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1|回复: 1

脉纬

[复制链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发表于 2011-3-4 08: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脉纬
中医瑰宝苑

民国·罗哲初撰
 

--------------------------------------------------------------------------------
脉纬简介
《脉纬》一书,是近年发掘的一本脉学专著,为我区近代名中医罗哲初所撰。罗哲初字树仁,号克诚子,广西桂林市人,生于一八七八年。他自幼勤学苦读,精研医理,兼善针灸,长于脉学和以古方治疗疾病。二十年代,他曾离开桂林,到上海、南京、安徽和浙江一带专事行医。一九三五年曾在南京中央国医馆供职,培养了一批中医门徒。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到桂林,直至一九四四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脉纬》一稿撰于一九二八年,为罗哲初遗稿之一,由其女婿、老中医莫雪村于一九七八年献出。全书分上下两篇,共二万多字。上篇从经脉开始,阐明了各经各脉,及经脉循环度数、轻重、为病等,下篇在明示三部九候的脉位法后,既原则又具体地谈了阴阳脉法、四时脉法、五藏脉法和岁运脉法。它继《脉经》之后,从另一些方面论述了脉学,这是本稿最大的特点,是为一般脉著所少见。本稿实是一本有参考价位的脉学遗作,对中医的预防、医疗、教学、科研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加深对本稿的理解,将遗稿上的眉批和必要的补注,用括号附于段末。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局中医处
一九八三年一月
自序
脉纬何为而作乎?曰:继《脉经》之后也。晋太医令王叔和撰用四时经、素问、伤寒、平脉辨脉法以成脉经,可谓知要,人咸重之。然不录灵枢、八十一难,或者以灵枢为针经,难经为秦越人所著,多不合于素问欤。然伤寒论序,仲景亦曾撰用八十一难矣。又考唐王子安,本其师曹元之说以序难经,曰:八十一难经为医经之秘录。峡伯以授黄帝,黄帝历九师以授伊尹,伊尹以授汤,汤历六师以授太公,太公以授文王,文王历九师以授医和,和历六师以授秦越人。自秦旅人始定章句,历九师以授华佗,佗历六师以授黄公,黄公以授其师曹元,是难经固与灵素同一师承者也。吾师桂林左修之先生尝云:“难经、灵、素始读之,似多抵触,细按之实相发明。”每忆师言,未尝不叹读书之难与师承之不易也。倘微师说,几何不与世之读难经者同一眼孔哉,惜未知历几师始至吾师也。是编所述,皆散见于灵、素、八十一难之文,集而贯之,分为上下两篇,一言脉之大体,一言脉之运用,或以难经释灵素,或以灵素释难经,悉本师承,不附臆说,间有欲伸愚见之处,则以按字法或称名以别之。世之君子,或有因脉纬而进求脉经,更进而求诸灵、素、八十一难,则余是编之集,其裨世或不浅乎?是为序。
上篇
经脉
络脉
奇经八脉
经脉循环
脉度
脉分轻重
经脉病
八脉为病
下篇
三部九侯法
阴阳脉法
四时脉法
五脏脉法
岁运脉法
上篇
经脉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
此言经脉为处病之源,非通其精微,不足以致用也。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系,从肺横出腋下,下循肠内,行手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此言肺脉所行之部位也。中焦,谓胸中也;臑内,臑肉之内也;肘中,尺泽穴处也;鱼际,手鱼腹之边际也。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
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顒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肠,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此言大肠脉循行之部位也。合谷,穴名;两筋之中,即阳溪穴也;顒骨之前,即肩顒穴也;柱骨之会上,即巨骨穴也;人中,穴名;鼻孔两旁,迎香穴也。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肠,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此言胃脉循行之部位也。承桨,穴名,在下唇中央;大迎,穴名,在颐下两旁;客主人,穴名,在发际额颅,即头维穴也;人迎,穴名,在结喉两旁动脉应手,即人迎脉也;气街,穴名,在毛际;髀关、伏兔二穴相连,在股内前廉。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月耑)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注胸中。
此言脾脉所循行之部位也。核骨后,谓大都、公孙等穴处也;(月耑),腿鱼腹也;舌本,廉泉穴也。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肠,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从心系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少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此言心脉所行之部位也。锐骨之端即神门穴处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腦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循咽,络心,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颐,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此言小肠脉所循之部位也。踝中,即养老穴处也,肩解、肩钾,即肩髎、肩贞二穴处也;颧,面骨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月耑)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此言膀胱脉循行之部位也。锐眦,目外角也;内眦,目之大角也,膂挟,脊之膂筋也,臀,尻骨两旁之髀肉也,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京骨,膀胱之原穴也,腘,腿弯中之小肉也。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月耑)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此言肾脉循行之部位也。足心,涌泉穴也,然谷,穴名,在然骨之下,肾经荥穴也。
心包络手厥阴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此言心包络脉之所行也。两筋之间,即内关、大陵等穴处也,三焦无专府,故云历络三焦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交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至目锐眦。
此言三焦脉所行之部位也。因其无专府,故曰散络心包也。膻中,穴名,气之所会也。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耳后,下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甲,出三毛。
此言胆脉循行之部位也。髀厌,即髀枢之里也,季胁,季肋下之软处也;绝骨,穴名,髓之所会也,三毛,肝之井穴大敦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三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此言肝脉所循之部位也。颃颡,头盖骨也,踝上三寸,三阴之所交也。
络脉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于鱼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歔,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别面上行,循经入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头强,取之两筋间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去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髃,实则筋驰肘废,虚则生肬,小者如指痂疥,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气逆则睾肿卒痛,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在渊液下三寸,布胸胁。实则周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脾之大络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也。
以上十五络之部位,其中有可通于奇经者,如肺络列缺可通任脉,心主内关可通阴维,少阳外关可通阳维,脾络公孙可通冲脉是也。
奇经八脉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入舌而络于目。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阳明之经,侠脐上行,至胸而散。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阳蹻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
阴蹻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
阳维者,其脉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者,其脉起于诸阴之交,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阳不能维于阳,则怅然失志,阴不能维于阴,则溶溶不能自收持也。
经脉循环
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次注足阳明、太阴,次注手少阴、太阳,次注足太阳、少阴,次注手厥阴、少阳,次注足少阳、厥阴,次复还注手太阴,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朝于寸口、人迎,以处百病而决生死也。
此言经脉之行,循环不已也。气逆不通则病,气绝不行则死,可不慎欤!
脉度
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胸至手,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头至足,合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合三丈九尺。两足蹻脉,从足至目,合一丈五尺。督任二脉,各长四尺五寸,合九尺。共长一十六丈二尺。
此言脉之长短也。平人一息,脉行六寸,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是为一周也。平人一日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周于身,过之者病,不及者亦病。故脉法曰: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一呼四至,一吸四至,为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脉沉细者夜加,浮大者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为难治。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著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搞,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也。
脉分轻重
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相得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
此言持脉之轻重也。如三菽之重者,肺脉浮短而涩也,如六菽之重者,心脉浮大而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脉在中,轻重相得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脉牢而长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脉沉而营也,亦浮中沉之法也。
经脉病
手太阴病,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臂痛,风寒汗出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臂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臂厥与手少阴同,择火革也)
此言一脉辄变为二病也。是动病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为是动病,邪在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为所生也,各脉准此。
手阳明病,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也。(主津液,泽水困也)
足阳明病,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水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胃中寒则胀满。(骭厥、骭,足(足行)骨也,主血)
足太阴病,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瘅,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手少阴病,是动则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臂厥,与手太阴同,火泽睽也)
手太阳病,是动则病嗌痛,頷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病。(主液,与手阳明同,火水未济也)
足太阳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屈,膕如结,(月耑)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顖项痛,目黄泪出,鼽衂,项、背、腰、尻、膕、(月耑)、脚皆痛,小趾不用。(踝厥,主筋不主骨,而主筋其示人之诀在此,水雷屯也)
足少阴病,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然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口热,舌乾,咽肿,上气,嗌乾及痛,心烦,心痛,黄瘅,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手厥阴病,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手少阳病,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毗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阳病,是动为病口苦,善太息,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有微塵,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頷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阳厥,主骨不主筋,而主骨最宜留心,风水涣也)
足厥阴病,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疒貴)病,妇人少腹肿,甚则嗌乾,面塵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八脉为病
阴蹺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蹺为病,阴缓而阳急。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任脉为病,苦内结,男子七痛,女子带下,瘕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
此言奇经八脉之为病也。其脉虽不当十二经所拘,其治法仍不离于十二经。故依灵龟八法之例,阴蹺之
治,在足少阴,阳蹺之治,在足太阳,冲脉之治,在足太阴,任脉之治,在手太阴,督脉之治,在手太阳,带脉之治,在足少阳。阳维之治,在手少阳;阴维之治,在手厥阴。针灸然,方制亦然。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其例亦同。
按:脉法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有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又九宫八风篇曰: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之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而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于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骨偏枯矣。
所谓虚之乡来者,谓邪从后来也,所谓三虚者,谓脉虚、病虚、证虚也。脉之虚,谓按之虚也;证之虚,谓痒者为虚,内快为内虚,外快为外虚。病之虚,谓出者为虚,言者为虚,缓者为虚也。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者,谓五神失守,五邪干犯,令人暴亡也。又或人病肝虚,厥阴司天失守,又遇木不及之年,有白尸鬼犯之,令人卒亡也;人病心虚,君相二火司天失守,又遇火不及之年,有黑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人病脾虚,太阴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土不及之年,则有青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人肺病,阳明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金不及之年,有赤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人肾病,遇太阳司天失守,感而三虚,又遇水不及之年,有黄尸鬼犯之,令人暴亡也。此亦三虚相搏,暴病卒死之因也。两实一虚者,谓脉病证,三者或血其一也。
下篇
三部九侯法
脉分三部,部有三候,以决生死,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也。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也,上部人,两耳前之动脉也。中部天,手太阴脉也,中部地,手阳明脉也,中部人,手少阴脉也。下部天,足厥阴脉也,下部地,足少阴脉也,下部人,足太阴脉也。此言脉之部位也。两额之动脉,在额之两角,动应于手,足少阳脉气之所行也;两颊之动脉,在鼻孔两旁,近于巨髎之分,动应于手,足阳明脉气之所行也,耳前之动脉,在两耳前陷者中,动应于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是为上部脉也。手太阴脉者,肺脉也,在掌后寸口中,是谓经渠,动应于手也,手阳明脉者,大肠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合谷之分,动应于手也,手少阴脉者,心脉也,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于手,是为中部脉也。足厥阴脉者,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者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动应于手也,女子取太冲;足少阴脉者,肾脉也,在足内踝跟骨上陷中,太溪之分,动应于手也,足太阴脉者,脾脉也,在鱼腹上趋筋间,直五里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女子取冲阳之分,亦动应于手,是为下部脉也。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此言三部之候也。三而三之,适得九候也。一侯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此言九候之相应,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此言九候虽应不能若一则病甚,相失则死也。不可数者,谓一息十至以上也。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此以中部之脉决生死之法也。众脏,谓心肺也,减,谓气之偏少也,乍疏乍数,谓气之丧乱也,相失,谓不能七诊若一也。
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此言三部之候诊凡有七也,随其所异,以知其病,所为后也。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
此言以形气决生死之法也。相得,谓形气与脉三者相和也,不调,谓相错也,相反者,死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此分寸口为三部之诊法也。尺内两旁,谓尺泽之内曲泽也,尺外,谓尺脉外侧也,尺里,谓尺脉内侧也,附上,谓关脉也,上附上,谓寸脉也,前,寸脉之前也,候前,谓候胸部也,后,寸脉之后也;候后,谓候背部也,上竟上,脉出鱼际也,下竟下,脉入尺泽也。考三世脉法,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难经》则曰尺得寸内九分,寸得尺内一寸,二说互异,学者其细审之。
脉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曰: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此以寸口分三部,浮、中、沉,为三候之又一法也。
阴阳脉法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此言阴脉阳脉诊察之所在也。在头,调人迎脉也。在手,谓寸口脉也,一者,谓人迎寸口,两脉相应,俱往俱来,小大若一,则阴阳齐等而无病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此言诸脉分阴阳之法也。
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此言人迎寸口三盛之脉,定病之在阴在阳及脉之虚实也。
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此以二盛之脉,定其病之在阴在阳或虚或实之诊法也。
手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13

主题

1710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53906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以一盛之脉定其病之阴阳虚实也。
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此以脉之静躁分乎足之阴阳也。躁,动也。
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此以脉之静躁分二盛之脉而决病之在阴在阳与在手在足之诊法也。
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厥阴。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此以脉之静躁定一盛之病阴阳虚实也。
人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四盛以上为关阴,人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嬴不能极于天地之精则死矣。
此言阴阳不可久盛,极则衰败也。四盛谓大于常脉之四倍也,关格者,渭阴阳相争不相营也,不能极于天地之精,谓不得尽期而死也。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此总言诸脉皆以静躁分手足也。
脉有阴阳,何谓也?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一也。
此以浮沉分脉之阴阳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脉口有六脉俱动耶?曰:此非言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浮、长、滑,阳也。沉、短、涩,阴也。所谓一阴一阳者,脉来沉而滑也,所谓一阴二阳者,脉来沉滑而长也,所谓一阴三阳者,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各以其经之听在,名病之顺逆也。
此以浮、沉、长、短、滑、涩六法之错综,察其脉,审其经而知病之顺逆也。
脉有伏匿,何谓也?曰: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脉虽时沉若涩若短,此为阳中伏阴也。脉居阳部而反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若滑若长,此为阴中伏阳也。故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
此言阴阳相乘之脉,阳中时一见阴为伏阴,阴中时一见阳为伏阳也。重阳者,阳部见阳脉,阴部亦见阳脉也,重阴者,阴部见阴脉,阳部亦见阴脉也,脱阳者,阳离于阴也,脱阴者,阴离于阳也。
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曰: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此为外关,阴乘阳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为内格,阳乘阴之脉也。故曰覆溢者,是其真脏之脉,得之者,不病而死也。
此以脉之部位言脉之太过不及相乘覆溢与关格也。覆溢亦为真脏之脉,得之者死。盖死脉各有不同,固不必如真心脉至、真肺脉至等等形态,然后知其必死也,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者也。
此言平人之脉息也。经脉一周于身,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计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如是则无太过不及之病,故曰平人也。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此言不及之脉息也。其气减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息,脉行仅八丈一尺,故曰少气也。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亦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牙病风,脉涩曰痹。
此言太过之脉息也。一息脉六动,已过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息,脉行二十四丈三尺,病生之兆,即此可见。滑为阳盛,风为阳邪,涩为阴盛,痹为阴邪,各从其类故尔。尺热,谓尺泽热也。非尺脉也。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一吸脉亦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此言将死之脉息也。考脉法曰:人一呼一吸,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精,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况绝而不至者耶。乍疏乍数,是胃气已败,皆死征也。
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中手长者,曰足胫痛,中手促而上击者,曰肩背痛,沉而坚者,曰病在中,浮而盛者,曰病在外;沉而喘者,曰寒热;沉而横者,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盛滑而坚者,曰病在外;小实而坚者,口病在内;小弱以涩,谓之久病,浮滑而疾,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此言寸口脉之诊法也。
尺涩脉缓,谓之解(亻亦)。尺涩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尺热脉大,谓之热中。
此以寸口之脉与尺泽之肤互诊之法也。解(亻亦)者,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之名也。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此言妊妇之诊法也。动甚者谓大如豆,厥厥动摇也。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此言脉数而动时一代者之脉证也。数,热象也,亦虚象也。动则为痛,代,止也。虚热而动,故泄热,痛时止,故便脓血。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气绝,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
此以代脉决脏气之有无多寡也。脉法曰:吸者,随阴入,呼者,随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知一脏气绝者,肾气先尽也。依例推之,则次为肝,次为脾,次为心,再次为肺,无疑义也。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并多阴少阳曰石水。二阳结,谓之消。二阴结,谓之痞。三阳结,谓之膈,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此言脉结之病也。结者,盛也。石水者,少腹肿也。胃与大肠结,则喜消水谷,故曰消也。少阴与肾结,则水留心下,故曰痞也。小肠膀胱结,则血液燥于上,津液涸于下,上下闭塞,故曰膈也。肺脾结,则水居肠胃,腹胀如鼓,故曰水也。心包、三焦、肝、胆之脉,俱络于喉,热气内发,逆而上行,故曰喉痹也。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此言少阳之为病也。胆气贼胃,故善泄,相火灼肺,故少气善咳也。
二阳发病心脾,有不得隐曲,男子不精,女子不月。
此言阳明之为病也。金气横绝,则侮其所畏而自贼其生,故男子不精,女子不月,所以然者,肾藏精与志,胞脉系于心故也。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痿厥(月耑)(疒[上口下月])。
此言太阳之发病也。痿,无力也,厥,冷也,(疒[上口下月]),酸疼也;下,谓腰以下也。
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此言厥阴之为病也。
二阴发病,善胀、心满,胀气。
此言少阴之为病也。
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
此言太阴之为病也。
诸过者切之。滑者,阳气有余也,涩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俱有余,则无汗而寒。
此育切太过之脉法也。过而见滑,是阳气太过也,故热而无汗,过而见涩,是阴气太过也,故多汗身寒,过而阴阳俱盛,则血之与气相争于内,故无汗而寒也。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
此言脉附于筋,推之不能外出者,心腹之中有积滞也。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此言脉远于筋,推之不能近者,热在外也。
推而下之,上而不下,头项痛也。
此言脉著于寸,推不至尺者,病在上也。
推而上之,下而不上,腰足清也。
此言脉著于尺,推不至寸者,病在下也。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腹脊痛而身有痹也。
此言脉沉至骨,按之不鼓者,病在阴分也。
四时脉法
春脉者,肝脉也,东方木也,万物之始生也,故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癫疾,不及则胸背引痛,下则两胁胠满。
此言者脉之象也。太过则自病,善怒,眩冒癫疾之病作于外也,不及则入于腑,故胸背胁胠之病作于中也。
夏脉者,心脉也,南方火也,万物之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浸淫气泄。
此言夏脉之象也。来,谓从尺至寸也,去,谓从寸至尺也。气有余则病出于外,故身热肤痛之疾作矣,气不足则病郁于中,故烦咳之病作于上,气泄之病作于下矣。
秋脉者,肺脉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旁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此言秋脉之象也。来急者,阳气尚未沉下也,去散者,阴气将欲上升也。逆气背痛是阳气所致,喘咳上气是阴气之征。病音者,小腹鸣也。
冬脉者,肾脉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收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亻亦),背脉痛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月少)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此言冬脉之象也,营者养也,深藏其气以养其精也,如弹石者,搏而太过也,如数者,沉而不深也。(月少),季胁下两旁空虚也。太过则自病,故脊脉痛也,不及则入腑,故少腹满,小便变也。
长夏脉者,脾脉也,中央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故其脉代,善者不可得见,恶者乃可见也。其气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此言四季之脉象也。脾纳水谷之精,灌溉于四脏,不正主四时,故谓之孤脏。其代脉无病则不可得见,见则必死,故曰恶也。如水之流谓善之太过者也。如鸟之喙谓善之不及者也,九窍谓眼、耳、口、鼻及前、后二阴也。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此言春以胃气为本也。肝主春,春脉弦,微弦者有胃气也。毛为秋脉,曰秋病者,言病起于秋,乃宿疾也,毛甚曰今病者,言为新病,金贼木也。藏真散于肝者,肝欲散,宜食辛以散之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此言夏以胃气为本也。心主夏,夏脉钩,微钩者,有胃气也,胃而有石,病本于冬也,今病者,火为水克太阳之为病也,藏真通于心者,心欲耎,食咸以耎之也。
长夏胃微耎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耎弱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此言长夏以胃气为本也。代者止也,脾之真脉也;其言石而不言弦者,脾恶石,脉之水湿故也,藏真濡于脾者,宜食苦以燥之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此言秋以胃气为本也。毛而有弦,言病本干肝,非肺病也,弦甚言风邪客肺,木乘金也。藏真高子肺者,以肺居上部,荣卫阴阳气皆统于肺,肺苦气逆,宜食苦以泄之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此言冬以胃气为本也。石而有钩,火乘水也,藏真下于肾者,言肾居下部,其性恶燥,宜食辛以润之也。
春夏而脉沉细,秋冬而咏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此言四时之脉分顺逆也。春夏当浮大而反沉细,秋冬当沉细而反浮大,不应四时,故曰逆也。
春曰浮,如鱼之游在皮,夏曰在肤,泛泛乎万余有余,秋曰下肤,蛰虫将去,冬曰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此言脉之浮沉四时不同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疏乍数,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此言四时六气之脉也。当其旺时,其脉始至,欲知其旺,当知甲子,如冬至后,已得甲子,则知少阳旺,复得甲子,则知阳明旺,复得甲子,则知太阳旺,复得甲子,则知太阴旺,复得甲子,则知少阴旺,复得甲子,则知厥阴旺,旺各六十日也,此六甲之事也。
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者病,去而不去者病,反者死。
此言四时之脉与气差相应也。春不沉者,谓孟春之月,冬气差未尽也,夏秋冬三孟准此。参见,谓沉弦互见,弦钩互见之类也,复见,谓季月又见差脉也,未去者,差气未去也,去,谓差脉已去也,去而不去,谓差气去而脉不去也,反,谓春秋相反,冬夏互异也,四塞,谓天地四时之气闭塞不通也。
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此言六气之至也。和,无太过不及也,平,无病也,甚,太过也,反,谓气之反也,如太阳脉至,反细小而短之类也,至而不至,时至而脉不至也,未至而至,时未至而脉已至也,易,变易也,如阳位见阴,阴位见阳也。危,殆也。
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此言寒盛格阳之诊法也。从,顺也,阳证得阳脉之类也;不鼓者,不上击指也,阳者,热也,诸热脉从,按之反弱,乃寒盛于内,阳格于外,非病热也,故曰反也。
诸阴之反,其病何如?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此言热盛拒阴之脉也。脉证是阴,按之反鼓甚而盛,乃热盛于内,阴拒于外,非病寒也,故曰反也。
五脏脉法
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此言心脉之诊法也。连珠琅玕,脉满而盛之象也,曲,谓脉形不直也,居,不动也,带钩,革带之钩也。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此言肺脉之诊法也。如落榆荚,浮薄而虚之象也;如循鸡羽,中央坚而两旁虚也,如风吹毛,轻飘而游移也。
平肝脉来,耎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此言肝脉之诊法也。揭竿末梢,状其耎弱也,如循长竿,状其坚也,新张弓弦,状其紧也。
平脾脉来,和柔相杂,如鸡践地,曰脾平。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坚锐如鸟之啄,如鸟之距,如屋之流,如水之流,曰脾死。
此言脾脉之诊法也。如鸡践地,言和柔而轻重均平也,如鸡举足,言实而急数也,如鸟啄,如鸟距,言坚锐而搏指也,如屋之漏,言缓急不定也,如水之流,言平而不鼓也。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此言肾脉之诊法也。如引葛,言长而坚也。如夺索,言速而急也。如弹石,言促而坚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此言真肝脉之象也。色青而白,金克木也。真脉者,无胃气也。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此言心之真脉也。色青黑者,水克火也。不泽,言枯搞也,折,脱断也。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此言肺之真脉象也。色白而赤,得所不胜之色也,精枯液竭,故毛折也。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此言肾脉之真象也。见则必死,死时毛先折也。
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数,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此言脾之真脉至也,色枯毛折,乃死期也。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此言五脏之真脉,不可见也,见则恶矣。
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唾。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此以坚长耎散四法诀诊心脉之病也。色赤者,色脉相应也,搏,动也。
肺脉搏坚而长,其色白,当病睡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发散也。
此以四诊之法决肺脉之病也,灌汗,如汗出浴水,水居玄府之类也。久不得泄,故曰至今不复发散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此以四诊之法,决肝脉之病也。色不青,不与脉相应也,色脉不应,知非肝之本病,必因坠若搏伤其血也。色泽者,皮中有水气也,易,变易也。各脏准此。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此以四诊之法,决胃(脉之)病也。色脉病因于外也。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者,色不泽,当病足(足行)肿,若水状也。
此以四诊之法,定脾脉之病也。色不泽者,水聚于下也。脾主四肢,足属下部,故肿若水状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而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口介)。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少腹鸣。涩甚为喑;微搐为血溢,耳鸣,巅疾。
此以急、缓、大、小、滑、涩六法诊心脏之病也。伏梁,心之积也,喉(口介),喉中不利也。喑,无声也。
肺脉急甚为巅疾。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偻偏风,头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为胫肿,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小甚为泄,徽小为消瘅。滑甚为息贲,微滑为上下出血。涩甚为呕血,微涩为鼠瘘,在颈支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痿矣。
此以六诊之法定肺脏之病变也。偻者,腰背屈而难伸也,鼠瘘,颈腋结核也,息贲,肺之积也。
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左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疒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溢饮,微涩为瘛挛筋痹。
此以六诊之法定肝脏之病变也。肥气,肝之积也。水瘕痹,水气内结而为痹也。
脾脉急甚为瘛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沐。缓甚为痿厥,微缓为风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无病。大甚为击仆,微大为疝气,腹裹大脓血,在肠胃之外。小甚为寒热;微小为消瘅。滑甚为溃癃。微滑为蛊毒,蛕蝎腹热。涩甚为肠溃。微涩为内溃,多下脓血。
此以六诊之法定脾脏之病变也。癃,小便不利也。内溃,肠痈溃于内也。
肾脉急甚为骨巅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也。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溃,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漏痔。
此以六诊之法定肾脏之病变也。所谓变者,如肝脉弦,心脉钩,其本既变,病即随之。甚微攸分,病形乃定。
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阴气盛,微有寒。
此以寒热气血定六诊之变,以求六变之病,经曰“求其所属”,即此意也。
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此言尺寸皮肤脉色之相应也。
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
此言色脉相应之所以然也。如东方青色入通于肝,肝脉弦,故色青者,其脉应弦之类,相胜之脉,如青得毛脉,赤得石脉之类,相生之脉如黄得钩脉,白得代脉之类。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此言心脉之不应色也。喘为正气不足,坚为邪气有余也。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诊曰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此言肺之色脉不相应也。喘为不足,浮为肺虚。上谓寸口也,下谓尺中也,喘而虚,谓其人发虚喘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诊曰有积气在心下,支(月去),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
此言肝之脉不应色也。弹,动也,搏也,肝居心下,故气在心下流于支(月去)也。疝亦寒湿所生。故曰同法。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诊曰有积气在腹中,有厥者,名曰厥疝。女于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此言脾脉之不应色也。厥,逆也,名曰厥疝。不曰痹者,因于肝也。女于疝痛最多,故曰同法。风气通于肝,四肢主于脾,故曰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也。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诊曰有积气在少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此言肾之色脉不相应也。得沐浴清水而久卧其中,身半以下,为水气所中故也。
岁运脉法
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
此言脉不应指之例也。木、火、金、水四运,面北受气,名曰北政,少阴在泉,则两寸不应,厥阴则右寸不应,太阴则左寸不应。南政谓土运之岁,面南引令者也。三阴司天,其不应与北政在泉者同。
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口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口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
此言候尺之法也。
天地之气,何以候之?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此言司天在泉之气,不能以脉候之也。
间气何如?曰:随气所生,期于左右。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反者死,阴阳交者死。
此言间气之诊法也。左右,谓左间右间也,从,谓顺也,违,逆也,移,谓左右之脉相移易也,失守,谓本位见贼邪之气也;尺寸反者,谓子、午、卯、酉四岁,用当在寸,反见于尺,阳当在尺,反见于寸,尺寸俱反,故曰死也,阴阳交者,谓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阴当在右脉,反见左,阳当在左脉,反见右,左右交见,故曰死也,不当位者,谓厥阴之位,气见少阴,少阴之位,气见太阴之类也。诸不应者,反其诊则应矣。
此言反诊之法也。反诊谓覆其手而诊也。凡脉之仰手而沉者,覆手则浮矣;仰手而细者,覆手则大矣,所谓反诊是也。
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在泉。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己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司天为三气,在泉为终气,初气居终气之左,为地之左间,五气居终气之右,为地之右间,二气居三气之右,为天之右间,四气居三气之左,为天之左间,所谓随气所在,期于左右者此也,此六元之事也。北正谓乙庚、丙辛、丁壬、戊癸之岁也。南正谓甲己之岁也,此五运之事也。其详俱载六元正纪大论中,学者盍不于群居之暇,取灵、素、难经而一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医中药交流网 51LA统计

GMT+8, 2024-12-23 08:00 , Processed in 0.05082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