劳魂魄,养精神。《药性论》又云:茯神君,味甘无毒。主惊痫,安神安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人虚而小肠不利,加而用之。

简误: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属金。降也,阳中阴也。无毒。忌酸物,恶白蔹,地榆、雄黄、秦艽、龟甲。种赤白主治略异,经上下行走自殊。赤茯苓入心脾小肠,属巳丙丁,泻利专主;白茯苓入膀胱肾肺,属辛壬癸,补益兼能。甘以助阳,淡而利窍。通便不走精气,功并车前;利血仅在腰脐,效同白术。为除湿行水圣药,生津液缓脾,驱痰火益肺。和魂炼魄,开胃厚肠。却惊痫,安胎孕。倘汗多阴虚者误煎,伤元夭寿;若小便素利者过服,助燥损明。暴病有余相宜,久病不足切禁。凡须细察,不可妄投。茯神附结本根,因津泄少;谓既不离其本,故此为名。体比苓略松,皮与本须去。所忌畏恶,悉仿于前。志理心经,善补心气。止恍惚惊悸,除恚怒健忘。

谟按:茯苓为在天之阳,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泻下耶?经云:气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泻下,亦不离乎阳之本体,故入手足太阳经焉。丹溪又曰:茯苓、猪苓、泽泻各有行水之能,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亦不过接引诸药,归就肾经,去胞中久积陈垢,以为搬运之功也。

《本草乘雅》:岁寒不凋,原具仙骨。虽经残斫,神灵勿伤,其精英不发于枝叶,而返旋生气,吸伏于踵,所谓真人之息也。故茯取伏义,苓取令义。二拟未确,聊备博采云尔。芳香清气,潜藏根底。对待忿戾浊邪,冲逆胸胁。皓苓下居,彤丝上荟,对待夏愁怫逆,形诸颜面,摧残槎卉,俯就零落。对待刀圭地心,有怀怨恨,珍重深邃。对待惊骇气上,镇定不动。对待恐惧悸忡,形质块磊,气味清疏。对待晦滞立坚,心下结痛,神灵在躬。对待寒热外侮,幽静安闭。对待劳乱烦满,渗泄就下。对待水寒逆肺,清闲平淡。对待口焦舌干,转旋气化。对待小便闭癃,吸元归踵。对待游魂于天,恬澹虚无。对待神不内守,服气长生。对待饥渴夭龄,悉属象形,异以入之。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此其验也。
  药性解》:白茯苓,味淡,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脾、小肠三经。主补脾气,利小便,止烦渴,定惊悸。赤者专主利水。抱根而生者名茯神,主补心安神,除惊悸,治健忘。恶白蔹,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及酸物。

按:茯苓色白,是西方肺金之象也;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也,故均入之。夫脾最恶湿,而小便利则湿自除,所以补脾。既能渗泄燥脾,似不能生津已,洁古何为称其止渴?良由色白属金,能培肺部,肺金得补,则自能生水,且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诚以其上连于肺,得肺气以化之,津液从之出耳。《药性》所谓白者入壬癸,亦此意也。而渴有不止者乎。至于惊悸者,心经之症也,而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既泻小肠,而心火亦为清矣,故能定之。丹溪曰阴虚未为相宜,盖虞其渗泄尔,然味尚甘,甘主缓,亦无大害,非若猪苓一于淡泄而大伤阴分也。《药性》云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与本功相反,未可轻信。赤者属丙丁,专入膀胱泻火,故利水之外无他长。茯神抱根,有依而附之之义,惊悸者魂不能除,健忘者神不能守,宜其治矣。《广志》云茯神松脂所作,胜茯苓;《衍义》曰气盛者泄外外,不抱本根,结为茯苓,有津气而不甚盛,不离其本,结为茯神。考兹两书,各相违悖,然《仙经》服食,多需茯苓,而其神不与焉,两说之是非,于是乎辨。

《药鉴》:气平,味甘淡,气味俱薄,无毒,降也,阳中之阴也。主治膈中痰火,驱水肿,除淋结。开胃腑,调脏气,伐肾邪。和中益气,利窍宁心。除湿之圣药也。经曰:赤者向丙丁,白者向壬癸。又曰:赤者能利水,白者能补脾。是知赤者泻小肠之火,而利水矣,不知白者润肺生津,而能分利也。此剂皆主分利,但不如用白为良。大都淡能利窍,甘能助阳,《衍义》、《补遗》以为阴虚,未为相宜,以其淡渗也。孰知气重者主气,味重者助血,茯苓虽曰淡渗,然味尚甘美,于阴虚者,亦无妨也。臣升、芪而下行,固能补气,兼当归、枣仁,又养心血。佐参、术而不行,亦能补血,加枸杞、仙茅,又固肾气。四君汤用之以补气,地黄丸用之以补血。痘家灌浆之时禁用,恐水利而浆不能灌也。若见有水白泡,即取升麻汁制用,取其散表以利水也。若见有红紫泡,即取茜草汁制用,取其行血以利水也。

《景岳全书》:味甘淡,气平。性降而渗,阳中阴也。有赤白之分,虽《本草》言赤泻丙丁,白入壬癸,然总不失为泄物,故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本草备要》:补心脾,通行水。

甘温。益脾助阳,淡渗利窍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其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也。宁心益气,调营理卫,定魄安魂。营主血,卫主气,肺藏魄,肝藏魂。治忧恚惊悸,心肝不足。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口焦舌干,口为脾窍,舌为心苗。火下降则热除。咳逆肺火。呕哕,胃火。膈中痰水,脾虚。水肿淋沥,泄泻渗湿。遗精。益心肾,若虚寒遗溺泄精者,又当用温热之剂峻补其下,忌用茯苓淡渗之药。小便结者能通,多者能止。湿除则便自止。生津止渴,湿热去则津生。退热安胎。松根灵气结成。白者入肺、膀胱气分,赤者入心、小肠气分,时珍曰:白入气,赤入血。补心脾白胜,利湿热赤胜。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龟甲、雄黄,忌醋。皮专能行水,治水肿肤胀。以皮行皮之义,五皮散用之。凡肿而烦渴,便秘溺赤,属阳水,宜五皮散、疏凿饮;不烦渴,大便溏,小便数,属阴水,宜实脾饮、流气饮。腰以上肿宜汗,腰以下肿宜利小便。

《本经逢原》: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甘淡性平,能守五脏真气。其性先升后降,入手、足太阴、少阴、足太阳、阳明,开胃化痰,利水定悸,止呕逆泄泻,除湿气,散虚热。《本经》治胸胁逆气,以其降泄也;忧恚惊悸,心下结痛,以其上通心气也;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以其导热滋干,流通津液也。本草言其利小便,伐胃邪。东垣云: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又大便泻者可止,大便约者可通。丹溪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者何哉?盖茯苓淡渗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言其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经》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不道,下输膀胱。则知淡渗之性,必先上升而后下降,膀胱气化,而小便利矣。若肺气盛,则上盛下虚,上盛则烦满喘乏,下虚则痿躄软弱,而小便频。茯苓先升后降,引热下渗,故小便多者能止也。大便泻者,胃气不和,不能分利水谷,偏渗大肠而泄注也。茯苓分利阴阳,则泻自止矣。大便约者,以膀胱之水不行,膀胱硬满,上撑大肠,故大便不能下通也。宜茯苓先利小便,则大便随出也。至若肺虚则遗尿,心虚则少气遗尿,下焦虚则遗尿,胞遗热于膀胱则遗尿,膀胱不约为遗尿,厥阴病则遗尿,皆虚热也。必上热下寒,当用升阳之药,非茯苓辈淡渗所宜,故阴虚不宜用也。此物有行水之功,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不过接引他药归就肾经,去胞中久陈积垢,为搬运之功耳。是以阴虚精滑而不觉,及小便不禁者,皆不可服,以其走津也。其赤者入丙丁,但主导赤而已。其皮治水肿肤肿,通水道,开腠理,胜于大腹皮之耗气也。

《本草崇原》:茯苓,本松木之精华,藉土气以结成,故气味甘平,有土位中央而枢机旋转之功。禀木气而枢转,则胸胁之逆气可治也。禀土气而安五脏,则忧恚惊恐悸之邪可平也。里气不和,则心下结痛。表气不和,则为寒为热。气郁于上,上而不下,则烦咳逆,口焦舌干。气逆于下,交通不表,则小便不利。茯苓位于中土,灵气上荟,主内外旋转,上下交通,故皆治之。久服安肝藏之魂,以养心藏之神。

《本草求真》:[批]渗脾肺湿,伐肝肾水邪。

茯苓专入脾、胃,兼入肺、肝。色白入肺,味甘入脾,味淡渗湿。故书皆载上渗脾肺之湿,下伐肝肾之邪。其气先升清肺化源。后降,下降利水。凡人病因水湿而见气逆烦满,心下结痛,呃逆呕吐,口苦舌干,水肿淋结,忧恚惊恐,及小便或涩或多者,诸病皆从水湿所生而言。服此皆能有效。故治亦从水湿生义。故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又曰定魄,肺藏魄。即水去而魄自安之意也。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故效亦从水湿既去而见。惟水衰精滑,小便不禁,非由水湿致者切忌,恐其走表泄气故耳。

《得配本草》:得甘草、防风、芍药、麦门冬、紫石英,疗五脏。马蔺为之使。畏地榆、秦艽、牡蒙、龟甲、雄黄。恶白蔹。忌米醋、酸物。

甘、淡,平。入手足少阴、太阴、太阳经气分。性上行而下降,通心气以交肾,开腠理,益脾胃。除呕逆,止泄泻,消水肿,利小便,除心下结痛,烦满口干,去胞中积热,腰膝痹痛,及遗精、淋浊、遗尿、带下,概可治之。以其能利三阴之枢纽,故治无不宜。

得人参,通胃阳;得白术,逐脾水;得艾叶,止心汗;得半夏,治痰饮;得木香,治泄痢不止。配黄醋,治浊遗带下。君川连、花粉,治上盛下虚之消渴;加朱砂,镇心惊。能利心经之热,故可治惊。

利水,生用;补脾,炒用。研细入水,浮者是其筋膜,误服之损目。

上热阳虚,虚阳上浮,故热。气虚下陷,心肾虚寒,汗多血虚,水涸口干,阴虚下陷,痘疹贯浆,俱禁用。

怪症:手十指节断坏,惟有筋连,无节肉,出虫如灯心,长数寸,遍身绿毛卷,名曰血余。以茯苓、胡黄连煎汤饮之愈。

《本草经解》:茯苓气平,秉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和平,降中有升,阴也。

胸者肺之分,胁者肝之分,肝主升而肺主降,肺金不足,则气不降,肝木有余,则气上逆,逆于肝肺之分,故在胸胁之间也。茯苓入肺,气平则降,味甘可以缓肝,所以主之。

脾为土,肺为金,脾肺上下相交,则五脏皆和,位一身之天地矣。若脾肺失中和之德,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乖戾天胸,发不中节而致病,茯苓味甘和脾,气平和肺,脾肺和平,七情调矣。
心下脾之分也,湿热在脾则结痛,湿热不除,则流入太阳,而发寒热,郁于太阳而烦满,湿乘肺金而咳逆,茯苓甘平淡渗,所以能燥土伐木清金,治以上诸症也。

人身水道不通,则火无制而口焦舌干矣。茯苓入肺以通水道,下输膀胱,则火有去路,故止口焦舌干。水道通,所以又利小便也。

肝者,魂之居也,而随魂往来者神也。久服茯苓,肺清肃,故肝木和平,而魂神安养也。

《神农本草经读》:茯苓气平入肺,味甘入脾,肺能通调,脾能转输,其功在于利小便一语。

胸为肺之部位,胁为肝之部位,其气上逆,则忧恚惊邪恐悸七情之用,因而不调;心下为太阳之部位,水邪停留则结痛,水气不化则烦满,凌于太阴则咳逆,客于营卫则发热恶寒,有宿食则津液不生,为口焦舌干,唯得小便一利,则水行而气化,诸疾自愈矣。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古注茯苓,皆云松脂入地所结,无苗叶花实。今之茯苓,皆有蔓可种,疑古今有异同也。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皆脾虚不能化水,痰饮留结诸经之疾。口焦舌干,胸有饮,则水下聚而津液不升。利小便。淡渗利水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心脾和通之效。

茯苓生山谷之中,得松柏之余气,其味极淡,故为调补脾阴之药,义见石斛条下。

凡人邪气郁结,津液不行,则为痰为饮。痰浓稠为火之所结,饮清稀为水之所停。故治痰则咸以降之,治饮则淡以利之。若投以重剂,反拒而不相入,惟茯苓极轻淡,属土,土胜水能疏之涤之,令从膀胱以出,病渐去而不觉也。观仲景猪苓汤、五苓散等方义自见矣。

《本经疏证》:茯苓本古松灵气,沦结成形,芦子繇谓其精英不发于枝叶,反旋生气吸伏于踵,一若真人之息,则但视为利湿,殆有未然。盖松之凌冬不凋,非以其禀真阳之性耶?乃其气入土久而结茯苓,是其质成于阴,气禀于阳也。陶隐居曰,性无配蛀,埋地中三十年,犹色理无异,不可见其坚贞哉。第淡渗之物,俱先上行而后下降,其说犹非始于李濒湖也,前乎此者,有谓味淡为天之阳,阳当上行,气薄为阳中之阴,阴主下降,后乎此者,有谓参天之阳,回返而团结于阴,其义为阳有余而下趋于阴,故其气专,专则从清阳以化浊阴,又为阳有余而下合于阴,故其气和,和则引至阴以归至阳。其说皆精确不磨,可证濒湖不妄矣。且甘先入脾,淡主养胃,是其功在中土而升清阳,就其升阳,即以为泄浊之用,故在上焦,而同益气同驱痰;在下焦,而同导水同健脾,莫不以是为升,即升致降,固未可徒以下渗概之,此本经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之义也。至其主忧恚惊邪恐悸,非治心乎?主口干舌焦利小便,非治肾乎?则但谓其升清降浊,似尚未尽悉其物之理,与其治之能者。夫清浊本之阴阳,阴阳兆于水火,水火属之心肾,心内阴外阳,而位于上,肾内阳外阴,而位于下,茯苓之用,能于阴中吸阳以归阴,又能于阳中引阴以归阳,是故在上者阴宅阳中,则火有所主,而下交于水,水中之火,自从地气而蛰藏,在下者阳宅阴中,则水有所主,而上交于火,火外之水,自从天气而发育,是所谓神足则气充,气充而精盈,精盈而气固,忧恚惊邪恐悸口干舌焦又何自为患哉!故其升清降湿,特从阳吸阴,由阴归阳之余事耳,至若茯神入土较浅,故止能入心,以得阳厚,得阳中之阴不厚也。

大凡物之生,必阴阳相抱,若茯苓则水土之阴交于正阳而生者也,其摄于阳,则有气无质,其钟于阴,则有质无气,故能于无形中炼有形,有形中吸无形。无形中炼有形,则上焦之以气化阴也,有形中吸无形,则下焦之从阴引阳也。上焦之气能化阴,则所谓滓秽去而清光来,结者自开,逆者自降矣,下焦之阴能引阳,则所谓宇泰定而天光发,焦者自苏,干者自泽矣。枢决气篇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为气。于此见若焰若烟若霜霰若霖雨,皆非气之正,故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阴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凡此缘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清者条畅,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

四逆散证,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理中丸证,悸者加茯苓。夫水不下行,则必上壅,原属一贯,茯苓色白象肺,缘水土之阴,吸阳气而成,故其治为自上及下,直浚其源,非开导而使之泄也。然则小柴胡汤证,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小青龙汤证,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其去黄芩何耶,其去麻黄又何耶?黄芩本治因热生湿,麻黄亦治因水阻气。湿,气也,水质也,以湿而能使心下悸,小便不利,则有形矣,又岂得以黄芩治之,易以茯苓,直下其已化之水,非追讨其未化以前湿热也。麻黄治水,就其在上,横开毛窍以驱之,今水满于少腹,自当就其在下,引停畜水气,并从小便而出,是缘因势而导之耳。虽然,诸证自有本源,水气特有其目耳。惟真武汤证,则以水气为正病,乃曰小便利者去茯苓,岂小便利,尚有水气为病者哉?盖真武证正病,固系水气,但水气之所被,不止在直道中,观其内自腹,外及四支,上为呕咳,则小便不利者,亦其末病耳。是证主脑,在坎中之阳不能镇摄水气,非水道不利致病也,仍用茯苓,则于横溢上逆者无干,反足以耗直道之津液,故去之耳。以是推之,茯苓之化气导水,止能在直道中矣,然则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及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黎黑,脉沉紧,服木防己汤愈,即复发者,病似不仅在中道,非茯苓主治也,胡为一主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一主以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消汤耶?此病固不在仅在中道,病之根,欲据于中道,致使应证之方,宜效而不效,而即就其原治之方,增入披根之物,根核既动,枝叶自摧也,

用茯苓方,桂枝五味去桂加姜辛半夏汤、肾气丸、栝蒌瞿麦丸,皆治渴;小半夏加茯苓汤、猪苓散、茯苓泽泻汤、五苓散、猪苓汤,缘治渴而兼呕,正合本经所谓口焦舌干,利小便矣。乃茯苓甘草汤,干甘苓术汤,则指明不渴乃用,何哉?夫水与饮本系两端,其大本大源处,仲景未尝不分之极严,如痰饮水气之不同篇是也。至支流之所及,则仲景每混称之,如痰饮篇之水在心水在肺是也,盖能排脏腑廓肌肤之谓水,悬于一处客于一隅之谓饮,水是已化之饮,饮是未化之水,茯苓能化,故能治饮,非以治水,而饮之所在,或留于中,或据于旁,留于中者,能渴呕,据于旁者,不能渴,不能呕,茯苓之行直道,则治留于中者,故兼呕兼渴者缘隶焉。他若虽在直道,而不在中,如厥而心下悸,则病在上,不在中矣;腰以下冷痛,腰中如带五千钱,则病在下,不在中矣。所以然者,水在上,原足以润喉舌,水在下,无妨于中焦输化,惟其有时在中,碍脾之输,斯得竭肺之化,不能输,不得化,于何而不渴,渴则引水自救,水溢而化机仍窒,于何能不呕,呕与渴,本是证所波及,非茯苓所的主也。若夫本经所谓口焦舌干,则当于诸补益方参之,如肾气丸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是用桂附蒸动下焦,直行不化之水,使茯苓守于中以化之也;如酸枣仁汤,治虚烦不得眠,是用知母益下焦之水,酸枣仁启而上之,亦使茯苓守中以化之也。试观茯苓四逆汤、附子汤,未尝有水,亦并无渴,其用茯苓,又可以为疑乎?夫二汤所主之候,皆系阴壅阳微,故振其阳可愈,然徒振其阳,恐致求直反曲,阳虽转而阴液消亡,故用茯苓以转阳枢而化阴,又恐茯苓不足独尝其任,故益以人参于阴中化津者为之殿,于此见茯苓不特能使阴随阳化,并能使阳药不至耗阴,阴药不至抑阳,其斡旋之妙,有非他物所能并者。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姜能止呕吐,夏能开痞满,而欲其行水,则恐非所擅也,能行水而止眩悸者,其惟茯苓乎?况苓桂术甘汤,葵子茯苓散,皆以茯苓治眩;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甘草汤、理中丸,皆以茯苓治悸。即以茯苓治悸,即太阳病发汗,汁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方中茯苓之任亦甚重,宜茯苓为眩悸之主剂矣。乃桂枝甘草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四逆散之治悸,皆赖桂枝,半夏麻黄丸之治悸,又赖半夏,何哉?夫悸之用桂枝与用茯苓,有心中心下之分,其说见于饴糖;其用半夏与用茯苓,又有膈间脐下之异,其说见于半夏。惟其治眩,则泽泻汤之因心下支饮而冒眩,葵子茯苓散之妊娠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草崇原》:贝母川产者味甘淡,土产者味苦辛。《本经》气味辛平,合根苗而言也。根形象肺,色白味辛,生于西川,清补肺金之药也。主治伤寒烦热者,寒邪在胸,则为烦为热。贝母清肺,故胸中之烦热可治也。淋沥邪气者,邪入膀胱,不能随太阳而出于肤表。则小便淋沥。贝母通肺气于皮毛,故淋沥邪气可治也。疝瘕乃肝木受病。治疝瘕,金能平木也。喉痹乃肺窍内闭,治喉痹,通肺气也。乳难乃阳明津汁不通。金疮风痉,乃阳明经脉受伤,贝母色白味辛,禀阳明秋金之气,内开郁结,外达皮肤故皆治之。

《本草求真》:[批]清肺心痰热。

贝母专入肺,兼入心。辛苦微寒,世多用为治痰之药,殊不知痰有因燥因湿之不同。痰有风痰、寒痰、湿痰、火痰、燥痰、虚痰,热痰之别,须在临症细分。如果肺因火刑,水饮不化,郁而为痰,此痰因于燥者也;脾胃虚寒,水饮停积,窒而不通,此痰因于湿者也。因以燥者,非用苦以泻火,辛以散郁,寒以折热莫治;因以湿者,非用辛以散寒,温以燥湿莫投。贝母味苦而辛,其性微寒,止于心肺燥郁,痰食壅盛,及虚劳烦热,肺痿肺痈,喉痹、咯血吐血,火刑于肺。目眩淋沥,火移小肠。瘿瘤乳闭,难产,恶疮不敛等症服之,卒能有效。承曰:贝母能散心胸郁之气,故《诗》云言采其

是也。作诗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今用治心中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又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他苦,商人戏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则肉内胀起,或不食则一臂痹焉。有名医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无所苦,至贝母乃聚眉闭目,商人喜,乃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其何疾也。若使因于脾虚而见咳嗽不宁,混以贝母妄代,其失远矣。盖一宜半夏,一宜贝母,况半夏兼治脾肺,贝母独清肺金;半夏用其辛,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温,贝母用其凉;半夏性速,贝母性缓;半夏散寒,贝母清热,气味阴阳,大有不同,汪昂云:故凡风寒湿食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彼此误投,为害不浅。

《得配本草》:川贝母,厚朴、白薇为之使。畏秦艽、莽草、矾石。恶桃花。反乌头。

辛、苦,微寒。入手太阴经气分。开心胸郁结之气,降肺火咳逆之痰。治淋疝乳难,消喉痹瘰疬,解小肠邪热,疗肺痿咯血。

得厚朴,化痰降气。配白芷,消便痈肿痛;配苦参,当归,治妊娠尿难;配连翘,治瘿瘤;配瓜蒌,开结痰;导热下行,痰气自利。配桔梗,下气止嗽。

寒痰停饮,恶心冷泻,二者禁用。

怪症:江左有商人,左膊生疮如人面,亦无他苦。戏以酒滴口中,其面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多则膊肉胀起。或不食,则一臂痹焉。有名医教其历试金石草木之药,悉无所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目。商人喜,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

川贝降肺经之火痰,杏仁行肺经之寒痰,白附去肺经之风痰,蒌仁涤肺经之结痰。肺经之虚痰,非阿胶不下;肺经之毒痰,非硝石不除。若湿痰发于脾经,半夏驱之使不滞;痰气伏于脾经,旋覆推之使不停;血痰结于脾经,冬花开之使不积。又有湿热在脾胃而成痰者,槐角理之,痰自清豁而弗生;实痰留于胃腑而致胀者,玄明荡之,痰自消归于乌有。如因痰而胃痛,螺壳止之;宿痰而成囊,苍术除之。豁痰迷于心窍,远志为功;破心经之痰郁,赖有蕤仁。礞石滚痰之滞,肺经独爽;铁花开痰之结,地脏自泰。肾经得肾盐,痰火顿息;肾中入蛤粉,痰热皆除。至于肾经之虚痰,牡蛎逆之而见功;肾水泛为痰,熟地补这而奏绩。膈上之痰兼火者,青黛疗之;兼燥者,花粉降之。惟大黄能下顽痰于肠胃,枳实能散积痰之稠粘。更有相火逆结之痰,解之者在僵蚕;肋下寒结之痰,豁之者需白芥。经络中之风痰,南星可祛,有则荆沥导之;结则牵牛散之;热则竹沥行之。惊风而生痰饮,非攻之不退,全蝎之力也;风热多致痰壅,非吐之不平,白矾之力也。常山逐痰积,狼毒开恶痰,槟榔坠痰癖,滋姑吐痰痫。川蓼子决风痰之上壅,马兜铃下梅核之痰丸。诸药各有专治,诸痰别有分消,不知痰所从来,不审药所职司,动以川、半为治痰之品,一概混施,未有能济者也。

《本草经解》:贝母气平,秉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其主伤寒烦热者,伤寒之有五,风寒湿热温,而风与热,乃阳盛之症,阳盛所以烦热也,贝母气平则清,味辛润散,故主之也。

淋沥者,膀胱有热也;邪气者,热邪之气也,膀胱以气化为主,贝母味辛入肺,肺乃主气之脏,肺润则气化及于州都,小便通而不淋沥矣。

其主疝瘕也,肺气不治,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湿热之邪,聚结成疝瘕,贝母气平,可以通调水道,味辛可以散热结也。

大肠之脉,其正者上循喉咙,火发于标,乃患喉痹,痹者闭也,其主之者,味辛气平,能解大肠之热结也。

肺乃津液之府,主乳难者,味辛能润,润则乳自通也。

肺主皮毛,味辛气平,则肺润而皮毛理,可愈金疮也。

风痉者,风湿流于关节,致不能养筋,而筋急也,贝母味辛,辛则散风湿而润血,且贝母入肺,润则水道通而津液足,所以风湿逐而筋脉舒也。

《神农本草经读》:贝母气平味辛,气味俱属于金,为手太阴、手阳明药也。

其主伤寒烦热者,取西方之金气,以除酷暑,《伤寒论》以白虎汤命名,亦此义也。

其主淋沥邪气者,肺之治节,行之膀胱,则邪热之气除,而淋沥愈矣。

疝瘕为肝木受病,此则金平木也;喉痹为肺窍内闭,此能宣通肺气也;乳少为阳明之汁不通;金疮为阳明之经脉受伤;风痉为阳明之宗筋不利,贝母清润而除热,所以统治之。

今人以之治痰嗽,大失旨,且李士材谓贝母主燥痰,半夏主湿痰,二物如冰炭之反,皆臆说也。

《本经疏证》:贝母八月采取,其受金气之专,其味苦胜辛微,辛在苦后,是苦合于气之微寒,以归于辛,皆二阴至肺之处也。况其色白象金乎,第苦合微寒,是在地之阴也。焉能遽至于在天之阳以治肺?则当参其叶随苗出之义,而体其但有直透更无濡留矣。但有直透,能开热之结,更无濡留矣。“但有直透,能开热之结,更无濡留,能达肺之郁”,此言也,与说诗者谓善疗郁结之疾合,以诸气愤郁,固属于肺也。但予有说焉,阳性开发,阴性凝聚,阴聚之,阳且散之,今云在天之阳,不得在地之阴,乃结热而成郁,则容或有不然者,况本经所胪主治,均属阳为阴郁之候耶。是皆误于以贝母为其根,而遗却其附根以生,连累相著,且有分解一层矣。故以其叶随苗出,证其性之速而无濡留,则可;以为能从地而直透于天,则不可。若谓苗自此透,其性必升,则附子亦附根而生,苗自此出,且其味辛性温,气复雄健绝伦,遂可谓升之至者乎?若谓药物入胃,必藉升始能及上,则性降者入胃,能不藉胃气宣发,遂可直后胃降乎?试思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何一非阴结而阳不舒散?故皆当得阴郁散而阳乃伸,此夫人能知者矣。故予以片言决之曰:贝母善横解心胸间郁结之矣。何者?即物言物,则贝母固心微而瓣厚,心在中而瓣在旁,此所谓横解也。由贝母固附根而生,连累相著,且有分解,以其入肺,故能治附肺而结之气,此所以不曰肺,而曰心胸间也。夫郁,积也、聚也、滞也、缚也,谓收敛之也。无与有形,焉得为积为聚为滞,无与于阴,何者为束为缚为之收敛,且心胸间,阳之都会也。阳纵盛,无所谓郁与结,比之肠胃间阴虽盛,只能痛涌泄,不得为郁结,理正同也。故肠胃中善病阳郁,郁则成燥硬,胸中善病阴郁,郁则聚涎唾。是故贝母者,治涎唾之药也。惟心胸间聚涎唾,斯阴不下降,而伤寒有烦热淋沥之候,咽嗌间聚涎唾,斯有邪气者阳难上达,而有喉痹之候,不化血归衡,而有乳难之候。疝瘕者,涎唾自心胸阻任脉之行也;风痉者,涎唾聚心胸督脉不得阴以灌溉也。惟金疮则无与于涎唾,然血出既多,阴匮而无以续,气聚而不及化,则反郁结于心胸间,为涎为唾者有之矣。主以贝母使之速化,化则能变而赤也。或曰涎唾二字,在金匮要略则曰多唾口燥;在千金方则曰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而说文玉篇广韵,皆谓为口液,则金匮千金所指,当在口中之液,又乌得聚心胸间?纵使聚心胸间矣,其与痰饮水气何异?而金匮肺痿肺瘫咳嗽上气篇、痰饮篇,咸不用贝母,何也?曰口之液,固生于口中,即贮于口中者与。抑亦分夫输脾归肺之津,而上以滋于口者也。生于口而即贮口,决无之理,则其生也舍心胸间更在何处?惟其不随气以熏肤充身泽毛,不为液以注于骨,使骨节屈伸润泽,不为津使腠理发泄汗出溱溱,不变为赤,而入营中以周行经脉,此所以为阴郁,此所以为阳不化耳。痰饮水气则与是异。盖皆劫水之未化者为之,其被火烁而稠者谓之痰,其遇洼则停则稀者谓之饮,其漫无拘束,而随处浸溢者谓之水。气与涎唾,属已为肺化而不宣布者,自迥不相侔,如之何可以肺姜痰饮等篇之治,概贝母之用耶?未化之水宜化,故其治法近外则散,著里即温,稍下则利,已化之水宜分,恐因其滓浊,而遂及其精微,此贝母之开解郁结,正以使清者归清,浊者归浊护清而不留浊,去浊而不伤清。试证以白散之治,是护其清者,不使巴豆劫烁无余也;归贝母苦参丸之治,是分其浊者,随苦参而泄入于下也。
《本草新编》:贝母,味苦,气平、微寒,无毒。入肺、胃、脾、心四经。消热痰最利,止久嗽宜用,心中逆气多愁郁者可解,并治伤寒结胸之症,疗人面疮能效。难产与胞衣不下,调服于人参汤中最神。黄瘅赤眼,消渴除烦,喉痹,疝瘕,皆可佐使,但少用足以成功,多用或以取败。宜于阴虚火盛,不宜于阳旺湿痰。世人不知贝母与半夏,性各不同,惧半夏之毒,每改用贝母。不知贝母消热痰,而不能消寒痰,半夏消寒痰,而不能消热痰也。故贝母逢寒痰,则愈增其寒;半夏逢热痰,则大添其热。二品泾渭各殊,乌可代用。前人辨贝母之肺,而不入胃,半夏入脾胃,而不入肺经,尚不知贝母之深也。盖贝母入肺、胃、脾、心四经,岂有不入脾、胃之理哉。正寒热之不相宜,故不可代用也。

或问贝母之疗人面疮,可信不可信乎?曰:此前人之成效,故必疑之。然而有可疑者。人面疮,口能食而面能愁,盖有崇凭之矣。崇凭必须解崇,何以用贝母即解,予久不得其故。后遇岐天师于燕市,另传治法,而后悟贝母之疗人面疮也,亦消其痰而已矣。夫怪病多起于痰,贝母消痰,故能愈也。如半夏亦消痰圣药,何治人面疮无效?不知人面疮,乃热痰结成热毒,半夏性燥,燥以治热,更添热矣。贝母乃治热痰圣药,以寒治热,而热毒自消,又何疑哉。

或问贝母消痰,消热痰也,然火沸为痰,非热乎,何以用之而绝无效耶?曰:火沸生痰,乃肾中之火上沸,非肺中之火上升。贝母止可治肺中之火痰,不化肾中之火痰也。岂惟不能化肾中之火痰,且动火而生痰矣。夫肾中之火,非补水不能除,肾火之痰,亦非补水不能消。贝母消肺中之痰,必铄肺中之气,肺虚则肾水之化源竭矣,何以生肾水哉。肾水不生,则肾火不降。肾火不降,又何以健脾而消痰哉。势必所用水谷不化精而化痰矣。然则用贝母以治火沸为痰,不犹添薪而望止沸乎。毋怪沓无功效也。

或疑贝母不可治火沸为痰之症,吾用之六味丸中,亦可以治之乎?曰:六味汤止治火沸为痰之圣药也,加入贝母、则不效矣。盖火沸为痰,乃肾中之真水上沸而成痰,非肺中之津液上存而为痰也。六味汤补水以止沸,非化痰以止火,倘加入贝母,则六味欲趋于肾中,而贝母又欲留于肺内,两相牵掣,则药必停于不上不下之间。痰既不消,火又大炽,不更益其沸,而转添有咳嗽哉。此贝母断不可入于六味汤丸之中,治火沸为痰之病也。

《本草分经》:川贝母,辛、甘,微寒。泻心火,散肺郁。入肺经气分,润心肺,化燥痰。

【现代药理研究】

1.贝母有镇咳、祛痰作用。

2.贝母有降血压作用。

3.家兔静脉注射川贝碱,可使血糖持续升高并维持2小时以上。

4.贝母对肠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西贝碱。

5.贝母有抗菌作用。川贝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及金葡菌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川贝水浸液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

6.贝母有耐缺氧作用。

7.贝母能加速气管纤毛粘液流动。

8.贝母有抗血管收缩作用,贝母中含的西贝素具有明显的抗血管收缩、营养心肌、扩张冠脉的作用。

葱白(《本经》)

葱白为百合科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临床鲜用,名称葱白。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可作汤,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

《开宝本草》: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散伤风阳明头痛之邪,主伤寒阳明下痢之苦。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无毒。

入手太阴经,足阳明经。

《液》云:以通上下之阳也。《活人书》伤寒头痛如破,连须葱白汤主之。

《心》云:通阳气,辛而甘,气厚味薄,阳也。发散风邪。

《本草》云:葱实,主明目,补中不足。其茎白,平。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归目,除肝邪气。安中,利五脏,益目精,杀百药毒。葱根:主伤寒头痛。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

《本草纲目》: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痛立止,更无瘢痕也。又葱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极有捷效。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金疮折伤血出,用葱白连叶煨热,或锅烙炒热,捣烂敷之,冷即再易,好后不见痕迹,余用此方活人甚众。又凡人头目重闷疼痛,时珍每用葱叫插入鼻内二三寸,并耳内,气通即便清爽也。

《本草经疏》:葱禀天之阳气,得地之金味,中空象肺,其味辛平,平即凉也,而性无毒。气厚味薄,升也,阳也。入手太阴,足厥阴,足阳明经。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伤寒寒热,邪气并也。中风面目肿,风热郁也。伤寒骨肉痛,开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凉发散,得汗则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开窍于目,散肝中邪热,故云归目除肝邪气。邪气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脏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杀百药毒者,则是辛润利窍而兼解散通气之力也。

简误:病人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味薄气厚,升也,阳也。同蜜菘菜啖,易致杀人。若服常山,亦须戒忌。凡资治疗,务取白根。入足阳明胃经,及手太阴肺脏。出汗疏通骨节,归目驱逐肝邪。理霍乱筋转难当,治伤寒头疼如破。杀鱼肉毒,通大小肠。散面目肿浮,止心腹急痛。去喉痹,愈金疮,安妊娠,塞衄血。脚气贲豚气,连须煎可除;蛇伤蚯蚓伤,和盐音即解。功专发散,食多神昏。病属气虚,尤勿沾口。

《本草乘雅》:白根层理,绿茎空中,上达横遍,阳气前通之象也。方之奇方、急方,剂之宣剂、通剂也。故主阳气闭塞,致寒风外侮,作汤荡涤之,前通阳气,扬液为汗也。葱叶离白转大,去根气味更胜,故从根底,直彻巅项。仲景云:少阴病面赤者,四逆汤加葱白主之。阴经面赤,谓之戴阳。葱白不离于阴,以通阴中之阳也。蕲阳云: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胞。虽是吹入,实是透出,虽是下通,实是上达。活人书云:头痛如破者,连根葱白半斤,佐生姜二两,水煮温服。病头用根,欲从甲乙,直作丙丁,邪始净尽。深师方云:胎动下血,痛极抢心,葱白煮浓汁饮之,未死即安,已死即出。葱白虽通阴分之阳,其机轻捷,使邪遽出,无容留碍,故中气无损,娠妊为宜。宗奭云:葱主发散,多食昏神。发散心王之邪,其机数数,宁免自伤。其气开出,当入太阴,其性通明,当入阳明,倘阳明阖机不及者,投之为害不浅。卒中闷绝,多属阳气闭塞,葱力内开骨节,外达毫窍,下及趺踵,上彻巅顶,可使生阳遍周四大,若出入之神机废弛,无能为矣。

《药性解》:葱白,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胃、肝三经。善发汗,通骨节,逐肝邪,明眼目,去喉痹,愈金疮,安胎气,止鼻衄,治霍乱转筋,理伤寒头痛,杀鱼肉毒,通大小肠,散面目浮肿,止心腹急疼、脚气、奔豚气。连须煎可除蛇伤、蚯蚓伤,和盐即解。

按:皮毛腠理,肺所司也;风淫木旺,肝所患也;邪传入里,胃所疾也。葱白功专发散,又主通中,三经之入,有由来矣。多食则伐气昏神,虚者戒之。

《景岳全书》:味辛,性温。善散风寒邪气,通关节,开腠理,主伤寒寒热,天行时疾头痛,筋骨酸疼,行滞气,除霍乱转筋,奔豚脚气,阴邪寒毒,阳气脱陷,心腹疼痛,及虫积气积,饮食毒百药毒,利大小便,下痢下血,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尿血,通乳汁,散乳痈,消痈疽肿毒。捣罨伤寒结胸,及金疮折伤血瘀血出,疼痛不止。涂犬伤,亦制蚯蚓毒。
本草备要》:轻,发表和里;宣,通阳活血。

生辛散,熟甘温。陶弘景曰:白冷清热,伤寒汤中不得用青。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主皮毛,其合阳明,大肠。故发汗解肌,以通上下阳气。仲景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并加之以通脉回阳。益目睛,白睛属肺。利耳鸣,通二便。时珍曰:葱管吹盐入玉茎中,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极效。治伤寒头痛,时疾热狂,阴毒腹痛。阴证厥逆,用葱白安脐上熨之。气通则血活,气为血帅。故治吐血衄血,便血痢血,《食医心镜》:葱煮粥食,治赤白痢,薤粥亦良。折伤血出,火煨研封,止痛无瘢。乳痈风痹,通乳安胎。妇人妊娠伤寒,葱白一物汤,发汗而安胎,加生姜亦佳。《删繁方》合香豉、阿胶,治胎动。通气故能解毒,杀药毒、鱼肉毒、蚯蚓毒、疯犬毒,诸物皆宜,故曰菜伯,又曰和事草。取白连须用,亦有用青者。同蜜食杀人,同枣食令人病。《百一方》患外痔者,先用木鳖煎汤熏洗,以青葱涎对蜜调敷,其凉如水。《独行方》:水病足肿,煮汤渍之,日三五度佳。

《本经逢原》:辛温上升,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即《本经》作汤以下主治。故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香豉汤。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内用葱白,以其辛温通阳气也。妊娠风邪喘嗽,非葱白、橘皮不除,且能安胎顺气。金疮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用葱连叶煨熟傅之,冷即频易,其痛立止,更无瘢痕也。以葱叶专散血气,葱须专行经络,葱花主心痹痛如刀刺,葱子明目,补中气不足。

《得配本草》:忌食蜜。

辛,平、温。入手太阴、足阳明经气分。通阳气而达表,行经络而散寒。治面目浮肿,心腹急痛。其根发汗,无微不达。

得紫苏,通血壅;得郁金,治溺血;得川芎,治胎动下血;得乳香,捣涂阴囊肿痛。配大枣,治霍乱烦躁;配淡豆豉、生姜、盐,熨脐,治大小便闭。合铅粉,止蛔虫心痛;入粳米粥,治赤白痢疾;和蜜,捣敷;疔疮恶肿;煎生姜饮,治妊人伤寒;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

青热,白冷。连须用,脚气贲豚,连须煎服;脱阳厥逆,炒熨脐间。跌扑金疮,炒熟捣烂,乘热涂之,冷即再易。疮疥水肿,煎叶频洗。

虚气上升者禁用。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怪症:面上及遍体生疮,光彩如猫眼,绝无脓血,痛痒非常,饮食减少,名曰寒疮。多将葱、韭拌鸡鱼肉,食之自愈。

《本经疏证》:葱之为物,其下层层紧裹,而色白,其上空中锐末,而色青,其实又含孕两者而白黑,若求象形,于人身舍目又谁似哉?则能补目中不足,无惑矣。茎,葱之去叶者也;汁,捣全葱而绞出者也。茎性平,汁性温,则陶隐居白冷青热之说不虚矣。然其一主发表一主止血者何居?其层层紧裹之中,莫不茎叶悉具,特既出为叶则温,未出内含则平,此其间自有精义,可容思索。盖内苞者为阳涵于阴,既已透达,则纯乎阳矣。伤寒寒骨肉痛,是阳气外出,与所中之风寒争而不胜也。中风面目肿喉痹不通,是阳气为风寒所束缚,欲透达而不能也。葱茎中饱具从阴达阳之叶,直至根柢,其数难稽,跃跃欲透,而仍未透,乃复中含稠涎,外包紧束,是其发表也。能使阳仍不离于阴,则与他物之发散异矣。血亦气之汁,从气而化,随气而行,内阴外阳,上顶下踵,周流灌溉,无有已时,此其常性也。乃或上而不下,则为吐为衄;下而不上,则为溺为利。设使邪火内停,正当中焦受气变赤之处,则迫气化血,迫津化血,就近则涌阳明为衄,就便则溜太阳为溺。葱汁正上下流通出阴贯阳之液,其辛温之性味,又足以驱散内停之邪火,使火者循常,行者复故,是以不特别录著其止溺血,后世且复阐其止衄血矣。肝者阴中之阳,胎者静中之动,不使阳羁于阴,而肝家留邪,其用在葱之气,不使动阂其静;而胎气不宁,其用在葱之液,能如是则谓其安中利五脏也。夫可恧焉?

葱至难死,任凭藏弃,但置阴处,未曾浥烂,临风日不至枯极,寸根著土,即便森然。夫生气皆阳气也;死气皆阴气也。于死阴中得一线生阳,即可栽培扶植,使之回于黍谷,则仲景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葱之义矣。盖病至下利圊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面赤色,一段阴寒景象,仅仅外热面赤身不恶寒数事,可以知阳之未尽,然亦已离根而浮于外矣。下利厥逆无脉,干呕而烦,阳之尚不澌灭,亦只一线之烦,而阴寒下盛,逼阳上越,已经昭著,乃均赖难死之葱茎,培种微阳,即以剔去阳中依附,揣情合理,于仲景微意,不既确切而熨贴耶。特通脉四逆汤证,腹痛者去葱,加芍药,此则犹有说焉。夫阴经下利,无用芍药者,何则?太阴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灭之,以胃气弱易动故。故真武汤证,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其他则仅有桃花汤证,腹痛而又下利,于此可见纯阴下利之候,本腹痛也。盖阴之逼阳,有散有结,论其证则涣散者盛,结聚者微,故其治法,散者直随阳之所在而使生根,不然,则阴阳遂离散矣。结则尚可破散其阴,冀阳得转而布于其间,较之随地培阳者为犹易也。此芍药与葱之异致,芍药与葱之性,即可于此识之。

本经别录所载葱之目,有实有茎,有根有汁,是其用各有偏胜,而不得相溷。仲景用葱凡五处,在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旋覆花汤,皆但曰葱,至言其数,则曰几茎,亦可知即本经之葱茎矣。而本经其茎已下,别录即紧注之曰葱白,则五方所用,均葱白也。更夷考本经别录四目,则葱白者,下不连根,上须去管,何则?以别著根而其名为白,则必不兼用其青也。乃今之用旋覆花汤者,动曰葱管,积习相沿,盖不知何人作俑矣。旋覆花汤之证,在五脏风寒积聚篇,曰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在妇人杂病篇曰:寸口脉革,妇人半产漏下。夫革者外兼有余,内纯不足也。常欲蹈,可见肝之著而气不得条达,不曰渴而曰欲饮,且所欲饮者,不喜寒而喜热,更中插先未苦时句,则令欲蹈时,已不欲热饮,则肝之著非他,乃外寒内热,阴蓄阳,阳不得达耳。再证之以脉弦而大之革,亦为外阴逼迫,内阳虚备,此犹不以旋覆花去其在内坚韧之阴,葱白通其在内敝疲之阳,以绯帛之新者,和其血络而谁恃哉?故葱之为用,仍是别录除肝中邪气一语,无他甚奥微义,则不用白而用青者,其意究何居耶?

《本草新编》:葱白,味辛,气温,升也,阳也,无毒。入足阳明胃经,及手太阴肺脉。疏通关节,祛逐风邪,理霍乱转筋,治伤寒头痛,杀鱼肉之毒,通大小肠,散面目肿浮,止心腹急痛,止喉痹,愈金疮折伤血出疼,捣烂炒热,傅之血止。安娠妊,塞衄血,除脚气奔豚之邪,疗蛇伤蚯蚓之毒,功专发散,食多神昏。病属气虚,尤勿沾口。可为佐使,而亦可为君臣。大约为佐使者内治也,为君臣者外治也。外治宜多,内治宜少也。

葱有益而亦有损。益者,通气而散邪;损者,昏目而神夺也。北人喜食葱,往往坏目,习俗使然,不能禁耳。

葱善通脉,仲景夫子所以制通脉汤也。盖葱空中而善通气,通气即通脉也。温其里之寒,解其表之热,故脉之不通者即通。世人疑用葱以散邪,则失用葱之意矣。

《本草分经》:辛散,平。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而活血解毒。白冷青热,取白用,同蜜食杀人。青叶治水病足肿。

《本草思辨录》:葱之为物,茎则层层紧裹而色白气凉,叶则空中锐末而色青气温。凡仲圣方用葱无不是白,其层层紧裹之中,即含有欲出未出之青叶,是为阳涵于阴,犹少阴寓有真阳,其生气上出,含有青叶,则又似厥阴,色白又似肺,信乎其为肝肾为肺药矣。通脉四逆汤证,面色赤者,阴格阳也,阴既格之,必当使阴仍向之。姜附能扶阳驱阴而不能联阴阳之睽隔,惟葱白升阴以为之招,阳乃飘然而返,阳返而面不赤。然则白通汤证无面赤,何为亦升其阴?夫阳在上宜降,阴在下宜升,少阴下利一往不返,失地道上行之德。姜附能扶阳而不能升阴以通阳,阳不通,则阴下溜而利不止,故以葱白冠首而名之曰白通,通非通脉之谓也。旋覆花汤治肝着,欲人蹈其胸上,有上下不交之象,以旋覆散结而降阳,葱白升阴而上济,新绛佐旋覆,并能通阴阳之路,俾上下交而成泰。至妇人半产漏下,肝肾之阴已下沉矣。非通其血中结滞之气,与挽之使上不可,旋覆新绛所以通之,葱白所以挽之。玩此三方,葱白之用于肝肾者悉见矣。特是《本经》主出汗,后世亦多用于表剂,义又安在?盖心与肾,手足少阴相通者也。汗为心液,葱白升肾阴,即入心营,色白味辛,则又能开肺卫之郁,此汗之所以出也。
【现代药理研究】

1.葱白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葱白挥发油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葱白水浸剂对许兰氏黄癣菌、羊毛状子芽孢癣菌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真菌有抑制作用。葱的滤液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

2.葱白有壮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1.萹蓄有明显利尿作用。

2.萹蓄煎剂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萹蓄水提物与乙醇提取物具有降压的作用。

4.萹蓄水醇提取物能加速血液凝固,增加平滑肌张力。扁蓄苷有利胆作用。

薄荷(《新修本草》)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栽培或野生。南北均产,尤以江西、江苏、浙江、广西、广东、湖南等地产量为多。原植物生于溪沟旁、路旁、山野湿地,海拔高达3500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对环境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疏肝解郁、清利头目。临床一般生用,名称薄荷、薄荷叶、薄荷梗。

【本草汇言】

《药性论》:使。能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尤与薤作菹相宜。新病差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开宝本草》:味辛、苦,温,无毒。主贼风伤寒发汗,恶气,心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本草图经》: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及小儿风涎,为要药。

《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热劳,用其汁与众药熬为膏。

《药类法象》:气温,味苦辛。疗贼风伤寒,发汗。主清利头目。破血,利关节。治中风失音,小儿风痰。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食,令人虚汗不止。

《药性赋》:味辛,性凉,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二: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汤液本草》:手太阴经、厥阴经药。

《象》云:能发汗,通骨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勿多食,令虚汗出不止。去枝梗,搓碎用。

《心》云:上行之药。

陈士良云:能引诸药入荣卫,又主风气壅并。

《本草发挥》:洁古云:薄荷能发汗,通关节,解劳乏。与薤相宜。新病瘥人不可多服,令人虚汗不止。《主治秘诀》云:性凉味辛。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去高巅及皮肤风热。

《本草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疠疥,风瘙瘾疹。揉叶塞鼻,止衄血。

薄荷入手太阴,足厥阴,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小儿惊热及瘰疠疥为要药。戴元礼治猫咬,取其汁涂之有效,盖取其相制也。

《本草经疏》:薄荷感杪春初夏之气,而得乎火金之味,金胜火劣,故辛多于苦而无毒。洁古:辛凉,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少阴经。辛合肺,肺主皮毛,苦合心而从火化,主血脉,主热,皆阳脏也。贼风伤寒,其邪在表,故发汗则解风。药性升又兼辛温,故能散邪澼恶。辛香通窍,故治腹胀满霍乱。《食疗》以为能去心家热,故为小儿惊风,风热家引经要药。辛香走散以通关节,故逐贼风。发汗者,风从汗解也。本非脾胃家药,安能主宿食不消?上升之性,亦难主下气。劳乏属虚,非散可解。三疗俱非,明者当自别之。

简误:病人新瘥勿服,以其发汗虚表气也。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证者勿服,以其当补而愈也。阴虚人发热勿服,以出汗则愈竭其津液也。脚气类伤寒勿服,以其病在下而属脾故也。血虚头痛,非同诸补血药不可用。小儿身热,由于伤食者不可用。小儿身热,因于疳积者不可用。小儿痘疮,诊得气虚者,虽身热初起,亦不可用。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无毒。入手厥阴包络,及手太阴肺经。下气令胀满消弥,发汗俾关节通利。清六阳会首,驱诸热生风。退骨蒸解劳乏,善引药入荣卫。乃因性喜上升,小儿风涎尤为要药。新病瘥者忌服,恐致虚汗亡阳。猫误食之,即时昏醉,盖亦物相感尔。

《本草乘雅》:气温性凉,具转夏成秋,为高爽清明之象,则气有余,自与薄弱虚寒,阴营不足者不相类也。第气象燥金,倘阳明之上为病,并在所忌。

木曰林,草曰薄。薄者疾驱,荷者负荷而驱也。诗言载驱薄薄,顾名思义。方之奇方急方也,味辛气温,禀辛金用,驱贼风,表汗出,开上焦,宣谷味,于是宿食消,胀满解,霍乱定,烦劳之张精续,剂之宣剂轻剂也。通并格,历关节,去愤气,却肾气,彻风涎,疗阴阳毒,破血止利,利咽喉口齿头目,治瘰疬瘾疹疮疡,皆生于风者,取效甚捷,更详奇急宣轻之义,靡投不善矣。

《药性解》:薄荷,味辛,性微寒,无毒,入肺经。主中风失音,下胀气,去头风,通利关节,破血止痢,清风消肿,引诸药入荣卫,能发毒汗,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

按:薄荷有走表之功,宜职太阳之部。中风诸患,固其专也,而血痢之证,病在凝滞,今得辛以畅气,而结适为之自释矣。

《药鉴》:气温,味辛,气味俱轻,升也,阳也。惟其性辛凉而轻浮,故能散在上之风热,除气逆之胀满,清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经之领头。与地骨皮同用,能退骨蒸之热。与桑白皮同用,能泻肺经之邪。佐甘菊,并能清心明目。臣四物,更兼调经顺气。表虚者禁用。

《景岳全书》:味辛微苦,气微凉。气味俱轻,升也,阳也。其性凉散,通关节,利九窍,乃手厥阴、太阴经药。清六阳会首,散一切毒风,治寒头痛寒热,发毒汗,疗头风脑痛,清头目咽喉口齿风热诸病,除心腹恶气胀满霍乱,下气消食痰,辟邪气秽恶,引诸药入营卫,开小儿之风涎,亦治瘰疬、痈肿、疮疥、风瘙、瘾疹。作菜食之除口气,捣汁含漱,去舌胎语涩,揉叶塞鼻止衄血。亦治蜂螫蛇伤。病新痊者忌用,恐其泄汗亡阳。

《本草备要》:轻宣,散风热。

辛能散,凉能清,《本经》:温,盖体温而用凉也。升浮能发汗。搜肝气而抑肺盛,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治头痛头风,中风失音,痰嗽,口气、语涩、舌胎、含漱。眼、耳、咽喉、口齿诸病,辛香通窍而散风热。皮肤瘾疹,瘰疬疮疥,惊热凡小儿治惊药,俱宜薄荷汤调。骨蒸。破血止痢,能治血痢。血痢病在凝滞,辛能散,凉能清。虚人不宜多服。能发汗疏表,夏月多服,泄人元气。

《本经逢原》:薄荷辛凉上升,入肝、肺二经,辛能发散,专于消风散热,凉能清利,故治咳嗽失音,头痛头风,眼目口齿诸病,利咽喉,去舌苔。小儿惊热,及瘰疬疮疥为要药。其性浮而上升,为药中春升之令,能开郁散气,故逍遥散用之。然所用不过二三分,以其辛香伐气,多服久服,令人虚冷。瘦弱人多服,动消渴病。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本草求真》:薄荷专入肝,兼入肺。气味辛凉,功专入肝与肺,故书皆载辛能发散,而于头痛头风,发热恶寒则宜;辛能通气,而于心腹恶气痰结则治;凉能清热,而于咽喉口齿眼耳、瘾疹、疮疥、凉热、骨蒸、衄血则妙。是以古方逍遥,用此以为开郁散气之具;小儿惊痫,用此以为宣风向导之能;肠风、血痢,用此以为疏气清利之法。辛能散,凉能清。然亦不敢多用,所用不过二三分而止,恐其有泄真元耳。气虚食之,令人虚汗不止;阴虚火甚食之,令人动消渴病。

《得配本草》:辛、微苦,微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经气分。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口齿耳鼻诸病。治心腹恶气,胀满霍乱,小儿惊热,风痰血痢,瘰疬疮疥,风瘙瘾疹,亦治蜂虿蛇蝎猫伤。薄荷,猫之酒也。

配生地、春茶,治脑热鼻渊;配花粉,治热痰;配蝉蜕、僵蚕,治风瘙瘾疹;配生姜汁,治眼弦赤烂;配白蜜、白糖,化痰利咽膈。入消遥散,疏肝郁;捣取自然汁,滴耳;捣取自然汁,和姜汁、白蜜,擦舌苔语涩;揉叶塞鼻,止衄血。取汁滴鼻中即止。

新病瘥人,服之令虚汗不止。瘦弱人,久服动消渴病。肺虚咳嗽,客寒无热,阴虚发热,痘后吐泻者,皆禁用。

《本经疏证》:吐下则胀满应减,下气则宿食应行,即不减不行,亦宜以宽中理气消导顺降为治,何取于薄荷?不知薄荷之凉,大有似乎豆蔻辈,原能宽中理气消导顺降者也。特其芳烈外发,不似豆蔻辈内藏,所以重在散发,而治内不专耳。设使恶气宿食既已内扰,仍复托根于表,则非薄荷之内解其结,外剧其根,何以使表里尽除,略无遗患耶?伤寒发汗自有专剂,又何取于薄荷?不知寒之来系贼风所引,则与凡伤寒异,曰贼风者,冬之南夏之北春之西秋之东风也,曰贼风伤寒,则定是夏令伤北风之寒,其乘虚也甚,其入人也深,非麻黄、桂枝、葛根、青龙调解营卫者所能治。薄荷之辛温芳烈,足与假苏香薷等,原能开散风寒者也。况其转味之凉,又能和中调气。假使贼风伤寒虽从外入,内已成窟,则非薄荷之外剿其从,内覆其穴,何以能一举两得耶?所以然者,此物产于南,不产于北。茎方赤色,叶相对生,中春而发,秋尽乃萎,原具夏气之全,足发冱寒之覆,是以于滞气之外有所连,客感之内有所据者,均能使拔茅连茹,不劳再举。但验其根不畏寒,苗不畏暑,则可以得其消息之所在矣。
《本草新编》: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但散邪而耗气,与柴胡同有解纷之妙。然世人止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以其入糕饼之中,轻其非药中所需也。不知古人用入糕饼中,正取其益肝而平胃,况薄荷功用又实奇乎。惟前人称其退骨蒸之热,解劳乏之困,乃未免虚张其辞。余尝遇人感伤外邪,又带气郁者,不肯服药,劝服薄橘茶立效。方用薄荷一钱、茶一钱、橘皮一钱,滚茶冲一大碗服。存之,以见薄荷之奇验也。

或问薄荷实觉寻常,子誉之如此,未必其功之果效也?曰:余通薄荷之实耳。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用香附以解郁,不若用薄荷解郁更神也。

或问薄荷解风邪郁结,古人之有用之否?昔仲景张夫子尝用之,以解热入血室之病,又用以治胸腹胀满之症,子未知之耳。夫薄荷入肝、胆之经,善解半表半里之邪,较柴胡更为轻清。木得风乃条达,薄荷散风,性属风,乃春日之和风也。和风,为木之所喜,故得其气,肝中之热不知其何以消,胆中之气不知其何以化。世人轻薄荷,不识其功用,为可慨也。

《本草分经》:辛散升浮,体温用凉。发汗,能搜肝气而抑肺盛,宣滞解郁,散风热,通关窍。

《本草思辨录》:薄荷,《唐本草》治贼风伤寒发汗,《食性本草》治阴阳毒、伤寒头痛,苏颁、王好古亦皆谓治风寒,外此诸家则皆谓治风热,究将何从?考古方多用于风热,鲜用于风寒,煮汁饮之,则洁古所谓去高巅及皮肤风热者甚验。气味辛凉而不似荆芥之温,终当以治风热为断。

邹氏解贼风伤寒,谓夏之贼风乃北风,定是夏令伤北风之寒,此于薄荷之治,亦尚有合。但邹氏专主此说而于风热不推及之,且以薄荷根不畏寒,苗不畏暑,为消息之所在,则泥之至矣。惟其根不畏寒,所以苗不畏暑。不畏暑,正辛凉之金气足以当日,与麻黄所产之地,冬不积雪,可对观而明。邹氏又谓薄荷发寒沍之覆,与荆芥香薷等,试思香薷何物而可与之等量耶?

薄荷于头目肌表之风热郁而不散者,最能效力。若配合得宜,亦可治上中焦之里热。凉膈散、龙脑鸡苏丸,以除胃热、胆热、肾热,可谓用逾其分矣。逍遥散合煨姜,又能变凉风为温风而治骨蒸劳热,彼存胶柱之见者,得毋闻而惊怖耶?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辛,气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如以鲜薄荷汁外擦皮肤少用殊觉清凉,多用即觉灼热)。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疼,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齿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痢疾初起挟有外感者,亦宜用之,散外感之邪,即以清肠中之热,则其痢易愈。又善消毒菌(薄荷冰善消霍乱毒菌薄荷亦善消毒菌可知),逐除恶气,一切霍乱痧证,亦为要药。为其味辛而凉,又善表疹瘾,愈皮肤瘙痒,为儿科常用之品。

温病发汗用薄荷,犹伤寒发汗用麻黄也。麻黄服后出热汗,热汁能解寒,是以宜于伤寒;薄荷服后出凉汗,凉汗能清温,是以宜于温病。若以麻黄发温病之汗,薄荷发伤寒之汗,大抵皆不能出汗,即出汗亦必不能愈病也。

薄荷古原名荷,以之作蔬,不以之作药,《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皆未载之,至唐时始列于药品,是以《伤寒论》诸方未有用薄荷者。然细审《伤寒论》之方,确有方中当用薄荷,因当时犹未列入药品,即当用薄荷之方,不得不转用他药者。试取伤寒之方论之,如麻杏甘石汤中之麻黄,宜用薄荷代之,盖麻杏甘石汤,原治汗出而喘无大热,既云无大热,其仍有热可知,有热而犹用麻黄者,取其泻肺定喘也。然麻黄能泻肺定喘(薄荷之辛能抑肺气之盛,又善搜肺风),薄荷亦能泻肺定喘,用麻黄以热治热,何如用薄荷以凉治热乎?又如凡有葛根诸汤中之葛根,亦可以薄荷代之,盖葛根原所以发表阳明在经之热,葛根之凉不如薄荷,而其发表之力又远不如薄荷,则用葛根又何如用薄荷乎?斯非背古训也,古人当药物未备之时,所制之方原有不能尽善尽美之处,无他,时势限之也。吾人当药物既备之时,而不能随时化裁与古为新,是仍未会古人制方之意也。医界之研究伤寒者,尚其深思愚言哉。

【现代药理研究】

1.薄荷有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解热作用;另一方面,圆叶薄荷和欧薄荷精油均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时间,两者还能降低小鼠的自发性活动。

2.薄荷有抗刺激、祛痰、止咳作用。薄荷脑抗刺激作用可导致气管分泌,使粘稠的粘液易于排出而有祛痰作用,该成分对人和豚鼠还有止咳作用。

3.薄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薄荷煎剂体外实验对各种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薄荷脑亦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薄荷水煎剂1:20浓度可抑制ECHO11株病毒。

4.薄荷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

5.薄荷对消化系统有作用。薄荷油、薄荷脑、薄荷酮对小鼠或兔离体肠管有抑制作用。对小鼠离体小肠,薄荷油有解痉(抗乙酰胆碱)作用。薄荷油有健胃作用,给大鼠口服薄荷脑有利胆作用。

6.薄荷有局部刺激作用。薄荷脑可刺激皮肤末梢感受器,首先产生冷感,继则有轻微灼热感,并可慢慢地渗入皮肤内,引起长时间充血,同时也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组织的血管变化,调整血管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蚕砂(《名医别录》)

蚕砂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粪便。在育蚕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最多。原动物我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为完全变态昆虫。味甘、辛,性温。归肝、脾、胃经。功效祛风除湿、和胃化浊。临床用名蚕砂。

【本草汇言】

《本草纲目》:蚕居火,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砂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陈风经验方》-抹膏: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砂二、三宿,研细,以篦子涂患处,不问新旧,隔宿即愈。表兄卢少樊患此,用之而愈,亲笔于册也。时珍家一婢,病此十余年,试用之,二三次顿瘳,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徵结。

消渴癥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降湿。(甘辛温)

《本草经疏》:原蚕砂,即晚蚕所出屎也。其味辛甘,气温无毒。肠鸣者,水火相触也,甘以和之。消渴者,中气燥热也,辛以润之。蚕属火,其性燥,燥能胜湿去风,故其沙主疗风湿之病。如陈藏器以之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瘀血腰脚冷疼,炒热熨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等证。

简误:瘫缓筋骨不随,由于血虚不能荣养经络,而无风湿外邪侵犯者,不宜服。

《本草蒙筌》:性亦湿。治湿痹瘾疹瘫风,主肠鸣热中消渴。

《本草备要》:燥湿去风。

蚕食而不饮,属火性燥,燥能去风胜湿,经曰:燥胜风,燥属金,风属木也。其沙辛甘而温。炒黄浸酒,治风湿为病,肢节不随,皮肤顽痹,腰脚冷痛,冷血瘀血。史国公药酒中用之。炒热熨患处亦良。寇氏曰:醇酒三升,拌蚕砂五斗,蒸热铺暖室席上,令患冷风气痹人以患处就卧,厚覆取汗。不愈,间日再作,须防昏闷。麻油调敷,治烂弦风眼。目上下胞属脾,脾有风湿,则虫生弦烂。又新瓦炙为末,少加雄黄,麻油调敷,治蛇串疮。有人食乌梢蛇,浑身变黑,渐生鳞甲,见者惊缩,郑奠一令日服晚蚕砂五钱,尽一二斗,久之乃退。

《本经逢原》:蚕砂,疗风湿之专药。有人病风痹,用此焙热,绢包熨之。治烂弦风眼,以麻油浸蚕砂二三宿,研细涂患处,过宿即愈。蚕砂置酒坛上泥好,色清味美。然惟晚者为良,早蚕者不堪入药,以饲时火烘,故有毒也。

《本草求真》:[批]宣皮肤风湿。

蚕砂专入肝、脾,兼入胃。即晚蚕所出之屎也。玩书所著治功,多有祛风除湿之能。所述治症,多是肢节不遂,皮肤顽痹,腰膝冷痛,冷血瘀血,肠鸣消渴,烂弦风眼。缘蚕食多而不饮,其食出则气燥,燥则可以胜湿祛风。凡一切皮肤等疾,因于风湿而至者,上症俱就风湿而言。无不得此以为调治。且味辛而兼甘,故凡水火相激而见肠鸣,得此甘以和之;燥热而见消渴不止,得此辛以润之;燥渴仍属风邪,故辛可以得润。是以用此炒黄,袋盛浸酒,以去风缓不随,皮肤顽痹。寇氏曰:醇酒三升,拌蚕砂五斗,蒸热铺暖室席上,令患冷风气痹人,以患处就卧,厚覆取汗,不愈,间日再作,须防昏闷。暨烂弦风眼,用此油浸涂患即愈。汪昂曰:目上下胞属脾,脾有风湿则虫生弦烂,用新瓦炙末,少加雄黄、麻油调敷。又治蛇串疮,有人食乌梢蛇浑身变黑,渐生鳞甲,见者惊缩,郑奠一令日服晚蚕砂五钱,尽二二斗,久之乃愈。昔史国公用此浸酒,色清味美。以治风痹,义多根此。
得配本草》:甘、平,温。去风湿,熨瘫缓。

得醇酒,熨风痹。酒三斗,蚕砂五斗,蒸熟,铺席上,令患者就卧,厚覆之取汗,令头面露出,以防昏闷,如不愈,间日再如法治之至,愈而止。

合独活,治支节不遂;调麻油,敷烂弦风眼。

《本草新编》:蚕砂,即晚蚕之屎,其性亦温。治湿痹、瘾疹、瘫风,主肠鸣热中泄泻。按晚蚕蛾胜于春蚕者,以其性淫也。务须择雄者用之,雌则无效。盖雄则气温,勤于交合,敏于生育故耳。但亦宜丸散,而不宜汤剂,嫌其过于动也。

《本草分经》:辛、甘,温。去风燥湿,治风湿诸病。炒熨患处亦良。

【现代药理研究】

1.蚕砂有机质中含蛋白质、叶绿素、异植物生长激素及组氨酸等,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2.蚕砂有抗肿瘤的作用。苍耳子(《本经》)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野生。全国各地均产,以山东、江苏、湖北产量最大。原植物喜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坡、路边、田边。喜温暖稍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功效发汗散风祛湿、通鼻窍、止痛。临床用名有生苍耳子、炒苍耳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名医别录》:味苦。主治膝痛,溪毒。

《本草拾遗》:叶妥,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子炒令香,捣去刺,使腹破,浸酒,去风,补益。又烧作灰,和腊月猎脂,封丁肿,出根。又毡中子七枚,烧作灰,投酒中饮之,勿令知,主嗜酒。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无毒。主肝家热,明目。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沥疥癣,及瘙痒,入药炒用。

《开宝本草》:味苦、甘,温。膝痛,溪毒。

《本草纲目》:炒香浸酒服,去风补益。尤治皮肤风,令人肤革清净。善通顶门连脑,盖即苍耳也。

《本草经疏》:苍耳,得土之冲气,兼禀天之春气,故味甘温,而《别录》益之以苦。当是无毒。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苦以燥湿,甘以和血,温则通畅。春气发生而升,故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也。祛风疗湿之药。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温。味苦、辛,微寒。有小毒。最忌猪肉、米泔。散疥癣细疮遍身瘙痒者立效,驱风湿周痹四肢挛急者殊功。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湿蛪,主恶肉死肌。益气开聪明,强志暖腰膝。亦堪久服,明目轻身。

《本草乘雅》:盖耳者听之官,肾之窍,肺之司,故苍形似耳,实中两仁似肾,壳皮坚韧,丛毛刚劲,从革作金之肺象也。固入肺肾,以肾为主,肾藏志,志者肾之神也。志强窍斯开,窍开耳斯聪,耳聪声斯入。若以肺为主,设肾不司窍,虽有其声,不与耳接,非耳外声,声无所尔。益气者,窍开气斯益,设有气无窍,亦填塞不输,何由宣布,亦可入肝,色苍故也。入肝则肝得其用,肝以金为用耳。肝固开窍于目,而目之能视,肾所司也。即转拔瞳人,需以利金,又可入脾,味甘故也。设土实不灵,遂致肌死,以及肢挛,敦土德用,自然反活回鲜,又可入心,气温故也。心用为水,水司液,心司血,血液充满,乃得筋转脉摇,故不独五藏咸入,即筋内肌肉,头目脑髓,靡不周到。但致疾之因,风湿使然,风淫偏胜,刚以济之,如痹于头,则风头寒痛;痹于百骸,则周痹;痹于四肢,则四肢拘挛痛;痹于肌肉,则肌肉死恶;痹于膝,则膝痛;痹于气,则气损;痹于耳,则耳聋;痹于目,则目盲;痹于志,则志颓;痹于身,则身重身木,罔觉有触,种种变证,皆藉以濡润宣达,交互承制者也。世但知治疗疮疡,殊失灵异。

《药性解》:苍耳子,味甘,性温,有小毒,入肺经。主风寒湿痹、头风脑漏、疔肿困重、疥癣瘙痒、血崩、大风癫痫,善能发汗。反猪肉,解狗毒。

按:苍耳甘温,故能走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肺主风邪,故治如上。

《景岳全书》:味苦微甘。治头风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去风明目,养血,暖腰膝,及瘰疬疮疥,亦治鼻渊。宜炒熟为末,白汤点眼一二钱,久之乃效。

《本草备要》:一名葈耳,即《诗》“卷耳”。轻发汗,散风湿。

甘苦性温。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肢挛痹痛,瘰疬疮疥,采根叶熬,名万应膏。遍身瘙痒。作浴汤佳。《圣惠方》云:叶捣汁,治产后痢。

《本经逢原》:苍耳治头风脑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皮肤瘙痒,脚膝寒痛,久服亦能益气。其叶久服,去风湿有效。服苍耳人最忌猪肉及风邪,触犯则遍身发出赤丹也。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倒,不知人事者,用苍耳草嫩心,阴干为末,酒服甚效。此味善通顶门连脑,能走督脉也。

《本草崇原》:苍耳《本经》名葈耳,该茎叶而言也。今时用实,名苍耳子,子内仁肉,气味甘温,外多毛刺,故有小毒,花白实黄,禀阳明燥金之气。金能制风,故主治风头寒痛,谓头受风邪,为寒为痛也。燥能胜湿,故主治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谓风湿之邪,伤周身血脉而为痹,淫于四肢而为拘挛疼痛也。夫周痹,则周身血脉不和,周痹可治,则恶肉死肌,亦可治也。四肢拘挛痛可治,则膝痛亦可治也。久服则风湿外散,经脉流通,故益气。

《本草求真》:[批]祛肝风、除脾湿,活血通气。

苍耳子专入肝、脾。味苦而甘,气温无毒。凡人风湿内淫,气血阻滞,肝受风则血阻,脾受湿则气滞。则上而脑顶,下而足膝,内而骨髓,外而皮肤,靡不病症悉形。而致症见疥癣,通身周痹,四肢拘挛,骨节痈肿,顶巅风痛,疳蛊湿蛪,恶肉死肌,疔肿痔漏,腰重膝屈,按此苦能燥湿,温能通活,为祛风疗湿之圣药。或作膏,如采根叶,根名万应膏。或作汤浴,自然风除湿祛,血活气行,而病即愈。但此通顶连脑,下达督脉,服此最忌猪肉,猪肉动风助湿。及风邪触犯,则遍身发出赤丹,而致病益增甚耳。

《得配本草》:甘、苦,温。有小毒。治风湿周痹,四肢挛痛,能善通顶脑,疗头风目暗,鼻渊息肉,瘰疬疮疥。解溪毒,杀疳虫。

配葶苈子为末,治小便不利。

《本经疏证》:苍耳枝节繁茂,离奇屈曲,末盛于本,纵横四布,似蔓非蔓,实结于巅,剖而出之,宛如人肾。肾所主者液也,液之所至,上出于脑为髓,旁行于肢体为骨节屈伸,泄泽外行于肌腠为汗出溱溱,无非肾气所届。乃苍耳子之象肾形者,偏在其末,故能随液之所致,布气以驱风寒湿也。虽然,其味甘,其气温,谓之益液,亦何不可?仅谓能布气而驱风寒湿,视之无乃太隘耶?则补精益液之物必滋柔,而兹则强梗也,必味胜,而兹则气胜也,且其茎枝色青,则有合于发生之木气,青中间黑色斑点,则有合于杂风寒湿,在发生中,仍不碍其荣茂,故谓行精液中气以资发生则可,谓竟补益精液则不可。矧青者应风,黑者应寒是其茎,白者应燥是其花,举青黑之精英,尽宣布于色白之花而成实,故曰能驱风寒湿,目之以补精益液,乌乎可!是故风头寒痛者,脑间固有风复因寒激也。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者,风寒湿著其液,窒碍其滑泽也。恶肉死肌者,风湿著其津,腠理遂不通也。使脑髓津液中气行而不滞去而不留,则诸患又何能不除耶?即后人所扩充,亦可以此意会悟而无不合矣。

《本草新编》:苍耳子,味苦、甘,气温,叶苦、辛、微寒,俱有小毒。善解大麻风之毒,余病禁用。各《本草》称其效,皆不足信也。盖此物最利关节,凡邪物在肝腑者,服之无不外出。大麻风之毒,正苦其留于脏中,必借此引出于皮毛。他病原非脏毒,何必借重。况苍耳子与叶,散尽真气,乌可轻服哉。若大麻风,亦畏散其气,然受毒甚炽,有病则病受之,尚不至十分尽耗,故用之无妨。然亦必入之活血、凉血之药中始得,非单用一味可恃之而取效也。或问苍耳子,他病亦有用处,如治汗斑之去风,脚膝之去湿,未尝无效,而子止言其治大麻风,毋乃太过乎?非过也。苍耳子实止可治大麻风,而不可治他病。如汗斑,细病也,何必用此以耗元气。脚膝,下病也,何必用此升散。舍可用之药,而求之不可用之草,此世用药之好奇,非吾论之太过也。
本草分经》:甘、苦,温。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面诸疾、遍身瘙痒。去刺用。

采根煎熬名万应膏,功用略同。

【现代药理研究】

1.苍耳子有抗菌消炎作用。

2.苍耳子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其注射液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有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3.苍耳子对呼吸系统有作用,其注射液静注能明显增加麻醉兔及狗的呼吸幅度及频率,亦能兴奋清醒状态下兔的呼吸。苍耳子酊剂能增强蛙的呼吸运动,大量应用即抑制呼吸。苍耳子煎剂灌胃,对小鼠二氧化碳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苍耳子有降血糖作用,其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9: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杂证
(各见大方科诸气类。)

杂证
(方见大方科伤寒阳证及脾胃类。)以上诸药,升降散毒,理脾和气。凡诸发临愈,皆可投数服。痈疽缘气凝血滞,气闻香则行

杂证
诸发愈后宜服。
黄 (六两,炙) 甘草(一两)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空心服。

杂证
老人气血衰弱,发背作渴不止,宜服。(方见大方科虚损类。)

杂证
治疽后气弱不食。(方见大方科脾胃类。)

杂证
治发背及一切疽疮溃烂,痛不可忍者。
当归 川芎 交趾桂 川香芷 真绿豆粉(各五钱) 羌活 独活 五灵脂 乳香(别研)没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薄荷汤嚼下。手足诸般损痛不能起者,加大草乌

杂证
治气虚血弱,老人疽发后,四肢倦怠无力,或燥渴好饮水不止者。
黑附子(一个,九钱,煨,盐水浸) 白茯苓(五钱,去皮) 川楝子(一两,去皮核)茴香(去粗皮)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或盐酒下。如觉脾虚食减,亦用参苓白禁肿法∶凡春初雷始发声时,急以两手指雷声,声止乃止。后七日勿洗手。此后有一切肿及

乳痈
如不愈者,并根据前方治之。
栝蒌 明乳香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热者,加石膏末少许。
又方草乌(七个) 小赤豆(七粒) 拒霜叶(一两,阴干)上为末。井花水调涂角四畔留顶。用前敷药亦妙。
又方 仙人掌草一握,小酒糟一块,生姜一大块,擂烂,入桂末少许炒,酒服。留滓罨肿处乳劳痈,火 草、皂角刺、穿山甲、黄蜂窠。
上各烧存性为末,入轻粉,生清油调匀,敷疮上。
又方 赤小豆一升,酒研烂,去滓,温酒服。留滓敷患处。
又方 蔓荆子擂烂炒,酒服,滓贴患处。
又方 乳劳痈烂见心者,猫儿腹下毛,坩埚内 ,存性为末,干掺或清油调,入轻粉少许。
吹乳结实疼痛,陈皮一两,甘草一钱,水二碗,煎一碗,分二次服。次用荆芥、羌活、独活又方 消毒饮加连翘三钱,黄瓜蒌仁三十粒捶损。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食后温服。
(方又方 皂角刺烧灰,蛤粉、明乳香少许为末,热酒下,揉散亦可。
奶头裂,取秋后冷露茄子花裂开者,阴干烧存性,灰水调敷。未秋时但裂开者亦可用。
灸法∶痈疽高肿坚硬不破,名曰石痈,当上灸百壮。诸痈疽毒,开阔不止,疼楚殊甚,以灸中心处灸探入或经走入酸醋半盏淋洗。少顷其筋自现,可以辨认。

心痈
即引兵先锋方。治心肺有热,或作寒热,口干好饮水,浑身疼,腹内作热,头面赤次用内托散 即前锋正将方,治同上。兼用敷角洗贴,已溃多服加味十奇散。(以上二方并见前。)

肾痈
治肾虚嗜欲过度,外挟寒邪,发为痈肿,不可施以凉剂,宜服。(方见大方科虚损

肾痈
治同上。兼用葱白、橘叶、椒叶、猪蹄汤淋洗,仍贴金丝膏。(方并见前。)

肺痈
治男子妇人,咳而胸膈稳痛,两脚肿满,咽干口燥,烦闷多渴,时出浊唾腥臭,名小便赤黄,大便多涩。实者先投参苏饮四服,虚者先投小青龙汤四服,并用生姜、枣却服此。(二方见大方科伤寒和解类及通治类。)桔梗(去芦) 贝母(去心) 大当归(酒浸) 栝蒌仁 枳壳(去穣,炒) 薏苡仁(微炒)桑白地骨皮(去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时温服,咳不渴,加百药煎。热,加黄芩甚,

肺痈
治肺痈,咳嗽气急,卧睡不安,心胸胀满。
甜葶苈(二两半,隔纸炒赤色) 百合(炒) 白附子 北五味子(炒) 甘草节 罗参款冬花上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下。

肺痈
治肺痈胸乳间皆痛,口吐脓血,气作腥臭。
川升麻 苦梗 薏苡仁 地榆 黄芩 赤芍药 牡丹皮 生甘草(各等分)上锉散。每一两,水一升半,煎五合,温温日三服。

肺痈
治肺痈已吐出脓血,以此润护。
真钟乳粉(一两) 白滑石(二两)上为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肺痈
治肺痈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诃子(去核) 百药煎 五味子(微炒) 条参(去芦) 款冬花蕊 杏仁 知母 贝母甜葶苈子 紫菀 百合 甘草节(各五钱)上为末,用白茅根净洗,称三斤,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添入好蜜二两,再熬

肺痈
治上膈壅热而成肺痈,兼感风寒。重者,加入黄芩、栝蒌仁、薄荷、当归、川白芷、半夏、乌梅、桑白皮,每半料各五钱,生姜、生地黄、灯心、白茅根煎。热甚,加大

内护
理肺痈。叶脓后宜服,排脓补肺。
嫩黄 (二两) 川白芷 北五味子(炒) 人参(各一两)上为末,炼蜜丸如小指头大。偃仰入口噙化,旋旋咽下,食后服,临卧服。

内护
薏苡仁 瓜瓣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两)右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二盏,先以苇叶一握煎取一盏,去滓,入药煎六分,食后服。
或吐

内护
宽中和气,滋益脾土,生肺金,进美饮食。
沉香 木香 明乳香 丁香 藿香叶(各半两) 白术 罗参 白茯苓 薏苡仁 山药扁豆上为末。苏盐汤调,空心服,枣汤亦可。有汗,加浮麦煎。

内护
治一切内外痈疮,根据《和剂方》修合,煎北梗、甘草汤吞服,服毕,便就枕。有热善应膏亦可丸服,汤引同上。(方见前。)

内护
治肺痈已散,不咳不疼,服此去旧生新,内能固济。(方见前。)肺痈证,治萌易治,脓成难治。诊其脉数而实已成,微而涩渐愈,面色白,呕脓而止者自愈以血灸法∶治肺痈正作,吐脓血不已,肺俞灸二七壮,二椎下三椎上,各去脊一寸半。及灸

肠痈
治脉数身无热,腹无积聚,按之濡,此为肠痈。久积阴冷所成,宜服。
薏苡仁(二两半) 附子(炮,半两) 败酱(一两一分)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空心服。小便利为效。

肠痈
治肠痈小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
大黄(蒸) 桃仁(去皮尖。各半两) 牡丹皮(一钱一字) 栝蒌子(三分) 芒硝(二钱)上锉散,作一服。水三盏,煎八分,去滓,入芒硝再煎沸,顿服,不拘时候。未效,用败毒

肠痈
治肠痈,腹中 痛,烦毒不安,或脓满不食,小便涩。妇人产后虚热,多有此病。
痈,但疑似间便可服,就有差互,亦无害。
薏苡仁(五两) 牡丹皮 桃仁(各三两) 瓜瓣仁(四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不拘时服。

肠痈
治肠痈内托神妙。(方见前。)

附骨疽
治附骨疽久不瘥,脓汁败坏,或骨从疮孔出。
大虾蟆(一枚) 乱发(一握,如鸡子大) 猪脂油(四两)上以猪脂油煎前项药,滤去滓,凝如膏,贴之。凡贴,先以桑白皮、乌豆煎汤淋洗,拭干,

附骨疽
治附骨疽未破已破,或脓出不尽者。
上用黑色鲫鱼一个,去肠,入白盐令腹满,用线缚定。用水一盏,铜石器中煮,水尽、干焦

附骨疽
治附骨疽脓汁淋漓,久而不瘥。已破未破皆可用。
赤术(一斤,泔浸去油,用川椒、葱白煮令黑色,焙干) 舶上茴香 破故纸(炒) 川楝子(上为末。老人加黑附子。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或盐汤吞下。

便毒
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绞疼痛。
辣桂 川大黄 白芍药 泽泻 牵牛(炒,取末) 桃仁(去皮炒。各一分) 甘草(半分)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食前,日二服。先小便快,热从小便出,后大

便毒
治便毒肿结,因败精搏血留聚而成。立效。(方见前。)

便毒
便毒初发用此。
穿山甲(酒浸,炙焦,二两) 天花粉(酒浸一宿,焙)白芷 当归 甘草 舶上茴香(炒) 白牵牛(炒) 延胡索(擦去皮) 南木香(各一两)青木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食前服。不饮,南木香煎汤服
  便毒
疏利小便,以泄败精。葱二根煎汤调下。(方见大方科伤暑类。)

便毒
治便毒肿聚,内消神妙。(方见前。)

便毒
治便毒热证,大便不通。(方见大方科积热类。)

便毒
治便毒,体虚气闭,大便不通,加大黄少许煎,食前服。(方见大方科诸气类

便毒
治便毒已消,内托,可常服。(方见前。)

便毒
治毒溃时,用白芨、没药、乳香、血竭为末掺,效。
又方 治便肿痛。
雄黄 乳香(各二分半) 黄柏(一分)上为末。分作两服,以新水调敷,自平。
又方 治便毒初发,以生姜一大块,米醋一合,姜蘸醋磨取千步峰泥,敷 作处,即效。
(灸便毒法∶用细草或软篾,随所患左右手量中指,自手掌尽处横文量起,通三节至指尽则住大,

偏痈
治偏痈,俗名 ,欲作未作之时,服之即愈。猪牙皂角七片,灰火煨黄色,去皮弦,地上出火毒。研如末,用酒调服。
又方 一服即散。
牛蒡子 破故纸 黑牵牛 大黄(切,各微炒)上等分,为末,酒调下。

瘾疹
治风寒暑湿外搏,肌肤发为瘾疹,遍身瘙痒,或赤或白,口苦咽干,或作寒热。败一两半,加天麻、薄荷各三钱,蝉蜕二七个去足翼,分作六服。每服水一盏半,生姜三温服取效。(方见大方科伤寒阳证类。)

瘾疹
治风寒暑湿外搏肌肤,发为瘾疹。增寒壮热,遍体搔痒,随脏气虚实,或赤或闷乱,口苦咽干。
羌活 前胡(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炙) 枳壳(麸炒) 川芎 天麻 茯苓(各半两)上锉散。每服二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不以时服。

瘾疹
治瘾疹,上攻头面,赤肿瘙痒,搔之皮便脱落,作疮作痒而痛,淫液走注,有川乌(汤洗三五次,去皮尖,焙干称) 荆芥穗(各半斤) 薄荷(五两) 杜当归(洗浸三日,

瘾疹
治因浴出腠风冷,遍身瘾疹,搔之随手肿突,及眩晕呕哕。
白术(一两) 神曲(二两,炒) 甘草(一分)上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一方,以土朱研炒,冷酒调下二钱。不饮,以茶调下。

瘾疹
治瘾疹瘙痒,神效。(方见风科热证类。)

瘾疹
治风热瘾疹。(方见大科头痛类。)

瘾疹
治风气挟热,瘾疹瘙痒。
胡麻子(五两) 苦参 荆芥穗 何首乌(各二两) 威灵仙 防风 石菖蒲 牛蒡子(炒)菊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薄荷汤或好茶清下。
治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一两,炒黄色,为末,分四抄酒调服。
敷药 明矾、朴硝为末,井水调,鸡羽扫敷。
又方 赤小豆、荆芥穗晒,为末,鸡子清调,薄敷。

瘾疹
蚕沙,以新水煎,密室温洗。

诸疮
平血饮
治遍身生疮,脓血 肿,极痛且痒。
干葛 赤芍药 升麻(各一两) 粉草(五钱) 加天麻 蝉蜕上锉散,与人参败毒散合和,生姜、薄荷、生地黄、麦门冬去心煎,不拘时候,大效。
(败
小牛黄丸
治心肺积热,肾脏风毒,攻于皮肤,时生疥癞,瘙痒难忍,时出黄水。及大风手眉毛脱落,一切风疾。
玄参 荆芥穗(各四两) 苦参(半斤) 大川乌 宣连(各一两) 真牛黄(二钱)上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或茶清下。一方,加麻黄、防风、皂角末为
牛黄清心丸
(方见风科通治类。)
天麻煎
治风毒入胃,及心肾经络攻注,百节疼痛,头目虚肿,痰涎不利,下注腰脚,弱缓妇人血风,男子癞风。及风湿香港脚攻注皮肤,瘙痒瘾疹。偏正头风。
川乌头(净洗,灰炒裂,去皮脐) 草乌头(水浸三日,洗去皮。各二两)上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茶清下三十丸。
酒蒸黄连丸
治同上。(方见大方科诸气类。米饮下三十丸)
荆黄汤
治恶疮生背、胁、头脑、四肢要害处,连进一二服。得利即效,未利再服。(方见科积热类。)
当归饮
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发于皮肤,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当归(去芦) 白芍药 川芎 生地黄(洗) 白疾藜(炒去尖) 防风(去芦) 荆芥穗(各一两)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以时温服。
连翘饮
治诸恶疮红赤,痛痒不定,心烦口干。及妇人血风,红斑圆点,开烂成疮,痒痛流汁。
连翘 赤芍药 当归 荆芥 防风 牛蒡子(炒) 川芎 栀子 黄芩 瞿麦 木通 生干地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灯心二十茎煎,不以时服。
赤小豆汤
治少年气血俱热,遂生疮疥。变为肿满,或烦或渴,小便不利。
赤小豆(炒) 当归(去芦,炒) 商陆 连翘仁 赤芍药 汉防己 木猪苓(去皮) 桑白皮(上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不拘时候温服。热甚者,加犀角二钱半。
蝉蜕散
治饮酒后遍身痒如风疮,抓至血出,其痒止后痛。
蝉蜕(去头足翼土,二十个) 薄荷叶(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小酒调服,不拘时候立效。

诸疮
四生散
治上攻下注,耳鸣目痒,鼻赤齿浮,或作口疮,下注阴湿,四肢瘙痒,遍体生疮。
人血风疮。
黄 丸
治肾脏风虚下注,腰脚生疮,行步艰难。(方见大方科虚损类。)
增益四物汤
治一切恶疮。
川芎 当归 地黄 甘草 芍药(各等分) 防风 荆芥 凤尾草(酌量加入)上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煎服。经验。
五香连翘汤
治风气风 疮,除升麻、大黄、独活、木通、乳香五味。忌食冷物,服后小水见前。)五苓散加瞿麦,大略治同上。此方得之艰,用之取效。
敷药合掌散
治遍身生疮,百药不效。
槟榔(五个,为末) 硫黄(五钱,生者研细末) 腻粉(半钱)上和匀。每付一钱,安于手心内,油调,夜卧时涂外肾,不得洗手,但擦手令干可也。
一二

诸疮
多年恶疮不瘥,烂捣马齿苋敷之。亦治反花疮,其形如花开之状,烧灰以猪脂涂敷。又方,
赤小豆方
治善恶疮疥或赤肿,无不愈者。
上用赤小豆七七粒,为末,敷之愈。或以水调敷疮,及四旁赤肿处,落则再敷。又方,锉散末
杀虫方
鸡心槟榔(一两) 黄连 川山甲(十个,烧存性) 麝香(半钱)上为末,用腊茶末调涂,三五日后用葱汤洗。
恶疮方
白胶(用赤色者,一钱) 明白矾(三钱) 黄色黄丹(三钱)上为末,先暖过酸浆水洗,拭干,用清油调敷。
又方 贝母为末,入雄黄少许掺上。
菖蒲末
治遍身热毒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粘着衣被,夜不得睡。多取菖蒲为末,布于使病者恣卧其间,仍以衣被覆之,五七日疮愈。疹疮烂用艾毡亦可。
葵花散
治一切疮。
郁金 黄连 黄柏 栀子仁 葵花(各等分)上为末,冷水调成膏,贴疮痛处,神效。
松脂散
治一切恶疮,医所不识者。
水银 甘草 黄柏 黄连 松脂(黄明者) 腻粉 蜂窠(以沼故着壁上者)上取水银放在掌心,以唾擦为泥,入瓷器中,用清油和匀,生绢滤如稀饧。先以温水洗疮,
一扫散
治一切疮疥,但相对而生者便是,不问干湿 痛,日近年深,用之立效。
藜芦皮(二两) 真轻粉(十贴) 好蚌粉(一两) 通明 雄黄并水粉(一两)上为末,用大鲫鱼一个,入香油煎,候熟,去鱼,摊冷,调药搽疮。未效,可加信石末少许
杀疥药
水银滓研细,腊猪脂膏蘸,遍身擦上,立效。
真平胃散
治肿满后作疮,或发水 成疮,是脾土崩坏。及一切疮,用清油调敷,湿则用掺(方见大方科脾胃类。)
二黄膏
治一切疮 。清油三两,煎巴豆二十粒微黑,去巴入黄蜡一两化讫,研雄黄、硫黄钱,温入成膏。净洗,抹敷二三次,神效。疹痘后疮亦用。
神异膏
治一切疮疥。
全蝎(七个,去毒) 皂角(一挺,锉碎) 巴豆(七粒,去壳) 蛇床子(三钱) 清油(一两)上先用皂角、全蝎、巴豆煎油变色。去了三味,入黄蜡化开,取出冷处入雄黄、蛇床末、轻
净肌散
治一切恶疮。
雄黄 海螵蛸 大柏皮 宣连 水粉 轻粉 蚌粉 杏仁上为末,用真清油调敷。
又方 治大风离。枫木子烧存性,为末,加真轻粉,香油调敷。
乌梅膏
治诸疮 肉,如蛇出数寸,用硫黄细研,于肉上薄敷,即便缩。诸疮中新 出肉,梅肉、蜜和捻作饼子,如钱浓,以贴疮上。
苦楝膏
治大人小儿疮秃及恶疮,苦楝皮烧灰,以猪脂调敷。
青黛散
治中部生湿疮,热痒而痛,寒热,大小便涩,食亦减,身面微肿,多食鱼虾发风热之。马齿苋四两研烂,入青黛一两,再研匀涂上,立有神效。仍服八正散,日三服。(大方科积热类)
洗方苦参汤
苦参 蛇床子 白矾 荆芥穗上等分,用水煎,放温洗。
驱风散
红椒(开口者七粒) 连根葱头(七个)上同煮水,净洗。用绢衣 干即愈。
指缝瘙痒成疮,有窍出血不止,多年粪桶箍篾干烧灰,敷之即安。火气入疮,黄柏皮为末,漆毒成疮,磨铁槽中泥涂之即愈。又方,蟹黄涂之效。

诸疮
神降散
治走皮 。用桑寄生一小把,本 桑根取皮一握,白芷、黄连煎汤,温和以帛蘸洗露出尽拭干,敷之。
满尺皂角(去弦核,烧存性) 麻竹大 (燃存性) 浓黄柏 鹰爪黄连 爪樟叶(干)白芷上等分为末,清油调敷,神效。慎勿吃醋。
冻疮,以茄子根浓煎汤洗,并以雀儿脑髓涂之。
又方 治足上冻烂生疮,黄丹为末,用猪脂调敷。
人面疮,用贝母为末,小苇筒灌其疮口,数日成痂而愈。
白癞疮,每旦疮上退白皮一升许,如蛇蜕,宜服解毒雄黄丸,三四服即安。(方见风科热证

诸疮
绿矾散
绿矾(半两,炒熟) 芦荟(一钱半) 麝(一字)上研如粉,以绢袋盛药,纳指于袋中,线扎定,瘥为度。

诸疮
胡粉散
胡粉(炒微黄) 白矾( ) 黄丹( ) 黄连(净) 轻粉(各二钱) 胭脂(一钱) 麝香(少许)上为末,先以温浆水入盐洗拭,后掺药。干则用清油调。
癞头疮,先用本人小便烧秤锤令红,投于小便中,方与洗疮皮皆去。然后以帛拭干,用滴青头上风屑极痒,用藜芦根不拘多少,为末,先洗头,须避风,候稍干时,用药掺定。须安药

诸疮
活血驱风散
治肝肾虚为风毒所入,湿痒生疮。
当归(去尾) 川芎 白芷 华阴细辛 白蒺藜(炒,去刺) 桃仁(浸去皮尖,焙) 白芍药桂天麻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煎,去滓,入乳香末少许,以佐心气,使
青木香丸
疏导肾经风水,肾虚挟邪浮肿,多用安肾丸,少用青木香丸夹和,盐汤下,屡效见大方科诸疝及虚损类。)
小牛黄丸
治肾虚挟热,阴囊痒痛多疮。(方见前。)
乌荆丸
治肝肾风痒。(方见风科通治类。)
神授丸
治外肾湿痒。(方见风科历节风类。)
不换金正气散
疏导脾肾湿气。(方见大方科时疫类。)
茎物肿烂淫汁方
干大腹皮一升,苦参、荆芥各二两煎汤温洗,拭干,以津液涂润。次用油发烧存性,入白芨末少许敷。逐日煎汤密室洗换。或加乳香末,仍服蜡矾丸,以发灰末米饮
肾脏风发疮疥
鸡心槟榔(二个,破开,以黄丹三钱合在内,用湿纸裹煨) 全蝎(六个) 明硫黄(四钱)上为末,入轻粉半钱,麝香少许,青黛末半钱,于瓷器内收。每用少许,清油调抹两掌掩外
又方
大红川椒去目,水蘸湿半日,夹生杏仁研膏擦手如上法。亦效。
外肾疳疮,用抱鸡卵壳、鹰爪黄连、轻粉各等分为末,煎过清油调涂。香附子、白芷、五倍
阴茎疮
豆粉(一分) 蚯蚓(二分)上用水研涂上,干又敷之。
阴囊上疮,甘草煎汤温洗,却用腊茶末就敷贴。
阴头生疮
上用溪螺壳,溪港中螺,旧者为妙。坩埚中 过为末,先以盐水洗五七次,后以捋药敷之。
妒精疮
上用大田螺两个,和壳 过,存性为末,入轻粉,搽所患处。即可安。
又方
治年少阳道兴起,当泄不泄,不泄强泄,胀断嫩皮,初如针眼大。畏疼不敢洗刮,日久攻入皮肉,连茎溃烂一二寸许。用荆芥、黄柏皮、马鞭草、甘草、生葱煎汤洗去脓靥,以诃子烧灰,入麝香少许,干掺患处。仍断房事数月,临睡吃冷水两三口,勿令阳道与起胀断疮靥,靥坚后即安矣。
津调散
治妒精疮,脓汁淋漓臭烂。
黄连 款冬花(各等分)上为末,以地骨皮、蛇床子煎汤,用软帛 干,津调药涂之。最忌不得用生汤洗。诸疮皆然
痱子滑石粉
绿豆粉(二两,焙透) 软滑石(一两,研)上为末,和匀,以绵扑子蘸扑,仍以腻粉佐之。
蛇缠疮,用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
痱子痒痛方
新汲井水挪青蒿汁调蛤粉敷之,雪水尤妙。
洗方
治诸般恶疮。黄柏、茵陈、荆芥、葱白、藿香煎水,温温淋洗。

诸疮
胡粉散
治一切癣。神效。
胡粉(一分) 砒霜(半分) 大草乌(一个生用) 硫黄(一分别研) 蝎梢(七枚)雄黄(一分上为末,先以羊蹄根蘸醋擦动,次用药少许擦患处。
乌头丸
治宿患风癣,遍身黑色,肌体麻木,痹痛不常,草乌头一斤。刮洗去皮,令极净,摊干。用清油四两、盐四两,同药入铫内,炒令深黄色,慎出剩油。只留盐并药,再炒令黑色,烟出为度。取一枚劈破,心内如米一点白者恰好,白多再炒。趁热罗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然草乌性差热,难制,五七日间以乌豆煮粥解毒。
遍身牛皮癣方川乌 草乌(去皮尖) 何首乌 白芷 苏木(各等分)上截小片,腊月猪脂油煮焦,候冷,入盐少许,瓷器收。时常挑一匙,空心酒调下。
又方
雌黄末入轻粉,猪脂调抹。
又方
斑蝥(灯上烧,米醋内淬,再烧再淬,凡三两次,就烧为灰存性)上用红枣一枚汤泡,剥去皮核,与药同研烂。先以手抓破癣,然后搽药。不可犯好肉,恐有
昨叶荷草散
治一切癣,无问风湿气血,与夫相染而生者。
昨叶荷草(一两,瓦上晒干) 枯矾(一钱) 雄黄(半钱)上为末,以羊蹄菜根先蘸醋揩癣上令痒破,即以药末乘湿涂敷,不过三两次而愈。更服《局灸法∶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患正当东向户长跪,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

诸疮
牛黄金虎丹
治足面生疮,下连大指,上延外踝 骨,每发兼旬,昏暮痒甚,爬搔出血如泉可忍。夜分渐已,明日复然。每服一丸,新汲水下。脏腑有所下即愈。
天雄(炮,去皮脐一两) 白矾(枯过) 天南星(汤洗) 天竺黄(研各二两一钱) 腻粉(研)牛黄(研,二钱) 雄黄(研飞,十二两半) 生龙脑(四钱) 金箔(六十五片为衣)上为末,炼蜜搜和,每一两半作十丸,金箔为衣。
应效三圣散
花蕊石散(方见产科保产类) 复元通气散(方见前) 追风独活散(方见风科通治类)上各一贴合和,酒调,空心服。
又方
治生疮于脚 ,名下疰疮,俗谓之裤口疮,或因物打扑而成者。其疮口狭,皮内极阔,皮薄如竹膜,极痒痛,终日黄水流,延蔓而生,甚者数年不愈。又易于染过他人。患此者须忌房室则易愈。内外 疮皆治之。韭菜地上地龙粪,干为末,入轻粉,清油调敷。白犬血亦可。
又方
治脚肚上生疮,初则如粟渐大,爪搔不已,成片包脚相抟,黄水出,痒不可忍,久成痼疾,最难愈。百药煎研细,津唾调,逐运涂敷,自外而入。先以贯众煎汤淋洗,后用药。
又方
石榴皮煎取浓汁,稍冷拂疮上,冷如冰雪,即成痂。
又方
用鳝鱼数条,黄色者尤妙,打死,先用清油涂其腹上,置疮上,般屈令遍,帛子系定,食顷觉疮痛不可忍,然后取鳝鱼看腹下有针眼大窍子。皆虫也,如未尽,再以数条根据上再缚。
虫去尽,却用死人脚胫骨烧灰,清油调敷。
或以骨灰一两,入好茶末二钱同调亦可。
又方
亦可治打扑脚胫上成疮,此最难愈。
槟榔(半两) 龙骨(一分) 轻粉(半钱) 干猪屎(半两,烧存性)上为末,先以甘草、盐汤净洗疮口,软绵拭干,清油调敷,一日一换,五日定瘥。忌无鳞鱼
又方
治冷 疮,鹿角灰、发灰、乳香为末,清油调敷。
又方
治足上生疮,臭秽溃烂,漏蓝子一枚,烧为末,入腻粉少许,井水调涂效。
槟榔散
治同上。
全蝎(七个) 斑蝥(十四个) 巴豆(十四粒) 槟榔(一个)先用清油两半,慢火煎,先入全蝎,次斑蝥,次巴豆,随下槟榔,见黑色,方入黄蜡一两,黄柏皮(炙) 蛇床子(研。各二钱) 雄黄(研) 硫黄(研,生者) 黄丹(火飞)海螵蛸(各上为末,同入清油中调,敷疮上立效。
单方
治 疮成旧,累月不干,上等好沙糖,先用盐汤淋洗,后绵帛拭干,以津唾涂,却以敷上,三日愈。神效。
粉麝散
治外 疮臭烂,数十年不愈者。
生龟(一个,乌者,打死去肉取壳,酸醋一碗炙,醋尽为度,仍 令白烟尽,存性,用瓦盖上为末,轻粉、麝香拌匀。临用,先以葱水洗干,方用药。
牡蛎散
收敛疮口令干。
牡蛎(一块,用破草生包缚,入火内 令通红,去火候冷,取出研)上随用时,旋入枯飞过白矾少许拌和,敷疮口上。
秘方
治脚胫骨上作疮,久烂黑或发孔,或臭秽不可近,用蜒蚰十数条,小竹签穿定,瓦上焙干为末,真清油调敷。划时取效。
秘方隔壁膏
用多年老杉木节烧灰,真清油调,箬叶盛隔,贴在疮上,以绢帛系定,不数贴
洗药
用海桐皮、石榴皮等分,煎汤淋洗令净,然后用熏药。
熏药
用牛蒡子半两,研为末,入纸捻子内烧熏之,然后涂药。

诸疮
白芨膏
治断跟皲,用头发一大握,桐油一碗,于瓦器内熬,候油沸,头发溶烂,入川白芷芨、松脂末,出火摊冷,以瓦器收贮,不容灰入。每用百沸汤泡洗皲裂令软,拭干,敷即安,或加少水粉。
秘方
五倍子为末,用牛骨髓填缝内即愈。
又方
手足皲裂。春夏不愈者。
生姜汁 红糟 盐 猪膏(腊月者佳)上同研烂炒热,擦入缝内,一时虽痛,少顷皮软缝合,仍再用之即安。
治久行脚心肿痛,蚯蚓粪涂肿处,高阁起脚,一夕即愈。
又方
行路脚跟肿痛,草乌、甘遂各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敷,露出脚爪甲。
黄蜡膏
治冬月手足拆裂,清油半两,盏内慢火煎沸,入黄蜡一块同煎,候熔,入光粉五倍少许,熬令稠,紫色为度。先以热汤洗,火上烘干,即用药敷,薄纸贴之。
敷药
治远行脚肿,用之可行千里,轻便甚妙。
防风 北细辛 草乌(各等分)上为末,掺鞋底内。如着草鞋、即以水微湿过,然后掺药。

诸疮
蜡矾丸
治痈疽发背,瘰 漏疮,恶疮,卫内膜,驱解诸毒,自然内消。神妙。(方见前。)
温解散
温散漏疮风冷。
藿香叶 浓朴(去粗皮,姜汁炒) 半夏曲 橘皮 苍术(炒) 细辛 川芎 白芷(各一分)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枣子煎服。
猪肾酒
通行漏疮,恶水自大肠出。黑牵牛碾细去皮,取末一分,入猪肾中,以线扎,青箬慢火煨熟,细嚼温盐酒下。
食治方
治漏疮肛门周匝有孔十数,诸药不效。用熟犬肉蘸浓蓝汁,空心食之,不食犬肉,代之。七日自安。
桂附丸
治气漏冷漏诸疮。
桂心 附子(炮裂,米醋浸,再炮淬三五次,去皮尖) 浓朴(去粗皮,姜汁炒) 甘草(炙)白术(各一两) 木香(一分) 乳香(二钱,别研)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空腹米饮下三五十丸。
乳香云母膏
治漏疮效。
穿山甲(浸一宿,去肉,用一百片) 真蚌粉(同炒,候香熟起泡,去粉,以甲为末细研)上入乳香末一钱,麝香半钱夹和云母膏十五贴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仍以鹿角胶调盐、酒服神授散。(方见大方科痨瘵类。)安肾丸、山药丸 二药多服调养。(方并见大方科虚损类。)
代赭石丸
治痔变为 ,脓血不止。
代赭石( ,醋淬研) 磁石(煮米醋数沸,蘸茶细研) 白矾( ) 牡蛎灰 龙骨(研)皮蜂房(炒。各等分)上为末,神曲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前,艾并生姜煎汤下。漏血处,以熟艾揉和血
雄黄膏
治积年冷漏,黄水不止。
雄黄 硫黄(研细。各一分) 头发 黄蜡(各半两)上用清油二两,煎熬头发,熔尽去滓,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12-22 21:07 , Processed in 0.1280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