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9|回复: 0

医案一:急性盆腔炎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898
发表于 2011-8-30 0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案一:急性盆腔炎
肖××,女,37岁。2000年5月18日初诊。患者于2000年5月11日在其居住地附近一诊所换节育环,3天后出现小腹疼痛,带下量增多,色黄,其气秽臭。自购洁尔阴外洗,未见效果。随即出现寒战高热,小腹疼痛加剧、拒按,并伴有食欲差,尿颇,大便坠胀,带下量仍多,呈黄绿色、质稠、臭秽。检查:体温39.3℃,呈急性病容,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舌红苔薄黄,脉数。妇科检查:阴道及宫颈充血,宫颈有举痛,子宫较软,稍增大,有压痛,宫旁组织稍增厚,有明显触痛,未触及包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加。诊断为急性盆腔炎,在用西药抗生素的同时,采用中药治疗。中医辨证为感染邪毒型。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方用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加减。处方:蒲公英50g,金银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15g,天葵15g,蒲黄15g,五灵脂15g,鱼腥草30g,败酱草30g,半枝连30g,黄柏10g,鸡冠花20g,苡仁20g。8剂,水煎服,每日2剂,昼夜分5次服。卧床休息,进清淡饮食。
二诊:4天后寒战高热已退,腹痛大减,带下量少,色转黄。再予前方加减。处方:蒲公英30g,金银花20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天葵10g,蒲黄12g,五灵脂12g,赤芍10g,当归15g,败酱草20g,玄参15g,丹皮10g,黄芪15g,鸡冠花20g,苡仁1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1日4次,昼夜各2次。
三诊:服上方5剂后,各种症状消失,体征阴性。再予妇科千金片调理善后1月。半年后随访一切正常。
按:该患者因换置节育环提供了一个感染邪毒的机会,导致急性盆腔炎的发生。根据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中医辨证为感染邪毒型。因妇女以血为本,邪毒入侵胞宫易与血结,因此,治疗除清热解毒外,当予以活血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失笑散活血化瘀,加鱼腥草、败酱草、半枝莲增加清热解毒之力,黄柏、鸡冠花、苡仁清热除湿止带。药中肯綮,获得显效。二诊防前期热盛伤阴和清热解毒药量偏大伤正气。减少上方剂量和药味,加入补益气血养阴之当归、黄芪、玄参,同时增加化瘀之品,使局部炎症吸收,恢复正气,以利康复,故药后很快痊愈。
医案二:慢性盆腔炎
柯××,女,41岁。2008年10月23日初诊。主诉: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带下量多2月余。现病史:患者3年前曾患过急性盆腔炎,经治疗痊愈。2个多月前,在月经后出现小腹隐隐作痛,未予重视,疼痛时轻时重,严重时,主要以小腹两侧及腰骶部坠胀痛,拒按,喜热敷,伴有肛门坠胀,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月经量少,色黯有块。胸闷食少,大便不实。检查:体温36.8℃,小腹部两侧均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反跳痛。舌淡苔白腻,脉缓滑。妇科检查:子宫呈后位,活动受限,双侧附件呈条索状增厚。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为寒湿凝滞型。治以散寒祛湿,行气化瘀为主,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处方:小茴香6g,干姜5g,玄胡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没药10g,蒲黄10g,五灵脂10g,肉桂5g,苍术5g,苡仁15g,天仙藤15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同时用保留灌肠方:三棱15g,莪术15g,香附10g,木香10g,丹参20g,蒲公英30g,夏枯草20g,天丁15g,桑寄生12g,蜈蚣2条,桂枝10g,苍术10g。每日1剂浓煎,取100毫升,药温摄氏40度,每日睡前保留灌肠,第二天排出。
二诊:用内服、外用药治疗5天后,月经来潮,量较前增多,色红,血块减少,小腹疼痛减轻,带下量亦减少,仍感腰骶部酸冷坠胀,舌淡苔微腻,脉缓。处方:小茴香6g,干姜5g,玄胡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艾叶5g,香附10g,肉桂3g,苍术6g,蒲黄10g,五灵脂10g,枸杞10g,黄芪15g,杜仲10g,桑奇生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保留灌肠同前。
三诊:月经基本干净,诸症明显减轻,嘱用二诊方加苡仁30g,黄柏10g,服药至经前1周。用一诊方化裁服用至经期。经期至经前1周再用二诊方化裁,并配合保留灌肠,连续用药4个月经周期。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正常。
按: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妇科检查,属典型慢性盆腔炎病例。中医辨证属寒湿凝滞型,治以散寒祛湿,行气化瘀为主,方用少腹逐瘀汤温经散寒,行气化瘀,加入苍术、苡仁、天仙藤祛湿,并配合保留灌肠治疗5天后,收到满意的效果。二诊时因有腰酸冷坠胀,故在原方的基础上加扶正补肾之黄芪、杜仲、枸杞、桑寄生,以增加补肾益气化瘀之功,仍配合灌肠,效果显著。后连续内服、外用治疗4月余,使寒散湿除、瘀化,局部粘连缓解,病告痊愈。
体会:急性盆腔炎的病因以热、毒为主,且妇女以血为本,热毒易与血相结。用中药治疗急性盆腔炎时,除用清热解毒药外,应适当加用活血化瘀和扶正药。清热解毒药用药剂量要大,须昼夜服药。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较复杂,一般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且不易痊愈,中西医结合或纯用中药内外同治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另外,慢性盆腔炎病者绝大多数兼有正气虚的情况,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肾阳不足者加巴戟天、杜仲、续断、菟丝子等1~2味,肾阴虚者加枸杞、山茱萸、女贞子、龟版胶等1~2味,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等1~2味,血虚者加首乌、熟地、桑椹子等1~2味,有包块者加牡蛎、蛇莓、蜈蚣、七叶一枝花、天丁等2~3味,有痰凝者加全瓜蒌、昆布、海藻、半夏、白芥子等2~3味。另外,慢性盆腔炎除内服药外常需配合外治,笔者常用保留灌肠配合治疗,基本方:三棱15g,莪术15g,香附10g,木香10g,丹参20g,蒲公英30g,夏枯草20g,天丁15g,蜈蚣2条,桂枝6g。浓煎,取100毫升,药温摄氏40度,每日睡前保留灌肠,第二天排出。1个月为1疗程,连用2至3个疗程。同时,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11-8 22:14 , Processed in 0.0926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