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症状:急起,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
2、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多,以中性多核细胞为主,粪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以白细胞为主),并有吞噬细胞,脓血部分作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3、本病多属中医“痢疾”、“肠辟”、“滞下”、“大癖泄”、“赤痢”、“红白痢”、“疫毒痢”、“久痢”、“虚寒痢”、“休息痢”、“噤口痢”等范畴。
(一)急性菌痢
基本方
白头翁15克 黄连4.5克 黄柏9克 秦皮12克 木香9克 白芍12克甘草4、5克
加减法
1、发热:加葛根9克。
2、挟有脓血:加生地榆12克、槐花米12克。
3、挟有积滞:加莱菔子9克、焦山楂9克、焦六曲9克。
4、抽搐惊厥:加广地龙12克、钩藤15克(后入),或紫雪丹1.5克(分2次吞服)。
5、窍闭神昏:加郁金9克、石菖蒲12克、水牛角30克(先煎),或安宫牛黄丸1粒(调服),每日2次。
方义
基本方用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秦皮清热燥湿;黄连、黄柏燥湿解毒;木香行气导滞;白芍、甘草和血敛阴,缓急而止腹痛。
参考
据报道马齿苋、石榴皮、一见喜、鸡眼草、蚂蚁草、辣蓼、苦参、黄连、白芷、黄柏、凤尾草、乌梅、车前草、地榆、木香、连翘、赤芍、大黄、诃子、大蒜、地锦草、马鞭草、白头翁、千里光、青茶叶、褆蓄、蕃茄枝叶等均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预防
1、常食大蒜,每次数瓣。
2、马齿苋60克(煎服),每日1次,连服5~7天。
(二)慢性菌痢
基本方
苍术9克,白术9克,炒白芍9克,木香6克,石榴皮12克,吴茱萸4、5克,黄连4、5克
加减法
1、畏寒发热:加葛根6克。
2、腹痛较甚:加炮姜4、5克。
3、恶心呕吐:加制半夏9克、生姜6克。
4、脾肾阳虚;去黄连,加四神丸9克(吞服)。
5、滑脱不禁:黄连减量;加干姜4、5克,煨诃子9克,或赤石脂12克、罂粟壳9克。
6、脱肛不收。加炙黄芪12克,炙升麻9克。
7、挟下脓血;加地榆12克,枳实9克。
8、寒积不化、遇寒即发;去黄连或减量;加炒党参12克、熟附片9克(先煎)、干姜4、5克。
9、阴血亏虚、午后期热;加当归9克、阿胶9克(烊冲)。
10、噤口不食、食入即吐:湿热偏重加石莲子12克、黄连用姜计炒;寒湿偏重加制半夏9克、干姜4、5克;脾胃虚弱去黄连,加炒党参12克、石菖蒲9克。
方义
基本方用白术、木香、吴茱萸温中健脾,黄连、苍术清热燥湿,炒白芍、石榴皮收涩止泻。
参考
1、本病多由急性菌痢日久不愈,或治疗不彻底,以致正气与脾胃虚弱;湿热留阻于大肠而成。治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尤须着眼于脾胃之生机,勿再妄用攻伐。
2、健脾化湿药如炒米仁、炒扁豆、厚朴、茯苓,温中助阳药如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理气消滞药加大腹皮、枳壳、陈皮、制香附、焦山楂、炒麦芽,收涩止泻药如乌梅、禹余粮等均可选用。
3、常用方有不换金正气散(健脾燥湿、调气化浊),驻车丸(养明清肠),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收涩固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